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資料來源:《藥師琉璃光如來本愿功德經》《大悲醫王咒》《琉璃光治病法》《智慧觀察法》
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純屬虛構,不傳播封建迷信,請讀者朋友保持理性閱讀。
醫緣,并非世人所想象的那般美好?!端帋熈鹆Ч馊鐏肀驹腹Φ陆洝分杏涊d,藥師如來發十二大愿普度眾生,其中第六愿為"愿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丑陋、頑愚、盲、聾、喑、啞、攣躄、背僂、白癩、顛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但世人只見藥師佛慈悲救世,卻不知承擔醫緣者背后的沉重代價。為何歷代高僧大德都說"醫緣難背"?為何被藥師佛選中的修行人,往往要經歷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
當你具備了治病救人的能力,當你能夠感應到他人的痛苦,當無數病患找上門來求助時,你是否想過,這份"神通"背后隱藏著怎樣的考驗?
唐朝貞觀年間,長安城外的終南山中,住著一位名叫慧明的年輕僧人。他自幼便對《藥師經》情有獨鐘,每日虔誠持誦,從不間斷。
這一日黃昏,慧明正在禪房中靜坐,忽然眼前出現一片琉璃光芒,藥師如來的法相在光中顯現。
"善男子,你持誦我之本愿經已有三年,誠心可嘉。今日特來傳授你醫病救人之法。"藥師如來的聲音慈悲莊嚴。
慧明大喜,急忙叩頭:"弟子愿學,愿以此法普度眾生!"
藥師如來卻面露嚴肅之色:"慧明,你可知醫緣之重?此緣一旦承擔,便再無回頭之路。救人一命,需損己三分元氣;治愈重疾,需承受病人一半業障;遇到絕癥垂死之人,更要以自身壽命相換。你當真愿意承受如此代價?"
年輕的慧明毫不猶豫地說道:"只要能救度眾生脫離病苦,弟子在所不惜!"
藥師如來嘆息一聲:"善哉!既然如此,我便傳你《大悲醫王咒》和《琉璃光治病法》。但切記,此法不可輕用,每用一次,都要三思而后行。"
慧明恭敬接受傳法后,藥師如來的身影漸漸消失。
三個月后,終南山下來了一位富商,名叫王員外。他兒子身患怪病,渾身長滿膿瘡,群醫束手無策,聽說山中有高僧懂得佛法治病,特來求助。
慧明見這孩子病情嚴重,便運用藥師如來傳授的法門為其治療。他先持誦《大悲醫王咒》一千零八遍,然后運用琉璃光為孩子洗滌病業。
奇跡發生了,僅僅三日,孩子身上的膿瘡全部消失,恢復如初。王員外大喜,供養了大量金銀給寺院。
但慧明卻發現,自己的身體變得異常虛弱,原本紅潤的臉色變得蒼白,走路都有些搖晃。
老方丈見狀,憂心忡忡地說:"慧明,你這是承擔了那孩子的病業。醫緣雖慈悲,但代價沉重,你需要靜養一個月才能恢復。"
慧明點點頭,心中雖有些后怕,但想到救了一個孩子,還是覺得值得。
誰知消息傳開后,各地的病患紛紛前來求治。有的是疑難雜癥,有的是絕癥晚期,有的甚至是全家染疫。
面對這些苦難眾生,慧明無法拒絕。他一次次施法救治,每救一人,自己就要承受相應的代價。
半年后,這位原本年輕健壯的僧人,看起來竟像四十多歲的中年人,頭發斑白,面容憔悴。
更可怕的是,慧明開始能夠感應到方圓百里內所有病人的痛苦。夜深人靜時,無數病患的哀號在他腦海中響起,讓他難以入眠。
"師父,我是不是選錯了路?"慧明向老方丈傾訴內心的痛苦。
老方丈搖頭嘆道:"孩子,這就是醫緣的真相。藥師如來之所以反復詢問你的決心,就是因為這條路太過艱難。一旦踏上,就要承受常人無法想象的痛苦。"
"那我該怎么辦?"慧明眼中滿含淚水。
"要么停止使用這個法門,回歸普通修行;要么繼續下去,但要學會如何在救人與自保之間找到平衡。"
正在師徒二人談話時,山下又來了一群人。為首的是一位中年婦女,懷中抱著一個奄奄一息的嬰兒。
"大師救命!我兒子得了瘟疫,全城的郎中都說沒救了,求您慈悲救救他!"婦女跪在地上痛哭流涕。
慧明看著懷中的嬰兒,那孩子已經高燒不退,呼吸微弱,隨時可能斷氣。如果不救,這個無辜的生命就會消逝;如果救,自己又要承受巨大的代價。
就在慧明猶豫不決時,嬰兒忽然睜開眼睛,用純真的目光看著他。那一瞬間,慧明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初心。
"施主放心,我一定盡力救治。"慧明接過嬰兒,開始施法。
這一次,他運用了更高層次的法門,直接以自身精血為引,施展《琉璃光大治病法》。隨著咒語的持誦,琉璃光從慧明體內涌出,包圍著嬰兒。
半個時辰后,嬰兒的高燒退了,臉色也恢復了紅潤。但慧明卻一口鮮血噴出,倒在了地上。
"師父!"老方丈急忙上前攙扶。
"無妨,只是元氣大傷,休養幾日便好。"慧明虛弱地說道,眼中卻閃爍著滿足的光芒。
這件事傳開后,慧明的名聲更大了。但他也開始明白,醫緣真正的考驗不在于醫術的高低,而在于如何承受這份沉重的責任。
一個月后,終南山上來了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僧,名叫智慧禪師。他聽說慧明的事跡后,特來傳授一些經驗。
"年輕人,我也曾承擔過醫緣,深知其中艱難。"智慧禪師說道,"醫緣之所以難背,不僅在于要承受病患的業障和痛苦,更在于要面對無數道德抉擇。"
"請師父明示。"慧明恭敬地請教。
"你救了那個富商的兒子,但同時可能就沒有精力救治貧苦百姓的孩子;你治好了一個好人的病,但也可能讓一個惡人繼續作惡;你延長了某人的壽命,但也可能改變了天命的安排。這些矛盾和沖突,會時時刻刻折磨著你的內心。"
慧明聽后,心中更加沉重。確實,最近他經常為這些問題而苦惱。
智慧禪師繼續說道:"更重要的是,當你具備了這種能力后,你會發現自己面臨著一個可怕的誘惑。"
"什么誘惑?"
"權力的誘惑,金錢的誘惑,名聲的誘惑。無數達官貴人會來求你,愿意付出任何代價。你的一個決定,可能影響朝堂政局;你的一次治療,可能改變歷史走向。面對這些,你還能保持初心嗎?"
慧明陷入了深思。確實,最近已經有不少權貴找到他,希望他為他們治病,開出的條件越來越豐厚。
"那師父當年是如何處理的?"
智慧禪師苦笑道:"我最終選擇了封印這種能力,隱居山林。因為我發現,自己已經開始迷失在權勢和名利中,忘記了最初的慈悲心。"
"但如果封印能力,豈不是辜負了藥師如來的慈悲?"
"這就是醫緣最殘酷的地方。繼續下去,可能迷失自我;放棄的話,又會有無數眾生無法得救。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就在這時,山下又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隊官兵護送著一輛華麗的馬車來到寺院門前。
車中走出一位身著綢緞的中年男子,正是當朝的戶部侍郎。
"慧明大師,下官特來求您救治犬子。小兒昨夜忽然昏迷不醒,太醫院束手無策,懇請大師慈悲出手!"
侍郎說完,從懷中掏出一塊金牌:"此乃圣上親賜的免死金牌,大師若能救活犬子,此牌便贈與大師,從此大師在朝中行走,無人敢阻。"
看著眼前閃閃發光的金牌,慧明的心中涌起復雜的情緒。這代表著世俗的最高權力,有了它,自己就能救治更多達官貴人,獲得更大的影響力。
但與此同時,山下還等著十幾個普通百姓,他們身無分文,只能跪在地上祈求慈悲。
慧明看看華貴的侍郎,再看看衣衫襤褸的百姓,內心開始激烈地斗爭。
這時,智慧禪師在他耳邊輕聲說道:"孩子,這就是醫緣真正的考驗。當你擁有救人的能力時,救誰不救誰,先救誰后救誰,這些選擇會比治病本身更加折磨人。"
慧明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他知道,這個決定將影響自己的一生...
就在慧明面臨這個重大抉擇的關鍵時刻,天空中忽然傳來陣陣梵音,一道琉璃光從東方射來。藥師如來的身影再次顯現在虛空中,但這一次,他的表情格外嚴肅。
"慧明,你現在明白醫緣的真正含義了嗎?"藥師如來的聲音如雷貫耳。
"弟子...弟子似乎明白了一些,但還有很多困惑。"慧明跪在地上,內心充滿矛盾。
藥師如來點頭說道:"承擔醫緣者,不僅要承受病人的痛苦,更要經受心靈的考驗。接下來我要告訴你的,才是醫緣最深層的秘密,也是最可怕的真相..."
藥師如來的話音未落,整個終南山都開始震動,仿佛連大地都在為即將揭示的真相而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