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撲通!"
一個西裝筆挺的中年男人,突然跪在了我78歲的母親面前。
"恩人,我找您找了五年了!"
他的聲音在顫抖,眼淚順著臉頰往下流。
我徹底懵了。
01
五年前的那個周六下午,我正在沙發上看電視,門外傳來熟悉的腳步聲。
"建華,快來幫媽拿行李!"母親趙桂芳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帶著旅游歸來的疲憊和興奮。
我趕緊起身開門,看到母親拖著一個不算大的行李箱,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78歲的她雖然頭發花白,但精神矍鑠,這次為期三天的佛教名山之旅顯然讓她心情不錯。
"媽,玩得怎么樣?累不累?"我接過行李箱,關切地問道。
"不累不累,山上空氣真好,人也不算多。"母親邊說邊脫鞋,"對了,我給你們買了點東西。"
妻子孫麗娟從廚房走出來,圍著圍裙,手里還拿著鍋鏟:"媽,您辛苦了,飯馬上就好。買什么了?"
母親神秘地笑了笑:"等會兒你們就知道了。"
吃飯的時候,母親興致勃勃地跟我們講著旅途中的見聞:"那個寺廟真是壯觀,有一千多年歷史了。還有那個大佛,足足有十幾米高,金光閃閃的..."
8歲的兒子小軒聽得津津有味:"奶奶,那里有猴子嗎?"
"有啊,還有松鼠呢。"母親慈祥地摸摸孫子的頭,"奶奶給你買了個小禮物。"
飯后,母親終于打開了行李箱。她小心翼翼地從最里層拿出一個用紅布包著的東西,鄭重其事地放在茶幾上。
"這是什么?"我好奇地問。
母親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緩緩打開紅布包。里面露出一尊巴掌大小的觀音木雕,看上去很普通,甚至有些粗糙。
"觀音菩薩!"小軒興奮地叫道。
孫麗娟皺了皺眉:"媽,這...多少錢啊?"
母親支支吾吾地說:"不...不貴。"
我心里咯噔一下。以我對母親的了解,她說"不貴"往往意味著花了不少錢。"媽,到底多少錢?您別瞞著我們。"
"就...就三千多塊。"母親小聲說道。
"什么?三千多塊?"孫麗娟的聲音立刻提高了八度,"媽,您是不是被人騙了?這種木雕景區到處都有,最多幾十塊錢!"
我也覺得不對勁:"媽,您平時買菜都要討價還價,怎么會花這么多錢買這個?"
母親的臉漲得通紅:"你們不懂,這個不一樣。賣木雕的那個小伙子說了,這是開過光的,能保佑家人平安。"
"開光?"孫麗娟簡直要氣炸了,"媽,現在都什么年代了,您怎么還信這些?三千多塊錢夠買多少生活用品啊!"
我也有些生氣:"媽,您這是明擺著被騙了。那些景區的商販最會忽悠游客,專門欺負老年人。"
母親固執地搖頭:"你們不信可以,但我相信。"她小心地把木雕重新包好,"這個觀音菩薩,我要供在客廳里。"
"供在客廳?"孫麗娟差點跳起來,"媽,您這是要干什么?我們家又不信佛!"
"不信佛怎么了?"母親也有些動怒,"這是我花錢買的,我愛放哪里放哪里!"
氣氛一下子僵了。小軒看看奶奶,又看看爸爸媽媽,懵懂地問:"奶奶,這個觀音真的能保佑我們嗎?"
母親一下子溫和了下來,抱著孫子說:"當然能。奶奶相信,只要心誠,觀音菩薩就會保佑我們一家平平安安。"
我嘆了口氣,不想在孩子面前繼續爭論。但心里還是覺得母親被騙了,三千多塊錢就這么打了水漂。
第二天,母親果然把那尊觀音木雕放在了客廳最顯眼的位置,還買了香爐和蠟燭。每天早晚,她都要對著木雕拜一拜,嘴里念念有詞。
孫麗娟看不下去了,私下里對我抱怨:"建華,你媽這是怎么了?以前她可不是這樣的人啊。"
"也許是年紀大了吧。"我安慰道,"算了,就當買個心理安慰。"
但我心里其實很不是滋味。我們家境并不寬裕,我在國企上班,工資不高,孫麗娟是小學老師,收入也有限。正為兒子將來上學的學區房發愁,每一分錢都要精打細算。母親卻花三千多塊買了個"破木雕",這讓我很難接受。
更讓我費解的是,平時精明得很的母親,在菜市場為了幾毛錢都要討價還價,怎么會在這件事上如此"糊涂"?
一周后,我實在忍不住了,決定找那個導游了解情況。
"趙桂芳?我記得她。"導游王師傅在電話里說,"老太太人挺好的,就是有點固執。那天下雨,其他人都躲雨去了,就她一個人還在那個攤位前看木雕。"
"那個賣木雕的是什么人?"
"一個中年男人,看起來很普通。不過說話挺有禮貌的,不像那些普通小販。"王師傅頓了頓,"說實話,我也覺得老太太被坑了,那種木雕我見多了,最多值幾十塊錢。但她堅持要買,我也沒法攔著。"
掛了電話,我更加確定母親被騙了。但事已至此,我也只能接受現實。
02
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母親的"異常"行為越來越多。
每天早上六點,她準時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走到客廳,對著那尊觀音木雕輕聲說話。不是燒香拜佛,而是像在和老朋友聊天一樣。
"今天天氣不錯,建華他們都挺好的..."我有時能聽到她輕聲細語的聲音。
有一次,我忍不住問:"媽,您在跟誰說話?"
母親回頭看了我一眼,淡淡地說:"跟觀音菩薩說說心里話,有什么不可以的?"
孫麗娟對此更是不滿:"媽,您這樣下去,鄰居們會怎么看我們?"
"鄰居怎么看關我什么事?"母親反駁道,"我又沒做什么傷天害理的事。"
矛盾在一次家庭聚會中徹底爆發了。
那天是我們結婚十周年紀念日,孫麗娟特意做了一桌好菜。飯桌上,大家聊得很開心,小軒也表現得很乖。
突然,孫麗娟的話題轉到了母親身上:"媽,您看建華工作這么辛苦,我們為了小軒上學的事情也很發愁,您能不能..."
"能不能什么?"母親放下筷子。
"能不能把您那個木雕賣了?"孫麗娟終于說出了心里話,"我聽說有人收這種東西,就算賣個幾百塊錢,也能補貼一下家用啊。"
母親的臉色一下子變了:"你們想讓我賣觀音菩薩?"
"媽,那就是個木頭疙瘩!"孫麗娟有些激動,"您花了三千多塊買回來,現在能收回一點是一點啊!"
我也覺得妻子說得有道理:"媽,我們現在確實需要錢。小軒馬上要上三年級了,好學校都要學區房,我們的積蓄根本不夠。"
母親沉默了很久,最后緩緩搖頭:"不賣。"
"為什么?"孫麗娟幾乎是喊出來的。
"因為..."母親的眼神變得深邃,"這個東西,不是用來賣錢的。"
"那是用來干什么的?"
母親沒有回答,只是起身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那天晚上,我和孫麗娟躺在床上,都睡不著。
"建華,我真的不明白你媽在想什么。"孫麗娟嘆氣道,"為了一個破木雕,連孫子的前途都不管了。"
我也很矛盾:"也許媽有她的想法吧。畢竟那是她花錢買的。"
"什么想法能比孩子的教育更重要?"孫麗娟翻了個身,"我覺得你媽年紀大了,思想有些糊涂了。"
我沒有接話,但心里也開始懷疑母親的判斷。
過了幾天,鄰居張阿姨來串門,無意中看到了那尊木雕。
"哎呀,桂芳,你這是從哪里請來的觀音啊?"張阿姨好奇地問。
母親如實說了旅游買回來的事。
張阿姨搖搖頭:"桂芳啊,你這是被人騙了。我兒子就是做這行的,這種木雕市場上到處都有,最多幾十塊錢。你花了三千多,虧大了。"
母親的臉有些掛不住,但還是堅持說:"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
張阿姨走后,孫麗娟更加生氣了:"媽,您看連鄰居都說您被騙了,您還要堅持嗎?"
母親沉默不語。
從那以后,我明顯感覺到母親變得更加沉默了。她不再主動和我們聊天,每天就是對著那尊木雕說話。
有時候,我路過客廳,能聽到她輕聲說:"放心吧,會有辦法的。""你要相信,好人有好報。"這樣的話。
我很困惑,不知道她在對誰說這些話,更不知道她在期待什么。
木雕的位置也很特別,母親把它放在能夠看到大門的地方,就像是在等什么人來訪。
"媽,您為什么把觀音放在這里?"我問過她。
"這個位置好。"母親簡單地回答。
"好在哪里?"
母親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有種我讀不懂的東西:"有些人,會來的。"
這話讓我更加摸不著頭腦。什么人會來?來干什么?
但母親不愿意多說,我也只能憋著疑問。
最讓我費解的是,母親從來不讓我們碰那尊木雕,連打掃衛生都是她親自來。
"媽,我幫您擦擦吧。"有一次,孫麗娟想要幫忙清理木雕上的灰塵。
"不用,我自己來。"母親趕緊阻止,"這個東西,只能我來照顧。"
"為什么?"
"因為..."母親猶豫了一下,"因為它認人。"
認人?一個木頭雕刻還能認人?我和孫麗娟面面相覷,都覺得母親的想法太奇怪了。
我還注意到,母親的房間里最近多了一些我沒見過的小盒子,每次我問起,她總是說是一些老東西,不值錢。但那些盒子看起來很精致,不像是普通的收納盒。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我們家的氣氛越來越壓抑。孫麗娟經常在我面前抱怨母親的"迷信"行為,而我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小軒倒是很喜歡那尊觀音木雕,經常站在旁邊看。
"奶奶,這個觀音真的會保佑我們嗎?"小軒天真地問。
"會的,一定會的。"母親抱著孫子,眼神異常堅定,"奶奶相信,只要我們心地善良,觀音菩薩就會保佑我們。"
"那我們什么時候會得到保佑啊?"
母親看了看那尊木雕,輕聲說:"快了,快了。"
我在旁邊聽著,心里五味雜陳。母親這種盲目的信心到底從何而來?她為什么總是說"快了"?
03
轉眼到了第二年春天,一件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那天下午,我正在家里陪小軒做作業,門鈴突然響了。
開門一看,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穿著得體,氣質不錯。
"請問這里是趙桂芳老師的家嗎?"年輕人很有禮貌地問道。
"是的,我是她兒子。您找我母親有什么事?"
"哦,是這樣的。"年輕人微笑著說,"我是做古董收藏的,聽說趙老師家里有一尊很特別的觀音像,想來觀賞一下。"
我愣了一下。觀音像?他怎么知道我們家有觀音像的?
"您是從哪里聽說的?"我警惕地問。
"朋友介紹的。"年輕人說得很含糊,"我對這類藝術品很感興趣,希望能開開眼界。"
這時母親從廚房走出來,看到年輕人,眼神里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
"媽,這位先生說想看看咱們家的觀音像。"我解釋道。
母親點點頭:"請進來坐吧。"
年輕人進屋后,目光直接落在了客廳的那尊木雕上。他仔細端詳了很久,眼中露出了一種我看不懂的表情。
"這尊觀音雕工很精細啊。"年輕人說道,但我聽著覺得他是在客套。
"一般般吧。"我隨口回答,心里想著這就是個普通木雕,有什么好看的?
年輕人又看了幾分鐘,然后從口袋里掏出一張小紙條放在茶幾上,什么也沒說就離開了。
紙條上寫著一個電話號碼,還有一行字:"如果改變主意,請聯系我。"
"媽,這人怎么這么奇怪?看了幾眼就走了,還留紙條。"我疑惑地問。
母親搖搖頭:"不知道,可能是真的喜歡這種工藝品吧。"
"可是他看了幾眼就走了,也不像是真的想買。"
"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母親的回答依然讓人摸不著頭腦。
沒過幾天,又來了一個中年女人,說是研究民俗文化的,也要看看我們家的觀音像。
她和那個年輕人一樣,仔細看了木雕,然后就離開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里,陸續又來了幾個人。有的說是收古董的,有的說是喜歡木雕藝術的,還有的說是信佛的。他們都很有禮貌,但來的目的都一樣——看我們家的觀音像。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女人。她穿著樸素,但舉止很有教養。和母親聊了很久,臨走時深深地看了一眼那尊觀音木雕。
"趙老師,您是個有福氣的人。"她對母親說。
"謝謝。"母親淡淡地笑了笑。
等她走后,我忍不住問:"媽,這些人到底是什么來頭?他們為什么都要看咱們家的木雕?"
母親搖搖頭:"我也不知道他們是誰。"
"那您為什么都讓他們進來看?"
"看看又不會少塊肉。"母親說得輕松,但我總覺得她知道些什么。
孫麗娟對這些不速之客很警惕:"建華,這些人不會是騙子吧?專門盯上老年人的。"
我也有些擔心:"媽,以后有陌生人來,您別隨便讓人進來。現在騙子太多了。"
母親點點頭,但似乎并不在意。
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一個規律:這些來訪的人雖然身份不同,但他們看木雕的眼神都很特別,似乎在尋找什么。而且,他們都不是隨便說說,而是專門沖著我們家的觀音像來的。
這讓我更加困惑。一尊普通的木雕,為什么會引起這么多人的關注?
有一天晚上,我實在忍不住了,拿起那尊木雕仔細研究。
木雕確實雕工不錯,觀音的面容慈祥,衣服的褶皺也很細膩。但我翻來覆去看了半天,也沒發現什么特殊的地方。
"建華,你在干什么?"母親突然出現在我身后。
"我想看看這個木雕有什么特別的。"我老實回答。
母親從我手中接過木雕,小心地放回原位:"有些東西,不是用眼睛看的。"
"那用什么看?"
"用心。"母親說完就回房間了,留下我一個人在客廳里發愣。
用心看?我怎么越來越聽不懂母親的話了?
又過了幾個月,情況發生了新的變化。開始有人要買這尊木雕了。
第一個開價的是那個年輕人,他又來了一次,提出要以五千塊的價格收購。被拒絕后,他也留下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價格可以商量,隨時聯系我。"
"五千塊?"孫麗娟的眼睛都亮了,"媽,這可以把咱們的本錢收回來了!"
但母親想都沒想就拒絕了:"不賣。"
"為什么不賣?"孫麗娟急了,"五千塊已經比您買的時候貴了,這是賺了啊!"
"我說了,這個東西不是用來賣錢的。"母親的態度很堅決。
年輕人看母親不松口,只好失望地離開了。
沒過多久,又有人來出價,這次是一萬塊。
一萬塊!這個數字讓我和孫麗娟都心動了。
"媽,一萬塊呢!夠咱們家用好幾個月了!"我勸道。
但母親還是搖頭:"不賣。"
"您到底在想什么?"孫麗娟忍不住了,"一個木頭疙瘩,有人愿意出一萬塊買,您還不滿意?"
母親看了看那尊木雕,輕聲說:"時候還沒到。"
"什么時候到?"
"到了你們就知道了。"
我和孫麗娟面面相覷,都覺得母親的行為越來越不可理解了。
04
第三年,事情變得更加離奇。
出價買木雕的人越來越多,價格也越來越高。從最初的幾千塊,到后來的幾萬塊,最高的甚至出到了十萬塊。
十萬塊!這對我們家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我一年的工資也就十萬出頭,有人愿意花這么多錢買一尊木雕,簡直讓人不敢相信。
"媽,十萬塊啊!"我激動得聲音都在顫抖,"這錢足夠我們付學區房的首付了!您為什么還不賣?"
母親依然平靜地搖頭:"我說過了,不賣。"
孫麗娟快要瘋了:"媽,您這是在跟錢過不去啊!十萬塊能解決我們多少問題?小軒馬上要上四年級了,我們還在為學區房的事情發愁,您怎么就不明白呢?"
"我明白。"母親的聲音很輕,"但有些東西,比錢更重要。"
"什么東西比錢更重要?"我忍不住大聲質問,"媽,您能不能清醒一點?我們是普通老百姓,不是大富大貴的人家!"
母親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有一種我從未見過的堅定:"建華,媽問你一句話。你覺得媽是個糊涂人嗎?"
我愣住了。母親確實不糊涂,相反,她一直都很精明。從小到大,她在生活中的每一個決定都很理智,很少出錯。
"媽,您當然不糊涂。"
"那你為什么不相信媽的判斷?"母親反問道。
我被問得啞口無言。確實,如果母親不糊涂,那她為什么要做出這些在我們看來很不理智的決定?
孫麗娟在旁邊急得直跺腳:"媽,您到底知道些什么?為什么這么多人要買這個木雕?為什么價格越來越高?您能不能告訴我們實話?"
母親沉默了很久,最后說:"有些事情,現在說了你們也不會相信。等時候到了,一切都會明白的。"
"時候?什么時候?"我急切地問。
"快了。"母親只說了這兩個字。
我開始懷疑自己的世界觀。也許,這尊木雕真的有什么我不知道的特殊之處?否則,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愿意出高價購買?
我又一次仔細研究了那尊木雕,依然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它就是一尊普通的觀音像,材質看起來也很一般。
但事實擺在眼前:確實有很多人想要它,而且出價越來越高。
我開始上網查資料,想了解這種木雕的市場價值。結果發現,類似的觀音木雕在網上到處都有,價格從幾十塊到幾百塊不等,根本沒有價值幾萬塊的。
這讓我更加困惑。如果木雕本身沒有價值,那這些人為什么要買?他們圖的是什么?
有一天,我實在忍不住了,偷偷跟蹤了一個來看木雕的人。
那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看起來很有錢的樣子。他看完木雕后,我跟著他走到小區門口。
"先生,等一下!"我叫住了他。
男人回頭看我:"有什么事嗎?"
"我想問問,您為什么要看我們家的木雕?"我直接問道。
男人愣了一下,然后苦笑著說:"說了你也不會相信。"
"您說說看。"
男人看了看四周,壓低聲音說:"我聽說,這種木雕在收藏圈里挺有名的。"
"有名?怎么個有名法?"
"具體的我也不太清楚,只是聽朋友說,有些木雕的雕工很特別,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男人說得很模糊,"如果真的是好東西,那它的價值就不是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了。"
"那您看我們家這個怎么樣?"
男人搖搖頭:"這個我不太懂,需要專業人士來鑒定。總之,你們要好好保管那尊木雕,說不定將來會有驚喜。"
說完,他就匆匆離開了。
我站在原地,腦子里一片混亂。某個人?什么人能讓一尊普通的木雕變得如此值錢?
回到家后,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孫麗娟。
"會不會是什么名人雕刻的?"孫麗娟猜測道。
"不太可能。媽買的時候就是個普通攤販,不可能是名家作品。"
"那會是什么?"
我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但有一點我很確定:這尊木雕絕對不簡單,否則不會有這么多人對它感興趣。
母親顯然知道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情,但她就是不肯說。
"媽,您能不能給我們一點提示?"我試著套話,"這尊木雕到底有什么秘密?"
母親笑了笑:"建華,你想知道秘密?"
"想!"
"那就耐心等待吧。好戲還在后頭呢。"
母親的話讓我更加好奇,但她說什么也不肯透露更多信息。
我只能繼續等待,看看所謂的"好戲"到底是什么。
05
第四年,情況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
來看木雕的人不僅更多了,而且身份也越來越神秘。有的開著豪車,有的帶著保鏢,有的一看就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我們這個普通的小區突然變得熱鬧起來,鄰居們都在議論我們家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建華家怎么回事?天天有人去他們家。"
"聽說是為了老太太的一個什么古董。"
"什么古董這么值錢?"
面對鄰居們的好奇,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解釋。
更讓我震驚的是,這些來訪者的出價越來越離譜。
有人出價二十萬,有人出價三十萬,最高的甚至出到了五十萬!
五十萬!這是我們家十年的收入總和!
那天晚上,我和孫麗娟躺在床上,都睡不著覺。
"建華,我覺得我快瘋了。"孫麗娟的聲音在黑暗中顯得很沉重,"五十萬啊,我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錢。"
我也很矛盾:"我也想不明白,一尊木雕為什么會值這么多錢?"
"你說會不會真的是什么寶貝?"
"我看過很多遍了,就是普通的木雕啊。"
孫麗娟翻了個身:"那這些人為什么愿意出這么高的價格?他們又不是傻子。"
這個問題我也想過無數遍,但就是想不明白。
第二天,我決定認真和母親談一次。
"媽,我們聊聊吧。"我坐在母親對面,表情很嚴肅。
母親放下手中的報紙:"說吧,想聊什么?"
"關于那尊木雕。"我直截了當地說,"媽,現在有人出價五十萬買它,您真的不心動嗎?"
母親搖搖頭:"不心動。"
"為什么?"我忍不住提高了聲音,"媽,您知道五十萬意味著什么嗎?意味著我們可以買學區房了!意味著小軒可以上最好的學校!意味著您可以安享晚年不用為錢發愁!"
母親聽完我的話,靜靜地看了我很久,然后說:"建華,媽問你,如果這尊木雕將來能給我們帶來比五十萬更多的收益,你愿意等嗎?"
我愣住了:"比五十萬更多?媽,您是不是..."
"是不是覺得媽糊涂了?"母親接過我的話,"媽沒糊涂。相反,媽很清醒。"
"那您的意思是,這尊木雕將來會更值錢?"
母親點點頭:"不只是更值錢。"
"那是什么?"
母親站起身,走到那尊木雕前,輕撫著它的表面:"建華,你知道什么叫做耐心嗎?"
"耐心?"
"有些東西,需要時間來證明它的價值。媽買這尊木雕的時候,你們都說我被騙了。但現在看看,這么多人愿意出高價買它,說明什么?"母親的聲音很輕,但很堅定,"說明媽當初的眼光是對的。"
我被母親的話弄得更加糊涂:"媽,您的意思是,您當初就知道這個木雕會升值?"
母親轉過身看著我:"媽只是覺得,這個木雕和別的不一樣。至于為什么不一樣,現在還不是時候說。"
我被母親的話弄得更加糊涂:"媽,您能不能說得清楚一點?"
母親轉過身看著我:"建華,媽這一輩子什么時候騙過你?"
"沒有。"
"那你就相信媽這一次,好嗎?"
看著母親堅定的眼神,我竟然說不出反對的話。從小到大,母親確實從來沒有騙過我,她的每一個決定最后都證明是正確的。
"媽,您到底知道什么?"我最后問了一遍。
母親笑了笑:"知道得不多,但足夠了。"
就在這時,門鈴響了。
我去開門,看到門外站著一個西裝革履的中年男人。他的氣質和之前來的那些人完全不同,身上散發著一種成功人士特有的氣場。
"請問,您找誰?"我有些緊張地問。
"我找趙桂芳老師。"男人的聲音很平靜,但有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您是...?"
男人微微一笑,從口袋里掏出一張名片遞給我。
那個男人遞過來的名片,讓我的手瞬間僵住了。
華信地產集團董事長——陳志明。
這可是我們市最大的房地產公司!他們開發的樓盤遍布全城,這個男人身價至少幾十個億!
"我要買您母親的那尊木雕。"他的聲音很平靜,但說出的數字卻讓我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
"一百萬。"
我的大腦瞬間一片空白。一百萬!這是我們家十年的收入總和!
但更詭異的還在后面。
"但是,"陳志明突然停頓了一下,眼神變得異常嚴肅,"我有三個條件。"
"什么條件?"我的聲音都在發抖。
"第一,我必須見到您母親本人,其他人一概不談。第二,見面地點必須是她指定的地方。第三..."他的聲音降到最低,"她必須帶著那尊木雕來見我。"
我被這些奇怪的要求搞得頭昏腦脹:"為什么要這么復雜?買個東西而已..."
陳志明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有種讓人不寒而栗的東西:"小伙子,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簡單。"
說完,他留下一張紙條就離開了。紙條上只有一行字:明天下午兩點,我在等您。
我拿著紙條沖進房間,激動得話都說不清楚:"媽!有人要買您的木雕!一百萬!一百萬啊!"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徹底顛覆了我的世界觀。
母親聽完后,不僅沒有絲毫驚訝,反而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仿佛終于卸下了什么重擔。
"終于來了。"她輕聲說道。
"媽,您說什么?"
母親站起身,走到那尊木雕前,用一種我從未見過的溫柔眼神看著它:"孩子啊,五年了,媽沒有辜負你的信任。"
我感覺頭皮發麻。她在和木雕說話!而且語氣就像在和活人對話!
"媽,您..."
母親轉過身,這一次,她的眼神讓我徹底害怕了。那不是一個普通老太太的眼神,而是蘊含著巨大秘密、巨大智慧的眼神。
"建華,明天你陪媽去見他。"她的聲音異常平靜,"五年的等待,終于要結束了。"
"等待什么?媽,您到底在等待什么?!"我幾乎是吼出來的。
母親沒有回答,只是從抽屜里拿出一個我從未見過的小盒子,里面竟然裝著一把金色的鑰匙!
"這把鑰匙是什么?您從哪里來的?"
母親握著鑰匙,眼中閃爍著淚光:"明天,一切都會有答案的。"
那一夜,我徹夜未眠。一個可怕的想法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我生活了35年的母親,究竟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