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6月28日,由中共眉山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仁壽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主辦的2025年“眉州逐夢實習生·仁壽感知行”活動在正式啟動。來自浙江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14所國內知名高校的100余名碩博研究生齊聚仁壽,深度感知仁壽的文化、產業和發展潛力。
2025年“眉州逐夢實習生·仁壽感知行”活動在正式啟動 仁壽融媒供圖
發展的仁壽更需要發展的人才
仁壽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威在啟動儀式上,詳細介紹了仁壽的發展情況和人才待遇。據了解,仁壽擬于今年10月開展下半年人才引進工作,將提供優質崗位名額,向各位優秀人才敞開懷抱,同時急需緊缺專業選調生、基層選調生、公務員(參公人員),于每年12月和1月報名。楊威說,發展的仁壽需要更多的人才,期盼想發展的同學們選擇眉山、扎根仁壽,共謀發展。
產才融合的立體實踐
在仁壽期間,學生們還前往了黑龍灘陳列館、四川華賜科技有限公司、信利(仁壽)高端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地進行實地參觀考察,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仁壽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背景下,仁壽通過“產業場景+人才政策+文化浸潤”三維生態構建,實現引才模式創新。仁壽經開區經濟發展局局長易曉燕介紹說,推出“實習-就業-安居”政策閉環,人才公寓配備智能家居系統,實現“拎包入住”的貼心服務。
“我們的人才政策不是簡單補貼,而是貫穿職業全周期的成長陪伴。”楊威表示。
同學們在仁壽現代農業產業園調研 仁壽融媒供圖
文化認同的深層鏈接
通過《請聽仁壽說》情景劇與檔案館參訪,學子們深度感知了“仁者壽”的文化密碼。浙江大學景麗娟博士發現:“仁壽的土地集約化改革經驗,為都市圈縣域發展提供了‘城郊融合型’樣本”。她進一步表示,挺有意向留在仁壽工作的,這次過來看到仁壽在人才引進方面確實花了很大功夫。這種文化認同轉化為24名學子現場提交實習申請的務實行動。
校地合作的機制創新
活動首創“實習清單+基地授牌”雙輪驅動模式,四川大學吳成懷關注到:“華賜科技的半導體材料研發與我的課題高度契合”,反映出人才供需精準匹配的特色。
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博士工作站”等平臺,更讓四川農大李沛穎看到“實驗室成果在田間地頭的轉化可能”。她表示,“仁壽在現代農業方面的巨大潛力,優厚的人才政策和獨特的風土人情也深深吸引人,未來有機會的話,(我)非常希望能來仁壽實習乃至就業。”(王建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