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子,村支書又來了,還帶著禮。”母親在門口低聲說道。
我透過窗戶看著那個27年前拒絕過我們的男人,他正整理著手里的土雞蛋,臉上堆滿討好的笑容。
那一刻,我仿佛又看到了當年母親跪在他家門前的場景。
01
1996年夏天,知了在老槐樹上叫得正歡。
我拿著那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手都在發抖。
省城師范學院,計算機專業。
這是我們村子里出的第一個大學生。
消息傳開后,半個村子的人都跑來看熱鬧。
“李家祖墳冒青煙了!”
“明子這孩子從小就聰明,果然有出息!”
父親坐在門檻上,嘴巴咧得老大,眼睛里含著淚花。
他一遍遍地撫摸著那張錄取通知書,像撫摸著什么寶貝似的。
母親在廚房里忙活,準備晚上好好慶祝一下。
可是當人群散去,一家人坐下來仔細算賬的時候,笑容都僵在了臉上。
學費2800元,住宿費800元,加上生活費,第一年至少需要4000元。
而我們家一年的收入,連1500元都不到。
父親因為年輕時干活傷了腿,只能做些輕松的活計,一年掙個六七百元已經很不錯了。
母親在家務農,再養些雞鴨,辛苦一年也就掙個八九百元。
還有妹妹在讀初中,每學期也要交幾百元的學雜費。
4000元,對我們家來說,簡直是個天文數字。
那天晚上,父親一夜沒睡,在炕上翻來覆去地嘆氣。
母親也沒睡著,我聽見她在黑暗中小聲抽泣。
我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上的蜘蛛網,心里五味雜陳。
考上大學,本來是天大的喜事。
可現在,這張錄取通知書就像一座大山,壓得全家人喘不過氣來。
第二天一早,父親就出門了,說要去找找有沒有什么臨時工可以干。
母親開始盤算家里的東西,看看什么能賣掉換錢。
我們家最值錢的,就是那頭養了三年的老母豬,還有十幾只雞。
母親舍不得,但還是決定都賣掉。
“讀書要緊,這些畜生沒了還能再養。”她這樣安慰自己。
老母豬賣了600元,十幾只雞賣了120元。
加上家里東拼西湊的一些零錢,總共才800多元。
還差3000多元,這個缺口實在太大了。
父親開始四處打聽有沒有活干。
村里王老板家蓋新房,需要幫工,一天給15元。
父親二話不說就去了,明知道自己的腿干不了重活,還是硬撐著。
每天天不亮就出門,天黑才回來,渾身是土,累得話都說不出來。
我看著心疼,勸他別太拼命。
“為了你讀書,爹就是豁出這條老命也值得。”父親喘著粗氣說。
母親也沒閑著,開始節衣縮食到了極點。
以前一個月買一次肉,現在連想都不敢想。
連2毛錢一包的鹽,她都要掂量著買。
有時候我看見她在廚房里暗自發愁,連最便宜的咸菜都舍不得買。
我們開始向親戚朋友借錢。
大舅是個厚道人,二話不說借了200元,說是不用還的。
表哥在縣城打工,也擠出100元給我們。
七大姑八大姨,能借的都借了一遍。
但大家都不富裕,你50我30的,加起來也就五六百元。
村里傳言說,我們的遠房親戚李二叔在縣城開小賣部,生意做得不錯。
母親眼睛一亮,覺得找到了希望。
她特意花了30元買了兩瓶好酒,帶著我一起去縣城。
李二叔家的小賣部確實不小,貨架上擺得滿滿當當。
我們進門的時候,他正在算賬,桌上放著厚厚一沓鈔票。
母親小心翼翼地說明來意,臉上堆著討好的笑容。
“二叔,明子考上大學了,就是學費還差點,您看能不能...”
李二叔放下手里的錢,冷冷地看了我們一眼。
“我說嫂子,現在什么年代了,還指望著讀書改變命運?”
“我手頭也緊,店里進貨都要錢,孩子上學也要花錢。”
“再說了,借錢這事風險太大,萬一還不上怎么辦?”
母親的臉一下子白了,聲音都有些顫抖。
“二叔,我們一定會還的,明子畢業了就能掙錢...”
“算了算了,這事我幫不了。”李二叔擺擺手,轉身去忙別的了。
我們母子倆站在那里,尷尬得不知道說什么好。
母親提著那兩瓶酒,眼淚在眼眶里打轉。
最后,我們只能灰頭土臉地回家。
路上,母親一句話都沒說,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安慰她。
回到家后,我開始考慮要不要放棄上大學。
當時很多年輕人都去南方打工,據說在深圳的電子廠,一個月能掙幾百塊錢。
如果我也去打工,不但不用花家里的錢,還能往家里寄錢。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父母。
父親一聽就急了:“絕對不行!好不容易考上大學,怎么能不去呢?”
母親也堅決反對:“就算砸鍋賣鐵,也要供你讀書!”
可是錢從哪里來呢?
我們已經借遍了所有的親戚朋友,能賣的東西也都賣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離開學的日子越來越近。
那段時間,我每天晚上都失眠,看著天花板發呆。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當初沒有考上大學該多好,至少全家人不用這么愁苦。
02
距離開學只剩半個月了,我們還差2800元學費。
那天晚上,母親坐在炕沿上,一坐就是大半夜。
我知道她在想辦法,可是所有能想的辦法都想過了。
第二天早上,母親突然對我說:“明子,娘要去求求村里的人。”
我一聽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心里一陣難受。
“娘,咱們不求人了,大不了我不上大學。”
母親的眼淚一下子流了下來。
“明子,這是咱家唯一的希望,娘就算跪斷腿,也要供你讀書。”
她說得很堅決,我知道勸不住她。
母親先去了村支書家。
我遠遠地跟在后面,看見她在人家門口站了很久,才鼓起勇氣敲門。
村支書王大爺開門見是我們,臉上的表情明顯變了。
“王叔,我是來求您幫個忙的。”母親的聲音很小。
“明子考上大學了,就是學費還差點,您看能不能借我們點錢?”
王支書皺著眉頭,半天才開口。
“這個...我家里的錢都在信用社定期存著,現在取不出來。”
“再說了,我也有孫子要上學,用錢的地方多著呢。”
母親聽了,臉色更加難看。
“王叔,我們一定會還的,您就幫幫忙吧。”
說著,母親竟然在人家門口跪了下來。
王支書嚇了一跳,趕緊往屋里退。
“哎呀,你這是干什么,快起來快起來。”
“不是我不想幫忙,實在是愛莫能助啊。”
母親在地上跪了一會兒,才慢慢站起來。
我看見她的膝蓋上都是土,眼淚也流了滿臉。
從王支書家出來,母親又去了村里的富戶老王家。
老王靠跑運輸發了財,家里買了村里第一臺拖拉機。
我們到的時候,老王正在院子里擦拖拉機。
“王叔,您忙著呢。”母親小心翼翼地打招呼。
老王看了我們一眼,繼續擦車,連頭都沒抬。
母親把來意說了一遍,聲音越說越小。
老王終于停下手里的活,冷笑了一聲。
“讀書有啥用?你看我,沒讀過幾天書,現在一個月掙的比你們一年掙的都多。”
“明子就算上了大學,出來還不是要找工作?不如早點出去打工賺錢。”
“再說了,你們家窮成那樣,憑什么覺得別人應該借錢給你們?”
母親的臉一陣紅一陣白,眼淚在眼眶里打轉。
“王叔,求您了,就當是做善事...”
“善事?”老王的聲音更大了,“我憑什么要做善事?我的錢是大風刮來的?”
說著,老王扔下抹布,頭也不回地進了屋。
母親在院子里站了很久,最后還是跪了下來。
但是老王家的門緊緊關著,沒有人出來。
我在墻外看著,心如刀割。
這樣的場景,在那個下午重復了一遍又一遍。
母親挨家挨戶地去求人,有的人家直接關門裝沒人。
有的人家說“自己家也困難得很,實在幫不了忙”。
還有的人家冷言冷語,說“不自量力”、“異想天開”。
母親在35戶人家門前都跪過,膝蓋磨破了皮,褲子也臟得不成樣子。
但是一分錢都沒有借到。
那天晚上,母親坐在炕沿上發呆,眼神空洞得讓人心疼。
我看不下去了,走過去抱住她。
“娘,算了,我不上大學了。”
母親猛地推開我,眼里閃著不甘的光芒。
“不行!絕對不行!娘就算死,也要供你讀書!”
她的聲音很大,把正在隔壁房間的父親和妹妹都驚動了。
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
我看著母親滿是淚痕的臉,心里的憤怒和無助交織在一起。
那些冷漠的面孔,那些嘲諷的話語,像刀子一樣刺在我心上。
我暗自發誓,總有一天,我要讓這些人刮目相看。
就在我們絕望的時候,鄰村傳來了一個消息。
有個叫張軍的小伙子從深圳打工回來探親,聽說了我們家的事。
張軍比我大三歲,初中畢業后就去了深圳的電子廠打工。
這次回來,他特意到我家來看看。
“明子叔,明子嬸,聽說明子考上大學了?”張軍笑著進了門。
母親一看到他,眼睛就紅了,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我們家現在的境況,已經在十里八村傳開了。
張軍坐下來,認真地聽母親講了整個情況。
聽完后,他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從兜里掏出一個信封。
“明子嬸,這里是2000塊錢,您先拿著用。”
母親一下子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張軍,這...這怎么能行?我們素不相識...”
張軍擺擺手:“明子叔,我們雖然不是一個村的,但都是鄉里鄉親。”
“再說了,我小時候也窮,知道沒錢讀書的滋味。”
“明子這孩子有出息,不能因為錢耽誤了前程。”
母親拿著那個信封,手都在發抖。
她想跪下來感謝,被張軍趕緊扶住了。
“明子嬸,您這是干什么?都是應該的。”
“等明子大學畢業了有錢了,再還給我就行。”
有了這2000元,我們距離目標又近了一大步。
父親和母親商量了一夜,決定把家里的桌椅板凳都賣掉。
還有幾件過年才穿的衣服,也拿到集市上去賣。
東拼西湊,終于湊夠了4000元。
母親把錢裝在一個舊信封里,小心翼翼地縫在了我的內衣口袋里。
“明子,這是全家的希望,你可一定要好好讀書。”
臨行前的那個晚上,全家人都沒睡好。
母親給我準備了一大包咸菜和饅頭,說是路上吃的。
父親給我找了一個舊行李箱,里面裝著幾件打補丁的衣服。
妹妹把自己舍不得吃的糖果都給了我,說是讓我在學校里想家的時候吃。
第二天一早,全村的人都來送我。
村長說了一大堆祝福的話,村里的小孩子都用羨慕的眼光看著我。
但是,那些曾經拒絕過我們的人家,一個都沒有來。
我心里明白,他們或許覺得尷尬,或許根本就不在乎。
上車的時候,母親哭得特別厲害。
“明子,到了學校要好好吃飯,別舍不得花錢。”
“有什么困難就寫信回來,家里再想辦法。”
我點著頭,眼淚也忍不住流了下來。
火車開動的時候,我看見母親在人群中使勁揮手。
她的身影越來越小,最后消失在我的視線里。
我坐在硬座車廂里,身上只有88元的生活費。
這88元,要維持我一個多月的生活。
但是我不怕,我相信自己能夠克服一切困難。
車窗外的風景在飛快地倒退,我的心情卻越來越激動。
我終于要上大學了!
這是我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我一定要牢牢抓住。
03
到了學校,我才發現自己是班里最窮的學生。
別的同學都有父母送,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
而我只有一個舊行李箱和一個裝著咸菜的包袱。
宿舍里的同學都很友好,但我總覺得自己和他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他們談論的是城市里的新鮮事物,而我只知道農村的生活。
他們的生活費一個月好幾百,而我只有88元。
為了省錢,我很少在食堂吃菜,基本上都是買最便宜的白菜。
5毛錢一份的白菜,配上從家里帶來的咸菜,就是我的日常飲食。
室友們看我這樣,有時候會請我吃飯。
但我知道他們也是學生,不能總是麻煩人家。
我開始四處找勤工儉學的機會。
圖書館需要一個管理員,每個月30元的工資。
我立刻報了名,憑著優異的成績被錄取了。
每天除了上課,我就在圖書館里整理書籍。
這份工作不僅給了我一點收入,還讓我有機會讀到很多課外書。
我如饑似渴地學習計算機知識,因為我知道這是未來的趨勢。
當時互聯網剛剛興起,很多人還不知道電腦能做什么。
但我敏銳地感覺到,這個行業有著巨大的潛力。
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學習中,成績一直保持在班里第一。
每次考試,我都能拿到獎學金。
雖然錢不多,但對我來說已經是雪中送炭了。
偶爾,我也會收到家里的信。
母親在信里總是報喜不報憂,說家里一切都好,讓我安心讀書。
但我知道,家里的日子一定很不好過。
為了供我上學,他們不知道又承受了多少壓力。
我在心里一遍遍地告訴自己:一定要出人頭地,一定要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四年的大學生活,我就是這樣一天天熬過來的。
沒有同學那樣豐富的娛樂生活,沒有時髦的衣服和零食。
但我收獲了知識,收獲了改變命運的能力。
畢業的時候,我拿到了優秀畢業生的證書。
更重要的是,我被省城的一家電腦公司錄用了。
雖然工資不高,只有800元一個月,但對我來說已經是天文數字了。
我終于可以自食其力,不再拖累家里了。
拿到第一個月工資的時候,我哭了。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靠自己的能力掙到錢。
我立刻寄了500元回家,在信里告訴父母,苦日子終于要結束了。
工作后的日子雖然忙碌,但我充滿了干勁。
我知道自己的起點比別人低,所以必須更加努力。
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回家繼續學習新技術。
互聯網行業發展得很快,新的技術層出不窮。
我不想被時代拋棄,所以時刻保持著學習的狀態。
幾年后,我跳槽到了一家更大的公司,工資也漲到了2000多。
接著又換了幾次工作,每次都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機會。
我從一個普通的程序員,慢慢成長為項目經理,再到技術總監。
期間,我也談了幾次戀愛,但都沒有結果。
或許是因為我太專注于事業,忽略了感情的培養。
直到30歲的時候,我才遇到了現在的妻子小雅。
她是個善良溫柔的女孩,沒有嫌棄我的出身。
我們結婚后,我更加努力地工作,想要給她更好的生活。
2010年,移動互聯網開始興起。
我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機會,跳槽到了一家做手機應用的公司。
這家公司后來發展得很好,我的年薪也漲到了幾十萬。
再后來,我又換到了現在這家公司,成為了技術總監。
年薪已經超過了百萬,在省城買了房子和車子。
妻子也為我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
生活終于步入了正軌,我也算是在城市里站穩了腳跟。
但是,我從來沒有忘記過家鄉,沒有忘記過那些幫助過我和傷害過我的人。
每年春節,我都會回家看看父母。
但每次回去,我都能感受到村里人復雜的眼光。
有羨慕,有嫉妒,也有后悔。
特別是那些當年拒絕幫助我們的人,見了我總是躲躲閃閃的。
我知道,他們在心里一定很后悔。
但是,過去的就是過去了,有些東西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04
2023年春節前,我像往年一樣準備回家看父母。
這次不同的是,我開著剛買的寶馬車回去,還準備給父母翻修房子。
車子開進村里的時候,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村里很少有這么好的車,大家都圍過來看熱鬧。
“這是明子回來了!”
“哎呀,這車得值多少錢啊!”
消息很快傳開,半個村子的人都知道我回來了。
就開始有人上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