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創作聲明:本文為故事創作,地名人名為化名,請勿與現實關聯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修車鋪里,老師傅舉著手電筒,盯著電動車底盤發愣。
"小伙子,你這車...有問題。"
老師傅的聲音有些顫抖,"快報警!快報警!"
"師傅,怎么了?不就是修個車嗎?"王強滿臉困惑。
"小伙子,你完了...你徹底完了!"
老師傅的聲音在顫抖,"這東西...這東西怎么會在你車里?"
圍觀的幾個人都湊過來,當看清楚里面的東西時,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01
王強永遠不會忘記那個雨夜,那是他人生的分水嶺。
2024年11月15日晚上8點42分,王強剛送完最后一單外賣,雨點打在頭盔上噼啪作響。
他正準備騎車回家,想著今天又是一個收入不錯的日子——跑了36單,掙了218元。
就在他經過建設路口時,悲劇發生了。
一輛白色轎車闖紅燈,直接撞了過來。
巨大的撞擊聲響徹整個路口,王強被撞飛了三米遠,好在戴著頭盔,只是擦傷了手臂和膝蓋。
但他的電動車就沒那么幸運了——車頭完全變形,電池盒破裂漏液,后輪扭曲得不成樣子。
"師傅,您沒事吧?"肇事司機搖搖晃晃地從車里出來,滿身酒氣,走路都站不穩。
王強掙扎著站起來,看著地上報廢的電動車,心如刀絞。
這輛雅迪電動車是他花了3500元買的,已經陪伴他送了一年零三個月的外賣。
每天風雨無阻,從早到晚,這輛車就是他的生命線。
現在全毀了。
交警很快趕到現場,對肇事司機進行酒精檢測。
"每百毫升血液酒精含量147毫克,嚴重醉駕。"
交警宣布結果時,王強心里稍微松了口氣——對方全責,保險公司會賠償。
但他很快發現,事情遠沒有那么簡單。
"司機投保的是小公司,額度不夠,需要走司法程序。"
第二天,保險公司的理賠員在電話里冷冰冰地說道,"您的車輛損失評估為3200元,大概需要3-6個月才能理賠到位。"
"3到6個月?"
王強的聲音有些顫抖,"師傅,我靠這車吃飯啊。沒了車,我怎么送外賣?怎么生活?"
"這個...我們也理解您的難處,但程序就是這樣。要不您先墊付買輛新車?等理賠下來再還您。"
墊付?王強苦笑了一聲。
他一個月收入5000多,除去房租1200、生活費1000、還有給家里的500,每月能存下的錢不到3000。
更別說還要和女朋友小雨約會、買衣服、偶爾聚餐...銀行卡里的余額只有1467元,連買輛像樣的二手車都不夠。
更要命的是,他和小雨剛確定了結婚日期——明年春節前。
彩禮8萬、婚房首付15萬、婚禮費用5萬...每一樣都需要錢。
原本計劃得好好的,現在這次事故簡直是雪上加霜。
"強子,你別太擔心,咱們想想辦法。"
小雨坐在他身邊,輕撫著他的后背。她是個護士,月收入4000多,也不富裕。
"還能有什么辦法?"
王強無力地癱坐在沙發上,"沒有車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就交不起房租,更別說結婚了。"
"要不...我們先不結婚了?"
小雨試探性地說道,"等你重新買了車,工作穩定了,我們再說這事。"
"不行!"
王強緊緊抱住她,"說好了明年春節前結婚,就一定要結婚。我不能讓你無限期地等下去。"
但話是這么說,現實卻是殘酷的。沒有車,外賣員就像沒有翅膀的鳥。
那幾天,王強整夜整夜地失眠。躺在床上,聽著窗外呼嘯而過的外賣車聲,他的心像被針扎一樣疼。那些聲音提醒著他,別人在掙錢,而他只能躺在這里發愁。
"實在不行你先借點錢買輛車?"
室友小李建議道,"外賣不能停,一停就沒收入了。這行競爭激烈,客戶不等人的。"
"借錢?"
王強搖搖頭,"我爸媽都是農民,家里種了十畝地,一年到頭刨去成本也攢不了幾個錢。去年我爸還做了個小手術,花了不少錢。"
"那朋友們呢?同學呢?"
"大家都不富裕。做外賣的朋友,收入跟我差不多。讀書時的同學,有的失業,有的在還房貸車貸,誰有閑錢借給我?"
小李想了想:"要不你去網貸?"
"網貸利息太高,還不起的。"
王強苦笑,"我算過了,就算借到錢買了車,每個月還貸加上生活費,根本存不下錢。這樣下去什么時候才能結婚?"
王強還嘗試過其他工作。他去應聘過快遞員,但人家要求有自己的電動車。
去應聘過服務員,工資只有3000,還要上夜班。去應聘過保安,2800的月薪連房租都不夠。
"你有外賣經驗,為什么不繼續做外賣?"一個招聘經理問他。
"沒有車。"王強實話實說。
"那你去買一輛啊。"
"買車需要錢。"
"掙錢需要車。"
這就是一個死循環。
第三天,王強甚至考慮過回老家。至少在農村,生活成本低一些,也不需要交房租。
但小雨在這個城市有工作,有朋友,有生活圈子。讓她跟著自己回農村,王強覺得太自私了。
"強子,你別胡思亂想。"
小雨看出了他的心思,"我們在這個城市生活了三年,有感情了。不能因為一點挫折就放棄。"
"可是..."
"沒有可是。"
小雨打斷了他,"你這么有韌性的人,肯定能想到辦法的。"
第四天晚上,王強做了個夢。夢見自己騎著一輛嶄新的電動車在城市里穿梭,手機里的訂單響個不停,一天能跑50單,掙300多塊錢。醒來后,他發現枕頭都濕了。
就在王強最絕望的時候,室友小李給他出了個主意。
"強哥,你去二手市場看看吧。"
小李坐在他床邊說道,"那里有很多便宜的電動車,說不定能淘到好貨。"
"二手車?"
王強有些猶豫,"能行嗎?"
"怎么不行?我有個哥們就在二手車市場干,他說那里經常有急著出手的車,價格便宜,車況也不錯。"
小李拍拍他的肩膀,"你現在手頭就這點錢,買不了新車啊。再說了,二手車只要車況好,用起來跟新車沒啥區別。"
王強想了想,也只能這樣了。第二天是周末,小雨要值班,他正好有時間去二手市場看看。
早上7點,王強就坐公交車來到了城南的二手車市場。這里占地面積很大,分為汽車區和電動車區。電動車區聚集著幾十家店鋪,各種品牌的車輛整齊地擺放著,看起來很壯觀。
"小伙子,看車啊?"
一個店主熱情地招呼著王強,"我這有臺雅迪,電池剛換的,跑80公里沒問題,1800要不要?"
王強看了看那輛車,外觀還不錯,但車把上有明顯的磨損痕跡,座椅也有些褪色。
"能便宜點嗎?我預算有限。"
"最低1700,真的不能再少了。這車原價4000多呢。"
1700?王強手里只有1467,還差200多。他只能搖搖頭離開。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王強逛遍了整個電動車區。每家店他都進去看了看,詢問了價格。
"兄弟,這臺愛瑪怎么樣?跑了兩年,保養得很好,2200給你。"
"帥哥,這臺小牛電動,原價4000多,現在2800就賣給你。"
"小伙子,這臺新大洲本田,電機是原裝的,續航能力強,2500拿走。"
店主們紛紛招呼著王強,但聽到他的預算后,大都搖頭表示沒有合適的車。
"1000塊?小伙子,這個價格太低了。"
一個40多歲的女店主直接擺手,"我們這最便宜的都要1500。"
"那有沒有更便宜的市場?"王強不死心地問。
"有是有,但那種地方的車...你懂的。"
女店主暗示道,"要么是事故車,要么是...來路有問題的車。我勸你別去。"
王強心里一沉。看來1000塊錢真的買不到像樣的車。
中午時分,王強在一家包子鋪吃了個簡單的午飯,花了8塊錢。
他仔細算了算,如果今天買不到車,明天就要交房租了。
交完房租,手里就只剩下200多塊錢,連買個二手電瓶都不夠。
"師傅,有沒有便宜點的車?我預算就1000塊。"王強走進一家看起來比較老實的店鋪,店主是個50多歲的大叔。
大叔打量了王強幾眼,從他略顯破舊的衣服和疲憊的神情中,似乎看出了什么。
"1000塊啊...小伙子,這個價格只能買到很舊的車了。而且車況可能不太好。"大叔的語氣比較和善,"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送外賣的。"王強老實地說,"原來的車被撞了,急需買輛車恢復工作。"
大叔點點頭,帶著他看了幾輛車。第一輛是臺老式的雅迪,車齡五年,電池明顯不行了,打開電門后電量顯示忽上忽下。
"這臺800,但需要換電池,換電池要500。"
第二輛是臺綠源,外觀保持得還可以,但試騎時發現剎車有問題,捏剎車把手后車子不能立即停下。
"這臺1000,剎車需要調一下,50塊錢搞定。"
第三輛是臺新大洲本田,看起來比較新,但仔細一看發現車架有裂痕。
"這臺1200,車架問題不大,焊一下就行。"
王強試了試,都感覺不太滿意。要么電池不行,要么有安全隱患,要么超出預算。
"小伙子,我勸你還是再攢點錢吧。"
大叔好心勸道,"這種車買回去也是麻煩,三天兩頭要修,耽誤你掙錢。外賣這行,車子可靠性最重要。"
王強心情沉重地離開了店鋪。看來大叔說得對,1000塊錢確實買不到靠譜的車。
下午3點,王強又逛了一圈,結果還是一樣。有的店主甚至不愿意接待他,聽說預算只有1000就直接擺手。
"小伙子,你這點錢,去城北的舊貨市場看看吧。那里可能有更便宜的。"一個年輕的店主建議道。
城北舊貨市場?王強聽說過那個地方,據說什么都有賣,但魚龍混雜,需要很有眼力才能淘到好東西。
就在王強準備放棄的時候,意外出現了。
02
下午4點,王強拖著疲憊的身體準備離開二手車市場。
一整天的奔波讓他身心俱疲,更讓他絕望的是,1000塊錢確實買不到任何一輛像樣的車。
就在他走到市場門口時,一個聲音在身后響起:"小兄弟,買車嗎?"
王強回頭看去,是個40多歲的中年男子,穿著一件黑色夾克,眼神有些閃躲。這個人王強在市場里見過幾次,但從沒看見他在任何一家店鋪工作。
"買車,但我預算有限。"王強老實地說道。
"多少預算?"男子問,聲音有些急促。
"1000塊。"王強有些不好意思,這個數字在二手車市場簡直像個笑話。
但讓他意外的是,男子眼睛一亮:"1000?我這正好有一輛車要出手,你要不要看看?"
王強有些疑惑:"什么車?在哪里?"
"雅迪的,用了一年多。原主人要換新車了,著急出手。"
男子說話時不太敢看王強的眼睛,"車況很好,就是急著要錢。"
"為什么這么急?"王強下意識地問道。
男子臉色微微一變,然后很快恢復正常:"原主人出國了,車子放著也是浪費。我幫他處理一些東西。"
王強心里有些猶豫,但想到自己的處境,還是跟著男子走了過去。
車停在市場角落的一個偏僻位置,旁邊沒有任何店鋪。
這是一輛白色的雅迪電動車,看起來確實很新,沒有明顯的磕碰痕跡。
車身干凈,電鍍件都很亮,輪胎的花紋也很清晰。
"試試車?"男子催促道,不時地四處張望。
王強騎上車試了一圈。電池電量顯示滿格,加速很順暢,剎車也很靈敏,各項功能都正常。這樣的車,在其他店鋪至少要2500-3000元。
"真的只要1000?"王強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嗯,不過我有幾個條件。"男子壓低聲音說,"必須今天就成交,現金交易,不要發票,不要任何手續。"
"為什么不要發票?"王強問道。
男子眼神閃爍:"這車...來路有些復雜。不是偷的,你別誤會。就是原主人不想留下記錄,你懂的。"
王強心里敲起了警鐘。
但看著這輛車況良好的電動車,再想想自己面臨的困境...明天就要交房租了,后天小雨還要過生日,他答應給她買個禮物。沒有車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就什么都沒有。
"這車有什么問題嗎?"王強試探性地問道。
"沒問題,你看車況多好。"
男子有些不耐煩,"我還有其他買家要看車,你考慮考慮吧。過了今天這個價格就沒了。"
王強仔細地檢查了一遍車子。
外觀沒有問題,電池電量充足,剎車靈敏,車燈、喇叭、后視鏡都正常。
唯一讓他覺得奇怪的是,車子似乎比其他同型號的車重一些,但他以為是電池容量大的緣故。
"你決定吧,我時間有限。"男子再次催促,眼神越來越不安。
王強咬咬牙,從兜里掏出僅有的1000元現金:"成交!"
男子接過錢,快速數了一遍,連數的動作都很熟練,顯然經常處理現金交易。
然后把車鑰匙遞給王強:"行,車子歸你了。"
"那個...您的聯系方式?萬一車子有問題..."王強試探性地問道。
"不用留聯系方式。"
男子擺擺手,"車子質量沒問題,我保證。"
"但萬一..."
"沒有萬一。"
男子的語氣突然變得嚴厲,"記住,什么都別多問。用車就好好用,別惹麻煩。"
說完,男子就匆匆離開了,走得特別急,還不時回頭張望,仿佛在躲避什么人。
王強看著手里的鑰匙,心情復雜得很。興奮的是終于有車了,明天就可以重新開始送外賣。
不安的是這個交易過程實在有些古怪——為什么要在偏僻的地方交易?為什么不要發票?為什么賣家這么急躁?
但不管怎樣,他現在有車了。
騎著這輛新買的電動車回到出租屋,王強的心情逐漸平復下來。車子騎起來確實不錯,比他原來那輛還要穩。
"強子,這車看起來很新嘛!"
小雨看到他買了車,高興得不得了,"才1000塊錢?你運氣真好!"
"是啊,運氣不錯。"王強勉強笑了笑,沒有提起賣車人的古怪行為。
"這車牌子是雅迪的,質量應該很好。"
小雨繞著車轉了一圈,"電池是鋰電池嗎?"
"應該是的。"王強其實也不太懂這些技術細節。
"鋰電池續航能力強,而且輕便。你這車看起來有點重啊?"小雨試著推了推車子。
"可能是電池容量大吧。"王強解釋道,心里卻開始有些疑惑。
當晚,王強重新下載了外賣軟件,更新了自己的設備信息,準備第二天重新上崗。
躺在床上,他一直在想白天的事情。那個男人為什么那么急著賣車?為什么不要發票?為什么說來路復雜?
但很快,疲憊戰勝了疑慮。王強沉沉睡去,夢見自己騎著新車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手機里的訂單響個不停,口袋里的錢越來越多。
第二天一早6點,王強就起床了。他要趕早高峰,爭取多跑幾單。
"強子,早點回來,我給你做好吃的。"小雨在門口為他整理衣服。
"好,等我好消息。"王強給了她一個擁抱。
重新開始外賣生涯的第一天,王強跑了32單,掙了187元。雖然比原來少了一些,但能重新有收入,他已經很滿足了。
車子的性能確實不錯,電池續航能力強,一整天下來電量還剩30%。速度也夠快,爬坡能力也不錯。如果不是那些疑點,王強會覺得自己真的撿了個大便宜。
但很快,王強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第三天,王強在送餐途中遇到了同樣跑外賣的小陳。兩人在等電梯時聊了起來。
"強哥,你這車是不是有點沉?"小陳注意到王強推車上樓時有些費力,"我看你推車沒有以前輕松。"
王強擦了擦汗:"可能是電池比較重吧。"
"不對啊,我的也是雅迪,同一個型號,但沒你這么重。"小陳仔細看了看王強的車,"你這車有什么改裝過嗎?"
"沒有啊,買來就是這樣。"王強搖搖頭。
"真奇怪。"小陳又推了推王強的車,"明顯比我的重不少。要不你去稱稱重量?"
小陳的話讓王強心里起了疑心。下樓后,他特意觀察了一下其他外賣員的車,確實感覺自己的車要重一些。其他人推車、搬車都很輕松,而他總是要費些力氣。
第四天,這種感覺越來越明顯。同樣的路程,其他人騎得輕松愜意,他卻總是氣喘吁吁。特別是上坡的時候,車子的沉重感格外明顯。別人輕松上坡,他卻要用力踩踏板,有時候甚至要下車推著走一段。
"強子,你這車是不是有問題?"一天中午,王強和幾個同行在快餐店休息,大家聊起了各自的裝備。
"什么問題?"王強問。
"我看你騎車總是比我們慢,而且看起來很費力。"
老楊是個跑了三年外賣的老手,經驗豐富,"你這車續航怎么樣?"
"續航還可以,能跑80多公里。"王強說道。
"那就不是電池問題。"
老楊思考了一下,"你這車多重?"
"多重?我沒稱過。"王強確實沒想過這個問題。
"走,我車上有個秤,給你稱稱。"老楊熱心地說道。
幾個人推著車來到老楊的面包車旁。老楊從車里拿出一個電子秤,這是他用來稱快遞的,最大量程50公斤。
"來,把你車子抬上來。"
王強、老楊、小陳三個人合力把電動車抬到秤上。數字跳動了幾秒鐘,最終穩定下來:47.8公斤。
"47.8公斤?"
老楊皺起了眉頭,"不對啊,這個型號的車標準重量應該是27公斤左右。你這車重了快21公斤!"
"21公斤?"王強吃了一驚,"這么多?"
"這不正常啊。"小陳也覺得奇怪,"難道是電池特別重?"
"電池再重也不可能重這么多。"
老楊搖搖頭,"正常的鋰電池重量在8-12公斤之間,就算是加大容量的電池,也不會超過15公斤。鉛酸電池雖然重,但這種車型不會配鉛酸電池。"
大家圍著王強的車仔細查看,從外觀上看不出任何異常。車架、電池、輪胎、車座、后備箱...一切都很正常。
"會不會是什么地方加了配重?"有人猜測。
"加配重?為什么要加配重?"王強不解。
"有些人為了讓車子更穩,會在車架里加鉛塊。"老楊解釋道,"但一般只加2-3公斤,不會加這么多。而且這種做法很少見。"
"那還有什么可能?"王強越來越不安。
老楊想了想:"要么是電機特別重,要么是車架材質有問題,要么是...車里有什么額外的東西。"
"額外的東西?"
"比如前任車主在車里藏了什么,忘記拿出來了。"老楊說道,"我見過有人在車座下面藏工具、備件什么的。"
大家又檢查了一遍,車座下面是正常的電池和控制器,后備箱也是空的,車把附近也沒發現異常。
"真奇怪。"老楊撓撓頭,"你買這車的時候,賣家有沒有說過什么特別的?"
王強想起了那個神秘的賣車人,心里越來越不安:"沒說什么特別的,就是...就是有點急著賣,而且不要發票。"
"急著賣?不要發票?"老楊敏感地捕捉到了這些信息,"多急?"
"當天就要成交,現金交易,不留聯系方式。"王強如實說道。
幾個人互相看了看,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奇怪的氣氛。
"兄弟,這車可能有問題。"老楊表情嚴肅地說道,"正常的二手車交易不會這樣。"
"什么問題?"王強的心跳開始加速。
"我也說不清楚,但這種交易方式很可疑。"
老楊說道,"我建議你找個專業的師傅全面檢查一下,最好是拆開看看。"
"拆開?"王強有些猶豫,"會不會搞壞了?"
"總比出大事強。"
老楊拍了拍王強的肩膀,"我有個朋友開修車鋪,手藝很好,人也可靠。明天你有空的話,我帶你去看看。"
當天晚上,王強翻來覆去睡不著。
他一直在想白天的事情,想那多出來的21公斤重量到底來自哪里。會不會是什么不好的東西?會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更讓他不安的是,他想起了賣車時的種種細節:男子的急躁、不敢直視的眼神、偏僻的交易地點、"來路復雜"的說法、"什么都別多問"的警告...
這些細節連在一起,讓王強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03
第二天一早,王強就給老楊打了電話。
"楊哥,我想去檢查一下車子。昨晚想了一夜,總覺得不太對勁。"王強的聲音有些疲憊,顯然一夜沒睡好。
"行,我這就過去接你。"
老楊的語氣也很嚴肅,"我昨晚也想了,你這車確實有問題。正常的二手車,就算是事故車,重量也不會差這么多。"
半小時后,老楊開著面包車來到王強的小區樓下。
兩人小心翼翼地把電動車搬到車上,直奔老楊朋友的修車鋪。
"強子,你別太緊張。"
路上,老楊安慰道,"也許就是前車主改裝了什么,不一定是壞事。"
"但愿如此。"王強勉強笑了笑,心里卻忐忑不安。
修車鋪位于城北的一條老街上,店面不大,但工具齊全,看起來很專業。
門口停著幾輛等待維修的電動車和摩托車。老板是個50多歲的師傅,大家都叫他老劉,在這一帶很有名氣。
"劉師傅,麻煩你幫這小兄弟看看車。"
老楊介紹道,"車子重量異常,我們懷疑有問題。"
老劉接過王強的車鑰匙,先是騎了一圈,仔細感受車子的性能。
"這車騎起來確實有點沉。"老劉下車后說道,"但電機、剎車、電池都很正常。"
然后他開始系統地檢查。先是拆下電池,放在秤上稱重——12.5公斤,屬于正常范圍。
"電池沒問題。"老劉說道。
接著檢查車輪。前輪、后輪都拆下來稱重,也都在正常范圍內。
然后是控制器、電機、車燈、后備箱...一樣一樣地檢查過去。
"從這些部件看,都沒問題。"
老劉擦了擦手上的油污,"但重量確實不正常。問題應該出在車架上。"
"車架?"王強緊張地問道。
"你看這里。"
老劉指著車架的幾個部位,"這些地方的油漆有些異常,顏色稍微深一點。可能是重新噴過漆。"
王強仔細一看,確實能看出一些差別,但不注意的話很容易忽略。
"重新噴漆說明什么?"
"可能是車架受過損傷,維修后重新噴漆。"
老劉分析道,"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
"什么其他原因?"
老劉猶豫了一下:"也可能是有人動過車架,在里面加了什么東西。"
聽到這話,王強的心跳更快了:"師傅,你的意思是..."
"我也不確定。"
老劉搖搖頭,"但既然重量這么異常,我建議深入檢查一下。不過這需要拆解車架,是個精細活。"
"拆解車架?"
王強有些擔心,"會不會損壞車子?"
"如果操作得當,不會有大問題。"
老劉說道,"但一旦拆開,就很難恢復到原來的樣子了。你要考慮清楚。"
王強想了想,還是決定:"拆吧!我必須知道這車到底有什么問題。"
老劉點點頭,開始準備工具。他先把車子固定在工作臺上,然后開始拆卸外殼和各種連接件。
這是個需要耐心和技巧的工作。老劉的動作很專業,每拆一個部件都仔細標記位置,避免裝回時出錯。
王強和老楊在一旁緊張地觀看著,大氣都不敢出。
"你看這里。"拆到車架中段時,老劉突然停下了動作,"這個焊點明顯是后加的,不是原廠工藝。"
王強湊過去看,確實能看出那個焊點和其他地方不太一樣。焊工比較粗糙,而且顏色也有差別。
"師傅,這意味著什么?"王強的聲音有些顫抖。
"意味著有人在車架里加了什么東西。"
老劉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而且這個改裝很專業,如果不仔細檢查,根本發現不了。"
老楊也湊過來看了看:"劉師傅,能打開看看嗎?"
老劉思考了一下:"可以,但一旦打開,這個焊點就修復不了原樣了。而且如果里面的東西...有問題的話,我們可能要承擔風險。"
"什么風險?"王強問道。
"我也不知道。"
老劉搖搖頭,"但我修車這么多年,從沒見過這種改裝。正常情況下,沒人會在車架里放東西。"
"那怎么辦?"
老劉想了想:"我建議先報警。如果里面真的有問題,我們私自打開可能違法。"
"報警?"
王強慌了,"師傅,會不會小題大做了?也許就是前車主放了些工具或者備件什么的。"
"21公斤的工具?"
老劉搖搖頭,"而且為什么要焊死在車架里?這不合理。"
老楊也覺得應該謹慎:"強子,劉師傅說得對。這種情況確實很可疑。"
但王強還是有些猶豫:"萬一里面沒什么問題,豈不是白折騰?而且我這車才買幾天,還要用來掙錢呢。"
"掙錢重要,但安全更重要。"
老劉說道,"如果里面真的有違法的東西,你不知情還好說,如果知情不報,那就是同伙了。"
這話讓王強更加緊張。他想起了賣車人的種種異常行為,心里越來越不安。
"師傅,要不你先打開一個小口,看看里面是什么?"王強試探性地建議,"如果確實有問題,我們再報警。"
老劉猶豫了一下,最終點點頭:"好吧,我先開個小口看看。但如果里面的東西有問題,你要立即報警,不能猶豫。"
"好,我答應你。"王強點頭。
老劉拿起切割機,小心翼翼地在焊點處開了一個小口。隨著"嘶嘶"的切割聲,金屬屑四散飛濺。
很快,一個拇指大小的洞出現在車架上。老劉拿起手電筒,從洞口往里照。
幾秒鐘后,老劉的動作突然停住了,臉色瞬間變得蒼白。
"這是..."老劉的聲音開始顫抖。
"怎么了師傅?"王強急忙問道。
老劉沒有回答,而是又仔細照了照。然后他猛地后退了一步,手電筒差點掉在地上。
"小伙子..."老劉的聲音在顫抖,"快報警!快報警!"
"師傅,怎么了?不就是修個車嗎?"王強滿臉困惑,不明白為什么老劉反應這么大。
"小伙子,你完了...你徹底完了!"老劉的聲音在顫抖,"這東西...這東西怎么會在你車里?"
老楊也感到了氣氛的異常,湊過來想看個究竟。老劉阻止了他:"別看!立即報警!"
但老楊還是從洞口瞥了一眼,瞬間臉色大變:"我的天哪!強子,你這車..."
圍觀的幾個客戶也被吸引過來,想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當他們從洞口看清楚車架里面的東西時,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修車鋪里瞬間安靜得可怕,只能聽到大家急促的呼吸聲。
王強的腿開始發軟,雖然還不知道車架里是什么,但從大家的反應看,絕對不是什么好東西。
他想起了賣車人臨走時說的那句話:"記住,什么都別多問。"
現在他終于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