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工網
近日,由福建省泉州市總工會主辦的“百年工運鑄輝煌 同心筑夢啟新程——迎七一?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送文化進基層活動走進重點項目,帶著“娘家人”的深情關懷,以文藝之光照亮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建設者的奮斗之路。
文化賦能——以藝術之筆繪就勞動者群像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的閩南精神,在男女聲對唱《家后》中化作相知相伴的浪漫深情;“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草原牧歌,南安市厚德小學孩子們的稚嫩嗓音,與泉州“海絲名城”的千年底蘊相映成趣。這場由泉州歌舞劇院、市職工藝術團等帶來的11個文藝節目,巧妙融入高甲戲《公子游》、提線木偶《一厝好戲》等非遺元素,以《海絲新語》的舞姿重現海上絲綢之路的波瀾壯闊,用《舞動新時代》的機械舞步勾勒科技與藝術共舞的未來圖景,每一個節目都躍動著新時代產業工人的奮斗脈搏。
這場視聽盛宴既展現了千年海絲文化的深厚底蘊,又彰顯了現代科技新城的創新活力,讓奮戰在重點項目一線的建設者們,在藝術的熏陶中感受“勞動創造幸福”的真諦,在文化的滋養里凝聚“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勞模領航——用奮斗故事點燃匠心火種
“勞動最光榮,奮斗最幸福。讓我們在各自崗位上發光發熱,為中國夢而努力!”福建省勞動模范洪文藝站在舞臺中央,分享著古山村從貧瘠村落蛻變為旅游勝地的歷程。他帶領村民發展特色農業、開發鄉村旅游,用十年時間讓村莊道路寬敞整潔、綠樹成蔭,生動詮釋了“工助振興”行動的實踐成果。而南安工匠王彥欽則以半導體研發中的“千次實驗精神”,講述著從技術人員到行業骨干的成長之路,“在三安半導體,我們團隊曾為優化一個芯片封裝工藝,連續72小時駐守車間。”他的話語中,凝結著新時代工匠對“精益求精”的極致追求。
活動現場,主承辦方領導還為福建省勞動模范葉文城頒發“福建省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牌匾,為泉州市圣元環保電力有限公司生產管理部四值班組頒發“泉州市工匠型班組”牌匾,激勵更多職工立足崗位、創新爭先。
同心筑夢——讓工運精神賦能高新發展
本次送文化進重點項目,正是為了將工會的文化服務精準送達產業發展一線。在知識競答環節,職工們踴躍參與百年工運知識等內容的競答,在互動中深化理論學習。而全體齊唱《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激昂歌聲,則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鏗鏘有力的歌聲與舞臺背景的南翼高新區圖景交相輝映。
“這樣的活動讓我們在忙碌的建設間隙,感受到了‘娘家人’的溫暖。”來自泉州芯谷南安分園區的職工小李拿著知識競答獲得的獎品,激動地展示著。
據了解,本次活動是泉州市總工會“迎七一”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落實“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的具體實踐。接下來,市總工會將持續以“五進”活動為載體,讓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基層一線生根發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泉州實踐凝聚磅礴的職工力量。(黃丹萍 梁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