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三十六歲的林雅躺在腫瘤科的病床上,看著空蕩蕩的病房——今天是小姑子李倩的婚禮,丈夫李志華和婆家所有人都去參加了,只有她一個人在醫院接受化療。
"雅雅啊,你就別去了,安心治病最重要!"婆婆王秀芳昨天這樣說道。"
是啊,婚禮人多嘈雜,你身體虛弱還是別去了。"丈夫李志華也這樣勸說。
但林雅知道真相:在他們心里,一個患癌癥的兒媳婦,遠遠沒有風光的婚禮重要。
護士長輕聲走進來為她調整點滴,恭敬地說:"林董,您需要什么盡管吩咐。"
他們永遠不會想到,這個被冷落的兒媳婦,竟然是仁愛醫院百分之八十股權的擁有者。
五年前,林雅在一次慈善活動中認識了李志華。那時的她剛剛接手父親留下的醫療集團,年輕的女總裁身份讓她在商界備受矚目,但也讓她在感情路上屢屢碰壁。
李志華不同于那些只看中她財富地位的男人。他是一名普通的中學教師,性格溫和,對她的身份一無所知。在慈善活動中,他只是把她當作一個普通的志愿者,真誠地和她交流教育理念。
"我覺得教育不應該只看成績,更要培養孩子的品格。"李志華認真地說著,眼中閃爍著理想主義的光芒。
林雅被他的真誠打動了。在鋼鐵森林般的商業世界里,她很久沒有遇到過這樣純粹的人了。她開始隱瞞自己的真實身份,以普通白領的身份和李志華交往。
交往的一年里,林雅小心翼翼地維護著這個謊言。她租了一套普通的公寓,買了一輛普通的車,甚至學會了精打細算地過日子。這種體驗對她來說既新鮮又珍貴。
李志華對她很好,會在她"加班"到很晚時送夜宵,會在她生病時整夜照顧,會為了省錢給她買禮物而自己吃泡面。這些細節讓林雅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
結婚前,林雅考慮過是否要告訴李志華真相。但她最終選擇了沉默,她想看看這份感情能否經得起平凡生活的考驗。
婚后,林雅繼續隱瞞身份。她讓公司的事務由職業經理人代為處理,自己則扮演著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妻子。在李家人眼中,她只是一個收入一般的公司職員。
最初的兩年,生活還算和諧。李志華的父母雖然對她不冷不熱,但也沒有特別的為難。小姑子李倩偶爾會因為一些小事和她發生摩擦,但總體來說還算過得去。
轉折點發生在第三年。那時林雅懷孕了,但在孕期檢查中發現了早期宮頸癌。醫生建議立即手術治療,這意味著要終止妊娠。
這個消息對整個家庭來說都是晴天霹靂。李志華雖然難過,但還是支持妻子的治療決定。然而,婆婆王秀芳的反應卻讓林雅寒心。
"這個病會不會遺傳?會不會傳染?"王秀芳的第一反應不是關心,而是擔心。
"媽,癌癥不傳染的。"李志華解釋道。
"那以后還能生孩子嗎?"王秀芳繼續問。
當得知治療可能影響生育能力時,王秀芳的態度明顯變得冷淡。在她看來,一個不能生孩子的兒媳婦,價值大打折扣。
小姑子李倩更是直接:"哥,嫂子這個病太嚇人了。要不你們還是分開住吧,免得影響我們。"
這些話如刀子般割著林雅的心,但她選擇了忍耐。她知道自己隱瞞身份,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欺騙。而且作為患者,她需要家人的支持,不想因為爭吵影響治療。
手術很成功,林雅度過了最初的危險期。但她發現,家庭關系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婆婆對她的態度變得敷衍,以前還會主動做她愛吃的菜,現在基本不過問她的飲食。小姑子則更加肆無忌憚,經常在她面前說一些難聽的話。
"我同事說癌癥病人心理都有問題,容易抑郁,搞得家里氣氛都不好。"李倩有一次當著林雅的面對朋友說。
最讓林雅心痛的是丈夫的變化。李志華雖然沒有明說什么,但他的關懷明顯減少了。以前他會主動陪她去醫院復查,現在總是以工作忙為借口推脫。
去年,癌癥復發了。醫生告訴林雅需要進行化療,這個過程會很痛苦,需要家人的陪伴和照顧。
當林雅把這個消息告訴家人時,客廳里一片沉默。
"化療要多長時間?"婆婆問。
"大概需要半年。"林雅回答。
"半年?那倩倩的婚禮怎么辦?"王秀芳脫口而出。
原來,李倩已經訂婚了,婚禮定在半年后的春天。王秀芳擔心林雅的病情會影響婚禮的喜慶氣氛。
"媽,雅雅的病情要緊。"李志華雖然這樣說,但語氣中缺乏以往的堅定。
"我知道病情要緊,但倩倩的婚禮也很重要啊。這是我們家的大喜事,不能因為..."王秀芳沒有說完,但意思很明顯。
林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她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家庭,審視這段婚姻。
化療開始后,林雅的身體狀況急速下降。她經常惡心嘔吐,頭發大把大把地掉,整個人憔悴不堪。但家人的關懷卻越來越少。
李志華偶爾會來醫院看她,但每次都是匆匆忙忙的,待不了多長時間就要走。他總是說學校有事,或者要幫忙準備婚禮。
婆婆幾乎不來醫院,偶爾來一次也是空著手,坐一會兒就走。她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準備女兒的婚禮上。
小姑子就更不用說了,她甚至覺得林雅生病影響了她的好心情。有一次她對朋友抱怨:"我哥嫂子生病了,搞得家里氣氛特別沉悶,我連試婚紗的心情都沒有。"
最讓林雅心寒的是,當醫生建議家屬陪護時,竟然沒有一個人愿意留下來。他們都說有各種各樣的事情要忙,讓她自己請護工。
孤獨地躺在病床上,林雅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她隱瞞身份本是為了獲得真正的愛情,但現在看來,她得到的只是有條件的關懷。
更諷刺的是,作為仁愛醫院的最大股東,她在這里享受著最好的醫療條件,醫護人員對她畢恭畢敬,但她的家人卻把她當作負擔。
醫院的院長張博士是她父親的老朋友,也是少數知道她真實身份的人之一。他經常來看望她,每次都很擔心她的情況。
"小雅,你為什么不告訴家人你的身份?這樣下去對你的治療不利。"張博士勸說道。
"我想看看他們到底有多愛我。"林雅苦笑著說,"現在我得到答案了。"
"那你準備怎么辦?"張博士問。
"再等等吧,等到李倩結婚以后。"林雅的眼中閃過一絲決絕,"我不想在她的大喜日子里搞出什么風波。"
時間一天天過去,林雅的化療接近尾聲。她的身體狀況有所好轉,但心境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李倩的婚禮日期越來越近,整個李家都沉浸在喜悅的氛圍中。他們討論著婚禮的各種細節,規劃著慶祝活動,仿佛完全忘記了還有一個病人需要關懷。
前天,當林雅提出想參加小姑子的婚禮時,遭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反對。
"雅雅,你的身體還沒完全好,婚禮現場人多嘈雜,萬一累著了怎么辦?"李志華表面關心地說。
"是啊,而且你現在這個樣子..."王秀芳欲言又止,但意思很明顯。她嫌棄林雅因為化療而變得憔悴的容貌會影響婚禮照片。
"嫂子,你就在家好好休息吧。婚禮的事情我們處理就行了。"李倩也不希望她參加。
林雅明白了,在這個所謂的家庭里,她已經成為了多余的人。她的生死病痛,遠遠沒有一場婚禮重要。
今天早上,李家所有人都穿著盛裝去參加婚禮了,只留下林雅一個人在醫院接受最后一次化療。
護士長走進病房,恭敬地問道:"林董,您家人都去參加婚禮了嗎?需要我們安排人員陪護嗎?"
林雅搖搖頭:"不用了,我想一個人靜靜。"
"林董,您真的不打算告訴家人您的身份嗎?"護士長忍不住問道,"他們這樣對待您,實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