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大娘,您真的認識路嗎?”王隊長停下腳步,眼神中帶著疑惑。
劉大娘擦了擦額頭的汗珠,點頭說:“放心吧,孩子,我在這一帶住了幾十年,閉著眼都能走。”
王隊長看著前方的山路,總覺得哪里不對勁。
01
1945年8月的南昌城外,黃家村籠罩在午后的悶熱中。
蟬鳴聲一陣接一陣,像是在催促著什么。
村里的小路上塵土飛揚,偶爾有幾只母雞悠閑地踱步。
劉大娘正在自家院子里晾曬玉米,汗水順著臉頰滴落在土地上。
五十三歲的她,頭發(fā)已經花白,但干起活來依然利索。
她穿著一件打了好幾個補丁的藍色粗布衣服,袖子卷得高高的。
這個女人守寡十五年了,一個人把兒子劉二柱拉扯大。
丈夫劉老漢當年也是個當兵的,在一次戰(zhàn)斗中犧牲了。
那時候劉二柱才十三歲,還是個半大孩子。
劉大娘咬著牙,硬是把兒子養(yǎng)育成人。
她白天下地干活,晚上還要做針線活補貼家用。
手上的老繭一層又一層,臉上的皺紋也越來越深。
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總算熬過來了。
半年前,劉二柱娶了媳婦小翠。
小翠今年二十二歲,是鄰村李家的女兒。
她長得水靈,皮膚白皙,眼睛很大很亮。
說話的時候聲音也很好聽,笑起來有兩個小酒窩。
劉大娘本以為家里終于要熱鬧起來了。
兒子有了媳婦,很快就能抱孫子了。
這是她這些年來最大的盼望。
可事實證明,她想得太簡單了。
小翠進門沒幾天,就開始挑三揀四。
她嫌劉家的房子太破舊,墻皮都掉了好幾塊。
嫌院子里養(yǎng)的雞太臟,整天叫個不停。
嫌劉大娘做的飯菜沒有油水,吃起來沒味道。
更過分的是,她還嫌劉二柱太老實,不會討她開心。
劉大娘為了維持家庭和睦,什么都依著她。
小翠要吃白面,她就去借錢買白面。
小翠要穿新衣服,她就連夜趕工給她做。
小翠要劉二柱陪她去鎮(zhèn)上逛街,她就催著兒子請假。
可小翠的胃口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多。
她開始抱怨劉家太窮,說自己嫁錯了人。
還經常拿自己的娘家和劉家比較,說這說那。
劉二柱夾在中間,明顯更偏向媳婦。
每次小翠和劉大娘發(fā)生矛盾,他都是站在媳婦那邊。
“娘,小翠剛嫁過來,您多擔待點。”劉二柱總是這樣說。
“她是客人,咱們應該讓著她。”
這讓劉大娘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辛辛苦苦把兒子養(yǎng)大,到頭來卻比不上一個外人。
可是為了這個家,她還是選擇了忍讓。
畢竟小翠已經懷孕了,肚子里的孩子是劉家的種。
劉大娘盼望著孫子的到來,希望有了孩子之后,小翠能夠收斂一些。
正當她想著這些煩心事的時候,鄰居張嬸急匆匆地跑了過來。
張嬸是個五十多歲的婦女,平時最愛打聽村里的消息。
她氣喘吁吁地跑進院子,臉上帶著興奮的表情。
“劉大娘,劉大娘!”張嬸一邊喊一邊擺手。
“咋了張嬸?這么急急忙忙的,出什么事了?”劉大娘放下手中的活。
“大事!天大的好事!”張嬸拍著胸脯說。
劉大娘趕緊遞給她一碗水:“先喝口水,慢慢說。”
張嬸接過水,咕嘟咕嘟喝了幾口。
“有一隊當兵的來咱村了,說要找個向導帶路去縣城。”
劉大娘擦了擦手上的玉米粒:“找向導?當兵的?”
“對啊,看起來都是好人,說話客客氣氣的。”
“他們找向導做什么?”劉大娘有些好奇。
“說是要去縣城辦事,人生地不熟的,需要個本地人帶路。”
劉大娘點點頭,覺得這事挺正常的。
抗戰(zhàn)剛結束,到處都有軍隊在調動。
“那他們找誰帶路?”
“這不就是我要跟你說的重點嗎!”張嬸眼睛都亮了。
“給的報酬是兩袋白面呢!”
兩袋白面!
02
劉大娘聽到這個數字,心里咯噔一下。
對于黃家村的人來說,這可是不小的財富。
平時他們吃的都是粗糧,白面是過年過節(jié)才舍得買一點。
兩袋白面,夠全家吃好幾個月的。
“真的假的?兩袋白面?”劉大娘有些不敢相信。
“千真萬確!我親耳聽到的。”張嬸拍著胸脯保證。
“那他們?yōu)槭裁凑蚁驅В约翰粫呗穯幔俊?/p>
“你想啊,外地人到咱這里來,哪知道哪條路好走?”
張嬸解釋道:“萬一走錯了路,耽誤了事,那可不得了。”
“再說了,山路那么多,有些還很危險。”
“沒有本地人帶路,很容易出事的。”
劉大娘覺得張嬸說得有道理。
這一帶的山路確實復雜,外人不熟悉很容易迷路。
“那他們?yōu)槭裁床徽覄e人,偏偏要找我?”劉大娘還是有些疑惑。
“你這不是謙虛嗎?”張嬸笑了。
“咱村里誰不知道,你走的路最多。”
“年輕的時候上山采藥,哪個山溝你沒去過?”
“連后山那些小道你都熟悉,別人哪有你知道得清楚?”
確實,劉大娘年輕的時候經常上山采藥賣錢。
那時候家里窮,她要想辦法補貼家用。
山里的草藥很多,采回來曬干了能賣不少錢。
為了找到好的草藥,她幾乎走遍了方圓幾十里的山路。
每一條路,每一個岔口,她都清楚得很。
哪條路好走,哪條路危險,她心里門兒清。
“那些當兵的人品怎么樣,看起來可靠不?”劉大娘問道。
這是她最擔心的問題。
雖然抗戰(zhàn)結束了,但還是有一些土匪流寇在作亂。
萬一遇到壞人,那可就危險了。
“放心吧,我看他們都是好人。”張嬸連忙安慰。
“說話的時候很有禮貌,看起來也很正派。”
“而且他們穿的是正規(guī)軍的軍裝,應該不會有問題。”
正說著話,小翠從屋里走了出來。
她剛剛午睡醒來,頭發(fā)還有些凌亂。
小翠穿著一件藍色的粗布衣服,肚子已經微微隆起。
懷孕兩個月了,她的胃口變得很大,每天都嚷著餓。
“什么兩袋白面?我剛才好像聽到了。”小翠湊了過來。
她的眼睛很亮,一聽到好處就來精神。
張嬸趕緊把剛才的話重復了一遍。
小翠聽完,眼睛立馬亮了起來,像是看到了金子一樣。
“天哪!兩袋白面!”她興奮地拍手。
“娘,這么好的事,你還猶豫什么?”小翠催促著。
“我一個老婆子,能帶什么路?人家會要我嗎?”劉大娘有些不自信。
“怎么不要?張嬸都說了,咱村里就你最熟悉路。”
小翠說得有道理,但劉大娘還是有些擔心。
“萬一路上出了什么事,我一個婦道人家,怎么應付?”
“能出什么事?現在又不打仗了。”小翠有些不耐煩。
“再說了,你不是一個人去,還有那些當兵的保護你呢。”
“娘,你就別磨蹭了,這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小翠的語氣里帶著催促,甚至有些命令的意思。
自從嫁到劉家之后,她對婆婆越來越不客氣。
劉大娘看了看媳婦,心里嘆了口氣。
為了肚子里的孩子有營養(yǎng),也為了家庭和睦,她覺得應該考慮一下。
“那我去看看,了解了解情況再說。”劉大娘決定先去看看。
小翠臉上立馬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對嘛,這才像話。”
“那我也跟著去看看,認識認識那些當兵的。”
“萬一以后還有這種好事,咱們也好聯系。”
張嬸在一旁點頭:“小翠說得對,多個朋友多條路。”
三個女人一起朝村頭走去。
黃家村不大,從村尾到村頭也就十幾分鐘的路程。
村里的房子都很破舊,大多是土坯房,屋頂蓋著茅草。
街道也坑坑洼洼的,下雨天到處都是泥漿。
但是村民們都很淳樸,鄰里關系也很和睦。
走在路上,不時有人跟她們打招呼。
“劉大娘,聽說你要當向導了?”
“小翠,你也去看熱鬧啊?”
03
消息在村里傳得很快,幾乎人人都知道了。
遠遠地,就能看到一群身穿土黃色軍裝的年輕人。
他們正在村頭的大樹下休息,背著行李,手里拿著槍。
看起來確實像是正規(guī)軍,紀律性很強。
沒有人大聲喧嘩,也沒有人到處亂走。
他們安靜地坐在那里,有的在擦拭武器,有的在整理裝備。
為首的是一個二十七八歲的男人,皮膚黝黑,眼神堅定。
他的軍裝比較整潔,肩膀上還有軍銜標志。
看起來應該是個小軍官。
“就是他們嗎?”劉大娘遠遠地指著那群人。
“對,就是他們。”張嬸確認道。
“看起來確實挺正派的。”
劉大娘仔細觀察著這些年輕人。
他們的年紀都不大,最大的也不過三十歲左右。
臉上都帶著樸實的笑容,看起來很和善。
特別是那個為首的,雖然嚴肅,但眼神很真誠。
這讓劉大娘想起了自己死去的丈夫。
劉老漢也是這樣的年紀當兵的,也是這樣樸實善良。
想到這里,劉大娘心里有些酸楚。
“走吧,過去看看。”她下定了決心。
三個女人走向那群軍人。
還沒等她們開口,那個為首的男人就主動站了起來。
“您好,我是王隊長。”他很有禮貌地打招呼。
“王隊長好,我是劉大娘。”劉大娘也客氣地回應。
“這位是張嬸,這是我兒媳婦小翠。”
王隊長一一點頭致意,看起來很有教養(yǎng)。
“聽說您對這一帶的路很熟悉?”王隊長直接說明來意。
“還行吧,山里的路我都走過。”劉大娘謙虛地說。
“我們要去縣城辦事,需要一個向導。”王隊長解釋著。
“路程不算太遠,但我們對地形不熟悉。”
“如果有本地人帶路,會安全很多。”
“去縣城啊,那路我熟悉。”劉大娘確實走過很多次。
以前她經常去縣城賣草藥,對那條路很清楚。
“報酬的事,張嬸應該跟您說過了。”王隊長提到了酬勞。
“說過了,兩袋白面。”劉大娘點頭。
“不過我有個要求,能不能先給一袋?”劉大娘小心翼翼地提出。
這不是她貪心,而是擔心被騙。
畢竟兩袋白面對她來說是筆不小的財富。
王隊長愣了一下,隨即笑了。
“沒問題,您說得有道理。”
“小李,去把一袋白面拿過來。”
很快就有個年輕的戰(zhàn)士扛來了一袋白面。
那袋子很重,至少有五十斤。
劉大娘接過白面,掂了掂重量,心里踏實了不少。
小翠在一旁看著,眼睛都快笑瞇了。
她早就想吃白面了,這下終于有機會了。
“那咱們什么時候出發(fā)?”劉大娘問道。
“現在就可以,如果您方便的話。”王隊長看了看天色。
下午兩點多,太陽還很高,正是趕路的好時候。
“行,我回去收拾一下東西。”
“不用帶太多,我們今天晚上就能到縣城。”王隊長提醒道。
劉大娘點點頭,轉身準備回家。
小翠和張嬸跟在后面,一路上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
“劉大娘,你可真有福氣!”張嬸羨慕地說。
“兩袋白面呢,夠吃好長時間的。”
“就是啊,娘,這下咱們家可要改善生活了。”小翠也很興奮。
回到家里,劉大娘開始收拾行李。
她找出一個舊布包,裝了幾個玉米餅子和一壺水。
山路難走,說不定要很長時間才能到縣城。
帶點干糧和水,路上餓了渴了可以應急。
小翠在一旁幫著收拾,還主動提議給那些戰(zhàn)士燒點熱水。
“娘,我去燒壺熱水,讓那些當兵的喝。”
“人家大老遠來的,咱們應該表示表示。”
這倒是小翠第一次這么主動幫忙,讓劉大娘有些意外。
不過她覺得這是好事,說明媳婦還是有良心的。
“那你去燒吧,我把東西收拾好。”
小翠高高興興地去廚房燒水。
她一邊燒水,一邊哼著小曲,心情看起來很好。
劉大娘在屋里繼續(xù)收拾,忽然想起什么。
“小翠,二柱什么時候回來?”
劉二柱今天早上出去做工了,要到晚上才能回來。
“應該天黑才回來吧。”小翠在廚房里回答。
“那我走了他還不知道,會不會擔心?”
“沒事,我會告訴他的。”小翠滿不在乎地說。
“你就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
04
劉大娘收拾完東西,走到廚房看了看。
小翠正在往熱水壺里裝水,準備拿去給戰(zhàn)士們喝。
“娘,你路上要小心點。”小翠叮囑著。
這話聽起來很正常,像是一個媳婦對婆婆的關心。
“知道了,你也要照顧好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劉大娘應了一聲。
“記住,要機靈點。”小翠又加了一句。
劉大娘覺得這話有些奇怪,但也沒多想。
可能小翠是想讓她在外面應酬的時候聰明一些吧。
“行了,我知道了。”
小翠端著熱水壺,和劉大娘一起走向村頭。
王隊長和戰(zhàn)士們還在那里等著,看到她們過來,都站了起來。
“王隊長,我給你們燒了點熱水。”小翠主動說道。
“謝謝嫂子,太客氣了。”王隊長接過水壺。
戰(zhàn)士們輪流喝了熱水,都對小翠表示感謝。
小翠笑得很甜,一直在旁邊陪著說話。
“你們這是要去縣城辦什么事啊?”她好奇地問。
“公事,不方便透露。”王隊長委婉地拒絕了。
“哦,那我就不問了。”小翠也不繼續(xù)追問。
“反正有我婆婆帶路,你們肯定不會迷路的。”
“她對這一帶的路可熟悉了,閉著眼睛都不會走錯。”
王隊長點點頭,對劉大娘更加信任了。
“那咱們出發(fā)吧。”他看了看天色。
再不走的話,天黑之前可能到不了縣城。
收拾完東西,一行人就出發(fā)了。
王隊長帶著五個戰(zhàn)士,加上劉大娘,一共七個人。
小翠送到村口,依依不舍地揮手告別。
“娘,路上小心!”她大聲喊著。
“早點回來!”
劉大娘回頭看了一眼,心里有些不舍。
雖然小翠平時讓她很頭疼,但畢竟是一家人。
離開家的時候,總是會有些牽掛的。
他們沿著村后的山路開始行進。
這條路劉大娘走過無數遍,閉著眼睛都不會走錯。
但是今天,她的心情有些復雜。
她為了那兩袋白面高興,可又總覺得有什么不對勁。
小翠今天的表現太反常了。
平時她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今天卻這么積極主動。
還有那句“要機靈點”,到底是什么意思?
劉大娘越想越覺得奇怪,但又說不出哪里不對。
王隊長跟在劉大娘身后,不時地觀察著周圍的地形。
這些戰(zhàn)士們看起來都很年輕,最大的也不過二十多歲。
他們說話的時候很有禮貌,走路的時候也很有紀律。
看起來確實是正規(guī)軍,不像是什么壞人。
劉大娘想起了自己死去的丈夫。
他也是當兵的,也是這樣年輕樸實。
如果他還活著,現在應該和王隊長差不多大吧。
想到這里,劉大娘心里有些酸楚。
山路崎嶇,一行人走得不算快。
劉大娘雖然年紀大了,但山路走得很熟練。
她在前面帶路,步伐穩(wěn)健,從不走錯方向。
王隊長在后面跟著,心里對她很佩服。
這個老人家確實對這一帶的路很熟悉。
每到一個岔路口,她都能毫不猶豫地選擇正確的方向。
走了大概一個小時,他們來到了一個休息的地方。
這里有一棵大樹,樹蔭很濃,正好可以歇歇腳。
“大家休息一會兒吧。”王隊長建議道。
戰(zhàn)士們放下背包,坐在樹下喝水。
劉大娘也坐下來,拿出自己帶的水壺喝了幾口。
“劉大娘,還有多遠到縣城?”王隊長問道。
“按這個速度,天黑之前應該能到。”劉大娘估算著時間。
“不過后面的路比較難走,要小心一些。”
王隊長點點頭,看了看周圍的地形。
這里確實比較荒涼,很少有人經過。
如果不是有劉大娘帶路,他們很可能會迷路。
休息了十幾分鐘,一行人繼續(xù)上路。
劉大娘選擇的路線開始變得有些奇怪。
她沒有走最直接的大路,而是選擇了一條更加偏僻的小路。
王隊長開始的時候沒有在意,以為老人家知道什么捷徑。
山區(qū)的路本來就復雜,可能這條小路更好走一些。
可是走著走著,他發(fā)現方向有些不對。
這條路似乎在偏離縣城的方向。
按照他的判斷,縣城應該在東南方向。
但現在他們走的路,卻是朝著西北方向。
“劉大娘,這條路是通往縣城的嗎?”王隊長忍不住問了一句。
“是的,這條路雖然遠一點,但是好走。”劉大娘回答得很快。
“大路上人多車多,不太安全。”
“這條小路人少,而且路面平整,適合你們這些當兵的走。”
王隊長覺得她說得有道理。
確實,大路上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
萬一碰到土匪或者其他麻煩,反而不好處理。
走小路雖然遠一些,但是更加安全。
他點點頭,沒有再說什么。
可是心里的疑慮卻在加深。
05
又走了一個小時,他們來到了另一個岔路口。
這里有三條路,分別通往不同的方向。
劉大娘站在路口,仔細看了看三條路。
她的表情有些猶豫,似乎在考慮什么。
過了一會兒,她指向了右邊那條最偏僻的小路。
“走這條。”她說道。
王隊長看了看那條路,心里更加疑惑了。
這條路的方向完全偏離了縣城,而且看起來很久沒有人走過。
路面上長滿了雜草,兩邊的樹枝也很茂密。
“劉大娘,您確定這條路是對的嗎?”王隊長再次詢問。
“確定,絕對沒錯。”劉大娘的回答很堅決。
“我走了這么多年,還能走錯不成?”
“這條路是最近的,而且最安全。”
王隊長看著劉大娘的表情,發(fā)現她的臉色有些不自然。
老人家的額頭上滲出了汗珠,手也在微微顫抖。
這不像是因為走路累的。
更像是因為緊張或者恐懼。
他開始懷疑劉大娘是不是在騙他們。
可是為什么要騙他們呢?
他們又沒有得罪過她,而且還給了她報酬。
王隊長想不明白,但軍人的直覺告訴他,這里有問題。
他決定繼續(xù)觀察,看看劉大娘還會做什么。
一行人沿著那條偏僻的小路繼續(xù)前進。
路越走越窄,兩邊的山壁也越來越陡峭。
這里地勢險要,如果有人要設伏的話,是絕佳的地點。
王隊長的警覺性提高了,他讓戰(zhàn)士們也注意周圍的情況。
劉大娘走在最前面,步伐似乎比之前快了一些。
她時不時回頭張望,神色越來越緊張。
王隊長注意到了這些細節(jié),心里的疑慮更深了。
又走了半個小時,前面出現了一個山溝。
山溝很深,兩邊都是懸崖峭壁。
只有一條窄窄的小路通向山溝深處。
劉大娘停在山溝口,猶豫了一下。
她回頭看了看王隊長和戰(zhàn)士們,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表情。
“劉大娘,怎么了?”王隊長問道。
“沒,沒什么,就是想休息一下。”劉大娘結結巴巴地說。
“前面的路有點難走,大家要小心。”
王隊長走到山溝口,向下看了看。
這個山溝確實很深,而且很狹窄。
如果有人在上面放石頭,下面的人根本無處躲藏。
這是一個天然的陷阱。
王隊長終于確定了自己的判斷,這里確實有問題。
他回頭看了看劉大娘,發(fā)現她正在偷偷觀察自己。
老人家的臉色蒼白,額頭上的汗珠更多了。
她的手緊緊抓著衣角,身體也在微微顫抖。
王隊長意識到,劉大娘可能是被人威脅了。
她不是故意要害他們,而是被迫這樣做的。
但是不管什么原因,他都不能讓戰(zhàn)士們冒險。
他必須阻止這一切。
王隊長猛然間意識到了什么,他的臉色瞬間變得嚴肅起來。
這里的地形太過險要,根本不像是去縣城的路。
而且劉大娘的表現越來越反常,明顯是有什么隱情。
他不能再繼續(xù)下去了,必須立即停止。
“這條路不對!”王隊長突然大喊一聲。
他的聲音在山谷中回蕩,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06
戰(zhàn)士們立即警覺起來,手不約而同地按在了槍柄上。
劉大娘聽到這聲大喊,身體猛地一顫。
她的臉色刷地一下變得蒼白如紙,雙腿開始發(fā)軟。
“王,王隊長,這條路沒錯啊。”劉大娘結結巴巴地說。
她的聲音都在顫抖,顯然被嚇壞了。
“沒錯?”王隊長的眼神變得銳利如刀。
“那你告訴我,這條路通往哪里?為什么越走越偏?”
劉大娘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
她的雙手緊緊抓著衣角,汗水順著臉頰不斷滴落。
“劉大娘,我最后問你一次。”王隊長的聲音中帶著嚴厲。
“你到底要把我們帶到哪里去?”
戰(zhàn)士們已經端起了槍,緊張地看著四周。
他們知道隊長不會無緣無故發(fā)脾氣,肯定是察覺到了危險。
劉大娘看著那些黑洞洞的槍口,終于支撐不住了。
她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痛哭起來。
“王隊長,我錯了!我真的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