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人們常說,官場如戰場,退休如退伍。當你從高位離開,曾經的同僚便不再客氣,曾經的下屬可能搖身一變成了你的"審判官"。這種尷尬和難堪,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我從來沒想過,自己辛苦工作三十年,到頭來竟會落得如此境地。
"老領導,這是我們新辦公室的喬遷宴,您一定要來啊!"電話那頭傳來趙明得意的聲音。
我握緊手機,艱難地擠出一絲微笑:"好,我一定準時到。"
掛斷電話,我望著墻上那張局長任命書,心里百味雜陳。三年前,我從市場監管局局長的位置上光榮退休,而趙明,我當年一手提拔的副局長,順理成章地接替了我的位置。
誰能想到,這個曾經對我畢恭畢敬的下屬,在坐上局長位置后,竟開始處處針對我,甚至不惜用一些卑劣的手段抹黑我在局里的聲譽。
"老陳,別去了吧?"妻子從廚房探出頭,眼中滿是擔憂,"上次局里聚會,趙明當著那么多人的面羞辱你,你回來后整整郁悶了一周。"
"不行,我必須去。"我搖搖頭,"退一步越想越氣,進一步才能看清他的真面目。"
喬遷宴設在城內最豪華的酒店,我提前半小時到達,卻發現座位安排已經完成——我被安排在最角落的位置,甚至不如一些科員。
趙明西裝革履地走進來,看到我時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露出假惺惺的笑容:"喲,陳局長也來了啊?本以為您這個年紀,怕是不方便出門了呢。"
我笑了笑,沒有接話。
酒過三巡,趙明站起來講話,字字句句都在暗示我任期內的種種"問題"。
"以前局里有些工作沒做好,讓企業和群眾意見很大。現在我們新班子上任后,各項工作都走上正軌,滿意度提高了30%!"
他意有所指地看向我,周圍人的目光也隨之投來,有人竊竊私語,有人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我感到一陣窒息,手中的筷子微微發抖。
"來,我提議,大家一起敬新任陳欣局長一杯!感謝她揭露了前任領導班子中的一些問題!"趙明高舉酒杯,眼中閃爍著勝利的光芒。
陳欣,是我當年重點培養的女干部,現在已經是趙明的得力助手,也是我退休前負責的一個項目出問題的檢舉人。
我的手已經攥成了拳頭,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酒席結束后,我強撐著最后一點尊嚴走出酒店。雨下得很大,我忘了帶傘,只能站在酒店門口的屋檐下等待。
"陳局長,需要搭車嗎?"一個熟悉的聲音從身后傳來。轉頭一看,是我當年的老秘書小李。
"不用了,我叫了車。"我勉強笑了笑。
小李四下看了看,壓低聲音說:"陳局長,我有些事想跟您說,方便找個地方聊聊嗎?"
二十分鐘后,我們坐在一家僻靜的咖啡館里。
"陳局長,您可能不知道,趙明這些年一直在抹黑您。"小李神色凝重,"他把您任內的成績都歸功于自己,把問題全推給您。不僅如此,他還..."
小李的話如同一把鋒利的刀,一點點割開我的心。原來,趙明不僅在局里散布我貪腐的謠言,還暗中指使陳欣篡改了我主導的"企業幫扶計劃"的數據,使之看起來像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
"最可惡的是,"小李握緊拳頭,"趙明拿走了您留下的所有功勞,還私下里跟上級說,是他力排眾議才推動了那些改革。"
我沉默了良久,才苦笑道:"辛苦三十年,換來這樣的結果,真是......"
"陳局長,您不能就這么算了!"小李急切地說,"趙明最近在籌備一個大項目,要打造全市的'數字監管平臺',投資上億。但我聽說,這里面有很多貓膩。"
我看著窗外的大雨,心中翻涌著復雜的情緒。三十年公職生涯,我一直堅持原則,從不越界。即使退休后遭受如此對待,我也不想沾染不義之財。
"小李,謝謝你的好意,但我不想卷入任何不正當的事情。"我語氣堅定。
小李搖搖頭:"陳局長,您誤會了。我的意思是,您可以用正當的方式揭露趙明的問題。您在業內的人脈還在,您對政策的理解無人能及。如果您能......"
我抬手制止了他:"小李,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我已經退休了,有些事情,就讓它過去吧。"
走出咖啡館,雨已經停了。我站在街邊,看著來往的車流,突然感到一陣前所未有的孤獨和無力。
回到家,妻子已經睡了。我輕手輕腳地走進書房,打開電腦,開始查閱有關"數字監管平臺"的相關資料。
或許,是時候用我的方式,討回一些公道了。
接下來的日子,我開始暗中調查趙明的"數字監管平臺"項目。利用退休前積累的人脈,我獲取了不少內部資料。
"陳局長,這是平臺的招標文件,您看看有什么問題。"小李偷偷給我發來了一份加密文件。
我仔細研讀后,立刻發現了蹊蹺——招標條件極為苛刻,幾乎只有一家名為"智創科技"的公司能夠滿足。更可疑的是,這家公司成立不到兩年,卻已經拿下了多個政府項目。
"去查查這家公司的背景。"我給小李發了條信息。
三天后,小李帶來了更多信息:"陳局長,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是趙明的大學同學,而真正的控股人則是一個空殼公司,注冊在境外。"
我心中一沉,這顯然是為了規避監管。但還不夠,我需要更直接的證據。
就在我苦思冥想之際,一個意外的機會出現了。
"陳局長,趙明要請您吃飯,說是想聽聽您對數字監管平臺的意見。"小李電話里的聲音充滿疑惑。
我同樣感到不解,但很快想明白了——趙明是想試探我知道多少,或者想拉我入伙。這是個好機會。
趙明選擇了一家高檔私人會所,包間豪華,菜品精致。他舉杯相邀,一改往日的傲慢,態度竟格外恭敬。
"陳局長,最近聽說您對我們的數字監管平臺很感興趣?"趙明假裝隨意地問道。
我故作糊涂:"哦?有這事?我只是聽說局里有個大項目,作為老同志,自然關心。"
趙明笑了笑:"陳局長太謙虛了。我知道您一直在關注這個項目,還托人打聽了不少事情。"
我心中一凜,但臉上不動聲色:"趙局長言重了,我就一退休老頭,能打聽什么?"
"陳局長,"趙明放下酒杯,眼神變得銳利,"明人不說暗話。這個項目,有很大的利潤空間,如果您有興趣,我們可以合作。"
我裝作驚訝:"哦?什么合作?"
趙明壓低聲音:"這個項目總投資1.2億,其中有兩千萬的'靈活資金'。如果您能保持沉默,我可以分您五百萬。"
我心中冷笑,但表面上卻裝作心動的樣子:"趙局長真是看得起我。不過,我有個條件。"
"您說。"
"我想看看具體操作方案,畢竟,我也要確保安全。"我意有所指地說。
趙明猶豫了一下,最終點頭同意:"好,下周我會安排人給您送資料。但陳局長要記住,這件事絕對保密。"
離開會所,我的心情復雜到極點。一方面,我為自己即將獲得的證據感到振奮;另一方面,我對趙明的卑劣和我曾經的眼光失準感到悲哀。
就在此時,手機鈴聲響起,是個陌生號碼。
"喂,請問是陳局長嗎?"電話那頭是個陌生的女聲,"我是市紀委的王調查員,有些事情想請您協助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