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文基于真實航空事件改編,人物姓名均為化名,部分對話和細節經過文學化處理。
"你們這是在拿乘客的生命開玩笑!"
"李女士,請您冷靜一點,我們會妥善處理..."
"妥善處理?"李女士的聲音幾乎顫抖,"你知道剛才在那三萬英尺的高空,我們經歷了什么嗎?"
機場貴賓室里,航空公司代表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我們理解您的心情,但按照國際慣例..."
"別跟我談什么慣例!"李女士猛地站起身,"有些事情,是不能用錢解決的。"
李女士緊握的雙手,暴露了內心遠比表面更深的恐懼。
01
北京首都機場T3航站樓,上午8點30分。
李女士拖著行李箱匆匆走過安檢通道,手機還在響個不停。
作為一家跨國貿易公司的區域總監,她這次前往首爾是為了一個價值千萬的合作項目。
"王總,我已經在機場了,下午的會議您放心。"
李女士一邊走一邊說著電話,"這個項目我們勢在必得。"
CA121航班準時開始登機。李女士坐在12A座位,靠窗的位置讓她可以看到跑道上忙碌的景象。
身邊14B座位坐著一個中年男人,西裝筆挺,正在查看一疊厚厚的文件。
"張先生是做什么工作的?"李女士禮貌地問道。
"律師,專門處理跨國糾紛案件。"
張律師放下文件,"這次去首爾也是有個案子要處理。您呢?"
"貿易公司的,去談合作。"李女士笑了笑,"希望這次能順利。"
她不知道,幾個小時后,這位律師會成為她最需要的人。
飛機滑行,起飛,一切都很正常。
李女士拿出筆記本電腦,開始整理下午要用的資料。
機艙里很安靜,大部分乘客都在休息或者工作。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即將遇到一些氣流,請系好安全帶。"空乘的聲音通過廣播傳來。
李女士抬頭看了看,沒太在意。
她經常坐飛機,小的顛簸很正常。
但是這次的顛簸似乎有些不同,飛機開始劇烈搖晃。
"這氣流有點強啊。"張律師皺了皺眉頭。
"應該沒事的。"李女士安慰道,但心里也開始有些緊張。
顛簸持續了大約十分鐘,然后逐漸平穩下來。
李女士松了一口氣,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她完全沒有注意到,前排的一位空乘正緊張地與機長通過內部電話交流著什么。
"剛才的顛簸確實有點強。"
那位空乘掛掉電話后,對同事輕聲說道,"機長說讓我們檢查一下機艙設備。"
時間來到上午11點15分,飛機已經平穩飛行了兩個多小時。
李女士正在修改一份合同條款,突然聽到一聲沉悶的響聲。
"咔嚓。"
聲音很輕,但在安靜的機艙里格外清晰。
李女士抬起頭,看到幾位乘客也在四處張望,顯然大家都聽到了這個聲音。
"沒事的,可能是行李架的聲音。"張律師說道,但他的表情也有些擔心。
又過了十分鐘,李女士感覺到飛機突然下降了一下,就像電梯突然停頓的感覺。
她的耳朵開始有些不舒服。
"女士們,先生們,由于技術原因,我們需要降低飛行高度,請大家保持冷靜。"機長的聲音傳來,但明顯能聽出緊張。
"技術原因?"李女士心里一緊。
就在這時,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轟"的一聲巨響,機艙頂部的氧氣面罩突然全部掉落下來,黃色的塑料管子在空中搖擺。
"啊!"幾個乘客同時尖叫起來。
"快戴上面罩!"空乘大聲喊道,"立即戴上氧氣面罩!"
李女士的手在顫抖,她從來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況。
張律師已經迅速戴上了面罩,并幫助李女士戴上她的。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后排傳來乘客驚恐的聲音。
機艙里一片混亂。有人在哭泣,有人在祈禱,還有人在給家人發最后的短信。
一個年輕的母親緊緊抱著懷里的嬰兒,眼淚止不住地流。
"媽媽,我害怕。"一個小男孩的聲音傳來。
"別怕,寶貝,我們會沒事的。"母親的聲音在顫抖。
李女士透過氧氣面罩看向窗外,飛機正在急速下降。
云層飛快地從窗外掠過,地面的輪廓越來越清晰。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將緊急降落大阪關西機場,請保持冷靜,聽從機組指令。"機長的聲音再次傳來。
"大阪?我們不是飛首爾嗎?"李女士心中滿是疑問。
空乘正在機艙里快速移動,檢查每個乘客的氧氣面罩佩戴情況。
一位空乘來到李女士身邊。
"女士,您感覺怎么樣?有沒有呼吸困難?"
"我...我很害怕。"李女士誠實地說道。
"別擔心,我們的機長非常有經驗,一定會安全降落的。"空乘安慰道,但李女士能看出她眼中的擔憂。
飛機繼續下降,機艙內的氣壓變化讓很多乘客耳朵疼痛。
李女士用力吞咽口水,試圖緩解耳朵的不適。
"注意,我們即將降落,請檢查安全帶,保持正確坐姿。"
窗外,大阪關西機場的跑道越來越近。
李女士能看到地面上已經有很多救護車和消防車在等待。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救援車輛?"她心中的恐懼更加強烈。
飛機接觸跑道的那一刻,李女士感到一陣強烈的沖擊。輪
胎與地面摩擦發出刺耳的聲音,飛機在跑道上滑行了很長距離才停下來。
"我們安全了。"張律師摘下氧氣面罩,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但李女士知道,真正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02
大阪關西機場,下午1點20分。
救援人員迅速登機檢查乘客情況。
李女士和其他乘客被安排下飛機,每個人臉上都寫滿了驚魂未定。
"請所有乘客到航站樓休息區等候,我們會安排后續事宜。"機場工作人員用中英日三種語言重復著同樣的話。
李女士拖著沉重的腳步走進航站樓。
她的手還在輕微顫抖,剛才那種面臨死亡的恐懼感依然籠罩著她。
"李女士,您還好嗎?"張律師走到她身邊,"需要我幫您聯系什么人嗎?"
"我需要給公司打電話,今天的會議肯定參加不了了。"李女士苦笑道。
在休息區,航空公司的地面工作人員開始逐一安撫乘客。一位穿著制服的中年女性走向李女士。
"您好,我是國航駐大阪的客服經理王經理。非常抱歉讓您經歷了這樣的事情。"
"我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李女士直接問道,"氧氣面罩為什么會突然掉落?"
"這個...我們正在調查中。初步判斷是由于剛才的氣流顛簸導致的設備故障。"王經理的回答有些閃爍其詞。
"設備故障?"坐在旁邊的張律師插話道,"我坐了二十年飛機,從來沒見過氣流能導致氧氣面罩掉落的。"
王經理臉色有些尷尬,"具體的技術問題需要等調查報告出來。我們現在主要是安排大家的后續行程。"
"后續行程?"一位乘客站起來,"我們差點死在天上,你現在跟我談后續行程?"
休息區里的情緒開始激動起來。
"就是,我們要求一個合理的解釋!"
"我的心臟病差點被嚇出來,這個責任誰來負?"
"我孩子被嚇哭了,到現在還在發抖!"
乘客們的不滿情緒如潮水般涌來。王經理顯然沒有準備好面對這種場面。
"大家請冷靜,我理解大家的心情..."
"理解?"那位抱著嬰兒的年輕母親站起來,"你知道我剛才在想什么嗎?我在想如果我們真的出事了,我的孩子怎么辦?"
她的眼淚又流了下來。這句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李女士看著這位母親,想起了自己的女兒。
她也是一位母親,她完全能理解那種絕望的感覺。
"我們一定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處理方案。"
王經理試圖控制局面,"現在先安排大家住宿,明天我們會有專門的人員與大家詳細溝通。"
"住宿?"張律師冷笑道,"你覺得我們現在關心的是住宿問題?"
"那您希望我們怎么做?"王經理的語氣開始有些不耐煩。
"首先,我要求航空公司提供詳細的事故報告。"
張律師拿出筆記本,"其次,對于乘客的精神損失和可能的健康影響,應該有相應的賠償。"
"賠償的事情需要總部決定,我沒有權限。"
"那就把有權限的人找來!"
李女士終于忍不住了,"你們讓我們在三萬英尺的高空面臨生命危險,現在卻告訴我們你沒有權限處理?"
其他乘客也開始支持李女士。
"對,把負責人叫來!"
"我們要求合理的賠償!"
"不能就這么算了!"
王經理拿出手機,"我這就聯系我們的上級領導。"
下午3點,一位自稱是航空公司華北區域總監的陳總監趕到了機場。
他是一個50多歲的男人,看起來很有經驗,說話也比較圓滑。
"各位乘客,我代表國航向大家道歉。"
陳總監一上來就鞠躬,"今天的事件確實給大家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我們不需要道歉,我們需要真相。"李女士直接說道。
"真相我們一定會調查清楚。現在我想先和大家商量一下補償的事情。"
"什么補償?"張律師問。
"首先,我們為每位乘客免費安排今晚的住宿和餐飲。
其次,我們退還本次航班的全部票款。
另外,每位乘客我們將提供2000元的精神撫慰金。"
休息區里一片安靜。
過了幾秒鐘,李女士第一個開口:"就這些?"
"李女士,您覺得還有什么問題嗎?"陳總監問。
"2000元?"
李女士的聲音開始顫抖,"你知道我們剛才經歷了什么嗎?我們在空中戴著氧氣面罩,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家人了!你現在告訴我,這種經歷值2000元?"
"那您覺得多少合適?"陳總監問。
"這不是錢的問題!"
那位年輕母親也站起來,"我的孩子現在一聽到飛機的聲音就哭,他可能一輩子都會害怕坐飛機,這個心理陰影怎么辦?"
"我們可以承擔相關的心理治療費用。"陳總監說。
"承擔?承擔多少?承擔多久?"
張律師追問,"而且,這起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們到現在都沒有給出明確的解釋。"
陳總監沉默了幾秒鐘,"技術問題比較復雜,需要時間調查。"
"那在調查結果出來之前,我們拒絕接受任何賠償方案。"李女士堅決地說。
其他乘客紛紛表示支持。
"我也拒絕。"
"沒有真相,就沒有和解。"
"我們有權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
陳總監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各位,我們已經很有誠意了。如果大家覺得不滿意,那就只能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了。"
"法律途徑?"張律師笑了,"您這是在威脅我們嗎?"
"我沒有威脅的意思,只是..."
"只是什么?"李女士站起來。
"你們害怕什么?如果真的只是簡單的設備故障,為什么不能給我們一個明確的解釋?"
陳總監和王經理交換了一個眼神,這個細節被細心的張律師捕捉到了。
"李女士,我覺得我們需要更詳細地了解一下今天的情況。"
張律師輕聲對李女士說,"有些事情可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03
大阪機場酒店,晚上8點。
乘客們被安排在同一家酒店,雖然航空公司承擔住宿費用,但沒有人有心情享受這種"免費待遇"。
李女士坐在房間里,看著窗外大阪的夜景,心情五味雜陳。
她給女兒打了電話,但沒有告訴她今天發生的事情,只是說工作有變動,可能要晚幾天回去。
"媽媽,你的聲音聽起來很累。"女兒關心地說。
"有點累,工作的事情。你在家要好好學習,聽爺爺奶奶的話。"
"我知道,媽媽你也要注意身體。"
掛掉電話,李女士眼淚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她想起飛機急降時,自己腦海里閃過的最后一個念頭就是女兒。如果真的出了事,誰來照顧她?
"咚咚咚。"門外傳來敲門聲。
李女士打開門,看到張律師站在門外。
"李女士,不好意思打擾您休息。我想和您談談今天的事情。"
"請進。"
張律師進入房間,表情很嚴肅,"李女士,我覺得今天的事情沒有那么簡單。"
"您指的是什么?"
"首先,氧氣面罩掉落這種情況極其罕見。在正常的氣流顛簸中,是不會導致這種故障的。"
張律師拿出一個筆記本,"我剛才查了一些資料,類似的事件在全球范圍內都很少見。"
"您的意思是?"
"要么是飛機本身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要么是當時的情況比他們說的要嚴重得多。"
李女士心中一緊,"您是說,我們可能真的處在生命危險中?"
"很有可能。"張律師點頭。
"另外,你注意到沒有,他們對于事件原因的解釋非常模糊,而且急于與我們達成和解。"
"我也感覺他們在隱瞞什么。"李女士說,"陳總監的態度前后有明顯變化。"
"對,一開始他還比較客氣,但當我們要求詳細解釋時,他明顯變得緊張了。"
兩人正在交談,李女士的手機響了。是一個陌生的日本號碼。
"您好,請問是李女士嗎?我是大阪時報的記者田中。聽說今天有一架中國的航班緊急降落,我想了解一下情況。"
李女士看了看張律師,張律師示意她先聽聽。
"您是怎么知道我的電話的?"李女士問。
"我們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請問今天在飛機上確實發生了氧氣面罩掉落的情況嗎?"
"是的。"
"方便的話,能否接受我們的采訪?我們可以保護您的隱私。"
李女士正要拒絕,張律師擺擺手,示意她答應。
"可以,但我希望能了解更多關于這類事件的信息。"
"沒問題,我們明天上午見面詳談。"
掛掉電話,張律師說:"這個記者可能會幫助我們了解更多情況。而且,適當的媒體關注也有利于我們維權。"
"您真的覺得航空公司在隱瞞什么?"
"我幾乎可以肯定。"張律師說,"今天晚上,我會聯系一些航空業的朋友,看看能不能了解到更多技術方面的信息。"
第二天上午,田中記者如約而來。他是一個40多歲的中年男人,看起來很專業。
"李女士,張律師,感謝你們接受采訪。"
田中記者拿出錄音設備,"能否詳細描述一下昨天的經歷?"
李女士和張律師詳細講述了事件的經過。田中記者認真記錄,不時詢問一些細節。
"根據我的了解,這種氧氣面罩全部掉落的情況確實非常罕見。"
田中記者說,"通常只有在客艙失壓的情況下才會發生。"
"客艙失壓?"李女士不解。
"就是飛機的密封系統出現問題,導致艙內氣壓急劇下降。這是非常危險的情況。"
張律師和李女士交換了一個眼神。
"那為什么航空公司不直接說明這一點?"張律師問。
"因為客艙失壓通常意味著飛機存在嚴重的技術故障,這會對航空公司的聲譽造成重大影響。"
田中記者說,"而且,如果調查發現是由于維護不當造成的,航空公司將面臨巨額賠償。"
"巨額賠償?"李女士問。
"在類似的案例中,每位乘客的賠償金額通常在幾萬美元。如果涉及到心理創傷,金額會更高。"
李女士終于明白了為什么航空公司急于達成和解。
2000元的"撫慰金"與幾萬美元的賠償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那我們應該怎么辦?"李女士問。
"我建議你們聘請專業的航空事故律師,同時要求獨立的技術調查。"
田中記者說,"不要輕易接受航空公司的和解方案。"
下午,陳總監再次來到酒店,這次他帶來了一個新的"改進方案"。
"各位,經過公司領導的討論,我們決定將撫慰金提高到每人5000元。
同時,如果大家需要心理治療,我們可以承擔相關費用。"
"5000元?"李女士冷笑,"陳總監,您覺得我們是好打發的嗎?"
"李女士,我們已經很有誠意了。"
"誠意?"張律師站起來,"如果您真的有誠意,請解釋一下什么是客艙失壓。"
陳總監的臉色瞬間變了,"您...您從哪里聽到這個詞的?"
"這重要嗎?"李女士也站起來,"重要的是,您一直在欺騙我們!"
"我沒有欺騙,我只是..."
"只是什么?只是不想承認你們的飛機差點殺死了我們?"李女士的聲音越來越大。
其他乘客也圍了過來。
"什么是客艙失壓?"
"你們到底在隱瞞什么?"
"我們要求真相!"
陳總監顯然沒有料到這種情況,他慌張地說:"這個...這個需要等調查報告..."
"夠了!"李女士打斷了他,"我們不會接受任何和解方案,除非你們公布事件的真相!"
"對,我們要求真相!"
"沒有真相,就沒有和解!"
乘客們的情緒徹底爆發了。陳總監在眾人的憤怒聲中匆忙離開。
當天晚上,李女士接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電話。
"李女士,我是國航總部的副總經理劉總。聽說您對我們的處理方案不滿意?"
"不是不滿意,是完全不能接受。"李女士直接說道。
"那您希望怎么解決?"
"我希望你們公布事件的真相,并給出合理的賠償。"
"李女士,有些事情沒有您想象的那么復雜。我們明天會派專人到大阪與您詳談,相信一定能達成滿意的解決方案。"
"我等著。"
掛掉電話,李女士心中有了一種預感:明天的談判,將決定這起事件的最終走向。
第三天上午,國航總部來了三個人。除了劉副總經理,還有一個技術專家和一個法務專員。
他們的陣容讓李女士意識到,這起事件的重要性遠超自己的想象。
"李女士,我們今天來是希望能妥善解決這個問題。"
劉副總經理說,"我們已經準備了一個更完善的賠償方案。"
"在談賠償之前,我想知道那天到底發生了什么。"李女士堅持道。
技術專家清了清嗓子,"飛機確實出現了輕微的客艙失壓現象,但情況在控制范圍內,不會對乘客造成生命危險。"
"輕微?"張律師質疑,"那為什么氧氣面罩會全部掉落?"
"這是安全程序,只要檢測到氣壓變化,系統就會自動釋放氧氣面罩。"
"那失壓的原因是什么?"李女士追問。
技術專家和法務專員交換了一個眼神,"可能是密封系統的小故障,具體還在調查中。"
就在這時,李女士的手機響了。是田中記者。
"李女士,我剛剛收到一個消息,你們那架飛機的同型號飛機去年在歐洲發生過類似事件,當時..."
李女士看著電話,再看看面前的三個人,心中突然明白了什么。
劉副總經理的臉色變得鐵青,法務專員的手不自覺地握緊了文件袋。
李女士緩緩放下手機,她的眼中閃過一絲震驚和憤怒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