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xiàn),請知悉
京城西街,青磚灰瓦間飄散著糯米糕的香甜。
李三寶是這條街上最普通的茶點師傅,三代傳承的手藝讓他在街坊鄰里中頗有聲望。
這一天,一位穿著樸素的中年客官走進了他的小店,品嘗著他精心制作的各式茶點,連連稱贊手藝精湛。被夸獎沖昏頭腦的李三寶,在興奮中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講述著自己家族與宮廷的淵源。
那位溫和的客官靜靜聆聽著,不時點頭微笑,看起來是個極好的聽眾。李三寶越說越興奮,無意中透露出一些關(guān)于宮中的秘密消息,完全沒有意識到危險正在悄悄逼近。
更讓他做夢都想不到的是,坐在他面前、剛剛夸贊他手藝的這位普通客官,竟然要殺他,當真相大白的那一刻,李三寶的命運徹底改寫。
01
還沒亮透,李三寶就從床上爬了起來。妻子王氏在他身邊翻了個身,嘟囔了一句什么,又沉沉睡去。李三寶輕手輕腳地穿好衣裳,推開房門走進后院。
后院里擺著幾口大缸,里面泡著昨夜洗凈的糯米。李三寶用手撈起一把,捏了捏,點點頭:“嗯,泡得差不多了。”
他生火燒水,把糯米倒進蒸籠里。柴火劈啪作響,橘色的火光跳躍著,映在他那張樸實的臉上。李三寶今年四十五了,從十五歲開始跟著父親學(xué)做茶點,這一做就是三十年。
蒸汽從蒸籠里冒出來,帶著糯米特有的香甜味兒。李三寶深深吸了一口,心里涌起說不出的滿足感。這香味兒,從他記事起就聞著,比什么山珍海味都要親切。
“爹,起這么早啊。”兒子李小福揉著眼睛從屋里出來,今年十二歲的他已經(jīng)能幫著干些輕松活兒了。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你也該起來幫爹干活了。”李三寶一邊說著,一邊開始和面。他的手法嫻熟,面粉加水的比例精確到讓人驚嘆的程度。
小福走到父親身邊,看著那雙粗糙的手在面團上揉搓。
李三寶的手指很粗,指甲里還有些洗不掉的面粉,可做起茶點來卻靈巧得像繡花的姑娘。
“爹,為啥咱家的茶點比別家的好吃?”小福好奇地問。
李三寶停下手,認真地看著兒子:“做茶點和做人一樣,得用心。你看這面,揉得不夠就沒勁道,揉過了就發(fā)硬。火候也是,大了糊,小了生。這些都得靠心里的那份細致勁兒。”
他接著揉面,繼續(xù)說:“你爺爺傳給我的不光是手藝,還有這份認真。每一個茶點都像自己的孩子,馬虎不得。”
小福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這時候,蒸籠里的糯米已經(jīng)熟了,李三寶把火壓小,開始準備各種餡料。
紅豆沙是昨天晚上就煮好的,李三寶嘗了一口,甜度剛好。桂花是秋天時自己采的,放在壇子里用蜜腌著,現(xiàn)在拿出來還是那么香。他把桂花和糯米粉調(diào)在一起,做成桂花糕的餡。
“小福,你去前頭把門板卸了,今天天氣不錯,生意應(yīng)該不錯。”李三寶一邊包著豆沙包,一邊吩咐兒子。
茶點鋪的門臉不大,就在西街上,青磚灰瓦,木制的門板和柜臺。李三寶的父親當年就是在這里開的鋪子,傳到他手里已經(jīng)二十多年了。
街坊鄰居們都認識李三寶,知道他家的茶點好吃。賣菜的老張頭經(jīng)常過來買個糯米糕當早點,隔壁縫衣服的馬大娘也時不時來買些點心給孫子吃。
“三寶哥早啊,今天有什么新鮮的?”老張頭推著菜車路過,沖李三寶招手。
“老張啊,新蒸的糯米糕,還熱乎著呢。”李三寶笑著回應(yīng),從蒸籠里拿出一個,用荷葉包好遞過去。
老張頭接過糯米糕,咬了一口,滿意地點頭:“還是你家的味道正,軟糯香甜,吃著舒服。”
李三寶聽了心里美滋滋的。這些年來,他最大的快樂就是看到客人吃他做的茶點時那種滿足的表情。
太陽慢慢升高,街上的人也多了起來。李三寶把各種茶點擺在柜臺上:白白胖胖的豆沙包,金黃誘人的桂花糕,軟糯香甜的糯米糕,還有酥脆可口的芝麻餅。
妻子王氏這時候也起來了,幫著招呼客人。她雖然不會做茶點,但算賬收錢的活兒干得利索。女兒小翠也蹦蹦跳跳地跑出來,八歲的小丫頭總是給店里增添不少歡聲笑語。
“爹爹,我要吃桂花糕!”小翠拉著李三寶的衣角撒嬌。
李三寶疼愛地摸摸女兒的頭,切了一小塊桂花糕遞給她:“慢點吃,小心燙著。”
看著女兒開心地吃著茶點,李三寶心里涌起深深的滿足感。雖然日子算不上富裕,但一家人和和美美,有手藝在身,不愁吃穿。這樣的生活,他覺得已經(jīng)很知足了。
鄰居們陸陸續(xù)續(xù)來買茶點,有的是自己吃,有的是買回去給家里老人孩子的。李三寶總是笑臉相迎,從不缺斤短兩,有時候還會多給一點。
“做生意要厚道,”這是他父親留給他的話,“客人信任你,你就不能辜負這份信任。”
上午時分,店里已經(jīng)來了不少客人。李三寶忙得不亦樂乎,汗水順著臉頰往下淌,但他一點也不覺得累。這就是他的生活,平凡而充實,簡單卻快樂。
他哪里知道,一場改變命運的相遇就要到來了。
02
午時剛過,一個穿著青布長衫的中年男子走進了茶點鋪。他身材中等,相貌普通,看起來就像個普通的商人。跟在他身后的還有兩個人,穿著也很樸素,但走路的姿勢卻透著一股說不出的挺拔。
李三寶正在整理柜臺,抬頭看見客人進來,連忙放下手中的活兒:“客官,您要點什么?”
中年男子掃了一眼柜臺上的各種茶點,目光在每一樣上都停留了片刻,似乎在仔細觀察:“這些看起來都不錯,你推薦幾樣吧。”
他說話的聲音不大,但很有磁性,李三寶聽著覺得很舒服。
“那您算是問對人了,”李三寶笑著說,“我這糯米糕是招牌,糯米是精選的,蒸得軟糯香甜。還有這豆沙包,豆沙是我自己炒的,不放一點添加的東西。”
中年男子點點頭:“那就每樣來一個嘗嘗。”
李三寶麻利地用干凈的荷葉包好各種茶點,遞給客人。中年男子接過茶點,先拿起糯米糕咬了一口,眼睛微微一亮。
“這糯米的火候掌握得很好,外面有嚼勁,里面軟糯,甜度也剛好。”他邊吃邊評價。
李三寶聽了心里一喜,這位客官說得很在行啊:“客官您真是行家,一吃就知道門道。”
中年男子又嘗了豆沙包,點頭稱贊:“這豆沙炒得火候到位,沙而不散,甜而不膩。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
跟在他身后的兩個人一直靜靜地站著,眼睛卻不時向四周掃視,像是在觀察什么。不過李三寶正沉浸在被夸獎的喜悅中,沒有注意到這些細節(jié)。
“客官您過獎了,我這就是個小本生意,能得您這樣的夸獎,真是太高興了。”李三寶一邊說著,一邊又拿出幾樣茶點,“您再嘗嘗這桂花糕,桂花是我自己采的,用蜜腌制,香味特別濃。”
中年男子接過桂花糕,仔細聞了聞,然后小心地咬了一口。他的眉頭舒展開來,顯然很滿意:“這桂花處理得很用心,香而不沖,和糯米的甜味融合得很好。”
李三寶越聽越興奮,這位客官不僅識貨,而且懂得很多。平時來買茶點的街坊鄰居雖然也夸好吃,但說不出這么專業(yè)的話來。
“您看起來很懂這些,是不是也做過這行?”李三寶好奇地問。
中年男子搖搖頭:“不是做這行的,只是吃得多了,自然就懂了一些。不過像你這樣用心做茶點的師傅,現(xiàn)在真的不多見了。”
他的語氣里帶著一種說不出的感慨,讓李三寶覺得這位客官有些不尋常。但是被夸獎的喜悅很快就掩蓋了這種感覺。
“客官您這話說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李三寶撓撓頭,“我這手藝是祖?zhèn)鞯模覡敔攤鹘o我爹,我爹傳給我,到我這兒已經(jīng)三代了。”
“三代傳承,不容易啊。”中年男子若有所思地說,“現(xiàn)在很多手藝都失傳了,像你這樣堅持下來的確實可貴。”
李三寶聽了更加興奮:“是啊,現(xiàn)在年輕人都不愿意學(xué)這些,覺得又累又不賺錢。可我覺得,做茶點不光是為了賺錢,更是一種樂趣。看到客人吃得開心,我心里就特別滿足。”
中年男子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點點頭:“難得有這樣的心境。”
這時候,跟在他身后的一個人走上前來,在他耳邊輕聲說了幾句什么。中年男子聽了,臉上的表情沒有變化,只是輕微地點了點頭。
李三寶看見了,好奇地問:“客官是外地來的吧?這兩位是您的隨從?”
中年男子笑了笑:“算是吧,出門在外,總要有人照應(yīng)。”
“那您是做什么生意的?看起來很有派頭。”李三寶繼續(xù)問道。
中年男子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你覺得我像做什么的?”
李三寶仔細打量了一下這位客官,雖然穿得樸素,但舉止間透著一股不凡的氣質(zhì)。特別是那雙眼睛,看起來很有神,像是見過大世面的人。
“您看起來像是做大生意的,絲綢啊,茶葉啊,或者是古董什么的。”李三寶猜測道。
中年男子哈哈一笑:“你倒是會看人。不過今天我不是來談生意的,就是路過這里,看到你的茶點鋪,進來嘗嘗。”
李三寶點點頭,覺得這位客官說話很有意思。他又給客官倒了一杯茶:“客官慢用,這茶也是好茶,配著茶點吃,味道更好。”
中年男子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點頭稱贊:“確實是好茶,看得出你很用心。”
他放下茶杯,又仔細觀察了一下店里的環(huán)境。雖然地方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凈整齊,各種茶點擺放得井井有條,確實像是用心經(jīng)營的樣子。
“你這店開了多久了?”中年男子問道。
“我接手有二十多年了,這地方是我爹留下的,他當年也在這里做茶點。”李三寶自豪地說,“街坊鄰居都認識我們家,知道我們家的茶點好吃實在。”
中年男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目光在店里掃視著,似乎在觀察著什么。他的兩個隨從依然靜靜地站著,但李三寶能感覺到他們一直在保持警覺。
這時候,有幾個街坊來買茶點,李三寶忙著招呼他們。中年男子在一旁靜靜地看著,觀察著李三寶和客人們的互動。
“三寶哥,還是老樣子,來兩個豆沙包。”一個熟客說道。
“好嘞,馬上給您包好。”李三寶麻利地包好茶點遞過去。
中年男子看著這一切,臉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等其他客人走了,他對李三寶說:“看得出來,你在這里的人緣很好。”
“都是老街坊了,大家相處得像一家人一樣。”李三寶笑著說,“做生意嘛,誠信最重要,待人要厚道。”
中年男子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說:“你這話說得很對。不過...”
他頓了頓,似乎在考慮著什么,然后繼續(xù)說:“做人做事,有時候還要謹慎一些,特別是說話,要三思而后言。”
李三寶有些不明白這位客官為什么突然說這話,但還是點點頭:“客官說得對,禍從口出嘛。”
中年男子看著他,眼神有些復(fù)雜,最后只是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么。
03
中年客官又在店里坐了一會兒,一邊品茶一邊觀察著周圍的環(huán)境。李三寶覺得這位客官很特別,不像一般的生意人那樣匆匆忙忙,反而很有耐心,似乎并不急著離開。
“客官您不忙嗎?能在我這小店里坐這么久。”李三寶一邊收拾著柜臺,一邊和客官閑聊。
“不急,難得遇到這么用心做茶點的師傅,想多坐一會兒。”中年男子放下茶杯,“你這手藝學(xué)了多少年了?”
李三寶來了精神:“從十五歲開始跟我爹學(xué),到現(xiàn)在整整三十年了。不過說起來,我這手藝還真有些來歷呢。”
“哦?什么來歷?”中年男子似乎很感興趣。
李三寶四下看了看,見店里沒有別的客人,就湊近了一些,壓低聲音說:“告訴您吧,我們家這手藝,曾經(jīng)還給宮里做過茶點呢。”
中年男子的眼神微微一變,但很快又恢復(fù)了平靜:“給宮里做過?那可不簡單。”
李三寶見客官感興趣,話匣子一下子就打開了:“那是我爹的時候,大概二十年前吧。有個太監(jiān)總管,不知道從哪里聽說了我們家的手藝,專門派人來訂制了一批桂花糕。”
“那位太監(jiān)總管還挺識貨的。”中年男子端起茶杯,淡淡地說。
“可不是嘛!”李三寶越說越興奮,“當時我爹做了整整三天,用的都是最好的料。那批桂花糕送進宮去之后,那位太監(jiān)總管還特意讓人帶話出來,說做得好,皇上......”
他突然停住了,意識到自己可能說得太多了。
中年男子放下茶杯,似乎漫不經(jīng)心地問:“皇上怎么樣?”
李三寶四下看了看,確定沒有別人在聽,才小聲說:“聽說皇上很滿意,還夸了幾句呢。”
中年男子的眼神變得更加深邃,但語氣依然很平和:“那你們家的手藝確實了不起。不過,你怎么知道這些的?”
李三寶撓撓頭:“我爹當時跟著送茶點的人進了一次宮,回來后跟我說的。他說宮里的規(guī)矩可嚴了,什么能說什么不能說,都有講究。”
“你爹說得對,宮里的事情確實不能隨便說。”中年男子點點頭,“那后來呢?還有沒有給宮里做過?”
李三寶搖搖頭:“沒有了,就那一次。不過從那以后,我們家的名聲就更響了,附近的大戶人家都知道我們的手藝好。”
中年男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然后問:“除了那次,你還聽說過什么宮里的事情嗎?”
李三寶想了想,說:“也沒什么特別的,就是偶爾有人來打聽一些事情。”
“什么事情?”中年男子的語氣依然很平和,但李三寶感覺他好像特別感興趣。
“比如說,皇上平時愛吃什么啊,宮里有什么規(guī)矩啊,這類的。”李三寶說著,又壓低了聲音,“有時候還有人打聽一些大臣的事情,比如某某大人愛吃甜的還是咸的,某某大人的家眷有什么忌口的。”
中年男子的眼神越來越專注,但表面上還是很平靜:“你都怎么回答的?”
李三寶有些得意地說:“我知道的不多,但知道的我都說了。畢竟人家也是誠心誠意來打聽的,而且給的錢也不少。”
這時候,跟在中年男子身后的兩個人交換了一個眼神,其中一個人的手不自覺地摸向了腰間。
中年男子注意到了,輕微地搖了搖頭,示意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你說的這些,應(yīng)該也沒什么要緊的吧?”中年男子繼續(xù)問道。
李三寶點點頭:“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又不是什么機密。再說了,我一個做茶點的,能知道什么大事?”
“那倒也是。”中年男子贊同地說,“不過話說回來,你剛才說有人打聽皇上的飲食喜好,這個...”
李三寶毫不在意地說:“哦,那是前些日子的事。有個自稱是準備進貢的商人,說想了解一下皇上的口味,好準備合適的東西。我就把從我爹那里聽來的一些事告訴他了。”
中年男子的臉色微微一變,但還是保持著平靜:“你都說了些什么?”
李三寶回憶著說:“就是皇上好像比較喜歡清淡一些的口味,不太愛太甜膩的東西。還有就是皇上很注重食材的品質(zhì),寧可簡單一些,也要用最好的料。”
“還有呢?”中年男子繼續(xù)追問。
李三寶想了想:“還有就是皇上的用餐時間很規(guī)律,一般什么時候用早膳,什么時候用晚膳,都有固定的時辰。這些我爹當年進宮的時候都注意到了。”
中年男子聽了,沉默了片刻,然后問:“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別的嗎?比如說,宮里有什么特殊的安排?”
李三寶撓撓頭:“特殊安排?我一個做茶點的,哪能知道那么多。不過...”
他停頓了一下,似乎在回憶什么。
“不過什么?”中年男子問道。
李三寶壓低聲音說:“不過我爹當年說過,宮里的太監(jiān)總管曾經(jīng)提到過,皇上有時候會微服出宮,到民間走走看看。”
中年男子的眼神突然變得很銳利,但很快又恢復(fù)了平靜:“哦?還有這事?”
李三寶點點頭:“是啊,那位太監(jiān)總管說,皇上是個好皇帝,經(jīng)常關(guān)心百姓的生活。有時候會悄悄出宮,到街上看看,了解民情。”
中年男子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李三寶。
李三寶繼續(xù)說:“我爹當時聽了,還挺感動的。他說能有這樣的皇上,是老百姓的福氣。”
“你爹說得對。”中年男子淡淡地說。
這時候,店外走過一隊官兵,鏗鏘的腳步聲在街上響起。李三寶習(xí)以為常,沒有在意,但中年男子的兩個隨從卻警覺地看向門外。
中年男子也注意到了,但他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只是繼續(xù)和李三寶聊天:“你剛才說的那個商人,你還記得他長什么樣嗎?”
李三寶仔細想了想:“記得一些,四十多歲的樣子,穿得挺體面的,說話很客氣。對了,他走的時候還說,如果以后還需要了解什么,還會再來找我。”
中年男子點點頭:“那他還真把你當成了消息靈通的人。”
李三寶有些得意:“我在這條街上住了這么多年,街坊鄰居都認識我,有什么事情自然都會跟我說。而且我爹那一輩的人,知道的事情確實多一些。”
“你爹現(xiàn)在還在嗎?”中年男子問道。
李三寶搖搖頭,臉上露出了一絲傷感:“我爹三年前去世了。走之前,他把所有的手藝都傳給了我,還告訴我很多以前的事情。”
“他都告訴你什么了?”中年男子繼續(xù)問。
李三寶想了想:“主要是做茶點的技巧,還有一些做人的道理。對了,他還告訴我一些宮里的事情,說這些可能以后用得著。”
中年男子的眼神變得更加專注:“什么事情?”
李三寶四下看了看,確定沒有人在聽,才小聲說:“比如說,宮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有些太監(jiān)喜歡收禮,有些不喜歡。還有就是,宮里的消息傳得很快,今天發(fā)生的事,明天全宮都知道了。”
中年男子聽了,臉色變得有些嚴肅,但還是保持著平靜的語調(diào):“你爹告訴你這些,是希望你以后有機會也給宮里做茶點?”
李三寶點點頭:“他說,如果有機會的話,要把握住。畢竟能給皇家做茶點,是多大的榮耀啊。”
中年男子沉默了片刻,然后說:“榮耀是榮耀,但也要小心謹慎。宮里的事情,不是那么簡單的。”
李三寶有些不解:“客官您這話是什么意思?”
中年男子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你覺得,剛才你跟我說的那些事情,算不算是秘密?”
李三寶想了想,搖搖頭:“應(yīng)該不算吧,都是些日常的事情,又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
中年男子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說:“有時候,看似普通的事情,在某些人眼里可能就是秘密。”
李三寶越聽越糊涂:“客官您說話怎么這么深奧,我一個做茶點的,哪懂這些彎彎繞繞的。”
中年男子苦笑了一下:“也許你不懂是件好事。”
這時候,店外又傳來了腳步聲,幾個穿著官服的人從門前走過。李三寶看了看,沒有在意,但中年男子的表情卻變得更加嚴肅了。
他看了看跟在身后的兩個人,兩人輕微地點了點頭,似乎在確認什么。
中年男子轉(zhuǎn)過頭來,用一種復(fù)雜的眼神看著李三寶:“你是個好人,也是個好師傅。”
李三寶聽了,心里很高興:“客官您過獎了,我就是個普通人,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了。”
中年男子嘆了一口氣:“有時候,做好本分還不夠,還要懂得保護自己。”
李三寶更加困惑了:“客官您今天說話怎么總是這么奇怪?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中年男子沒有回答,只是靜靜地看著店外,似乎在等待著什么。
第四章:深陷泥潭
店里的氣氛變得有些微妙。中年客官雖然還是坐在那里品茶,但李三寶能感覺到他的心思似乎不在茶點上了。而那兩個隨從,站得更加筆挺,眼神也更加警覺。
李三寶有些不安,但又不知道為什么。他試圖緩解這種氣氛:“客官您是不是有什么急事?如果忙的話,就不用客氣了。”
中年男子搖搖頭:“不急,我還想多了解一些你們這里的情況。”
“了解什么情況?”李三寶問道。
“比如說,除了你之外,這條街上還有誰知道宮里的事情?”中年男子的問題讓李三寶覺得有些奇怪。
“這個...”李三寶想了想,“倒是有幾個人。隔壁的馬大娘,她男人以前在宮里當過雜役,知道一些事情。還有街口賣布的老李,他兒子現(xiàn)在還在宮里當差呢。”
中年男子點點頭:“他們都跟你說過什么?”
李三寶沒有多想,繼續(xù)說:“馬大娘經(jīng)常跟我說她男人在宮里的見聞,比如哪個太監(jiān)脾氣好,哪個嬪妃好說話。老李也時不時透露一些宮里的消息,比如最近宮里有什么喜事,或者有什么大臣進宮了。”
中年男子的眼神變得更加深邃:“這些消息,你都記住了?”
李三寶點點頭:“記住了一些,畢竟挺有意思的。而且有時候來打聽消息的人,我也能跟他們說說。”
“經(jīng)常有人來打聽消息?”中年男子的語氣變得有些緊張。
李三寶沒有注意到這種變化,繼續(xù)說:“也不算經(jīng)常,但確實時不時有人來。有的說是做生意的,想了解宮里的需求;有的說是要進貢的,想知道皇上的喜好;還有的說是要給大臣送禮的,想了解大臣的性格。”
中年男子的臉色越來越嚴肅:“你都跟他們說了什么?”
李三寶回憶著:“我知道的都說了。比如皇上比較節(jié)儉,不喜歡太奢華的東西;某某大臣喜歡書畫,某某大臣喜歡古玩;還有就是宮里的一些規(guī)矩,比如什么時候不能進宮,什么時候適合求見等等。”
中年男子聽了,沉默了很長時間。他的兩個隨從也交換了幾次眼神,似乎在商量什么。
“除了這些,你還說過別的嗎?”中年男子繼續(xù)問道。
李三寶想了想:“還有一些聽來的傳言,比如說宮里最近有什么變動,哪個大臣得寵了,哪個大臣失寵了。雖然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既然人家問了,我就說了。”
中年男子的表情變得越來越凝重:“這些傳言,你是從哪里聽來的?”
李三寶沒有察覺到危險,依然很輕松地說:“有的是從馬大娘那里聽來的,有的是從老李那里聽來的,還有的是從其他街坊那里聽來的。你知道的,小道消息傳得最快,而且越傳越離奇。”
“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消息可能是不應(yīng)該說的?”中年男子的聲音變得有些低沉。
李三寶搖搖頭:“我覺得沒什么不能說的啊,又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再說了,這些事情在街上早就傳開了,我說不說都一樣。”
中年男子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有些事情,看似普通,實際上卻很重要。”
李三寶還是不明白:“客官您為什么總是說這些深奧的話?我就是個做茶點的,哪懂這些大道理。”
中年男子嘆了一口氣,沒有再說話。這時候,外面又傳來了腳步聲,而且聽起來不止一個人。
中年男子的兩個隨從立刻警覺起來,其中一個走到門邊向外看了看,然后回來對中年男子輕微地搖了搖頭。
李三寶注意到了這個細節(jié),覺得有些奇怪:“客官,您的隨從怎么這么警覺?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煩了?”
中年男子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如果我告訴你,剛才你說的那些話可能會給你帶來麻煩,你會怎么辦?”
李三寶一愣:“什么麻煩?我又沒做什么壞事。”
“有時候,做壞事和說錯話,后果是一樣的。”中年男子的語氣變得更加嚴肅。
李三寶開始感到不安:“客官您這話是什么意思?我說的那些話有什么問題嗎?”
中年男子看著他,眼神中帶著一種復(fù)雜的情感:“你真的不知道那些話的分量?”
李三寶搖搖頭:“我真的不知道。客官,您能不能直接告訴我,到底有什么問題?”
中年男子沉默了片刻,然后說:“有些關(guān)于宮里的消息,是不能隨便說的。特別是涉及到皇上的行蹤和習(xí)慣,更是絕對不能泄露的。”
李三寶的臉色開始發(fā)白:“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你剛才說的那些話,已經(jīng)涉嫌泄露宮廷機密了。”中年男子的話如同晴天霹靂。
李三寶一下子站了起來:“不可能!我說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怎么可能是機密?”
中年男子搖搖頭:“在你看來是小事,在別人看來可能就是大事。比如說,皇上的飲食習(xí)慣,用餐時間,甚至是微服出行的消息,這些在有心人眼里,都是很有價值的信息。”
李三寶的腿開始發(fā)軟:“那...那我該怎么辦?我真的不知道這些是不能說的。”
中年男子看著他,眼神中帶著一絲憐憫:“現(xiàn)在說這些已經(jīng)晚了。”
李三寶急得快要哭了:“客官,您一定要幫幫我!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只是覺得這些都是些平常的事情。”
中年男子嘆了一口氣:“我想幫你,但有些事情,不是我能決定的。”
這時候,李三寶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客官,您為什么對這些事情這么了解?您...您到底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