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底,在對印反擊戰解放軍取得第一階段勝利后,解放軍并沒有繼續擴大戰果,而是在中央命令下停止行動。
直到此時,新中國仍然沒有放棄和印度和平共處,周總理親自致電印方,希望兩國可以停止戰爭。
讓人不敢相信的是,在印軍接連戰敗時,印度總理尼赫魯卻要求“全國人民以犧牲精神打敗中國”。
看著報紙上尼赫魯發表的“強硬講話”,周總理苦笑道:“看來不徹底打疼印度,他們是不會接受和平談判的。”
一、印度曾和中國是“兄弟”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印度最初和新中國關系是非常不錯的。
1950年,印度頂著“巨大政治壓力”,和中國建交,非社會主義國家中,印度是第一個。
尼赫魯在兩國建交后不久訪問中國,他是第一個訪問中國的外國元首。
上世紀五十年代,印度多次派出代表團來到中國學習交流。
然而,隨著新中國逐漸強大,印度感到了威脅。尼赫魯在一次會議上明確指出,中國的強大,對于印度是不利的。
1959年,中印關系開始走向惡化。
這一年,印度一邊在兩國邊境挑起武裝沖突,一邊支持西藏農牧主叛亂。
在兩國有可能爆發戰爭的緊張局勢下,新中國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和平解決一切爭端。
二、周總理說中國是帶著誠意來印度的
1960年4月19日,周總理在陳毅外長等人陪同下,飛往印度新德里。
以往,只要是周總理訪問印度,印方會準備高規格迎接活動,印度領導人尼赫魯會親自前往新德里機場迎接,機場會有無數迎接人群。
然而周總理這一次到訪,新德里機場卻顯得格外冷清,尼赫魯沒有來,也沒有歡迎人群,只有幾個板著臉的印度外交人員。
在外交歡迎儀式上,尼赫魯發表了講話,尼赫魯首先回顧了兩國建交之后幾年的“親如兄弟”,接著他又談到了一年多來的兩國關系惡化。
尼赫魯指出,要恢復以往的友誼,這需要兩國共同的努力。
對于印度國內的反華情緒,周總理是了解的,在儀式上,周總理強調,不管是中國,還是印度,目前兩國重心都在經濟建設上,兩國都需要和平的發展環境,和平是符合兩國共同利益的。只有和平,兩國的經濟,才能快速發展。
周總理飽含真誠得說道:“我這次前來印度,是帶著真誠的,我們是奔著解決兩國爭端來的。”
短短幾分鐘400字的講話,人們六次鼓掌,現場不少記者多次高呼“說得好”。
4月20日,周總理親自來到總理府,和尼赫魯進行會談。
周總理在印度呆了6天,和尼赫魯會談時間超過20個小時,新中國外交人員和印度外交部門會談時間更長,從會談時間可以看到,周總理的確是帶著深深和平誠意的。
會談一開始,尼赫魯語氣便非常強硬得說道:“周先生,中印兩國要恢復以往的信任和友誼,我想,中國必須承認麥克馬洪線。”
周總理不卑不亢得說道:“對于這個,中國是絕對不會承認的,這幾十年來,中國也從來沒有承認過,總理先生,你不覺得要中國接受英帝國主義片面劃出來的邊境線,非常遺憾嗎?”
一時間,尼赫魯也是尷尬無比。
盡管印方態度冷淡,但為了兩國可以和平共處,周總理和陳毅等同志,在六天里,還是耐心得和印方談判人員,述說中國的主張。
周總理提出,可以維持目前東西邊界段現狀,可以組成一個邊界委員會處理邊界爭端,對于中國如此合理之建議,印方卻蠻橫的拒絕了。
三、周總理舌戰群儒
4月25日晚,在中國代表團即將離開印度前一晚,周總理決定舉行一個記者招待會,其目的是要讓世界了解中國對解決中印邊境爭端的和平誠意。
得知周總理要舉行招待會,各國記者非常激動,當晚,來自幾十個國家一百五十多名記者來到了現場。
當晚十點多,記者會正式開始。正是在這次記者招待會上,周總理舌戰群儒,有力捍衛了中國主權,也讓世界各國人民了解到了中國的和平主張。
一位印度記者提出了一個尖銳問題,其意思是指責在過去一年多里,中國對印度實施了侵略行為。
針對這個問題,周總理實事求是的“反擊”到,多年來,中國從來沒有采取過武裝行動去改變兩國邊界情況。
一位英國記者的問題更是異常尖銳和別有用心,他提問到,中國沒有就領土問題做任何表態,要知道,印度舉行這次招待會,就是需要中國說明侵略問題。
周總理有理有據冷靜得回答道:“中國從來沒有侵略別國任何一寸土地,反而是別國還侵占了中國一些土地,記者先生,英國至今還侵占著中國的土地不是嗎?”
周總理的反擊,讓這位英國記者頓時啞口無言。在招待會的最后,周總理指出,中國是帶著誠意來的,不然中國代表團不會來到新德里,如果有需要,中國代表團還愿意再次來到新德里。
周總理這一番話,讓現場一百多位記者和工作人員掌聲不斷。這場記者會足足進行了兩個半小時,十年后,還有記者表示,周總理在印度召開的招待會是世界外交史上最精彩的招待會之一,有周先生這樣睿智的總理, 中國怎能不強大呢?
令人萬分遺憾的是,中國帶著滿滿誠意而來,印度卻沒有絲毫和平之誠意。兩年后,在忍無可忍之下,中國被迫發起自衛反擊戰。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1962年10月,在解放軍打得印軍狼狽不堪之時,尼赫魯仍然蠻橫得表示,要求中國恢復幾個月前的兩國邊境線。
不僅如此,尼赫魯還發表全國講話,他號召全國人民站出來戰斗,直到打敗中國為止。
只可惜,在解放軍面前,印軍實在太弱了。短短一個月,解放軍就打得印度完全喪失了信心。
1963年,為了兩國和平,解放軍撤回到了一年前的兩國分界線。一場對印反擊戰,再次讓世界各國看到了中國的強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