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故事人物、時間、地點、情節、配圖均為虛構,與現實無關,請理性閱讀!
俗話說:“當家才知油鹽貴,養兒方知父母恩。”
年過四十,為人父母十年后,王浩才真正讀懂了自己的父母。
年少時總以為成長是獨自闖蕩,直到自己也成了那個默默托底的人,才恍然驚覺自己以前錯的有多離譜……
01
"爸,這次期中考試我又是全班第一!"王小宇舉著試卷,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王浩看著兒子興奮的樣子,不禁莞爾一笑,伸手摸了摸他的腦袋:"不錯,繼續保持。"
今年已經四十二歲的王浩,在一家國企擔任中層管理,生活條件不錯。
他妻子溫柔賢惠,兒子聰明懂事,可以說是人生贏家了。
"老公,你爸媽下周要來,我們得空出一間房來。"妻子李梅從廚房探出頭,提醒道。
王浩點了點頭,心里卻有些不情愿。
自從結婚后,他和父母的關系就變得有些疏遠。
父母住在鄉下老家,每次來城里都會給他添不少麻煩。
"下周我可能要出差,你自己安排吧。"王浩敷衍道。
李梅放下手中的活,走到客廳,語氣變得嚴肅:"浩子,你又來這套。每次你爸媽來,你總是找借口避開。他們為你付出那么多,你就不能盡點孝心嗎?"
王浩皺了皺眉頭:"我每個月都按時給他們打錢,生活上不缺什么。再說了,他們來了也不方便,生活習慣也不同。"
李梅搖了搖頭:"錢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你爸媽年紀大了,就想多看看你和小宇。"
王浩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起身走向書房:"行了,我知道了。我去工作了,有個方案要趕出來。"
坐在書房里,王浩的思緒飄回了童年。
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親王大山是村里的木匠,母親趙紅梅在地里干活。
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沒什么文化,說話粗聲粗氣。
每次同學來家里玩,看到他破舊的家和粗鄙的父母,王浩總會感到無地自容。
尤其是初中時,他被縣城最好的中學錄取,父親穿著滿是補丁的衣服去學校報到,引來同學的嘲笑,更是讓他倍感羞恥。
從那時起,王浩就暗暗發誓,一定要離開這個讓他丟臉的家,過上光鮮亮麗的生活。
大學畢業后,他如愿進入城市工作,結婚生子,事業蒸蒸日上。
父母幾次提出想搬來城里和他一起住,都被他以各種理由拒絕了。
"爸,爺爺奶奶真的要來了嗎?"小宇的聲音打斷了王浩的回憶。
王浩看著兒子期待的眼神,點了點頭:"嗯,下周就來了。"
"太好了!上次爺爺給我做的木刀超級酷,這次我要讓他教我怎么做!"小宇歡呼著跑開了。
看著兒子的背影,王浩心中涌起一絲愧疚。
也許李梅說得對,錢不是萬能的,父母年紀大了,就是想多看看子孫。
就在這時,手機鈴聲響起,是老家的號碼。
王浩接起電話,電話那頭傳來了父親沙啞的聲音。
"小浩啊,我和你媽下周可能來不了了。你媽這兩天腰疼得厲害,下不了床,我得照顧她。"
王浩心中猛地一緊:"怎么回事?嚴重嗎?去醫院檢查了嗎?"
"沒事,老毛病了。村醫開了點藥,休息幾天就好。"父親輕描淡寫地說道。
掛斷電話,王浩坐在那里,久久不能平靜。
父母上了年紀,身體大不如前,而他卻一直忽視了這個事實。
02
周末的早晨,王浩一家三口正在用早餐。
李梅提議:"既然你爸媽來不了,不如我們回老家看看吧?小宇放暑假了,正好可以回去住幾天。"
王浩有些猶豫:"我最近工作忙,恐怕抽不出時間。"
"爸爸,我想去看爺爺奶奶!"小宇眨著大眼睛懇求道。
看著兒子期待的眼神,王浩終于點頭答應:"好吧,下周末我請兩天假,我們回去住兩晚。"
回到老家的路上,王浩的心情復雜。
這條從縣城到村里的路,他已經很久沒走過了。
曾經的泥巴路如今已經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但兩旁的景色依然熟悉。
"爸爸,你小時候就在這里長大的嗎?"坐在后排的小宇好奇地問道。
王浩點點頭:"是啊,爸爸從小就在這個村子里長大,直到考上大學才離開。"
"那你小時候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一定很幸福吧?"小宇憧憬的問道。
王浩笑了笑,沒有回答。
幸福嗎?他從來沒有這么想過。
在他的記憶里,童年更多的是貧窮和艱辛。
車子拐進村口,熟悉的景象映入眼簾。
村子比他記憶中的要整潔多了,許多老房子都翻新了,但父母的家依然是那座老舊的平房,只是墻壁刷新了。
"浩子回來了!"還沒下車,就聽見母親激動的聲音。
趙紅梅站在門口,滿臉皺紋中洋溢著喜悅。
看到母親佝僂的背影,王浩心中一陣酸楚。
母親似乎比上次見面又老了許多,頭上的白發更多了,走路也不如從前利索。
父親王大山也從屋里走出來,臉上寫滿了驚喜:"這是小宇吧?長高了不少啊!"
小宇興奮地跑上前:"爺爺!您上次答應教我做木刀的!"
王大山哈哈大笑:"記性真好!走,爺爺帶你去工具房看看。"
看著父親和兒子親密的背影,王浩感到一絲陌生。
他不記得自己小時候和父親有過這樣親密的互動。
"媽,聽說您腰疼,好些了嗎?"王浩關切地問道。
母親擺擺手:"沒事,老毛病了。你們能回來,我高興得什么病都沒了!"
進到屋里,王浩發現家里雖然簡陋,但收拾得很整潔。
廚房里飯菜的香味已經飄了出來,看來母親早就準備好了一桌豐盛的飯菜。
"媽,您別太勞累了,我和李梅來幫忙。"
"不用不用,你們難得回來,坐著歇會兒。"母親忙前忙后,臉上的笑容從未褪去。
吃過午飯,父親帶著小宇去工具房做木刀了,李梅幫著母親收拾廚房,王浩則獨自一人在院子里走動。
他推開自己曾經住過的房間門,里面的擺設幾乎和他離開時一模一樣。
書桌上還擺著他高中時用過的課本和獎狀,墻上貼著他當年喜歡的海報,床上的被褥看起來常常有人整理。
床頭柜上放著一個相框,里面是他大學畢業時的照片。
照片中的他穿著學士服,意氣風發,父母站在他身邊,臉上寫滿了驕傲。
王浩拿起相框,回想起那天的場景。
那是他人生中為數不多的、父母參與的重要時刻。
他們穿著最好的衣服,卻仍然顯得與城里人格格不入。
當時的他,心里其實有些嫌棄他們的土氣。
"那是你大學畢業的照片,我和你爸最喜歡的一張。"母親不知何時站在了門口,語氣中充滿了自豪。
王浩有些尷尬地放下相框:"媽,您怎么把我的房間保持得這么好?"
"這怎么能算是'保持'呢?這就是你的房間啊,你隨時可以回來住的。"母親笑著說,眼神中卻帶著些許期待和失落。
王浩心中一陣愧疚。
他已經很少回來了,每次回來也是匆匆忙忙,從未在家里過夜。
而父母卻一直把他的房間保持得一塵不染,仿佛他隨時會回來一樣。
03
晚飯后,小宇舉著爺爺教他做的木刀,興奮地在院子里揮舞。
李梅和母親坐在一起,聊著家長里短。
王浩則和父親坐在院子的石凳上,喝著自家釀的米酒。
"爸,您和媽這些年過得怎么樣?"王浩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愧疚。
父親笑了笑:"挺好的,村里條件比以前好多了。你給我們的錢都存著呢,用不了那么多。"
"那您的木工活還接嗎?"
"偶爾接一些,不為掙錢,就是打發時間。"父親看著小宇,眼中滿是慈愛,"你小時候也喜歡玩我做的木刀,整天在村里跑來跑去。"
王浩愣了一下,他早已忘記了這些童年的細節。
在他的記憶里,父親總是忙于生計,很少有時間陪他玩耍。
"爸,我小時候您經常不在家,是去哪里了?"王浩突然問道。
父親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去縣城啊,那時候村里活少,工錢低,我得去縣城找活干。"
王浩點點頭,他記得父親經常幾天不回家,母親說他去縣城做工了。
"對了,那個收破爛的老李頭還在嗎?"王浩轉移了話題。
父親搖搖頭:"去年走了。他孫子現在在城里當醫生,挺有出息的。"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天色漸晚,小宇已經困得打起了哈欠。
"爸,我帶小宇去洗漱了。"王浩起身道。
父親點點頭:"去吧,早點休息。"
夜深人靜,王浩卻輾轉難眠。
童年的記憶片段不斷在腦海中閃現,父母的身影在記憶中變得模糊又清晰。
他起身下床,想去廚房倒杯水。
經過父母房間時,他聽到里面傳來輕微的說話聲。
"老頭子,你腰疼又犯了?"是母親關切的聲音。
"沒事,老毛病了。"父親低聲回答。
"還說沒事,都疼得直不起腰了。我去給你拿藥。"母親聲音透著無奈。
"別吵醒孩子們。"父親接著低聲說道。
"知道了,我輕點。"
王浩站在門外,聽著父母的對話,心中涌起一絲疑惑。
父親腰疼?他從來不知道父親有這個毛病。
第二天一早,王浩借口去村口買煙,偷偷溜進了村醫王叔的診所。
"王叔,我爸這些年身體怎么樣?"王浩開門見山地問道。
王叔推了推老花鏡:"怎么突然問這個?"
"我發現我爸好像腰疼,但他從來不跟我說。"王浩表情疑惑。
王叔接下來的話卻讓王浩大腦一片空白,直接僵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