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當李建國看著手機屏幕上顯示的"本月工資:-127元"時,他苦笑著搖了搖頭一個惡意差評,竟然讓他這個月不僅沒有收入,還倒欠平臺錢。
"不就是晚到了五分鐘嗎?憑什么說我態度惡劣!"他憤怒地自言自語。
那個穿著名牌、住著豪宅的女顧客,大概永遠不會想到,她隨手給出的一星差評,會徹底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更不會想到,她即將成為全網聲討的對象。
李建國今年四十二歲,做外賣員已經三年了。
三年前,他還是一家小型機械廠的技術工人,工資雖然不高,但足夠養活妻子和正在上高中的兒子。然而一場意外事故讓工廠倒閉,他也在那次事故中傷了腰,再也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
找工作的過程異常艱難。四十歲的年紀,在就業市場上幾乎沒有優勢。跑了無數家公司,得到的都是"年齡偏大"、"不符合要求"的拒絕。
最后,他選擇了送外賣。
"至少這個工作不看年齡,多勞多得。"他對妻子說,眼中閃爍著不甘卻又無奈的光芒。
起初,一切都還順利。李建國工作認真負責,從不遲到,對顧客總是客客氣氣。他的評分一直保持在4.8分以上,在站點里算是表現優秀的騎手。
兒子李小輝今年高三,成績優異,有希望考上一本大學。為了給兒子攢學費,李建國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以上,風雨無阻。
妻子張慧患有慢性病,需要長期吃藥,每個月的醫藥費就要一千多。家里的開銷全靠李建國一個人的收入支撐。
這個月,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進行著,直到那個雨夜的訂單出現。
十月的北方城市,雨下得格外大。李建國接到一個訂單:高檔小區翠湖花園,訂餐人叫王美麗,訂的是一份一百八十塊錢的日料。
翠湖花園是市里最貴的小區,住的都是有錢人。李建國騎著電動車,穿著雨衣,小心翼翼地保護著餐盒。
路上堵車嚴重,平時二十分鐘的路程,那天走了二十五分鐘。當他到達小區門口時,距離預計送達時間晚了五分鐘。
"五分鐘而已,應該沒關系吧。"他心里想著,趕緊聯系顧客。
電話響了很久才接通。
"喂,您好,我是外賣員,您的餐已經到了,請問您在幾號樓?"
"什么?現在才到?我訂餐的時候明明寫的是要準時送達!"電話里傳來一個女人尖銳的聲音。
"實在不好意思,路上堵車了,我已經盡力了..."
"什么叫盡力了?我花錢點餐,你們就是這個服務態度?現在飯都涼了!"
李建國耐心地解釋:"女士,真的很抱歉。要不這樣,我現在立刻給您送上去,如果您覺得飯菜確實有問題,我可以聯系商家重新制作。"
"重新制作?我等得起嗎?算了,你送上來吧,三號樓2802。"
李建國提著餐盒,匆匆跑向三號樓。電梯正在維修,他只能爬樓梯。二十八層,對于腰部有傷的他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爬到二十樓的時候,他已經氣喘吁吁,腰部隱隱作痛。但想到顧客在等待,他咬牙堅持著繼續往上爬。
終于到了2802,李建國按響門鈴。
開門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穿著昂貴的絲綢睡衣,臉上明顯做過美容,但表情很不耐煩。
"這么慢才送到,我都等餓了。"王美麗沒有接餐盒,而是雙手抱胸,一副興師問罪的樣子。
"真的很抱歉,路上確實堵車..."李建國遞過餐盒,額頭上還有汗珠。
"你看看你,渾身濕漉漉的,萬一把水滴到我家地板上怎么辦?這可是意大利進口的大理石。"
李建國低頭看了看自己,雨衣確實還在滴水。他趕緊往后退了一步:"對不起,我站遠一點。"
"算了,給我吧。"王美麗不情不愿地接過餐盒,打開看了看,"這飯都不熱了,你們是怎么保溫的?"
"餐盒是保溫的,而且商家剛做好我就去取了..."
"什么叫剛做好?明明就是放涼了的!"王美麗打斷了他的話,"你們這個服務態度真是太差了,我要投訴你!"
"女士,真的很抱歉。要不這樣,您覺得餐品有問題的話,我可以聯系商家..."
"聯系什么商家?我現在就要吃飯!"王美麗的聲音越來越尖銳,"你們這些送外賣的,就是沒素質!"
這句話深深刺傷了李建國。他每天辛苦工作,從來不偷懶,從來沒有被人這樣貶低過。
"女士,我知道您不滿意,但請您不要人身攻擊。我們也是憑勞動吃飯的。"他盡量保持冷靜。
"人身攻擊?我說錯了嗎?你們送外賣的不就是沒文化沒素質嗎?要不然怎么會干這種工作?"
李建國的臉漲得通紅。他想起自己曾經是技術工人,想起自己的大學學歷,想起自己為了這個家默默承受的一切。
"女士,職業沒有高低貴賤。我雖然送外賣,但我沒有偷沒有搶,我是在用自己的勞動養家糊口。"
"還敢頂嘴?"王美麗的聲音更加尖銳,"我告訴你,我要給你最差的評價,讓你一分錢都拿不到!"
說完,她重重地關上了門。
李建國站在走廊里,看著緊閉的房門,心中五味雜陳。他慢慢走向樓梯,一步一步地往下走。
回到車上,他打開手機查看訂單狀態。果然,王美麗給了他一星差評,理由是:"送餐延誤,態度惡劣,服務極差。"
按照平臺規定,一星差評會被扣除二十元,同時影響整體評分。如果評分低于4.6分,會影響派單量。
李建國苦笑著搖搖頭,繼續接下一單。
然而,他沒想到的是,這僅僅是噩夢的開始。
第二天,他發現自己的賬戶被凍結了。打電話詢問客服,得到的回復讓他目瞪口呆。
"李師傅,有顧客投訴您服務態度惡劣,辱罵顧客。根據平臺規定,需要扣除違規押金一千元,同時暫停您的配送資格七天。"
"什么?我什么時候辱罵顧客了?"李建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昨天晚上翠湖花園的訂單,顧客投訴您不僅送餐延誤,還對她進行人身攻擊和威脅。"
"這根本不是事實!"李建國激動地說,"我從來沒有威脅過任何顧客!"
"李師傅,顧客有錄音為證。如果您對處罰有異議,可以申請申訴,但申訴期間處罰繼續執行。"
李建國掛斷電話,整個人都懵了。錄音?什么錄音?他回想昨晚的對話,自己明明一直很客氣,甚至在被羞辱的時候也保持了克制。
他立刻申請了申訴,但客服告訴他,申訴結果要等七個工作日。
這意味著,他不僅這一周無法工作,還要被扣除一千元的違規押金。加上之前的差評扣款,他這個月的收入變成了負數。
妻子看到他這幾天愁眉苦臉,忍不住詢問。當李建國把事情的經過告訴她時,張慧氣得直哭。
"這個世界怎么了?你老老實實工作,為什么要受這種委屈?"
兒子李小輝也知道了這件事。這個平時內向的孩子,第一次表現出了憤怒。
"爸,這不公平!我們要為你討個說法!"
"算了,小輝。"李建國擺擺手,"咱們惹不起那些有錢人。忍忍就過去了。"
但李小輝不這么想。他是個計算機特長生,平時經常上網,對網絡傳播有一定了解。
"爸,現在是網絡時代,正義不是靠權勢,而是靠真相。"
李小輝偷偷地開始收集證據。他找到了那天的天氣記錄,證明確實下大雨;查到了那個時間段的交通狀況,證明確實嚴重堵車;還從小區物業那里了解到,三號樓的電梯確實在維修。
更重要的是,他通過一些技術手段,發現那個叫王美麗的顧客,之前就有多次惡意差評的記錄。
"爸,你看!"李小輝興奮地指著電腦屏幕,"這個女人在過去半年里,給了十八個外賣員差評,理由幾乎都一樣,不是'送餐延誤'就是'態度惡劣'。這明顯是惡意行為!"
李建國看著屏幕上的記錄,心中涌起一陣希望。也許,他真的可以為自己討個說法。
但他們都沒想到的是,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
李小輝將父親的遭遇和收集到的證據整理成文,發到了社交平臺上。
標題就是:"外賣小哥被惡意差評扣完工資,顧客以為占了便宜,沒想到..."
配圖是李建國在雨夜送餐的背影,以及那張顯示"-127元"工資的截圖。
文章詳細描述了事情經過,特別提到了王美麗的惡意差評歷史。
"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為了養家糊口風雨無阻地送外賣,卻因為一個惡意顧客的誣陷,不僅丟了工作,還要倒貼錢。這就是我們社會底層勞動者面臨的現實。"
發布后的最初幾個小時,文章反響平平。
但在深夜,一個大V博主轉發了這條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