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人物均為化名,內容有藝術加工
"王秀英!你被解雇了!"
林總裁在年會臺上指著角落里的保潔員,聲音響徹整個會場,"十五年拖拖拉拉,效率低下,是時候說再見了!"
臺下一片死寂。所有員工都震驚地看著這一幕。
王阿姨緩緩站起身,從工作服里掏出一張營業執照和一份合同,高高舉起:"林總,別急著炫耀!先把賬算清楚!"
"什么賬?你一個保潔員能有什么賬?"
林總裁不屑地冷笑。
"鼎盛物業服務公司十五年的服務費!"
王阿姨的聲音如雷貫耳,"八百萬!一分不少!"
林總裁瞬間面如土色,雙腿發軟,幾乎站不穩。
01
凌晨四點半,當整座城市還沉浸在夢鄉中時,王秀英已經推著清潔車進入了華庭科技大廈。
這是她十五年來雷打不動的作息時間。電梯緩緩上升,停在22層,車輪在大理石地面上發出輕微的滾動聲,在空曠的樓道里顯得格外清晰。
"又是新的一天。"王阿姨喃喃自語,開始了她熟悉的工作流程。先是總裁辦公室,再到各個部門,最后是洗手間和茶水間。每一個動作都精準到位,仿佛經過千萬次的練習。
十五年前,華庭科技還只是一個只有二十來人的小公司,租下了這棟大廈的半層辦公區。那時候的陳建國,還只是個三十出頭的創業青年,頭發總是亂糟糟的,經常為了省錢而加班到深夜。
王阿姨清楚地記得第一次見到他的樣子——瘦削的身材,眼神里閃爍著不服輸的光芒,西裝袖口已經磨得發白,卻依然挺直腰板跟客戶談合作。
"王姐,辛苦了。"這是陳董事長每天都會對她說的話。不管多忙,他總會在王阿姨工作的時候點頭致意,有時候還會遞上一杯熱水。
"陳總客氣了,都是應該的。"王阿姨總是這樣回答,然后低頭繼續手里的活兒。
那些年,華庭科技就像一棵頑強的小樹苗,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艱難成長。陳董事長白天跑業務,晚上寫方案,經常工作到凌晨兩三點。王阿姨也總是默默地陪伴著,她知道這個年輕的老板有多不容易。
公司從半層辦公區搬到一整層,再從一整層擴展到三整層,最后租下了整棟大廈的十層辦公空間。員工從二十人增加到二百人,再從二百人擴展到八百人。
王阿姨見證了華庭科技從小公司成長為行業領軍企業的每一個關鍵節點。
她記得第一次拿到大訂單時,陳董事長激動得在辦公室里來回踱步;記得第一次發年終獎時,所有員工臉上洋溢的笑容;記得公司上市那天,陳董事長在陽臺上望著遠方,眼中含著淚花。
"王姐,這些年多虧了你。"陳董事長曾經這樣對她說,"等公司再大一點,我一定要給你漲工資。"
"陳總,我不圖這個。能看著公司一天天變好,我就滿足了。"王阿姨的回答總是這樣樸實。
然而,命運總是喜歡跟人開玩笑。就在華庭科技如日中天的時候,陳董事長卻突然病倒了。從確診到離世,僅僅三個月時間。那天晚上,王阿姨在ICU外的走廊里守了整夜,直到醫生搖頭走出來。
陳董事長的外甥林志華接手了公司。這個從美國留學回來的MBA,有著完全不同的管理理念。他要求效率至上,成本控制,現代化管理。對于王阿姨這樣的"老古董",他顯然不太滿意。
"王阿姨,公司現在發展得這么快,很多傳統的做法都要改變了。"林總裁第一次跟她談話時就開門見山,
"你看,現在外面的清潔公司服務那么專業,價格還便宜,我們為什么要養著這么多清潔工呢?"
"林總,我干了十五年了,對這里的情況很熟悉..."王阿姨想要解釋什么。
"熟悉是好事,但時代在進步。你可以考慮轉到其他崗位,比如前臺接待什么的。"林總裁打斷了她的話,語氣里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
那天之后,王阿姨明顯感覺到了變化。林總裁看她的眼神變得挑剔,連帶著其他管理層也開始對她的工作指手畫腳。但她依然堅持著,每天凌晨四點半準時到崗,把每一個角落都打理得干干凈凈。
02
林志華上任后的第一個月,就推出了一系列"現代化管理"措施。最先感受到變化的,就是像王阿姨這樣的基層員工。
"各位同事,我們要與時俱進,建立更加高效的運營體系。"在管理層會議上,林總裁激情澎湃地闡述著他的理念,"傳統的人力密集型管理模式已經不適合我們這樣的高科技企業了。"
技術總監老孫坐在會議桌的一側,聽著林總裁的演講,心里五味雜陳。他跟著陳董事長打拼了十二年,對公司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著深厚的感情。
"林總,我覺得有些傳統做法還是有它的價值的。"老孫試探性地發言,"比如王阿姨,她工作這么多年,對公司情況了如指掌,有時候設備出了小問題,她比專業維修人員還要熟悉。"
"孫總監,這正是我要說的問題。"林總裁轉過身,面對著投影屏幕上的效率分析圖表,"我們不能讓員工承擔超出職責范圍的工作。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樣才能保證質量和效率。"
財務經理趙麗萍點點頭,但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她負責公司的財務管理已經十年了,深知陳董事長時期那種人情味管理的好處。
"林總說得有道理,但是..."趙經理剛想說什么,就被林總裁揮手打斷了。
"沒有但是,現代企業管理就是要規范化、標準化。"林總裁的語氣變得嚴厲起來,"我已經聯系了幾家專業的清潔服務公司,他們的報價比我們現在的人力成本要低30%,而且服務更加規范。"
人事主管吳雅芳忍不住開口:"那王阿姨他們怎么辦?"
"可以安排轉崗,或者提供合理的補償。"林總裁回答得很干脆,"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個人感情而影響公司的整體發展。"
會議結束后,老孫、趙經理和吳主管走在一起,三人的臉色都不太好看。
"這樣下去不行啊。"老孫壓低聲音說道,"王阿姨為公司付出了這么多年,就這樣被趕走?陳總要是知道了,得多寒心。"
"林總的想法我能理解,但做事的方式..."趙經理搖搖頭,"太急了。"
"我去跟王阿姨說一聲,讓她有個心理準備。"吳主管嘆了口氣。
第二天一早,林總裁就找王阿姨談話了。辦公室里,兩人面對面坐著,氣氛有些尷尬。
"王阿姨,昨天的會議內容你可能已經聽說了。"林總裁開門見山,"公司現在要引入專業的清潔服務,你可以考慮轉到其他部門。"
"林總,我想繼續做清潔工作。"王阿姨的回答很平靜,"我對這份工作有感情,也有經驗。"
"感情不能當飯吃,王阿姨。"林總裁的語氣有些不耐煩,"你要明白,現在是商業社會,一切都要以效率為準。你的工資成本比外包服務高出這么多,這對公司來說是不經濟的。"
"我可以降工資。"王阿姨的回答讓林總裁有些意外。
"這不是工資的問題,是管理理念的問題。"林總裁站起身,走到窗邊,"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決定。"
"那給我一點時間,讓我把手頭的工作交接好。"王阿姨的聲音依然平靜。
"當然可以,我們會給你合理的過渡期。"林總裁轉過身,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然而,他沒有注意到王阿姨眼中閃過的那絲深邃的光芒。
談話結束后,王阿姨依然按照往常的時間和節奏工作。她沒有因為即將離職而敷衍了事,反而更加仔細地打理著每一個角落。程序員小劉注意到了她的認真。
"王阿姨,聽說公司要換清潔公司了?"小劉有些不舍地問道。
"是啊,林總說要提高效率。"王阿姨一邊擦拭桌面,一邊回答。
"那您以后去哪里工作?"小劉關切地問。
"走一步看一步吧。"王阿姨笑了笑,"年輕人好好工作,別擔心我這個老太婆。"
設計部的小張也過來了:"王阿姨,您要走了我們舍不得。這些年您就像我們的家人一樣。"
"傻孩子,說什么呢。"王阿姨拍拍小張的肩膀,"公司發展了,要有新的變化,這是好事。"
前臺小美紅著眼圈走過來:"王阿姨,我們能為您做點什么嗎?"
"什么都不用做,好好工作就行。"王阿姨的聲音有些哽咽,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我這輩子最大的安慰,就是看著你們這些孩子一天天成長起來。"
保安隊長老高也湊了過來,幾個人圍在茶水間里,氣氛有些沉重。
"王姐,你這一走,我們這里就不一樣了。"老高嘆了口氣,"以前有什么事,大家都習慣找你商量。"
"老高,你說這話就見外了。"王阿姨用抹布擦拭著飲水機,"我不在,你們照樣能把工作做好。"
財務部的新員工小李怯怯地走過來:"王阿姨,您教我的那些節約用水用電的小竅門,我會記住的。"
"好孩子。"王阿姨欣慰地笑了,"記住就好。"
這天下午,林總裁在辦公室里接見了三家清潔服務公司的代表。他仔細比較著各家的報價和服務內容,心里已經有了決定。
"就選你們公司吧。"林總裁指著其中一家公司的代表說道,"明天就可以開始工作了。"
"感謝林總的信任,我們一定提供最優質的服務。"清潔公司的經理滿臉堆笑。
"記住,我們要的是效率和標準化。"林總裁強調道,"不要像以前那樣拖拖拉拉的。"
當天晚上,王阿姨像往常一樣,最后一個離開辦公樓。她站在大廳里,環顧四周,眼神中有著復雜的情感。十五年的時光,就要在明天結束了。
03
新的清潔公司進駐華庭科技的第一天,林總裁就發現了問題。專業的清潔工人確實工作規范,但他們對公司的設備和環境并不熟悉,效率反而比王阿姨低了不少。
"怎么回事?這個飲水機怎么還是臟的?"林總裁看著茶水間里沒有清理干凈的飲水機,皺起了眉頭。
清潔公司的主管連忙解釋:"林總,我們的員工還在熟悉環境,過幾天就好了。"
"我要的是立竿見影的效果,不是適應期。"林總裁的語氣很嚴厲。
與此同時,技術總監老孫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服務器機房的空調出現了故障,溫度控制出現異常。按照公司的流程,需要聯系專業的維修公司,但這樣一來,服務器就要停機半天。
"以前這種小問題,王阿姨幾分鐘就能搞定。"老孫對著故障的空調設備發愁。
程序員小劉在一旁說道:"要不我們給王阿姨打個電話?"
"她已經不是公司員工了,這樣不合適。"老孫搖搖頭,"還是按流程來吧。"
結果,服務器停機了整整四個小時,給公司造成了不小的損失。林總裁為此大發雷霆,在管理層會議上嚴厲批評了老孫。
"這種低級錯誤絕對不能再發生!"林總裁拍著桌子說道,"什么叫現代化管理?就是要有完善的預案和應急機制!"
老孫憋著一肚子火,但還是忍了下來。會議結束后,他忍不住給王阿姨打了個電話。
"王姐,服務器機房那個空調,你還記得毛病出在哪里嗎?"
"是不是溫度傳感器的線路接觸不良?"王阿姨在電話里問道。
"對!就是這個問題!"老孫激動地說,"你一說我就想起來了,去年也出過同樣的問題。"
"那個位置在主機箱后面,需要把外殼拆開,用絕緣膠布重新包一下就好了。"王阿姨詳細地解釋著。
"王姐,你怎么對這些設備這么了解?"老孫好奇地問。
"十五年了,什么沒見過?"王阿姨笑了笑,"再說,設備出問題的時候,總不能等著維修師傅慢慢來吧。"
放下電話,老孫心里五味雜陳。他按照王阿姨的指導,很快就修好了空調。但這件事讓他對林總裁的決定產生了更多的質疑。
與此同時,財務經理趙麗萍也遇到了麻煩。月底結賬的時候,她發現清潔用品的采購費用竟然比以前高了一倍。
"這是怎么回事?"趙經理拿著賬單找到了行政部門。
"新的清潔公司用的都是進口清潔劑,成本當然高一些。"行政部的負責人解釋道。
"可是以前王阿姨..."趙經理剛想說什么,就想起王阿姨已經不在公司了。
她記得,王阿姨總是精打細算,能用便宜的清潔用品解決的問題,絕不會浪費錢買昂貴的進口貨。而且,她還會根據不同的污漬選擇不同的清潔方法,效果往往比昂貴的清潔劑還要好。
"算了,記在賬上吧。"趙經理無奈地搖搖頭。
人事主管吳雅芳也在為員工們的情緒問題發愁。自從王阿姨離開后,公司的氛圍明顯變了。大家說話時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下一個被"優化"的對象。
"吳主管,我想請假。"設計部的小張找到了吳雅芳。
"怎么了?身體不舒服嗎?"吳雅芳關切地問。
"心情不好。"小張的回答很直接,"王阿姨走了以后,我總覺得這里不像原來那樣了。"
"傻孩子,公司還是那個公司。"吳雅芳安慰道。
"不一樣了。"小張搖搖頭,"以前遇到什么困難,王阿姨總是會幫忙想辦法。現在呢?除了工作,誰還會關心你別的事情?"
吳雅芳聽了,心里也不是滋味。她想起了上個月小劉生病時,王阿姨主動承擔了照顧他的責任;想起了小美剛入職時,王阿姨手把手教她如何適應公司環境;想起了那些溫暖的瞬間,現在都成了回憶。
就在這時,林總裁卻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意外的決定——他要王阿姨回來。
"怎么回事?不是說要現代化管理嗎?"老孫在私下里詢問吳雅芳。
"林總說,考慮到過渡期的需要,讓王阿姨回來做兼職,負責一些設備維護的工作。"吳雅芳轉達著林總裁的決定。
"兼職?工資呢?"趙經理問道。
"按小時計算,比以前的工資少多了。"吳雅芳的語氣里帶著不忿。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老孫憤憤不平。
"噓,小聲點。"吳雅芳連忙制止,"王阿姨已經同意了。"
第二天,王阿姨又出現在了公司里。不過這次,她的身份變成了"臨時維護工",工資也降到了原來的三分之一。
"王阿姨,您怎么答應了呢?"小劉不解地問。
"能繼續為公司服務,我就很滿足了。"王阿姨的回答依然那么樸實。
但是,林總裁顯然不打算讓王阿姨過得舒服。他開始變著法子找茬,制定了一系列苛刻的工作標準。
"維護工的工作必須符合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林總裁在部門會議上宣布,"每一項工作都要有詳細的記錄和檢查。"
于是,王阿姨需要為每一次設備維護填寫繁瑣的報告,需要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固定的工作量,還要接受不定期的"質量檢查"。
"王阿姨,這個空調的清潔記錄不規范,需要重新填寫。"行政部的小職員拿著檢查表,一本正經地說道。
"哪里不規范?"王阿姨耐心地詢問。
"清潔時間應該精確到分鐘,你只寫了小時。"小職員指著表格說。
王阿姨默默地重新填寫了表格,沒有任何怨言。
類似的刁難每天都在發生。有時候是清潔用品的擺放位置不符合"標準",有時候是維修記錄的格式不正確,有時候是工作時間的安排不合理。每一次,王阿姨都默默承受,認真改正。
"看不下去了。"老孫對趙經理說道,"這明擺著是在故意刁難。"
"我們能怎么辦?"趙經理嘆了口氣,"林總是老板,我們只是打工的。"
"陳總要是知道了,得多寒心啊。"老孫搖搖頭。
然而,讓所有人意外的是,王阿姨在這種高壓環境下,反而展現出了更多令人驚訝的能力。當電梯出現故障時,她能迅速診斷出問題所在;當網絡設備出現異常時,她能提供準確的技術建議;當空調系統需要保養時,她的專業水平甚至超過了一些維修師傅。
"王阿姨,您怎么這么厲害?"程序員小劉好奇地問道。
"活到老,學到老嘛。"王阿姨笑著回答,"這些年看得多了,自然就會了。"
"可是這些都不是保潔工該掌握的技能啊。"小劉更加好奇了。
"技多不壓身。"王阿姨的回答依然很平淡,但眼神中卻閃過一絲深邃的光芒。
林總裁也注意到了王阿姨的這些"額外"能力,但他非但沒有感到高興,反而更加警惕了。在他看來,一個保潔工居然懂這么多技術,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王阿姨的工作范圍要嚴格限定。"在部門會議上,林總裁再次強調,"不要讓她插手不屬于她職責范圍的事情。"
"可是她的確能解決很多實際問題。"老孫忍不住為王阿姨說話。
"那不是她該管的。"林總裁的語氣很堅決,"專業的事情就要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是原則問題。"
從那以后,王阿姨被嚴格限制在"維護工"的職責范圍內,不許插手任何其他工作。但奇怪的是,她對這些限制毫無怨言,依然默默地做著自己的工作。
04
三個月后,華庭科技的財務報表出現了問題。雖然林總裁大力推行的"降本增效"措施在表面上節省了不少開支,但公司的整體運營成本卻在悄然上升。更糟糕的是,幾個重要客戶因為服務質量問題而選擇了終止合作。
"這個月的利潤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財務經理趙麗萍在董事會上匯報著不太樂觀的數據。
"怎么會這樣?"林總裁看著報表,臉色有些難看,"我們明明削減了這么多成本。"
"表面上的人力成本是降低了,但隱性成本卻增加了很多。"趙經理小心翼翼地解釋,"比如設備維修費用比以前高了三倍,清潔用品采購成本也增加了一倍多。"
"還有客戶投訴處理的成本。"銷售總監補充道,"最近幾個月的客戶滿意度明顯下降。"
林總裁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原本以為自己的現代化管理能夠讓公司更上一層樓,沒想到卻出現了這樣的結果。
"那就繼續優化。"林總裁咬咬牙說道,"既然成本控制還不夠徹底,那就進行人員精簡。"
于是,一場更大規模的裁員行動開始了。林總裁制定了詳細的"人員優化"計劃,目標是在半年內裁掉三分之一的員工。
技術總監老孫是第一批被"優化"的對象。
"孫總監,公司現在需要年輕化的技術團隊。"林總裁在辦公室里對老孫說道,"你的經驗很寶貴,但管理理念需要更新。"
"林總,我可以學習新的管理方法。"老孫試圖爭取,"我對公司的技術架構很熟悉,可以..."
"我們已經決定了。"林總裁打斷了他的話,"公司會給你合理的補償,也希望你能理解我們的決定。"
老孫離開的那天,整個技術部門的同事都來為他送行。王阿姨也默默地站在角落里,看著這個陪伴公司十二年的技術骨干收拾著自己的東西。
"孫哥,以后有什么打算?"程序員小劉紅著眼圈問道。
"先休息一段時間,再看看吧。"老孫苦笑著說,"沒想到干了十二年,最后還是被優化了。"
"這不公平。"小劉憤憤不平,"您對公司的貢獻這么大,怎么能..."
"小劉,別說了。"老孫擺擺手,"商場如戰場,我理解公司的難處。"
臨走前,老孫走到王阿姨面前,兩人對視了一眼。
"王姐,多保重。"老孫的聲音有些哽咽。
"你也是。"王阿姨點點頭,"有空的話,記得回來看看。"
"會的。"老孫深深看了王阿姨一眼,欲言又止,最后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
接下來的幾周里,裁員的消息不斷傳來。財務經理趙麗萍、人事主管吳雅芳、銷售經理、市場總監...一個接一個的熟悉面孔離開了公司。
"這樣下去,公司還能正常運轉嗎?"設計部的小張私下里對小劉說道。
"誰知道呢。"小劉搖搖頭,"反正我覺得氛圍越來越奇怪了。"
"你們說,下一個會是誰?"前臺小美擔心地問道。
"別胡思亂想了,好好工作。"小劉安慰她,但心里也沒底。
整個公司的氛圍變得越來越壓抑。大家說話都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下一個被"優化"的對象。午休時間,很少有人再聚在一起聊天;下班后,大家都匆匆忙忙地離開,仿佛多待一分鐘都是負擔。
王阿姨依然默默地做著自己的工作,但她敏銳地感覺到了公司的變化。走廊里的笑聲少了,茶水間里的交談聲少了,連復印機的使用頻率都明顯下降了。
"王阿姨,您覺得公司還會繼續裁員嗎?"小美悄悄地問她。
"不知道。"王阿姨一邊整理清潔用具,一邊回答,"但是你們年輕人,要有自己的打算。"
"什么意思?"小美不解地問。
"樹挪死,人挪活。"王阿姨意味深長地說道,"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小美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但心里更加不安了。
與此同時,林總裁卻在為自己的"成就"而沾沾自喜。在他看來,大規模的人員精簡證明了他管理能力的高超。他甚至開始籌劃著向董事會匯報自己的"降本增效"成果。
"各位董事,經過這幾個月的努力,公司的人力成本已經降低了40%。"在董事會會議上,林總裁得意地展示著數據,"這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董事們的臉色并不好看。其中一位資深董事開口說道:"林總,成本控制是好事,但不能以犧牲公司穩定為代價。最近客戶投訴的事情,你怎么解釋?"
"這是短期的陣痛,長期來看對公司是有利的。"林總裁試圖解釋。
"希望如此。"另一位董事冷冷地說道,"但是,如果業績繼續下滑,我們可能需要重新考慮管理層的問題。"
林總裁聽了,心里有些慌亂。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位置可能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穩固。
回到辦公室后,林總裁陷入了沉思。他需要找到一個能夠快速扭轉局面的辦法,否則下一個被"優化"的可能就是他自己。
就在這時,他想到了即將到來的年會。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向全公司展示他的管理成果,重新樹立威信。
05
"今年的年會要辦得盛大一些。"林總裁對秘書說道,"我要讓所有人看到,華庭科技在我的領導下正在走向一個新的高度。"
秘書點點頭,開始籌備年會的各項事宜。
而王阿姨,依然在默默地打掃著這座即將迎來巨大變化的大樓。她知道,一切都在按照既定的軌道發展著,而那個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時刻,即將到來。
年末的華庭科技年會如期舉行,林總裁站在臺上意氣風發地展示著他的"降本增效"成果。臺下稀稀拉拉地坐著剩余的員工,氣氛有些尷尬。
"經過一年的努力,我們成功降低了運營成本40%,這是現代化管理的勝利!"林總裁指著PPT上的數據,志得意滿,"特別是在人力資源優化方面,我們淘汰了那些效率低下的崗位。"
他的目光掃過臺下,最后停在了角落里的王阿姨身上。
"比如,我們那位拖拖拉拉了十五年的保潔員,現在我們用更專業的外包服務,成本降低了30%!"林總裁得意地笑著,臺下一片沉默。
王阿姨緩緩站起身,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她從懷里掏出一個陳舊的文件袋,慢慢走向臺前。
"林總,在您炫耀降本增效之前,是不是應該先把賬算清楚?"王阿姨的聲音不大,但在安靜的會場里格外清晰。
"什么賬?"林總裁臉色開始變化。
王阿姨從文件袋里拿出一張泛黃的營業執照和一份合同,舉過頭頂:
"鼎盛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以及十五年前與陳董事長簽署的物業服務合同。"
"林總,先把這十五年的物業費結清吧..." 王阿姨的聲音平靜如水,"八百萬整。"
林總裁瞬間面如土色,雙腿一軟,幾乎站不穩了。臺下所有人都驚呆了,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
臺下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王阿姨的話震驚得說不出話來。林總裁癱坐在椅子上,臉色慘白如紙,手里的激光筆掉在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