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人們常說"血濃于水",親情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感情。但在現實生活中,親情也常常成為一些人理所當然索取的借口。尤其是在中國傳統家庭中,"幫親不幫理"似乎成了不成文的規定。今天我想分享一個我親身經歷的故事,關于親情與界限的思考。
"表哥,我下周結婚,把你的房子借我用一下吧。"我看著手機屏幕上表弟小強發來的消息,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這是我前不久剛買的新房,小區環境不錯,裝修也花了不少錢。雖然平時我住在公司附近的出租屋,但這套房子是我辛苦工作五年的全部積蓄,甚至還背著三十年的房貸。我計劃過完年就搬進去住。
"你結婚關我什么事?"我直接回復道,"而且我馬上要搬進去了。"
消息發出去后,我立刻收到了小強的電話。
"表哥,就一周時間,我跟小琳商量好了,想在你那里辦婚禮接待。你那小區環境好,面子上也過得去。"小強的語氣里帶著理所當然,"再說你平時也不住那兒,借我用幾天怎么了?"
我深吸一口氣,盡量保持冷靜:"小強,不是我不幫你,但那是我的新房,還沒正式住人,你要是弄壞了什么..."
"表哥!"他打斷我的話,"我們是親戚啊!你這么小氣干嘛?我保證不會弄壞任何東西。再說了,我結婚這么大的事,你作為表哥不應該支持一下嗎?"
掛斷電話后,我感到一陣煩躁。小強從小就被家里慣壞了,有什么要求都必須滿足,否則就鬧脾氣。我們雖然是表兄弟,但從小關系并不親近,平時除了過年幾乎不聯系。現在他突然要借我的新房辦婚禮,這簡直是無理取鬧。
我剛想把手機扔到一邊,又收到了姑媽——小強的媽媽發來的消息:"大侄子,聽說小強跟你借房子你不肯?他結婚是大事啊,你就幫幫忙吧,就幾天時間。"
看到這條消息,我的火氣一下子上來了。這么多年來,姑媽從來沒主動聯系過我,現在為了兒子的事情立刻跳出來施壓。我正準備回復,電話又響了,這次是我媽。
"兒子,你表弟要結婚了,聽說他想借你的新房辦婚禮?"媽媽的語氣帶著明顯的暗示。
"媽,那是我的新房,剛裝修好,萬一..."
"哎呀,什么萬一不萬一的,親戚之間互相幫忙不是很正常嗎?你表弟結婚是大事,咱們家不能不給面子啊。"媽媽打斷我的話,"再說了,你表弟家條件不好,你就當做善事了。"
我握緊了手機,感到一陣無力。在中國的家庭里,"幫親不幫理"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而我如果堅持自己的立場,就會被貼上"不懂親情"的標簽。
掛斷媽媽的電話后,我的手機就沒停過。先是姑父打來責備我不近人情,然后是幾個親戚輪番上陣,說我不懂得尊老愛幼、不明白家族團結的重要性。
"這孩子現在有出息了,就忘了自己姓什么了?"姑媽在家族群里發了一條消息,引來一片附和。
我坐在公司的椅子上,感到一陣窒息。明明是我的房子,為什么我沒有權利決定借不借?為什么我一定要無條件滿足別人的要求?
晚上下班回到出租屋,我媽已經坐在沙發上等我了。她臉上帶著明顯的不悅:"你怎么回事?你表弟結婚這么大的事,借個房子都不行?"
"媽,那是我的新房,剛裝修好,萬一弄壞了怎么辦?"我試圖解釋。
"有什么可萬一的?不就是借幾天嗎?又不是給他!"媽媽的聲音提高了八度,"我看你現在是越來越不像話了,有了房子就不認親戚了是吧?"
我深吸一口氣,努力保持冷靜:"媽,不是這樣的。小強要借房子辦婚禮,這意味著會有很多人進出,萬一..."
"夠了!"媽媽打斷我的話,"我看你是真的變了。以前你表弟對你多好啊,現在人家有困難了,你就這態度?"
我愣住了。小強對我好?什么時候的事?我們從小到大幾乎沒什么交集,除了過年見面,平時連個電話都沒有。倒是每次他有需要,就會想起我這個表哥。
"媽,您別生氣,我考慮考慮吧。"我妥協道,不想讓媽媽太難過。
媽媽的臉色緩和了一些:"這還差不多。你表弟馬上要結婚了,咱們做親戚的不能不給面子啊。"
我勉強點點頭,但心里已經打定主意不會借房子。這可是我的新房,憑什么要無條件滿足別人的要求?
第二天一早,我剛到公司,小強就發來消息:"表哥,考慮得怎么樣了?我們下周就要去看房了,想確認一下。"
看房?他們已經把我的回答當成了默認?我感到一陣憤怒,但還是控制住情緒回復道:"抱歉,我還是不能借。那是我的新房,還沒入住過。"
消息發出去后,我的手機立刻炸開了鍋。小強先是發了一連串問號,然后是姑媽打來電話,聲音里帶著明顯的憤怒:"你這孩子真是太讓我失望了!親戚之間借個房子都不行?你表弟結婚是大事啊!"
"姑媽,我理解小強結婚是大事,但那是我的新房,我不想..."
"什么你的不你的?我們是一家人!你這么自私,以后別人也不會幫你!"姑媽氣憤地打斷我的話。
掛斷電話后,我的心情糟透了。為什么我堅持自己的權利就是自私?為什么親情就意味著無條件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