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劉建華,你這個大傻子!那60萬就當打水漂了!"鄰居李大媽又在餐館門口嚷嚷開了。
劉建華從小餐館里探出頭來,苦笑著說:"李大媽,您就別念叨了。"
"別念叨?我看你是魔怔了!十五年了,整整十五年了,那個張志強連個屁都沒放一個!"李大媽氣得直跺腳。
"你看看你現在,五十多了還打光棍,就是被那60萬害的!"
劉建華默默回到廚房繼續忙活,李大媽的話像一把把刀子扎在他心上。
這樣的話,十年來他聽了無數遍。
所有人都說他蠢,說他被騙了,說那個戰友張志強早就拿著錢跑了。
只是誰也想不到,命運即將在退休這一天給所有人一個天大的驚喜!
01
劉建華今年五十二歲,在這個小縣城里經營著一家不起眼的小餐館。
每天天剛亮,他就要起床準備食材,一直忙到深夜才能休息。
這樣的生活,他已經過了整整十五年。
十五年前,劉建華還是縣里建筑公司的項目經理,收入穩定,前途光明。
那時候的他,正準備和相戀多年的女友小芳結婚,兩個人已經看好了房子,連婚禮的日期都定了。
為了這場婚禮,劉建華攢了整整60萬,這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但是,一個電話改變了一切。
那是一個春天的傍晚,劉建華剛下班回到家,手機突然響了。
看到陌生的號碼,他猶豫了一下才接起來。
"建華!是我,張志強!"
聽到這個名字,劉建華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張志強,他的老戰友,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兄弟之一。
回想起二十多年前,那時候的劉建華和張志強都還是十八九歲的毛頭小子,一起被征兵入伍,分在同一個連隊。
兩個來自農村的窮小子,在部隊里相互扶持,建立了深厚的戰友情。
那時候的軍營生活雖然苦,但充滿了青春的熱血和夢想。
每天除了訓練,劉建華和張志強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躺在宿舍里聊天,聊家鄉,聊理想,聊退伍后要怎么闖出一番事業。
"建華,咱們兩個窮小子,一定要在外面闖出名堂來!"張志強總是這樣說,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那是當然!咱們是過命的兄弟,以后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劉建華也總是這樣回答。
兩個年輕人就這樣互相鼓勵著,度過了三年的軍旅生涯。
張志強比劉建華聰明一些,學什么都快,還會說幾句英語,經常說退伍后要去大城市發展。
劉建華雖然沒有張志強那么聰明,但性格踏實可靠,大家都說他是個值得托付的人。
在部隊的日子里,兩個人幾乎形影不離。
訓練的時候互相幫助,休息的時候一起聊天,有好東西總是一起分享。
其他戰友都說,劉建華和張志強就像親兄弟一樣。
劉建華記得,有一次連隊組織拉練,他因為腳上起了水泡走不動路,張志強二話不說就背著他的背包,一背就是十幾公里。
還有一次,張志強發高燒,劉建華整夜守在他床邊,用濕毛巾給他降溫。
"建華,遇到你這樣的兄弟,是我這輩子最大的幸運。"張志強病好了以后,握著劉建華的手說。
"說什么傻話呢,咱們是兄弟!"劉建華拍拍他的肩膀。
三年的軍旅生涯即將結束,兩個人都要面臨退伍的選擇。
劉建華決定回到家鄉發展,而張志強則打算去南方的大城市闖蕩。
"建華,等我在外面站穩腳跟了,一定接你過來一起干事業!"張志強信誓旦旦地說。
"好!我等你的好消息!"劉建華用力握了握他的手。
退伍那天,兩個人抱頭痛哭。
劉建華以為,這只是暫時的分別,以后還會有很多機會見面。
他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別,竟是二十年。
退伍后的二十年里,劉建華和張志強完全失去了聯系。
那個年代通訊不發達,兩個人各自忙著自己的生活,聯系就這樣斷了。
劉建華回到家鄉后,憑著在部隊學到的技能和踏實的性格,很快在縣里的建筑公司找到了工作。
他從普通工人做起,一步一步爬到了項目經理的位置。
雖然不算大富大貴,但生活也還算穩定。
02
在工作幾年后,劉建華認識了同事小芳。
小芳是個善良樸實的姑娘,兩個人相處得很愉快,很快就確定了戀愛關系。
經過幾年的戀愛,兩個人決定結婚,劉建華也開始為婚禮攢錢。
就在這個時候,張志強的電話打來了。
"建華!真的是你!我找了你好久!"電話里傳來張志強激動的聲音。
"志強!你這些年怎么樣?在哪里發展?"劉建華也很激動。
"我在深圳,做生意。建華,我想見見你,有很多話想說。"張志強的聲音里帶著一絲疲憊。
"好啊!你什么時候回來?我請你喝酒!"
"明天,我明天就回去。"
第二天,劉建華在縣城的汽車站接到了張志強。
二十年不見,昔日的戰友已經從青澀的少年變成了成熟的中年男人。
張志強穿著一身名牌西裝,看起來很成功的樣子,但劉建華敏銳地察覺到,他的眼中有著深深的疲憊和焦慮。
"志強,你看起來很成功啊!"劉建華拍拍他的肩膀。
"成功?"張志強苦笑了一下,"建華,我們找個地方坐坐,我有事情要跟你說。"
兩個人找了一家安靜的茶館坐下。
張志強點了一壺茶,但一直沒有喝,只是不停地轉著茶杯。
"建華,這些年我在外面確實做了一些生意,但是..."張志強停頓了一下,"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難。"
"什么困難?說出來,兄弟幫你想辦法。"劉建華關切地問。
張志強沉默了很久,才慢慢開口:"我媽...我媽病了,很嚴重的病。醫生說需要立即手術,手術費要60萬。"
劉建華一愣:"60萬?這么多?"
"是啊,我這些年做生意,錢都投在項目上了,一時間拿不出這么多現金。我跑了很多銀行,但貸款手續太復雜,等辦下來就來不及了。"張志強的聲音有些顫抖,"醫生說,如果再拖下去,我媽就真的沒救了。"
劉建華看著眼前這個曾經意氣風發的兄弟,心中涌起一陣酸楚。
他想起了部隊里的那些日子,想起了張志強曾經為他做過的一切。
"志強,你需要多少錢?"劉建華問。
"60萬...不,建華,我不是來向你借錢的,我只是...只是想找個人說說話。"張志強搖搖頭,"我知道你日子也不容易。"
劉建華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堅定地說:"錢我來想辦法。"
"建華,不行,這錢太多了..."
"志強,你忘了我們在部隊的時候說過什么嗎?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句話現在還算數!"
張志強的眼中涌出了淚水:"建華..."
"你等我一天,明天我就把錢給你。"劉建華拍拍他的肩膀,"你媽就是我媽,這錢必須出!"
當天晚上,劉建華把情況告訴了小芳。
小芳雖然有些驚訝,但最終還是支持了他的決定。
"建華,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救人要緊。"小芳握著他的手說,"錢沒了可以再賺,但如果因為錢害了人命,我們一輩子都不會安心的。"
第二天,劉建華把準備結婚用的60萬全部取了出來,交給了張志強。
張志強接過錢的時候,雙手都在顫抖:"建華,這是你準備結婚的錢吧?"
"錢沒了可以再賺,你媽的病不能拖。"劉建華說。
"建華,我發誓,我一定會還給你的,而且是十倍奉還!我張志強說到做到!"張志強含著眼淚說。
"別說這些了,趕緊回去給阿姨治病吧。"劉建華催促道。
張志強走了,帶著那60萬急匆匆地離開了。
03
臨走的時候,他握著劉建華的手說:"建華,等我媽的病好了,我一定回來看你。這份恩情,我永遠不會忘記。"
劉建華目送著張志強離開的身影,心中五味雜陳。
他相信張志強,相信這個曾經的兄弟不會讓他失望。
張志強走后,劉建華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首先是婚禮的推遲。
沒有了那60萬,劉建華和小芳只能暫時推遲結婚的計劃。
小芳雖然表面上表示理解,但劉建華能看出她心中的失落。
"建華,你說張志強什么時候會還錢?"小芳有時候會這樣問。
"快了,應該快了。他說過,等他媽的病好了就回來。"劉建華總是這樣回答。
但是,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半年過去了,張志強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再也沒有任何音信。
劉建華嘗試聯系他,但那個電話號碼已經停機了。
隨著時間慢慢過去,小芳的耐心開始消磨殆盡。
她開始抱怨,開始質疑劉建華的決定。
"建華,你會不會被人騙了?"小芳有一天突然問道。
"不會的,志強不是那樣的人。"劉建華堅定地說。
"可是都半年了,他為什么不回來?為什么不給你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小芳的語氣有些激動。
"也許他遇到了什么困難,也許..."劉建華想為張志強辯護,但話說到一半就說不下去了。
爭吵越來越頻繁,兩個人的感情開始出現裂痕。
最終,在張志強消失一年后,小芳提出了分手。
"建華,我等不下去了。我需要的是一個能給我安全感的男人,不是一個把所有積蓄都借給別人的男人。"小芳流著眼淚說。
劉建華想要挽留,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手。
他知道,是自己的決定傷害了小芳,他無權要求她繼續等待下去。
失去了愛情,劉建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
但是,更大的打擊還在后面等著他。
兩年后,建筑公司因為經營不善倒閉了。
劉建華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在這個年齡重新找工作并不容易,劉建華試了很多地方,但都沒有合適的機會。
最終,他用僅有的一點積蓄開了一家小餐館。
這家餐館位置不好,裝修簡陋,但至少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
開餐館的日子很辛苦。
劉建華每天要起早貪黑,采購、做飯、收拾,一個人要干幾個人的活。
但他從來不抱怨,因為他知道,這一切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
但周圍的人卻不這樣想。
"劉建華,你這個傻子!"鄰居李大媽經常這樣說,"好好的項目經理不當,非要開什么破餐館!都是因為那60萬!"
"是啊,老劉,你當初太沖動了。"朋友老王也經常勸他,"那個張志強明顯就是騙子,你怎么就看不出來呢?"
"你們說他是騙子,有什么證據嗎?"劉建華總是這樣反駁。
"證據?最大的證據就是他消失了!如果他真的是你兄弟,怎么可能借了錢就不見人影?"老王氣憤地說。
面對這些質疑和嘲笑,劉建華選擇了沉默。
他不想和任何人爭辯,因為他知道,沒有人會理解他對張志強的信任。
但是,在內心深處,劉建華也開始懷疑自己。
也許大家說得對,也許張志強真的是騙了他。
也許那些什么戰友情、兄弟情,都只是自己一廂情愿的想象。
每當生活最困難的時候,劉建華就會想起那60萬。
如果有那60萬,他就不用開這個破餐館;如果有那60萬,他就不用每天這樣辛苦;如果有那60萬,也許小芳就不會離開他。
04
但是,每當這種想法出現的時候,劉建華就會想起張志強在電話里顫抖的聲音,想起他含淚的承諾。
他告訴自己,也許張志強真的遇到了什么困難,也許他正在為了實現承諾而努力。
這樣的自我安慰,劉建華堅持了十年。
十年的時間,足以改變很多東西。
劉建華的小餐館從最初的門可羅雀,到后來漸漸有了一些固定的客人。
雖然賺不了大錢,但至少能夠維持基本的生活。
劉建華也從一個意氣風發的中年男人,變成了一個頭發花白的老漢。
這十年里,劉建華一直在等待張志強的消息。
他換過幾次手機號碼,但每次都會把新號碼發到張志強的郵箱里。
他也嘗試通過各種途徑尋找張志強的下落,但都沒有任何結果。
慢慢地,周圍的人對劉建華的嘲笑和同情交織在一起。
"老劉,你都五十多了,還不考慮再找個老伴?"有人這樣勸他。
"是啊,一個人過日子多寂寞,找個人相伴多好。"
但劉建華總是搖搖頭:"我現在這樣,拿什么給人家幸福?"
其實,這些年也有人給劉建華介紹過對象,但都沒有成功。
不是因為劉建華挑剔,而是因為他心中始終有一個結,一個關于那60萬的結。
每當有人問起他為什么不結婚的時候,劉建華總是說自己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他覺得自己對不起小芳,也對不起任何可能和他在一起的女人。
一個連自己的積蓄都保不住的男人,有什么資格談戀愛,有什么資格組建家庭?
這種愧疚,伴隨了劉建華整整十年。
去年春節,劉建華的侄子結婚,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飯。
酒過三巡,大家開始聊起了家常。
"建華,你也該考慮自己的事情了。"劉建華的哥哥說,"年紀不小了,總不能一輩子打光棍吧。"
"是啊,叔叔,我給你介紹個阿姨怎么樣?"侄子開玩笑地說。
"介紹什么介紹!"劉建華的嫂子突然發火了,"他那60萬要是還在,早就娶媳婦了!現在拿什么去?那那個破餐館嗎?"
"嫂子,你這話說得..."劉建華想要辯解。
"我說錯了嗎?"嫂子越說越激動,"當初我們就勸你,不要相信什么戰友,你不聽!現在好了,錢沒了,媳婦也沒了,就剩個破餐館!那個張志強早就拿著你的錢逍遙快活去了,你還在這里傻等!"
"他不是那樣的人..."劉建華的聲音有些顫抖。
"不是那樣的人?那他人呢?十年了,十年了!他給你打過一個電話嗎?發過一條短信嗎?人家早就把你忘得一干二凈了!"嫂子的話像刀子一樣刺向劉建華的心。
飯桌上一片寂靜,所有人都看著劉建華。
劉建華感到一陣眩暈,他放下筷子,搖搖擺擺地走出了房間。
那天晚上,劉建華一個人在小餐館里坐了一夜。
他想了很多,想起了部隊里的日子,想起了張志強的承諾,想起了這十年來的種種。
也許嫂子說得對,也許大家都是對的。
也許張志強真的早就忘記了他,忘記了那個承諾,忘記了那份戰友情。
那一夜,劉建華哭了。
這是他十年來第一次哭泣,也是最后一次為張志強流淚。
從那以后,劉建華不再主動提起張志強,也不再為他辯護。
當有人再次嘲笑他的時候,他只是默默地聽著,不再反駁。
他終于承認了,也許自己真的是個傻子。
也許所謂的戰友情,真的只是自己的一廂情愿。
也許那60萬,真的就是打了水漂。
05
在即將退休的前幾個月,劉建華的心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他開始考慮把小餐館轉讓出去,然后找個安靜的地方過完余生。
"反正也沒有妻兒,賺那么多錢干什么?"他經常這樣想。
朋友老劉看出了他的變化,勸他說:"老劉,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你還年輕,還有很多可能。"
"年輕?"劉建華苦笑,"我都快六十了,還年輕什么?"
"六十怎么了?現在的六十和以前不一樣,還有很多年好活呢。"老劉拍拍他的肩膀,"忘掉那60萬吧,忘掉那個張志強吧。重新開始,不好嗎?"
劉建華點點頭,但心中卻沒有任何波瀾。
他知道,有些傷痛是永遠無法愈合的,有些失望是永遠無法釋懷的。
就這樣,劉建華在失望中度過了整整十五年。
2024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劉建華的小餐館生意也不太好。
臨近年底,很多工廠都放假了,來吃飯的人越來越少。
劉建華并不擔心,他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節奏。
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這樣,過了春節就會好起來。
12月30日,是劉建華正式退休的日子。
按照規定,他需要到單位辦理退休手續。
雖然小餐館是他自己的,但他之前一直繳納著社保,現在到了退休年齡,可以領取退休金了。
那天早上,劉建華早早地起床,簡單收拾了一下就出門了。
辦理退休手續并不復雜,但需要跑幾個部門,簽一些文件。
中午的時候,所有的手續都辦完了。
劉建華拿著退休證,心中五味雜陳。
從今天開始,他就是一個真正的退休老人了。
"老劉,恭喜你啊!以后就可以享清福了!"人事科的小李笑著說。
"享什么清福,還不是得繼續開餐館。"劉建華苦笑著回答。
"也是,現在光靠退休金確實不夠用。不過你還年輕,身體好,再干幾年沒問題。"小李安慰道。
劉建華點點頭,告別了同事們,走出了單位大門。
回到餐館的路上,劉建華在想,也許應該聽老劉的話,重新開始。
就在劉建華走到餐館門口的時候,手機突然"叮"的一聲響了。
他漫不經心地掏出手機,以為是什么垃圾短信。
當他看到短信內容的那一瞬間,整個人如遭雷擊,瞬間石化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