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程書華是一名癡迷研究的學者,學術成就斐然卻疏于人際交往。
2005年后,他逐漸出現精神異常,被迫離開學校。
提前退休的他獨自居住在一棟小樓里,鄰居們都很少見到他的蹤影,久而久之,大家都以為他已經離開了這里。
而他間看似已無人居住的房間,夜里常常傳來異樣的響動……
01
圖書館里,一個年輕人正埋頭翻閱一本泛黃的《宋史》。
他的手指在書頁上輕輕摩挲,閱讀得十分專注。
"程書華,圖書館要關門了。"管理員敲了敲桌子。
年輕人抬起頭:"再給我十分鐘,就找到那段記載了。"
"我找到了! "程書華突然站起來,聲音因為激動而發顫,"這段記載有問題,和另一本書上的對不上!"
管理員搖搖頭:"明天再說吧,今天馬上就關門了。"
程書華這才注意到窗外已經全黑了。
他小心地合上書,像對待珍寶一樣輕輕放回書架。
他頂著深秋的寒風走回宿舍。
這個叫程書華的人,是歷史系出了名的"書癡"。
他來自一個小縣城,父親是中學歷史老師,家里除了書幾乎沒什么像樣的家具。
從小在故紙堆里長大的他,對歷史有著近乎癡迷的研究熱情。
1995年,程書華成了大學里最年輕的副教授。
他在學術界嶄露頭角,發表的論文在全國范圍內的學術界引起轟動。
學界將他譽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程書華的課堂也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程老師,您的課太精彩了!"下課后,一個女生追上來,"我能跟您做畢業論文嗎?"
程書華推了推眼鏡,聲音平淡地說:"我的要求很高,你需要再努力努力。"
說完就轉身走了,留下女生尷尬地站在原地。
同事老張走過來拍拍女生的肩:"別介意,程老師就這脾氣。他眼里除了書本知識什么都裝不下。"
確實,程書華的生活簡單到近乎枯燥。
他住在學校分的一套老房子里,除了上課就是泡在圖書館或檔案館。
家里除了書就是成箱的復印資料,連張像樣的沙發都沒有。
鄰居們很少見他出門。偶爾碰面,他也只是點點頭就匆匆走過。
系主任有一次勸他:"程教授,您該考慮成家了。"
程書華搖搖頭:"沒時間。我的研究正在緊要關頭,沒空考慮別的。"
2005年,程書華評上了教授,學術成就達到頂峰。
02
然而就在這一年,他開始出現異常。
先是上課時突然忘記講到哪兒,后來發展到連續幾天不出門,連最愛的檔案館也不去了。
同事發現他臉色蒼白,關切地詢問:"程老師,您沒事吧?"
程書華揉了揉太陽穴:"沒事,就是最近睡不好,老失眠。"
同事遞給他一杯熱茶:"要不要去醫院看看?你這樣子可不太對勁。"
程書華接過茶杯,眉頭緊鎖:"不用,就是有點頭疼??赡苁遣橘Y料太久了。"
"你最近在忙什么?連系里的例會都不來了。"
程書華的手指無意識地敲著桌面,眼神有些飄忽:"我在找一份史料……很重要,但一直找不到確切出處。"
同事勸他:“學術研究再重要,也不能耽誤了你自己的生活??!”
程書華笑了笑:“謝謝關心,我想我只是太累了吧?!?/p>
同事皺眉:"要不要休息一段時間?"
程書華搖頭,語氣固執:"不用了,我會自己調整好的。"
話雖這樣說,但程書華好像病得越來越嚴重,情況急轉直下。
他開始在課堂上突然中斷講課,對著空蕩蕩的教室角落喃喃自語。
學生們竊竊私語,有人悄悄錄下他反常的舉動發到校園論壇上。
系里不得不暫停他的授課。
同事去他家里探望時,發現滿墻都貼著手寫的紙條,廚房水槽堆滿未洗的碗碟,冰箱里只有幾瓶礦泉水和過期面包。
"老程,你得去醫院。"同事按住他不斷顫抖的手,"你這樣下去不行。"
程書華被確診為重度抑郁癥和輕度精神分裂。
醫生建議他住院治療,但他拒絕了:"我得完成我的研究論文。"
2010年,病情加重的程書華不得不提前退休。
退休后的程書華獨自住在一棟建于上世紀80年代的老樓里,住在六樓。
他的人際往來很少,幾乎與世隔絕,只有每周一次出門買生活用品時,鄰居才能見到他。
"程老師,最近身體怎么樣?"樓下小賣部的老板小王遞給他一袋饅頭。
程書華低著頭悶悶地說:"還行。"
03
又到了一個寒冷的冬天,程書華已經很久沒出門了。
鄰居們注意到他家的燈總是亮到深夜,偶爾能聽見他在屋里自言自語,聲音忽高忽低,像是在和誰爭論著什么。
“程老師,您沒事吧?”對門的鄰居敲了敲他的門,有些擔憂。
門內沉默了一會兒,才傳來沙啞的回應:“沒事……我在整理資料。”
鄰居嘆了口氣,把一袋水果放在門口:“那您記得吃,有事喊我。”
門內再無聲響。
2015年冬天,小賣部老板小王最后一次見到程書華。
那天雪下得很大,程書華穿著件單薄的舊棉襖來買方便面,臉色白得像紙。
"這么冷的天,您多穿點啊。"小王找錢時說。
程書華置若罔聞,只是呆呆地結果小王找零的錢。
“程老師?”
“???”程書華突然抬起頭,眼神直勾勾地盯著小王,“你剛剛說什么?”
“沒什么……”小王被他的眼神嚇了一跳,也不好再說什么話了。
2025年開春,社區民警陳明接到了一個報案。
"警察同志,六樓那戶可能出事了!"報案的是住在五樓的劉大爺,"他家水管漏了半個月,我家天花板都泡壞了,可敲門沒人應。"
陳明翻了翻記錄:"戶主是程書華,退休教授,2015年后就被報為失蹤人口了。"
"失蹤人口?"王大爺瞪大眼睛,"說起來,我確實好長時間沒見過他了呢!"
第二天,陳明帶著輔警小李來到那棟老樓。
樓梯間貼滿了小廣告,墻皮剝落,老樓沒有電梯,爬到六樓時,兩人都氣喘吁吁。
程書華家的門漆已經斑駁,門把手上積了厚厚一層灰,仿佛很久都沒有動過。
陳明敲了半天門,里面一點動靜都沒有。
"陳哥,你看這個。"小李指著門縫底下。
陳明蹲下身,發現一張泛黃的紙條,上面寫著:"研究未竟,勿擾。"
字跡工整有力,像是很久以前寫的。
陳明小心地把紙條裝進證物袋,心里升起一股寒意,這個獨居老人的狀態,實在是很奇怪。
"查查水電記錄。"他對小李說。
記錄顯示,程書華家的水電一直在用,雖然量很少,但每個月都有消耗。
更奇怪的是,物業處顯示程書華一口氣交了十年的物業費。
"他這是要干什么呢?"陳明皺眉。
當天晚上,王大爺又打來電話:"警察同志,六樓有動靜!像有人在拖東西!"
陳明立刻趕去,站在樓下望著六樓窗戶。
夜色中,那扇窗戶黑漆漆的,但隱約能看到一絲微光。
04
"申請搜查令吧。"陳明對小李說,"這事太蹊蹺了。"
搜查令很快批下來了。
當陳明再次來到程書華家門口時,發現門鎖已經生銹,鑰匙根本插不進去。
"破門吧。"陳明對身后的物業人員說。
隨著"砰"的一聲悶響,塵封多年的房門被撞開。一股陳舊的霉味撲面而來,混雜著某種說不清的怪味。
陳明捂住口鼻,打開了手電筒。
屋內的景象讓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