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2023 年的秋天,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陜西西安火車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陳仁豪站在售票窗口前,排隊的隊伍緩緩向前移動,他的眼神里透著一絲期待,又夾雜著幾分緊張。
當了一輩子軍人的他,如今光榮退休,心中卻一直藏著一個解不開的心結。
這么多年來,一個地方總是在他的腦海里揮之不去,那就是他年輕時插隊的地方 —— 唐河。
無數個夜晚,他會在睡夢中回到那個小山溝,妻子在世時,曾多次好奇地問他:“為什么總提起這個小山溝?”
他總是敷衍過去,說只是在那吃過苦,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實在他心底深處,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就連去世的妻子都未曾知曉...
1.
“你好,我要報一個旅游團,去唐河的。” 陳仁豪對售票員說道。
聲音里帶著一絲不容察覺的顫抖,那是他內心深處的情感在微微波動。
最終他邁出了這一步,準備去那個魂牽夢繞的地方看一看,哪怕他知道歲月流轉,一切或許早已物是人非。
到了旅游團集合的日子,陳仁豪早早地就趕到了火車站。
他的手里緊緊握著一個軍綠色帆布包,這個包已經有些年頭了,邊角都磨損了,但他依然小心翼翼地戴著,仿佛里面裝著他最重要的寶貝。
包里放著一本老日記本,紙張已經泛黃,還有一些舊照片,照片上的人笑容燦爛,定格著曾經的青春歲月。
陳仁豪的家庭曾經很幸福,他身居高位,妻子是一名軍醫,兩人相敬如賓。
可命運卻有些殘酷,妻子因病離世,兒子又在國外工作,一年到頭也難得回來一趟,他時常感到孤獨。
妻子臨終前,還曾問起他心中的秘密:“老陳,你總提起唐河,到底有什么值得牽掛的,這輩子你都沒告訴我。”
他還是用老借口應付過去,可妻子遺憾的嘆息聲,一直縈繞在他耳邊。
“集合啦,報名唐河旅游團的游客到這里集合!” 一個年輕女孩的聲音傳來,她帶著喇叭,手里舉著旅行社的牌子,不斷呼喊著。
陳仁豪趕忙走過去,拿出旅行票。女孩看了看票,說道:“排好隊,我給你們發車票,一會就開始檢票了。”
上了火車,陳仁豪特地選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他把水壺放在小桌板上,將布包緊緊抱在懷里,就像抱著自己的命根子。
窗外秋天的景色美不勝收,火車緩緩駛過城市,一片片金黃的農田映入眼簾,麥浪隨風起伏,仿佛在訴說著豐收的喜悅。
2.
“哇,這么多小麥,太美了。” 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陳仁豪轉過頭,發現說話的是女導游。
女孩看上去二十出頭,眼睛明亮有神,穿著導游的工裝,顯得很精神。
“小姑娘,你也種過地嗎?” 陳仁豪問道。
“我是你們的導游陳園源,叫我小陳就行。我小時候種過麥子,我就是唐河人!” 陳園源笑著回答,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
陳仁豪笑了笑,覺得這個小姑娘挺有意思。“好啊,小陳,我也姓陳,也不知道唐河現在什么樣子了!”
“你去過那里嗎?” 陳園源好奇地問。
“當然去過了,不過都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
“那時間也太久了,唐河都變樣了,沒事,我們一會先到唐河古鎮,那里保留一些以前的建筑,我給你介紹。” 陳園源熱情地說道。
陳仁豪聽著陳園源的話,心里不禁揪了一下。
算起來都過去 47 年了,也不知道自己想見的那些人是否還在那里生活。
當年19 歲的他主動申請下鄉插隊,去了陳家嶺,住在一個農戶家里。
農戶家有個女兒,叫陳國雪,她的模樣,陳仁豪至今都記得清清楚楚。
“爺爺,你怎么不開心啊?” 陳園源看到陳仁豪有些出神,問道。
“沒什么呀,想起來一些事。那時候我在那邊插隊,留下太多的記憶啦。”
“原來您是老知青呀,您不知道,我們那里剛建了一個知青展覽館,就在古鎮不遠的地方。”
陳仁豪一聽,頓時激動起來,“我一定要去看看。”
“爺爺,那時候村民特別純樸,就像我奶奶一樣,她也喜歡給我講故事呢。”
“是啊,大家都像一家人。” 陳仁豪摸了摸懷里的布包,里面的筆記本記錄著當年的點點滴滴,那些純粹的感情,至今都讓他難以忘懷。
3.
旅途漫長,陳仁豪有些疲憊,閉上眼睛休息。
一片朦朧中,他好像回到了當年的村子,看到了那所破舊的小學,還有一排排民房。
雖然生活條件艱苦,但村民們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他住的院子里,因為陳國雪愛花,種滿了各種各樣的鮮花,一到夏天,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美麗極了。
不知過了多久,陳仁豪醒來,看向窗外,一下子愣住了。“這里很熟悉啊!”
“我們快到了呀,這是當初知青修建的水渠,后來國家又擴建了不少呢,叫萬家渠。” 陳園源說道。
“當初沒有這么多樹啊!”
“現在這里變成景區了,這些水渠匯聚成一個湖泊,周圍建成了森林。”
陳仁豪心里一緊,怪不得覺得熟悉。
當初為了修建這條水渠,他和陳國雪還有鄉親們一起并肩作戰,付出了很多心血。
那些石塊又大又重,陳國雪咬著牙,和大家一起用土籃子一筐一筐地挑。
休息的時候,山上總會飄來歌聲,陳國雪的歌聲是最好聽的。
那時候大家吃 “大鍋飯”,稀粥配紅薯雖然簡單,但他的那碗總是最黏稠的,那都是陳國雪偷偷照顧他。
正回憶著,列車到站了。
陳園源趕緊起身,組織旅游團成員檢查隨身物品,然后有序下車。
踏上這片土地的那一刻,陳仁豪的心一下子變得敞亮起來,感覺雙腿也充滿了力量。
他蹲下身子,默默抓起一把土,放在鼻子前聞著,喃喃自語道:“嗯,還是那個味道。”
4.
“陳爺爺,你跟上啊,我們先安排好住宿。” 陳園源在前面喊他。
陳仁豪連忙跟上隊伍,走進了古鎮。
古鎮里鋪上了青磚,充滿了年代感。
四周是高山峻嶺,他邊走邊四處打量,一眼就找到了陳家嶺的方向,心里想著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去那里看看。
旅行的第一天,主要是安排食宿和游覽古鎮,晚上還有篝火晚會。
陳仁豪吃了當地的油潑面,味道很不錯,可他心里好像有什么心事。
到了晚上,大家都去參加篝火晚會了,他卻一個人坐在窗前發呆。
突然,敲門聲響起。陳仁豪打開門,看到是陳園源。
“小陳,請進。”
“陳爺爺,你怎么不出去參加篝火晚會呀?”
“沒有心情,對了,我什么時候可以去展覽館,離這兒遠嗎?”
“展覽館不在旅游景點范圍內。”
“原來是這樣。” 陳仁豪的眼神有些黯淡。
陳園源看到他失望的樣子,想了想說道:“要是您一定要過去看看,我可以陪你去,正好明天導游不是我,我放假。”
“太好了,小陳,我明天不跟團走,我跟你走。”
“那就說定了!” 陳園源笑著離開了。
陳園源走后,陳仁豪的心情好了許多。
他期待著明天的展覽館之行,睡覺的時候,還把日記本放在了枕頭旁邊。
第二天一大早,陳園源就來喊陳仁豪吃早餐。
吃完飯后,她找了一輛出租車,帶著陳仁豪去了知青展覽館。
“果然開門呢,陳爺爺,我們進去吧。”
眼前的建筑保留著八十年代的風格,還原了當地的民俗風貌。
一進入展廳,兩側是物件展區,擺放著藤條編織的土籃子、各種農具。
“這些東西保存這么好!” 陳仁豪激動不已,忍不住給陳園源介紹起來,“你看,編這種土筐,可以裝 40 斤石頭呢,而且特別結實。” 他越看越興奮,仿佛又回到了當年的時光。
“陳爺爺,你看這些照片,都是以前知青留下的。” 陳園源指著照片墻說道。
陳仁豪快步走過去,一眼就看到了一張熟悉的畫面。
那是一張老舊的黑白照片,知青們站在一起,臉上洋溢著青春的笑容。
他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陳國雪,兩人就站在中間。
陳仁豪的手忍不住顫抖起來,他好想伸手去撫摸照片。
“陳爺爺,你怎么了?” 陳園源察覺到他的異樣。
5.
陳仁豪指著照片里的自己,問陳園源:“小陳,你看這是誰?”
陳園源仔細看了看,驚嘆道:“呀,這不是您嗎?太帥了!那和你貼在一起的女人是誰呀,真漂亮!”
“她叫陳國雪,我當知青時候就住在她家里。”
“什么,你說她叫什么?還有,你全名叫什么?” 陳園源震驚的表情讓陳仁豪有些摸不著頭腦。
“我叫陳仁豪,她叫陳國雪。”
“你說什么?你馬上跟我走!” 陳園源突然抓著陳仁豪的胳膊,拉著他就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