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蘇延鈞,你真的要搬到翠湖花園嗎?那里可是咱們市最高檔的小區。”助理小王在電話里問道。
“是的,已經辦完手續了。”我淡淡回答,望著窗外熟悉的城市輪廓。
二十五年了,我終于回來了。
當年那個穿著補丁衣服的少年,如今已是身價百億的企業家。
1
一九九八年春天,江南小城春意盎然。高三的教室里彌漫著緊張的備考氣息,黑板上倒計時牌顯示距離高考還有八十天。
蘇延鈞坐在教室最后一排,默默地看著前排的林詩雅。她今天扎著馬尾辮,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她的肩膀上,美得像一幅畫。
“延鈞,又在看林詩雅啊。”同桌李明輕聲調侃道。蘇延鈞臉紅了,趕緊低頭看書。他暗戀林詩雅已經兩年了,卻從未敢表白。
家境的差距讓他自卑。父親剛剛下崗,母親靠擺地攤維持生計。而林詩雅的父親是當地知名企業家,家里住著大別墅,開著進口轎車。
下課時,林詩雅被一群同學圍著討論學習問題。她耐心地為大家解答,聲音清脆悅耳。蘇延鈞在遠處偷偷觀察,心中涌起一陣暖流。
“她真的很善良。”蘇延鈞在心里默默想著。每次班級有同學遇到困難,林詩雅總是第一個伸出援手,盡管她有時會顯得有些高傲。
臨近成人禮的那天,蘇延鈞終于下定決心。
他在宿舍里反復修改著情書,每一個字都傾注著兩年來的深情。紙張是從作業本上撕下來的,墨水是借來的。
“我知道我們之間有很大差距,但我想告訴你我的心意。”他在信中寫道。“我會努力改變自己,配得上你的優秀。”
蘇延鈞鼓起勇氣將情書放在了林詩雅的桌子里。他的手在顫抖,心跳如雷鳴般響亮。整個上午,他都心神不寧,無法專心聽課。
中午時分,災難降臨了。林詩雅的閨蜜王萌在整理書桌時發現了那封信。她好奇地打開來看,然后興奮地叫著其他同學過來圍觀。
“快來看啊,有人給林詩雅寫情書了!”王萌高聲喊道。
教室里頓時熱鬧起來,同學們紛紛圍了過來。蘇延鈞在座位上如坐針氈,想要阻止卻不知如何開口。
王萌清了清嗓子,開始當眾朗讀:“親愛的詩雅,我暗戀你兩年了,你就像天上的星星那樣美麗……”她故意用夸張的語調朗讀,引得同學們哄堂大笑。
蘇延鈞的臉漲得通紅,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他想要沖上去奪回信件,但雙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
林詩雅從外面走進教室,看到這個場面,臉色瞬間變得難看。
她一把奪過信件,目光掃向蘇延鈞。教室里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在等著看好戲。
“蘇延鈞。”林詩雅冷冷地叫著他的名字。“你過來。”她的聲音里帶著明顯的不悅和厭惡。
蘇延鈞戰戰兢兢地走到她面前,頭低得幾乎要碰到胸口。四周同學們都在竊竊私語,有人在偷笑,有人在拍照。
“你看看你自己。”林詩雅的聲音越來越高,帶著刺骨的寒意。“穿著補丁衣服,用著破舊文具,連像樣的鞋子都沒有,你配喜歡我嗎?”
他感覺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嘲笑聲如潮水般涌來。
確實,他身上的校服已經洗得發白,左臂還有一個補丁。腳上的運動鞋開了口,書包也是最便宜的那種。
“哈哈哈,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不知道誰在人群中喊了一聲,引起更大的笑聲。蘇延鈞感到天旋地轉,羞愧和憤怒交織在一起。
站在門口的班主任張老師目睹了這一切。他想要制止,但猶豫了一下,最終選擇了轉身離開。也許他覺得這是學生們之間的事情,不便干涉。
蘇延鈞再也無法忍受,轉身沖出了教室。他一路狂奔,眼淚模糊了視線。同學們的笑聲還在耳邊回響,林詩雅的話如同刀子一般割在心上。
他跑到學校后山,找了個僻靜的地方蹲下來痛哭。天空開始下起小雨,雨水和淚水混在一起,分不清彼此。
2
那天之后,蘇延鈞徹底變了。他開始瘋狂地學習,每天第一個到教室,最后一個離開。課余時間也不再浪費,全部用來刷題和背書。
同學們都說他“走火入魔”了。但蘇延鈞心里清楚,只有通過高考,他才能改變命運,才能證明自己不是林詩雅口中那個“不配”的人。
林詩雅偶爾會看向蘇延鈞的方向,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神色。她其實有些后悔當時說的話,但高傲的性格讓她無法開口道歉。
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擬考試,蘇延鈞考了全校第一。消息傳開后,很多人都感到意外。這個曾經被嘲笑的貧困生,竟然超越了所有人。
“他這是破釜沉舟了。”有同學這樣評價道。林詩雅聽到后,心中涌起一股說不清的情緒。
高考那三天,蘇延鈞發揮得異常出色。每一道題他都答得細致認真,仿佛要把兩年來的努力全部傾注在試卷上。
成績公布的那天,全校都轟動了。
蘇延鈞以六百八十五分的高分成為省狀元,被北京大學法學院錄取。而林詩雅因為情緒波動,發揮失常,只考上了省內一所普通大學。
消息傳遍了整個小城。蘇延鈞的母親激動得流下了眼淚,父親也第一次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而林家,氣氛卻有些沉重。
蘇延鈞站在高中校門口,回望著這個讓他痛苦又成長的地方。他在心里暗暗發誓:總有一天,我會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北大的錄取通知書送到家里那天,左鄰右舍都來祝賀。蘇延鈞的母親逢人就說:“我兒子爭氣,考上北大了!”眼中滿含著驕傲的淚水。
離開小城的前一天,蘇延鈞路過林詩雅家附近。遠遠地看到她坐在窗邊,望著外面的天空發呆。陽光灑在她臉上,依然美麗,但眼中多了些憂郁。
蘇延鈞停下腳步,想要說些什么,但最終還是轉身離開了。有些話,也許永遠都不會再有機會說出口了。
火車汽笛響起,蘇延鈞帶著簡單的行李踏上了北上的列車。透過車窗,他最后看了一眼這座小城。心中既有不舍,也有對未來的憧憬。
在北大的四年,蘇延鈞如饑似渴地汲取著知識。他不僅成績優異,還積極參與各種社會實踐。貧寒的出身讓他更加珍惜學習的機會。
大四那年,蘇延鈞以優異的成績申請到了哈佛商學院的全額獎學金。臨行前,他回了一趟小城,看望年邁的父母。
小城變化不大,但人事已非。聽說林詩雅大學畢業后嫁給了當地一個富二代,婚禮辦得很隆重。蘇延鈞聽到這個消息時,心中五味雜陳。
在哈佛的兩年,蘇延鈞接觸到了更廣闊的世界。他的眼界變得開闊,思維變得敏銳。同時,他也學會了隱藏內心的情感,變得更加成熟穩重。
畢業后,蘇延鈞進入了華爾街一家知名投資銀行工作。憑借著出色的能力和勤奮的態度,他很快在金融界嶄露頭角。
二零零八年金融危機期間,蘇延鈞憑借敏銳的判斷力,幫助公司避免了巨大損失。這一戰成名,讓他在業界聲名鵲起。
3
二零一五年,蘇延鈞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他離開華爾街,回到中國創立了自己的科技公司,專注于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發。
公司發展迅速,短短幾年就成為行業翹楚。蘇延鈞也從當年那個自卑的少年,成長為商界精英。但成功并沒有讓他忘記初心。
他始終保持著低調的作風,很少接受媒體采訪。在外人看來,他是個神秘的成功人士。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內心深處那道傷疤依然存在。
這些年來,蘇延鈞也有過幾段感情,但都無法深入。每當關系要進一步發展時,他總會莫名地退縮。也許是當年的傷痛太深,讓他對愛情失去了信心。
二零二零年,蘇延鈞的公司成功上市。開盤當天股價就漲停,市值突破千億。各大媒體爭相報道這位“AI新貴”的傳奇故事。
而此時的林詩雅,生活卻是另一番景象。她的丈夫在二零零八年金融危機中生意失敗,不僅敗光了家產,還欠下巨額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