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河報報道,近日特朗普訪華消息曝光。美國官員正在制定訪華行程計劃,今年晚些時候,特朗普或將率領由數十名首席執政官(CEO)組成的代表團訪問中國。報道稱,此次訪問預計將與特朗普5月份的中東之行類似。當時,30多名美國商界領袖陪同特朗普訪問沙特,達成了超過2萬億美元的交易。代表團中包括特斯拉CEO馬斯克、黑石CEO史蒂芬·施瓦茨曼、貝萊德CEO拉里·芬克、OpenAI公司CEO薩姆·奧特曼、英偉達CEO黃仁勛、Palantir公司CEO亞歷克斯·卡普,以及亞馬遜CEO安迪·賈西。
雖然特朗普訪華私利心很重,但是對中美關系的緩和的確有正面作用,但有趣的是,特朗普政府只是強調中美達成“協議”,訪華的消息反而不是美媒或者白宮官宣,而是日本媒體“爆料”的。這意味著特朗普還摸不準中方什么態度,依舊通過第三方試探中國對他訪華的態度。如果中方做出正面回應,那么特朗普就堂而皇之的接受邀請,并再次鼓吹“勝利”;如果中方不予表態,白宮也可以出面宣稱是“假消息”,總之特朗普是不會吃虧。
特朗普(資料圖)
從目前爆料的美方代表團也可以看出,特朗普率領的代表團,都是以美國企業的高層為主,說明他的主要目的,就是中美的經貿合作問題。目前中美關稅談判已經有了全新的進展,這也是特朗普能夠訪華的重要基礎。但僅僅是就關稅問題達成諒解,并不足以解決美國自身的問題,尤其是美國現在的國債規模來到了36.2萬億美元,按照目前年息4%計算,每年要償還的利息就大約要花費1.44萬億,美國聯邦政府每年都得為此焦頭爛額。
特朗普(資料圖)
再加上近期伊朗核設施遭空襲后,布倫特原油單日暴漲8%,逼得特朗普緊急斡旋伊以停火。美財政部內部報告警告,若中國再拋售5%美債,可能引發連鎖性拋售潮,所以這次來,特朗普有可能會就美債問題,與中方進行洽談。另外,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支持率跌至43%,凈支持率-10%創任期新低。不少受訪者認為對華貿易戰損害了就業。為了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支持率,特朗普開始緩解與華關系,展現出更加務實一面,以求順利度過中期選舉。
特朗普(資料圖)
如果特朗普能夠來中國展開訪問,并同中方在眼下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展開交流,這等于是向全世界釋放了一組既有分量又有積極意義的信號。中美兩國都是可以左右當今世界局勢的大國,眼下的世界正處在混亂的局面之中,中美兩國有必要在當下這個時間點扛起重任,為世界傳遞出積極的信號。眼下,中方顯然已經為此做好了準備,未來特朗普究竟能不能在解決美國國內問題的同時承擔起這份責任,全世界都在等待著他給出一份答案。
另外,據報道,中方警告美盟友:不要自討苦吃。外交部長王毅近日在京集體會見歐盟及成員方駐華使節。王毅表示:一我們絕不允許臺灣地區從祖國分裂出去。希望歐盟繼續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二是堅持伙伴定位。中歐沒有領土爭端,沒有地緣政治矛盾,更沒有根本利害沖突。希望歐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使合作成為中歐關系的主基調。三是堅持多邊主義。中歐要順應潮流,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尤其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增進了解,構建互信,成就彼此,照亮世界。
在稀土問題上,歐盟的態度和做法始終充滿投機,這里一邊喊著“恐懼”,希望中方盡快解決稀土問題,保障其工業發展。在前不久的G7峰會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特朗普面前,無端指責和污蔑中國。歐盟一邊想從中國獲取稀土,一邊又在國際場合配合美國,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這種“吃著碗里、看著鍋里”的行為,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確方式。中方會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前提下,考慮歐盟的合理訴求,只有這樣,中歐關系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行穩致遠,實現共同繁榮,單喊話中國是沒用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