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我不需要你的同情!"林晚舟猛地將體檢報告拍在桌上,眼淚倔強地在眼眶里打轉。對面的男人面色尷尬,目光閃躲。
"我的價值不是由我的子宮決定的!"她聲音顫抖,卻依然挺直脊背。五次相親,五次失敗,全因那張薄薄的體檢報告。
回國半年,父母焦慮,親友嘲諷,"高學歷海龜"的光環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陰影下黯然失色。但林晚舟從未想過,命運的轉折會在那個雨夜,以最意外的方式降臨。
01:
十二年前,林晚舟站在首都機場的出發大廳,二十三歲的她即將飛往大洋彼岸攻讀生物醫學博士學位。父母的眼神里是掩不住的驕傲,鄰居們羨慕的目光如影隨形。"我一定會成功回來的,"她對父母承諾,"到時候找個好工作,嫁個好人家。"
那時的林晚舟單純而堅定,她相信努力就會有回報,未來的路會像教科書一樣按部就班地展開。她從未想過,十二年后的歸國之路會如此艱難。
在美國,林晚舟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實驗室與公寓之間,她度過了無數個不眠之夜。導師曾評價她:"你是我見過最有韌性的學生。"三十歲那年,她終于在頂級期刊上發表了重要論文,獲得了博士學位。緊接著,她在一家知名制藥公司找到了研究職位。
然而事業的順利并未延續到感情生活中。在異國他鄉,林晚舟的社交圈極為有限。偶爾幾次約會都因文化差異不歡而散。"等我事業穩定了再考慮個人問題吧,"她這樣安慰自己,"學歷和能力會是我最好的嫁妝。"
三十四歲那年,林晚舟開始感受到莫名的腹痛。起初她以為只是普通的痛經,直到疼痛變得頻繁而劇烈,她才去看了醫生。診斷結果是子宮內膜異位癥,醫生告訴她:"這種疾病可能會影響生育,建議盡早考慮懷孕計劃。"
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林晚舟這才意識到,自己忙于事業的生物鐘卻從未停止過。更雪上加霜的是,父親突發心臟病,需要長期調養。思慮再三,她決定回國照顧父母,并嘗試開始自己的人生下一章。
"海歸博士,年薪百萬,身高一米六八,氣質佳。"這是林晚舟的相親資料。父母和親戚迅速為她安排了各種相親機會,一開始反響熱烈。第一個見面的男士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高管,見面地點選在了一家高檔西餐廳。
"聽說你在美國讀的博士?研究方向是什么?"男人禮貌地問道。
林晚舟談起自己的研究領域時眼睛發亮:"我主要研究細胞免疫治療,特別是CAR-T技術在癌癥治療中的應用..."
對方微笑著點頭,卻明顯對這個話題缺乏興趣。飯后,他直奔主題:"你今年三十五了,有沒有考慮過生育問題?我家里希望能盡快有孩子。"
林晚舟的笑容僵在臉上。她坦誠地提到自己的健康狀況:"我有輕度子宮內膜異位癥,醫生說可能會影響生育,但并非完全不能生育..."
對方的眼神立刻變了,仿佛她攜帶著某種可怕的傳染病。兩天后,媒人帶來消息:"對方覺得條件不合適。"
02:
接下來的幾次相親如出一轍。當林晚舟提到自己的健康狀況,對方不是直接變臉,就是找借口草草結束約會。最夸張的一次,對方甚至在聽到"子宮內膜異位癥"后,立即接了個"緊急電話"匆匆離場。
最讓林晚舟崩潰的是第五次相親。對方是一位大學教授,知識淵博,談吐不凡。兩人相談甚歡,第二次見面時,男方甚至主動提出想進一步了解她。
"如果不介意的話,能否看一下你的體檢報告?"男人微笑著說,"我并非不信任你,只是我個人比較謹慎。"
林晚舟猶豫再三,最終同意了。她本以為一個知識分子會更加理性地看待這個問題。當對方看完報告后,臉上的表情讓她心涼了半截。
"林小姐,我很欣賞你的才華和見識,但我必須誠實。"男人清了清嗓子,"我已經四十歲了,如果要組建家庭,必須考慮生育問題。你的情況...可能會增加我們未來的不確定性。"
就在這家咖啡廳,林晚舟爆發了。她猛地將體檢報告拍在桌上,聲音因憤怒而顫抖:"我不需要你的同情!我的價值不是由我的子宮決定的!"
周圍的顧客紛紛側目,男人尷尬地低下頭,匆忙結賬離開。林晚舟獨自一人坐在那里,淚水無聲地滑落。
回到家,母親看到她紅腫的眼睛,嘆了口氣:"晚舟啊,你這個情況,是不是應該降低一點要求?你看隔壁老王家的兒子,雖然只是個普通上班族,但他可能不會那么在意你能不能生..."
"媽!"林晚舟打斷母親,"我不是商品,不需要因為所謂的'瑕疵'就貶值!我寧可單身,也不要被當作次品來對待!"
那晚,林晚舟躺在床上,回想著這半年來的遭遇。高學歷、海外經歷、優秀的職業發展,這些曾經被視為加分項的標簽,如今卻被一紙體檢報告全部抹殺。更可笑的是,許多相親對象的條件遠不如她,卻以"挑剔者"的姿態來評判她的價值。
第二天,林晚舟做了一個決定。她撥通了美國前同事的電話,詢問是否有回去工作的可能。然而對方告訴她,由于政策變化,現在回去工作簽證會很困難。
無路可退的林晚舟決定在國內重新開始。她聯系了幾家醫藥研發公司,很快收到了多個面試邀請。憑借出色的專業背景,她順利通過了星辰生物科技的面試,成為研發部副主管。
公司歡迎會上,林晚舟見到了研發部主管秦川。與她想象中的中年學者不同,秦川只有三十八歲,高大挺拔,眼神沉穩有力。令她意外的是,秦川不僅是國內知名的免疫學專家,還是她在美國發表論文的忠實讀者。
"林博士,你的CAR-T細胞改造技術論文我讀了不下十遍,"秦川真誠地說,"能和你共事是我們公司的榮幸。"
林晚舟沒想到自己的研究在國內也有知音,一時間感到莫名的欣慰。工作中,秦川尊重她的專業意見,經常與她討論研究方向。兩人合作無間,很快啟動了一個重要的免疫治療項目。
03:
三個月后的一個深夜,林晚舟獨自在實驗室加班。突然,一陣劇烈的腹痛襲來,她冷汗直冒,幾乎站立不穩。正當她扶著桌子勉強支撐時,秦川推門而入。
"林博士,這么晚還在..."他的話戛然而止,快步上前扶住搖搖欲墜的林晚舟,"你怎么了?需要去醫院嗎?"
林晚舟咬著牙搖頭:"沒事,老毛病了,休息一下就好。"
秦川堅持送她去醫院。急診科醫生檢查后表示,是子宮內膜異位癥急性發作,需要立即處理。林晚舟躺在病床上,緊張地看著醫生在病歷上記錄著什么。秦川始終守在一旁,眼神中滿是關切。
治療結束后,秦川開車送她回家。車內氣氛有些沉默,林晚舟不知該如何解釋自己的情況。
"不用勉強自己解釋,"秦川仿佛讀懂了她的心思,"健康問題誰都會遇到,這不影響你的專業能力和人格魅力。"
這句話像一股暖流涌入林晚舟心間。多少個夜晚,她懷疑自己的價值,質疑命運的不公,而秦川卻用簡單的一句話撫平了她內心的創傷。
從那天起,兩人的關系悄然改變。秦川會在她辦公桌上放一杯熱姜茶,說是對緩解痛經有幫助;會在她加班時,不動聲色地分擔一部分工作;也會在團隊會議上,給予她充分的發言機會和專業認可。
一次偶然的午餐,秦川聊起自己的過往。原來他曾經有過一段婚姻,妻子在三年前因車禍去世,留下他一個人。提起已故的妻子,秦川的眼中閃過一絲痛楚,卻又很快恢復平靜。
"所以我理解什么叫生活不如意,"秦川輕聲說,"但我也明白,人生總要向前看。"
林晚舟第一次感受到與一個男人如此深入地交流,不是相親市場上的條件交換,而是真正的心靈共鳴。隨著相處時間的增加,林晚舟發現自己對秦川產生了超出同事的感情。但相親失敗的陰影讓她不敢輕易表露心跡。
項目推進到關鍵階段,整個團隊都在加班加點。一天深夜,只剩林晚舟和秦川在實驗室。林晚舟無意中發現秦川的電腦屏幕上正在瀏覽一篇關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最新研究論文。
"你在看這個?"她驚訝地問。
秦川有些不好意思:"我想多了解一下...萬一你需要幫助,我至少能知道該怎么做。"
這一刻,某種情感的堤壩在林晚舟心中決堤。她第一次感受到被真正理解和接納的溫暖。兩人四目相對,空氣中彌漫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秦川輕輕握住她的手:"林晚舟,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感覺到,這段時間我..."
就在這時,實驗室的門突然被推開,安保人員進來提醒他們已經很晚了。這個即將告白的瞬間被打斷,兩人有些尷尬地分開。
第二天,秦川請林晚舟吃晚餐,正式表達了自己的心意。林晚舟卻猶豫了。
"秦川,你知道我的情況...我不確定我能給你一個完整的家庭。"
秦川認真地看著她:"林晚舟,我愛的是你這個人,不是你能提供什么。如果你擔心生育問題,我們可以領養,也可以嘗試輔助生殖技術。無論如何,我想要的是和你一起面對未來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