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人物姓名已做化名處理,部分細節進行了合理的文學化處理。
"王師傅,你瘋了吧?為了只破鳥把地磚都給砸了!"
"你懂什么?這鳥不對勁!"
"一只鳥能有什么不對勁的?你這是老糊涂了!"
"我糊涂?你看看這是什么!"
鄰居們的爭吵聲越來越大,圍觀的人群也越聚越多。70歲的王師傅手里攥著錘子,陽臺上的地磚已經被砸開了一個洞。
誰也沒想到,這個看似平常的發現,會讓一個見過世面的老頭徹底陷入沉默。
王師傅的手開始劇烈顫抖,嘴里的煙頭無聲地掉在了地上。
01
三月的春風還帶著寒意,王師傅裹著厚外套走在去花鳥市場的路上。路邊的玉蘭花開得正盛,白色的花瓣在風中飄灑,讓人想起老伴生前最愛的季節。
自從老伴走了三年,這個家就像個空殼子。以前老伴在的時候,家里總是熱熱鬧鬧的,她愛說話,愛嘮叨,連看電視都要評論兩句。現在房子里安靜得嚇人,有時候王師傅一整天都聽不到自己的聲音。
兒子在深圳做程序員,女兒在上海當老師,都有自己的小家庭,一年回來一次就不錯了。平時就靠微信視頻聊天,但總覺得隔著屏幕,少了些人情味。
王師傅是個閑不住的人,年輕時在紡織廠當電工,手藝精湛,廠里的機器壞了都找他。退休后鄰居家的小毛病也都找他修,換個燈泡、修個插座什么的。可這兩年身體不如從前,爬高上低的活干不動了,連出門都懶得出。
"要不養個什么東西吧。"這個念頭在他腦子里轉了好幾個月了。
養狗太麻煩,還得早晚遛彎,萬一它生病了還得跑獸醫院;養貓怕抓壞家具,而且他對貓毛過敏;養魚太安靜,就是個擺設,沒什么意思。
思來想去,還是鸚鵡好。能說話,有意思,還不用遛彎。
花鳥市場在城南,坐公交車要一個小時。王師傅很久沒出過遠門了,一路上看著窗外的風景,心情還不錯。
市場里熙熙攘攘,各種鳥叫聲此起彼伏。有清脆的金絲雀,有婉轉的畫眉,還有嘶啞的烏鴉。王師傅在各個攤位間轉悠,看得眼花繚亂。
"大爺,買鳥嗎?"一個中年攤主熱情地招呼他。攤主穿著軍綠色的夾克,皮膚黝黑,一看就是常年在戶外工作的人。
"看看鸚鵡,要那種能說話的。"王師傅停下腳步。
"那您可來對地方了!"攤主拍著胸脯保證,"我這些都是精品,保證說話利索,比人說得還清楚。"
攤主的攤位挺大,有十幾個鳥籠,里面關著各種各樣的鸚鵡。有只藍色的虎皮鸚鵡特別活潑,在籠子里蹦來蹦去,看到人就叫:"你好!你好!"聲音清脆響亮。
"這只多少錢?"王師傅指著虎皮鸚鵡。
"這個便宜,三百塊。不過我建議您看看那只,"攤主指著旁邊一只綠色的鸚鵡,"那只是亞馬遜鸚鵡,特別聰明,會說三十多句話,就是價格貴點,八百。"
王師傅搖搖頭:"太貴了。"
攤主又推薦了幾只,價格都在五百以上。王師傅的退休金一個月三千多,除了生活費,也剩不下多少。花太多錢買只鳥,他舍不得。
就在他準備離開的時候,角落里一只灰色的鸚鵡引起了他的注意。這只鳥個頭不大,羽毛灰中帶白,眼神特別有神,正安靜地站在棲桿上。跟其他鸚鵡的吵鬧不同,它顯得很安靜,很沉穩。
"這只多少錢?"王師傅指著它。
攤主看了一眼,神色變得有些復雜:"這只啊...便宜點,二百八。"
"怎么這么便宜?有什么毛病嗎?"
"沒毛病,身體健康著呢。"攤主猶豫了一下,"就是...這鳥有點特別。它原來的主人家里出了事,急著處理掉的。"
王師傅心里一動。一只會說話的鸚鵡二百八十塊,確實便宜。
"能說什么話?"
攤主走到籠子前,輕敲籠子:"小灰,叫一聲。"
鸚鵡歪著頭看了他一眼,過了幾秒鐘,清脆地說道:"你好,吃飯了嗎?"
聲音竟然有些沙啞,像個老頭的嗓子。但吐字清晰,語調自然,聽起來就像真人在說話。
王師傅樂了:"行,聲音挺好聽的。"
"它還會說別的,"攤主繼續逗它,"小灰,再說一句。"
"路上小心。"鸚鵡又說了一句,還是那種沙啞的老頭音調。
"謝謝。"
"不客氣。"
王師傅越聽越喜歡。這只鸚鵡不僅會說話,而且說話很有邏輯,就像真的在對話一樣。
"就要它了,二百八是吧?"
"大爺,我提醒您一句,"攤主收錢的時候說道,"這鳥剛換環境可能會不適應,您多耐心點。它...它跟原來的主人感情很深。"
"沒事,我有的是時間。"王師傅已經迫不及待要把小灰帶回家了。
攤主還送了鳥食和喂食器:"這些夠吃一個月的。記住,每天早晚各喂一次,水要每天換。"
"知道了。"
拎著鳥籠回家的路上,王師傅心情特別好。總算有個伴了,以后說話也有個響應的了。小灰在籠子里很安靜,偶爾轉轉頭,看看外面的風景。
到家后,王師傅把鳥籠放在客廳的窗臺邊,光線好,通風也好。他又給鸚鵡準備了水和鳥食,還在籠子里放了個小鏡子。
"以后我們就是伴了,"王師傅對著鳥籠說道,"我叫王建國,不過大家都叫我王師傅,你就叫小灰吧。"
鸚鵡歪著頭看著他,過了一會兒,忽然說:"建國好。"
王師傅一愣,隨即哈哈大笑:"還真聰明!看來你聽懂了。"
02
頭三天,小灰表現得很正常。它會在固定時間吃食喝水,偶爾叫幾聲,有時還會跟王師傅對話。
早上王師傅起床洗漱時,小灰會說:"早上好。"
"小灰,吃飯了。"王師傅給它添食的時候說。
"吃飯了,謝謝。"小灰的回答總是很及時。
"小灰,我去買菜了。"王師傅出門前會跟它打招呼。
"路上小心。"小灰每次都這么回答。
王師傅越來越喜歡這只鳥。它不僅會說話,而且說話的時機很準確,就像真的聽懂了一樣。有時候王師傅在廚房做飯,小灰會突然說:"辛苦了。"聽得王師傅心里暖暖的。
第四天早上,情況開始有了變化。
王師傅起床后照例去客廳看小灰,發現它正對著陽臺的方向,脖子伸得老長,眼神專注得像在看什么重要的東西。
"小灰,看什么呢?"王師傅順著它的視線看過去。
陽臺上除了幾盆花和晾衣架,什么也沒有。外面的天空灰蒙蒙的,也沒什么特別的。
鸚鵡沒有回應,依然保持那個姿勢,一動不動。
"可能是看外面的風景吧。"王師傅沒太在意。
但吃早飯的時候,小灰突然發出一連串急促的叫聲:"咯咯咯咯!"聲音尖銳刺耳,完全不像平時溫和的語調。
王師傅被嚇了一跳,差點把粥碗打翻:"怎么了這是?"
叫了一陣后,小灰又安靜下來,繼續看向陽臺。王師傅走過去檢查,陽臺上一切正常,沒有什么異常。
"可能是看到什么鳥了吧。"王師傅自己安慰自己。
但這種情況在接下來的幾天里越來越頻繁。每天早上和傍晚,小灰都會對著陽臺方向發出那種急促的叫聲,有時還會用爪子抓籠子,羽毛都炸起來了,看起來很焦急。
王師傅開始擔心。他仔細觀察小灰的行為,發現它總是看向陽臺的某個特定方向,不是隨便亂看。
第八天,王師傅忍不住給花鳥市場的攤主打了電話。
"老板,我買的那只鸚鵡最近有點不對勁。"
"怎么個不對勁法?"攤主的聲音聽起來很忙,背景里有各種鳥叫聲。
"就是對著陽臺叫,聲音特別急,好像很著急的樣子。而且總是看向同一個方向。"
"可能是看到什么東西了,鳥類視力比人好,能看到很遠的地方。也可能是想飛出去,被關久了有點煩躁。"
"那怎么辦?"
"你試試把籠子換個位置,或者在陽臺上放點它愛吃的,看能不能轉移注意力。"
王師傅按照建議試了試。他把籠子移到離陽臺更遠的位置,但小灰的反應更強烈了。一聽到要移動籠子,它就瘋狂地撲騰,羽毛掉得到處都是,嘴里發出凄厲的叫聲。
"不動不動,咱們不動。"王師傅趕緊把籠子放回原位。
奇怪的是,只要籠子還在原來的位置,小灰就安靜下來,繼續盯著陽臺。
王師傅又試著在陽臺上放了些瓜子和蘋果片,希望能吸引小灰的注意力。但小灰對這些東西毫無興趣,依然專注地看著某個方向。
鄰居李嬸聽說了這事,也過來看熱鬧。
"老王,你這鳥怎么了?怎么老是對著陽臺叫?"
"我也不知道啊,買回來一個星期,就這樣了。"王師傅搖頭嘆氣。
"會不會是發情期到了?我聽說鳥類發情的時候會比較煩躁。"
"才一個星期,應該不會吧。"
李嬸仔細觀察了一會兒:"你看它的眼神,好像真的在看什么東西。會不會陽臺那邊有什么吸引它的?"
"我看了好多遍,什么也沒有啊。"
"鳥的感覺比人敏銳,說不定它聽到什么聲音了,或者聞到什么味道了。"
王師傅覺得有道理。他在陽臺上仔細檢查了一遍,地面、墻壁、天花板,都沒有發現異常。他甚至趴在地上仔細聽,確實好像有很微弱的聲音,但聽不清是什么。
"可能真的有什么。"王師傅嘀咕著。
第十天的時候,王師傅決定放小灰出來透透氣,看看它到底想要干什么。
籠門一開,小灰立刻沖了出來,直奔陽臺。它沒有像普通鳥類那樣到處亂飛,而是目標明確地飛到陽臺上,然后落在地面上。
小灰在陽臺上沿著墻角走動,爪子在地磚上發出"咔咔"的聲響。它一邊走一邊低頭嗅著什么,像只小狗在尋找味道。
走到陽臺東南角的時候,小灰停了下來。它低頭看著腳下的地磚,開始用嘴輕輕啄地面。
"小灰,那沒有吃的。"王師傅走過去想把它抱回來。
但小灰很執拗,任由王師傅怎么召喚都不肯離開那個位置。它一下一下地啄著地磚縫隙,發出輕微的"篤篤篤"聲。
王師傅蹲下來仔細看那塊地磚。是普通的白色瓷磚,規格30×30厘米,和其他地方的磚完全一樣。縫隙里也很干凈,沒有食物殘渣,連灰塵都不多。
"這到底有什么特別的?"王師傅百思不得其解。
他試著把小灰抱走,但小灰掙扎得特別厲害,還咬了他一口。無奈之下,王師傅只能讓它繼續在那里啄。
從那天起,小灰每次出籠都會直奔那個角落。不管王師傅用什么食物引誘,它都不肯離開。有時候王師傅想強行把它抱走,小灰就會發出凄厲的叫聲,掙扎得羽毛亂飛。
03
半個月過去了,小灰對那個角落的執著程度不減反增。
王師傅的生活作息都被它打亂了。每天早上六點,小灰就開始對著陽臺叫喚,聲音越來越急促,越來越響亮。王師傅被吵得睡不好覺,黑眼圈都出來了。
"小灰,你到底想干什么?"王師傅蹲在陽臺上,看著埋頭啄地磚的鸚鵡,語氣里帶著無奈和疲憊。
更讓他擔心的是,小灰開始不好好吃飯了。以前它食欲很好,現在經常是碰都不碰食盒,一門心思就想著那個角落。王師傅看著它一天天瘦下去,心疼得不得了。
樓上的張師傅是個退休的獸醫,聽說這事后主動過來看看。
"老王,讓我看看你這鳥。"張師傅帶著老花鏡,仔細觀察小灰的行為。
"怎么樣?有什么問題嗎?"王師傅緊張地問。
"從外表看,這鳥身體沒問題。羽毛有光澤,眼神清澈,就是有點瘦。"張師傅搖搖頭,"但這行為確實不正常。野生鳥類有時候會表現出固定行為障礙,但家養鸚鵡很少見。"
"那怎么辦?"
"你試試給它換個環境,或者找個鳥類行為專家看看。"
王師傅又咨詢了幾個養鳥的朋友,得到的建議五花八門:
老李說:"可能是發情期到了,表現比較異常。你給它找個伴試試。"
老劉說:"也許是想筑巢,你給它準備點草料、棉花什么的。"
老趙說:"會不會是生病了?精神出了問題。你帶去獸醫那好好檢查檢查。"
王師傅試了各種方法。他去寵物店買了筑巢材料,小灰理都不理;他帶小灰去寵物醫院做了全身檢查,醫生說身體各項指標都正常;他甚至還請了個據說很靈驗的風水師傅來看,說是房子氣場沒問題。
所有方法都試過了,小灰還是那樣。而且情況越來越嚴重,它啄地磚的時間越來越長,有時候一啄就是幾個小時,連喝水都顧不上。
鄰居們也都知道這事了,有事沒事就過來看熱鬧。
"老王,你這鳥成精了吧?"對門的小劉開玩笑說。
"別胡說,"王師傅沒好氣地回答,"我現在愁死了,這鳥要是再這樣下去,非得餓死不可。"
"要不你把那塊磚撬開看看?"李嬸建議道,"說不定下面真有什么東西。"
"撬磚?那不是破壞裝修嗎?"王師傅猶豫了。
"你看這鳥這么執著,肯定有原因。萬一下面真有什么呢?"
王師傅搖搖頭:"再看看吧,也許過幾天就好了。"
但事情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更加嚴重了。
第二十天的早上,王師傅被一陣特別尖銳的叫聲驚醒。他匆忙穿上衣服沖到客廳,發現小灰正在籠子里瘋狂地撲騰,羽毛亂飛,眼神特別焦急。
"又怎么了?"王師傅趕緊開籠門。
小灰沖出籠子,這次跑得比平時更急。它幾乎是飛奔到陽臺角落,然后開始瘋狂地啄地磚。
"篤篤篤篤篤!"
啄擊的聲音比以前密集得多,力度也大得多。王師傅看到小灰的嘴都啄出血了,心疼得不得了。
"小灰!別啄了!"王師傅想抱它。
但小灰仿佛著了魔一樣,任何外力都阻止不了它。它一下一下地啄著,嘴里還發出嗚咽般的叫聲,聽起來像是在哭,像是在求救。
王師傅看得心都碎了。這只鳥跟他相處了二十天,已經有感情了。看它這么痛苦,自己也難受。
就在這時,王師傅注意到一個重要的細節:小灰啄的地方,地磚縫隙里出現了細小的白色粉末。
他蹲下身仔細觀察,發現那些粉末是從地磚縫隙里掉出來的。也就是說,小灰真的把縫隙啄開了一點。
"難道下面真的有什么東西?"
這個念頭一旦產生,就在王師傅心里生根發芽。他開始回想這二十天的種種異常:小灰對這個位置的執著、它急切的叫聲、它寧可不吃飯也要守在這里的行為...
"莫非真的有什么秘密?"
當天下午,越來越多的鄰居過來圍觀。大家對這只"怪鳥"都很好奇。
"老王,你這鳥太奇怪了,"樓下的老陳說,"我養了十幾年鳥,從沒見過這樣的。"
"是啊,就像著了魔一樣。"李嬸也搖頭。
"會不會真的有什么東西?"張師傅摸著下巴思考,"我覺得應該檢查一下。"
"可是撬磚太麻煩了,萬一沒有東西,不是白忙活嗎?"王師傅還在猶豫。
"你先用工具敲敲試試,如果下面是實心的,敲擊聲會很悶。如果是空的,聲音會不一樣。"張師傅給出專業建議。
王師傅覺得有道理。當天晚上,他找出家里的工具箱,拿出一把小榔頭。
他先在其他地方敲了敲,"咚咚咚",聲音很沉悶,顯然下面是實心的。
然后他在小灰經常啄的那個位置輕輕敲擊。
"咚咚..."
聲音明顯不一樣!有回音!
王師傅心里一震,又敲了幾下。確實,這個位置的敲擊聲有明顯的空洞感。
"下面真的是空的!"
他用手指輕輕按壓地磚,感覺有輕微的松動。再仔細觀察縫隙,發現這塊磚的縫隙確實比其他地方寬一點點。
"這..."王師傅倒吸一口冷氣。
04
第二十一天一早,王師傅就去五金店買了工具:螺絲刀、小榔頭、撬棍,還有手電筒。
回到家,小灰依然在那個角落啄個不停。看到王師傅拿著工具過來,它竟然安靜下來,眼神里透著期待。
"小灰,你是想讓我幫你嗎?"王師傅輕聲問。
鸚鵡歪著頭看他,叫了一聲:"幫幫忙。"
王師傅心里一震。這句話,小灰以前從來沒說過。它是在求助嗎?
消息很快傳開了,鄰居們紛紛過來圍觀。先是李嬸,然后是樓上的張師傅,再然后是對門的小夫妻,連樓下的幾家人也都上來了。
"老王,你這是要干什么?"李嬸好奇地問。
"我準備看看這下面到底有什么。"王師傅擦了擦汗,"這鳥啄了二十多天,肯定有原因。"
"真的要撬開?"張師傅有些擔心,"萬一沒有東西怎么辦?"
"那就當買個教訓吧。"王師傅已經下定決心,"我總不能眼看著小灰這么折磨自己。"
他先用螺絲刀輕輕撬動地磚縫隙。工具插進去很容易,說明縫隙確實比較寬。他沿著四條邊都試了試,發現整塊地磚都是松動的。
"咚咚咚。"王師傅又用榔頭輕敲了幾下,確認下面是空的。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樓道里擠滿了人。大家都好奇地看著這一幕,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我覺得下面可能有老鼠洞。"
"也可能是以前裝修時留下的空隙。"
"說不定有寶貝呢,電視劇里經常這么演。"
"別瞎想了,哪有那么多寶貝。"
王師傅深吸一口氣,開始小心翼翼地撬動地磚。他不敢用力過猛,怕損壞下面的東西。
地磚的一個角慢慢翹起來了,露出下面黑漆漆的空間。王師傅用手電筒往里照,光束照到了什么東西。
"真的有東西!"有人喊道。
圍觀的人都屏住了呼吸,伸長脖子往前看。
王師傅繼續小心地撬動,地磚被完全掀開了。下面露出一個方形的洞,大約有二十厘米見方,十幾厘米深。
洞里確實有東西,是一個深綠色的物體。
"這是什么?"王師傅用手電筒仔細照著。
他伸手進去,摸到了一個硬邦邦的物體。費了點勁才把它拽出來。
是一個深綠色的鐵盒子,大約有飯盒那么大,表面有些銹跡,但保存得還算完好。盒子很沉,里面顯然裝著不少東西。
圍觀的人都驚呆了。真的有東西!而且看起來很重要的樣子。
"老王,快打開看看!"有人催促道。
"是啊,快開開!"
王師傅拿著盒子,手開始顫抖。這個盒子顯然在這里藏了很長時間,而小灰...小灰怎么會知道這里有東西?
"可能是前住戶留下的吧。"李嬸猜測道。
"那為什么這鳥知道?"張師傅疑惑地問。
所有人都看向小灰。小灰正安靜地站在一旁,眼神里有種說不出的哀傷,就像完成了什么重要使命一樣。
王師傅深吸一口氣,用顫抖的手去開盒子的蓋子。蓋子有些緊,但還是被打開了。
盒子一打開,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