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自從中美關稅戰后,美國經濟遭受巨大影響,為此特朗普不得不選擇退步,從而換取合作。
為此他有意在今年9月份帶領美國商界精英訪華,從而尋求合作。
然而就在美國媒體透露特朗普有意訪華后,特朗普又下令逮捕6名中國公民。
這種訪華前先立下馬威的行為,正是特朗普慣有手段。
7月1日,美國方面曝出有6名中國公民因資助朝鮮武器項目,被美方逮捕,美國的這種行為和當年對待孟晚舟的手法如出一轍。
其核心是利用強大的國內法體系,強行賦予自己“世界警察”的身份,把司法變成一種趁手的武器。
目的不在于案件本身,而在于制造一種“人人自危”的寒蟬效應,從而在未來的中美談判中得到更多的籌碼。
除了抓捕中國公民外,美國還有第二套方法,那就是“關稅”,特朗普認為關稅簡單粗暴,用強行扭曲貿易流向,讓人坐立不安。
第三個是美國的“軍事威脅”,如今美國在太平洋設立新的司令部,部署“多領域特遣隊”,這不是常規的軍事調動,它把威懾實體化、前沿化,尤其是在臺海這樣的敏感地帶,提前預設戰場。
面對美國逮捕中國公民現象,中方又是作何回應呢?
在7月1日,有記者詢問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有關美國逮捕中國公民的問題,對此毛寧表示:
這句話就是在告訴全世界,美國逮捕中國公民的行為是沒有國際法依據,而是他們單方面的行為。
從這句話中就能看出美國一直都藐視國際法的存在,將自身法律視為國際法,從而對他國公民的行為進行限制,這就是赤裸裸的“霸權行為”。
美國用的是一套行為,絕對是基于冷戰思維的行為,這種行為對付一個相對封閉、經濟結構單一的對手或許有效,但用在中國身上,卻處處碰壁。
因為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當年的蘇聯或日本。
美國無法用關稅和霸權行為去孤立“世界工廠”,因為全球的供應鏈都與它血脈相連,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甚至一千二。
同時也無法用技術封鎖去困死一個本身就擁有全球最大工程師紅利、最完整工業體系和最龐大內需市場的國家,封鎖的最終結果,往往是逼出一個更強大的自主技術體系。
對于美國來說,這種蠻橫的經濟脅迫,正在讓更多的國家加快“去美元化”,因為美元隨時可能變成威脅他國的“武器”。
如今,人民幣在國際石油貿易中的結算比例正在攀升,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探索本幣交易,美國想用關稅堵別人的路,最終結果只會瓦解“美元霸權”。
美國前腳抓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后腳的回應就很有講究,除了“堅決反對”,還罕見地加了一句“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中國公民的正當合法權益”。
這話說得極有分量,既在道義上指出其非法性,又暗示了對等反制的可能,但具體是什么措施,不說透,這種“留白式警告”,比聲嘶力竭的抗議更有力量。
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美國常常憑借其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干涉他國內政,在世界各地挑起爭端,以維護其地緣政治利益。
未來,中美之間基于世界觀差異的博弈仍將持續,但歷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擋的,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美國的霸權主義行徑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質疑和抵制,其單邊主義終將被時代所淘汰。
而中國所倡導的理念,正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同和支持,中美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盡管兩國存在世界觀等方面的差異,但也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如在應對氣候變化、全球疫情防控、國際反恐等全球性問題上,都需要雙方攜手合作。
美國應該認清形勢,摒棄冷戰思維和霸權主義,以平等、尊重和合作的態度對待中國,與中國共同推動構建新型大國關系,這才是符合兩國人民利益和世界發展大勢的正確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