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消費大國
編者按
當前,提振消費成為我國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政策支持的主要著力點。國務院總理李強日前在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又稱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中國在加力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開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推動中國在“制造大國”的堅實基礎上成長為超大體量的“消費大國”。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對此,中國經濟時報邀請智庫專家圍繞如何大力提振消費、打造消費大國展開分析把脈,提出真知灼見。
核心觀點:
夯實“制造大國+全球市場”底座,構建激發和提振消費的長效機制,不僅將重塑中國經濟格局,更將為世界經濟注入確定性。激發和提振消費的十大支柱相互支撐、協同發力,是一項涉及經濟、社會、治理多領域的系統工程,要避免“木桶效應”。
■楊繼瑞
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向世界宣告了中國高質量發展縱深推進,依托“制造大國”的深厚根基,全力邁向“消費大國”的新征程。
圍繞大力提振消費,相關部委也出臺了多項重要政策。比如中國人民銀行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提出19項具體舉措;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將于7月下達第三批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
消費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其持續健康增長關乎發展全局。當前,構建激發和提振消費的長效機制,需要跳出短期刺激窠臼,立足長遠、系統謀劃。中國消費提振戰略,正通過十大支柱構建起系統性支撐框架。
穩就業增收入:筑牢消費能力之基
著力為市場主體護航,實施更精準減稅降費、融資支持政策。貫徹落實、落地、落細《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激發和穩定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預期,特別是為吸納就業主力的小微企業與個體工商戶“雪中送炭”,穩定就業基本盤。聚焦重點群體,強化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困難群體就業服務與技能培訓,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就業,提升其收入預期與消費底氣。進一步優化分配格局,完善工資合理增長機制,探索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提升的可行路徑,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加快推進勞動、資本、知識、技術等要素市場化配置,健全完善融資服務機制,增加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創新適應家庭財富管理需求的金融產品,規范居民投資理財業務,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此外,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形成“橄欖型”社會結構。
消費活力的源頭活水在于居民的“錢袋子”。當前政策聚焦就業質量提升與收入分配優化,就業蓄水池擴容,政策繼續向中小微企業傾斜信貸資源,著力提升勞動力市場適配性。以“擴中提低”行動推動技術工人薪酬的增長,試點新業態從業人員工傷保險全覆蓋,讓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高于GDP增速。試點保障性REITs,將資產收益轉化為居民分紅;鼓勵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讓農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促進城鄉居民消費能力穩步增長。
供給側提質擴容:滿足多元消費需求
消費的轉型升級呼喚消費品和消費服務供給端的結構性改革。推動消費品和消費服務的品質革命。加大對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質量和性能,推出更多高品質、高性能的產品,滿足消費者對中高端商品的需求。注重國貨精品的鍛造,大力支持企業研發創新,提升產品質量、設計感與文化內涵,打造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新國貨”品牌,滿足人民消費的轉型升級需求。
擴大優質醫療、教育、養老、育幼、文化、旅游等服務供給,破解供給不足、質量參差痛點,釋放服務消費巨大潛能。注重新需求精準響應,鼓勵企業敏銳捕捉“銀發經濟”“她經濟”“單身經濟”“健康經濟”等細分領域需求,開發適老化、個性化、綠色化產品與服務。
場景創新驅動:點燃消費新熱情
以場景革命重構消費人貨場關系。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支持打造深度沉浸式文旅體驗項目(如主題公園、文化街區、夜間演藝),開發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研學旅行精品線路。以沉浸式體驗消費賦能,借助發展新質生產力,運用VR/AR、全息投影、人工智能等技術,在購物中心、博物館、景區等場所創新打造沉浸式互動消費場景,提升趣味性與吸引力。
以跨界消費新場景的融合共生,鼓勵“商業+藝術”“商業+體育”“商業+生態”等模式創新,培育集購物、休閑、社交、娛樂于一體的復合型消費空間。大力發展美食、美飲(酒、茶及各種飲品)、美品(伴手禮)、美景(特色消費場景)和美文(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創載體)組合集成的“五美嵌套型首發經濟”。
數字經濟賦能:重塑消費新生態
數字技術正在改寫消費規則。規范發展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等新業態,支持平臺企業技術創新,提升消費體驗與效率。普及智慧零售,推動實體商業數字化改造,普及無人便利店、智能貨架、精準營銷,實現線上線下無縫融合(OMO)。
依法合規利用消費大數據,洞察需求變化,指導產品研發與精準營銷,優化供應鏈管理,實現供需更高效匹配,以智能決策系統預測消費爆款;以區塊鏈溯源,防止假冒偽劣;以無界消費網絡的構建,提升消費品配送時效等。
減負穩預期:釋放消費潛力
著力破解“有錢不敢花”的消費預期困局。持續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學前教育逐步納入公共服務體系;規范校外培訓,探索家庭教育支出專項抵扣或補貼;對義務制民辦教育逐步實施政府補貼加政府采購學位制度等,緩解消費者的教育焦慮。
深化醫保改革,擴大報銷范圍與比例,推動藥品與高值耗材集中采購常態化,發展普惠型商業健康保險。完善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降低居住成本對消費的擠出效應。
完善基礎設施:暢通消費脈絡
促進消費基礎設施和硬件升級,打通制約消費的設施堵點。著力加快建設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特別是提升農產品上行效率與消費品下行便捷度。
優化小區、社區、街道商業設施布局,發展“五分鐘小區生活服務點”“十分鐘社區生活服務站”“一刻鐘街道便民生活圈”,補齊養老、托育、家政等服務網點短板。超前部署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換電站、5G網絡、千兆光網等新型消費基礎設施,發展家庭小型儲能設備,為智能家居、自動駕駛等新消費鋪路,優化社區幼兒、學生課后托管場地和設施,對老舊校區進行適老化改造,加裝電梯等。
以舊換新與消費券:催化乘數效應
數據顯示,每1元消費券可撬動3.5元新增消費。要著力推動消費券發放制度化、常態化,更多采用數字化手段(如與電子支付平臺綁定),提升發放效率與精準度。消費券要更多地向重點領域傾斜,將資源更多投向受沖擊大的接觸性服務業(餐飲、旅游、文化娛樂)及大宗耐用品(綠色家電、新能源汽車),以撬動更大的乘數效應。政企協同聯動,鼓勵地方政府與平臺企業、金融機構合作,積極探索節假日的“出行消費券”,設計“消費券+商戶折扣+金融免息分期”組合包,放大政策合力。
國家要持續向地方直接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專項用于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在資金分配上,要綜合考量各地區常住人口數量、地區生產總值、汽車和家電保有量以及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及資金執行情況等因素。對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區予以適度資金傾斜,以此激勵各地積極推進以舊換新工作,充分發揮政策資金的最大撬動作用,引導更多高質量耐用消費品走進居民生活。
時間供給保障:創造消費機會
提振消費能級,要釋放時間約束的消費潛能。強力保障帶薪年休假權利落實,鼓勵企業在不影響生產經營的前提下,為職工提供更多的休假機會,如設置企業內部的福利假等。同時,對落實休假制度良好的企業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或獎勵,提高企業積極性。探索試點企業“彈性作息”“2.5天小長假”制度、學生春假和秋假制度,增加居民集中休閑消費時間。優化法定節假日安排,豐富假日文化休閑活動供給,激發假日消費熱潮。
在保障安全與秩序前提下,放寬夜間經營限制,優化公共交通配套,點亮城市“夜經濟”。
錯峰消費引導,景區實施淡季票價優惠。
國際消費目的地:匯聚全球購買力
打造“全球購物天堂”,優化離境退稅流程,擴大政策覆蓋范圍與試點城市,提升購物體驗與國際吸引力。在核心城市、重點口岸增設市內及口岸免稅店,適度提升免稅購物額度,引入更多國際一線品牌。
著力提升重點商圈、旅游景點多語種服務、國際支付便利度,突破外卡受理瓶頸,提升消費爭議解決機制等軟環境。實現外卡POS機覆蓋,微信支付支持綁定Visa卡等。
權益保護強化:筑牢消費信任基石
著力構建放心消費環境,對大數據殺熟、虛假宣傳、預付卡跑路、假冒偽劣等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零容忍”,強化執法震懾。
進一步完善產品和服務質量標準,加強質量管理和品牌建設。推動企業開展質量認證和服務認證,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讓消費者能夠購買到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增強消費信心。健全在線糾紛解決機制(ODR),推廣消費維權“綠色通道”,降低維權成本,提升維權效率與獲得感。完善企業信用記錄與公示制度,實施失信聯合懲戒,引導企業誠信經營;探索建立消費者集體訴訟制度。
夯實“制造大國+全球市場”底座,構建激發和提振消費的長效機制,不僅將重塑中國經濟格局,更將為世界經濟注入確定性。以上激發和提振消費的十大支柱相互支撐、協同發力,是一項涉及經濟、社會、治理多領域的系統工程,要避免“木桶效應”,不能有短板,各項政策要避免“合成謬誤”,形成“合成有效”的相得益彰?!胺€就業”與“減負擔”旨在夯實消費能力根基,“優供給”與“創場景”著力激發消費意愿,“數字賦能”與“基建完善”提供強大的消費支撐環境,“消費券和換新”與“增假期”著力創造有利消費的觸發條件,“國際化”拓展消費增量空間,“強維權”守護消費信任底線。唯有堅持提振消費的問題導向、系統思維,以體制機制創新破除障礙,方能真正釋放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澎湃內需潛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而強勁的動力。讓消費這駕“主引擎”高速運轉,不僅會驅動高質量發展航船破浪前行,更將深刻提升億萬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品質與幸福成色。
(作者系重慶工商大學原校長、二級教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