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老陳,你快過來看看這是什么東西!”小李的聲音在山谷里回蕩。
老陳放下手中的測量儀,大步走向推土機停下的地方。
將雜亂藤蔓和倒塌的樹木推開后,一排銹跡斑斑的卡車出現在他們眼前。
“這車子,我好像在哪里見過?”老陳皺著眉頭,心里有種說不出的不安。
01
山路拓寬工程進行到第三天的時候,一切都按計劃進行。推土機轟隆隆地推著土石,工人們揮汗如雨地忙碌著。
小李操作著推土機,按照既定路線清理著山坡上的植被。這條廢棄的老公路已經被大自然完全接管,茂密的藤蔓和倒塌的樹木讓它看起來像是從來沒有存在過。
“咦?”小李突然停下了推土機。
鏟斗推開一片特別茂密的藤蔓后,露出了一些不尋常的東西。金屬的反光在陽光下閃爍著,這絕對不是自然的產物。
“老陳!”小李喊道,“你過來看看這個!”
老陳是工程隊的隊長,五十多歲,在這一帶工作了快三十年。他見過各種稀奇古怪的事情,但是當他走近那些被清理出來的東西時,還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些是...卡車?”老陳的聲音有些顫抖,“而且不止一輛。”
隨著更多藤蔓被清理掉,一個令人震驚的景象出現了。八輛卡車整整齊齊地排成一字形,就像是在等待什么命令一樣。
“這些車子看起來很老了。”小李跳下推土機,仔細打量著這些車輛,“車身都銹成這樣了,得有多少年了?”
老陳走到最前面的那輛車前面,仔細觀察著車頭的標志和車身的結構。他的表情越來越凝重。
“這些是解放牌卡車。”老陳說道,“我爸爸以前開過這種車,這個車型得有四十年了。”
“四十年?”小李瞪大了眼睛,“那這些車子是怎么到這里來的?”
老陳搖搖頭,心里的疑惑越來越深。這條廢棄的公路已經很久沒有人走過了,而且這些車子的位置很奇怪,它們并不是因為故障或者事故停下的,而是有序地排列著。
“你先別動這些車子。”老陳對小李說道,“我去打個電話,這事情不簡單。”
小李點點頭,但是他的好奇心已經被完全激發了。他繞著這些車子走了一圈,發現了更多奇怪的地方。
“老陳,你快回來!”小李又喊道,“這些車子的車牌號碼我看不清楚了,但是格式很老,真的像是幾十年前的。”
老陳正在和縣里的交通部門通話,聽到小李的話,他的心情變得更加復雜。
“縣里的人說,四十年前確實有一支運輸車隊失蹤了。”老陳掛斷電話后對小李說道,“家屬找了很多年都沒有找到。”
“失蹤的車隊?”小李感到一陣寒意,“那司機呢?”
“不知道。”老陳搖搖頭,“但是縣里的人說,明天會派專家過來調查。”
消息傳播的速度比想象中要快得多。到了晚上,附近幾個村子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
“真的是四十年前的車隊?”村民老王問道。
“千真萬確。”老陳點點頭,“我親眼看到的,車型和年代都對得上。”
老王的表情變得有些復雜。他沉思了一會兒,然后說道:“四十年前,我還是個小伙子,確實記得有一支車隊路過我們村子。”
“你記得?”老陳立刻來了精神,“你還記得什么細節嗎?”
“那支車隊很特別。”老王回憶道,“司機們看起來都很年輕,而且他們的車子裝得很滿,但是用篷布蓋得嚴嚴實實的,看不出裝的是什么東西。”
“他們在村子里停留了嗎?”老陳問道。
“停了一晚上。”老王說道,“我記得很清楚,因為那天晚上我正好在村頭值夜,和幾個司機聊了幾句。”
“他們說什么了?”
“沒說什么具體的,只是說要運一批重要的東西,要走山路。”老王皺著眉頭,“第二天一早他們就走了,從那以后就再也沒有見過。”
老陳聽得很認真,心里的疑惑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更多了。
“老王,你還記得其他的細節嗎?”老陳問道。
“有一個細節很奇怪。”老王想了想,“那些司機雖然看起來很年輕,但是他們的眼神很特別,好像背負著什么重要的任務。”
“什么樣的眼神?”
“怎么說呢,就是那種很認真、很專注的眼神,不像是普通的貨車司機。”老王搖搖頭,“當時我就覺得奇怪,但是也沒有多想。”
02
第二天一早,縣里的專家就到了。領頭的是交通史專家李教授,還有文物部門的張主任。
“這些車子的確是四十年前的車型。”李教授仔細觀察了幾輛車子后說道,“而且保存得相當完好,雖然外表銹蝕嚴重,但是結構基本完整。”
“有沒有可能確定車隊的身份?”張主任問道。
“車牌號碼已經模糊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車架號來查。”李教授說道,“另外,我們需要打開車門看看里面的情況。”
“會不會有危險?”老陳擔心地問道。
“應該不會。”李教授搖搖頭,“這些車子已經在這里待了四十年,如果有危險的話,早就發生了。”
聽到專家要打開車門,圍觀的村民們都很興奮。大家都想知道這些神秘的車子里到底裝著什么東西。
“不過,我們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張主任說道,“畢竟這些車子有可能涉及文物保護。”
專家們開始了詳細的調查工作。他們不僅要查明車隊的身份,還要弄清楚車隊消失的原因。
“我查到了一些資料。”李教授拿著一份文件說道,“四十年前,確實有一支運輸車隊在這一帶失蹤了。”
“具體是什么情況?”張主任問道。
“這支車隊隸屬于一個特殊的運輸公司,專門負責運輸一些重要物資。”李教授解釋道,“失蹤的那天,他們按照既定路線行駛,但是到了預定時間卻沒有到達目的地。”
“家屬有沒有尋找過?”
“找過,找了很多年。”李教授搖搖頭,“但是這一帶山路復雜,而且當時的搜索技術有限,一直沒有找到任何線索。”
老陳在旁邊聽著,心里的感受很復雜。作為一個在這一帶工作了幾十年的人,他對這些司機的遭遇感到同情。
“李教授,您覺得這些司機現在還有可能活著嗎?”老陳問道。
李教授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道:“從時間上來看,即使他們當時還年輕,現在也已經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
“我想聯系一下他們的家屬。”張主任說道,“也許能夠找到一些線索。”
調查工作進行得很仔細。專家們不僅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還走訪了附近的村民。
“我找到了一個重要的線索。”李教授興奮地說道,“當年車隊失蹤后,有一個司機的兒子一直在尋找,現在還活著。”
“真的嗎?”張主任立刻來了精神,“我們可以聯系到他嗎?”
“可以,他現在住在縣城里,已經五十多歲了。”李教授說道,“我已經聯系了他,他明天會過來。”
第二天,一個中年男子出現在現場。他看起來很激動,眼中含著淚水。
“我叫劉建國,我爸爸是當年失蹤車隊的司機。”中年男子自我介紹道,“我等這一天等了四十年。”
“您父親叫什么名字?”李教授問道。
“劉大海。”劉建國說道,“他是車隊的副隊長,開的是第三輛車。”
劉建國走到第三輛車前面,用手輕輕撫摸著銹跡斑斑的車身。
“這真的是我爸爸的車。”劉建國的聲音有些顫抖,“我小時候經常和他一起坐在駕駛室里。”
“您父親有沒有說過他們要運什么東西?”張主任問道。
“沒有說過具體的,只是說很重要。”劉建國搖搖頭,“但是我記得,出發前幾天,我爸爸的情緒很特別。”
“什么樣的情緒?”
“既興奮又緊張,好像要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劉建國回憶道,“他還特地給我和媽媽買了新衣服,說等他回來就給我們一個驚喜。”
聽到這些,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了一種沉重的情緒。四十年來,這個家庭一直在等待著一個永遠不會回來的人。
“我們一定會查清楚真相的。”張主任握著劉建國的手說道,“讓您父親和其他司機們安息。”
劉建國點點頭,眼淚流了下來。
為了更好地調查這些車輛,專家們決定進行全面的清理工作。
“我們需要小心一些。”李教授對清理工人說道,“這些車子可能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清理工作進行得很慢,每一步都要仔細記錄。隨著植被的清除,這些車子的全貌逐漸顯現出來。
“這些車子的排列很有規律。”張主任觀察著車隊的位置說道,“每輛車之間的距離幾乎相等。”
“這說明什么?”老陳問道。
“說明他們不是因為突發情況停下的,而是有計劃地停在這里。”李教授分析道,“但是為什么要停在這里呢?”
03
清理工作進行到第三天,工人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李教授,您過來看看這個。”清理工人小趙指著一輛車的輪胎說道,“這個輪胎看起來保存得太好了。”
李教授走過去仔細觀察,發現確實如小趙所說,輪胎雖然有些老化,但是基本結構還很完整。
“這不太正常。”李教授皺著眉頭,“在野外環境下,橡膠制品應該老化得更嚴重才對。”
“會不會是因為這里的環境比較特殊?”張主任猜測道。
“有可能,但是不太可能保存得這么好。”李教授搖搖頭,“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這些車子在停下來之前就做了特殊的保護處理。”李教授說道,“但是這樣的話,問題就更復雜了。”
清理工作繼續進行,更多奇怪的現象被發現了。
“這些車子的駕駛室里沒有任何個人物品。”負責清理駕駛室的工人報告道,“連司機的座椅墊子都沒有。”
“什么都沒有?”張主任感到奇怪。
“什么都沒有,干干凈凈的。”工人確認道,“好像是刻意清理過的。”
這個發現讓所有人都感到困惑。如果是突然遭遇意外,司機們應該來不及清理駕駛室。如果是有計劃的行動,那么他們為什么要把車子留在這里?
“我覺得這件事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么簡單。”老陳對李教授說道,“這些司機好像是故意把車子停在這里的。”
“你這么認為的依據是什么?”李教授問道。
“第一,車子的排列太整齊了。第二,駕駛室被清理得太干凈了。第三,輪胎和一些關鍵部件保存得太好了。”老陳一一列舉道,“這些都不像是意外事故的結果。”
李教授點點頭,老陳的分析很有道理。
“但是如果是有計劃的行動,那么他們的計劃是什么?”張主任問道,“為什么要把車子留在這里?”
“也許答案就在車廂里。”李教授看著這些車子說道,“我們必須打開車門看看里面裝的是什么。”
打開車門的決定一經做出,就引起了巨大的關注。不僅是當地的村民,連附近縣市的人都趕來圍觀。
“這些車子里可能裝著什么寶貝。”一個村民興奮地說道。
“也有可能是什么危險的東西。”另一個村民擔心地說道。
“不要亂猜測。”老陳維持著秩序,“專家們會小心處理的。”
為了確保安全,專家們請來了專業的開鎖師傅和機械師。
“這些車子的鎖已經銹得很厲害了。”開鎖師傅老孫檢查了幾輛車的車門后說道,“但是應該還能打開。”
“會不會有危險?”張主任擔心地問道。
“應該不會。”老孫搖搖頭,“這些鎖的結構很簡單,而且時間這么長了,即使有什么機關也應該失效了。”
機械師老吳也檢查了車子的狀況。
“這些車子的機械結構保存得相當好。”老吳說道,“雖然外表銹蝕嚴重,但是關鍵部件都還完整。”
“那就意味著車廂里的東西也有可能保存得很好?”李教授問道。
“很有可能。”老吳點點頭,“如果車廂密封得好的話,里面的東西應該能夠保存下來。”
聽到這些,圍觀的人們更加興奮了。大家都想知道這些神秘的車子里到底裝著什么。
04
“我們就從第一輛車開始吧。”張主任宣布道,“請大家保持安靜,配合我們的工作。”
劉建國站在人群的前面,他的心情很復雜。一方面,他希望能夠找到關于父親的線索;另一方面,他又害怕看到什么不好的結果。
“劉先生,您還好嗎?”李教授關心地問道。
“我沒事。”劉建國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我準備好了。”
老孫開始處理第一輛車的車門鎖。銹跡斑斑的鎖芯在他的專業工具下慢慢松動。
“快開了。”老孫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大家準備好了嗎?”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這一刻,他們等待了四十年。
“好了!”老孫成功打開了鎖,“車門可以開了。”
張主任和李教授走到車門前面,其他人都退到安全距離。
“我們一起開。”張主任對李教授說道。
兩個人同時抓住車門的把手,慢慢地、小心地向外拉。
車門發出“吱呀”的聲音,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緩緩打開。
陽光透過車門照進了車廂,所有人都伸長了脖子想要看清楚里面的情況。
可當車廂內的景象完全呈現在眾人眼前時,所有人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