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媽,我的信用卡又刷爆了,先借我兩萬!"28歲的林雯一進門就沖著正在廚房忙碌的母親喊道。
"姐,我看中一個包包,就差三千塊..."25歲的林莉緊隨其后,手里還拿著購物袋。
林淑華放下手中的菜刀,轉身看著這兩個成年女兒。大女兒身上穿著剛買的名牌外套,小女兒手腕上戴著新買的手表,光這兩樣東西就夠自己生活半年了。
"你們夠了!我每個月退休金才四千,你們一個月花我半年的錢!"林淑華終于爆發(fā)了。
"切,又不是花不起,大不了以后少買點唄。"林雯不耐煩地擺擺手,"媽,你到底借不借?不借我找朋友借去。"
"就是啊,媽你別這么小氣嘛。"林莉撒嬌地搖著母親的胳膊,"我們又不是不還你。"
58歲的林淑華看著兩個女兒滿不在乎的表情,心如刀割。她想起了剛才在銀行查賬時的震驚——自己的存款只剩下不到一萬塊。這些年為了滿足女兒們的消費需求,她已經(jīng)掏空了自己的積蓄。
這一刻,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01
林淑華是個典型的傳統(tǒng)母親,丈夫五年前因為心臟病突發(fā)去世,留下她一個人獨自面對生活的重擔。作為一名紡織廠的退休工人,她每月只有4000元的退休金,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但為了兩個女兒,她從來沒有喊過苦。
大女兒林雯性格張揚,從小就愛美,工作后更是把"精致生活"當成人生信條。她在一家廣告公司做設計師,月薪8000元,在同齡人中算是不錯的收入。但她的消費觀念卻讓林淑華頭疼不已。
"媽,你看我今天買的這個口紅,香奈兒的新款,3000塊呢!"林雯一回到家就興奮地向母親展示著自己的"戰(zhàn)利品","專柜小姐說這個色號特別適合我的膚色。"
"3000塊買一支口紅?"林淑華瞪大了眼睛,"我一個月退休金才4000,你一支口紅就要3000?"
"媽,你不懂。"林雯不以為然地說道,"現(xiàn)在的女孩子哪個不用好化妝品?我們公司的同事都用這個牌子,我總不能用那些幾十塊錢的地攤貨吧?"
"你一個月工資8000,就算用好化妝品,也用不了3000塊啊。"林淑華試圖講道理。
"哎呀,媽你別管了。"林雯擺擺手,"我有工作,又不是花不起。再說了,這是限量版的,過了這個時間就買不到了。"
小女兒林莉雖然性格相對溫和,但在消費方面絲毫不遜色于姐姐。她在銀行做柜員,月薪6000元,但她的購物熱情卻比姐姐還要高漲。
"媽,我昨天網(wǎng)購了幾件衣服,雖然花了5000塊,但是都是打折的,特別劃算。"林莉一邊拆快遞一邊說,"你看這件連衣裙,原價1200,我只花了800就買到了。"
"800塊錢買一件衣服還叫便宜?"林淑華看著那件薄如蟬翼的連衣裙,心疼地說,"我年輕的時候,800塊錢夠買一年的衣服了。"
"媽,時代不同了。"林莉笑著說,"現(xiàn)在800塊錢買一件品牌衣服真的很便宜了。我同事小陳上次買了一件2000塊的外套呢。"
"你們兩個..."林淑華指著女兒們,氣得說不出話來。
這樣的對話幾乎每天都在這個家里上演。林雯的消費觀念是"錢就是用來花的,不花白不花",她每個月8000元的工資,花得一分不剩?;瘖y品、衣服、包包、首飾,只要是她喜歡的,從來不考慮價格。
"媽,你知道嗎?我們部門的小王又換了一個新包包,愛馬仕的,3萬多呢。"林雯一邊化妝一邊說,"我看著都眼紅,什么時候我也能買得起這樣的包包。"
"你現(xiàn)在的包包不是挺好的嗎?"林淑華看著林雯手里那個標價5000元的包包說。
"這個包包我都用了三個月了,早就過時了。"林雯不滿地說,"女人的包包就像男人的車子,是身份的象征。"
"那你就努力工作,自己賺錢買。"林淑華說。
"我當然在努力工作啊。"林雯理直氣壯地說,"但是我現(xiàn)在的工資還不夠買愛馬仕的包包,所以我先買一些便宜一點的牌子。"
"5000塊錢的包包叫便宜?"林淑華簡直不敢相信。
"當然便宜了,比愛馬仕便宜多了。"林雯說得理所當然。
林莉雖然工資比姐姐少一些,但購物的熱情絲毫不減。她是個標準的網(wǎng)購狂魔,每天晚上必須刷各種購物APP,購物車里永遠塞得滿滿的。
"媽,你看這個面膜,買三送一,特別劃算。"林莉拿著手機給母親看,"一片面膜原價50塊,現(xiàn)在買三送一,相當于一片才37塊5。"
"一片面膜37塊5還叫便宜?"林淑華算了算,"我一天的生活費都不到37塊5。"
"媽,你不懂。"林莉認真地說,"這個面膜是韓國進口的,含有膠原蛋白和玻尿酸,對皮膚特別好。便宜的面膜用了對皮膚不好。"
"那你一個月要用多少片面膜?"林淑華問。
"不多,一個星期用兩三片。"林莉說。
"那一個月就是300多塊錢,一年就是3600多塊錢。"林淑華算著賬,"這些錢夠我買多少大米了。"
"媽,你怎么能這樣算呢?"林莉不高興了,"女孩子不保養(yǎng)皮膚,以后老了怎么辦?"
除了化妝品,林莉還熱衷于購買各種電子產(chǎn)品。
"媽,我昨天買了一個新手機,蘋果最新款的,8000多塊錢。"林莉興奮地展示著新手機,"你看這個攝像頭,拍照特別清楚。"
"你的手機不是剛買不到一年嗎?"林淑華看著林莉手里那個還很新的手機。
"那個手機已經(jīng)過時了,現(xiàn)在都用這個新款。"林莉說,"而且我是分期付款的,每個月只需要還400塊錢。"
"分期付款?"林淑華有些不理解。
"就是先拿手機,然后每個月還一點錢,很方便的。"林莉解釋道,"現(xiàn)在年輕人都這樣買東西。"
"那你一共要還多少錢?"林淑華問。
"一共要還24個月,每個月400塊,總共9600塊。"林莉說。
"9600塊?"林淑華算了算,"那你不是多花了1500多塊錢?"
"是啊,但是我現(xiàn)在就能用上新手機,不用等到攢夠錢再買。"林莉說得很自然,"而且每個月400塊錢,我還是能承受的。"
林淑華聽了女兒們的話,心里越來越擔心。她們不僅不存錢,還在透支未來的收入。
"雯雯,你的信用卡用了多少錢?"林淑華有一天忍不住問道。
"也不多,就2萬多塊錢。"林雯輕描淡寫地說,"反正每個月還最低還款額就行了。"
"2萬多塊錢?"林淑華吃驚地說,"你什么時候欠了這么多錢?"
"慢慢積累的唄。"林雯不在意地說,"買化妝品、買衣服、買包包,不知不覺就這么多了。"
"那你什么時候能還清?"林淑華擔心地問。
"還清?"林雯愣了一下,"我為什么要還清?我每個月按時還最低還款額,銀行又不催我。"
"可是你這樣下去,利息會越來越多的。"林淑華說。
"利息也不多,每個月也就幾百塊錢。"林雯說,"我現(xiàn)在工資夠用,有什么好擔心的?"
林淑華發(fā)現(xiàn),女兒們對于債務的概念非常模糊。她們覺得只要能按時還最低還款額,就沒有什么問題。
"莉莉,你的花唄用了多少錢?"林淑華又問小女兒。
"5000多塊錢。"林莉說,"不過我每個月都按時還款,沒有逾期過。"
"那你知道花唄的利息是多少嗎?"林淑華問。
"不知道,應該不多吧。"林莉說,"反正我每個月都能還得起。"
林淑華意識到,女兒們對于金錢的概念完全扭曲了。她們只看到了消費的快樂,卻忽略了財務的風險。
更讓林淑華擔心的是,女兒們還會相互攀比,互相鼓勵對方消費。
"姐,你看我買的這個香水,迪奧的,800塊錢。"林莉向姐姐展示著新買的香水。
"不錯啊,我也想買一個。"林雯說,"我上次看中了一個YSL的香水,1200塊錢,一直舍不得買。"
"1200塊錢有什么舍不得的?"林莉說,"你的工資比我高,應該買更好的。"
"那我明天就去買。"林雯下定決心。
"對,我們要對自己好一點。"林莉說,"賺錢不就是為了花的嗎?"
聽到女兒們的對話,林淑華心里更加不安。她們不僅不存錢,還在互相鼓勵對方花錢。
林淑華嘗試過很多方法來改變女兒們的消費觀念。她買了《富爸爸窮爸爸》等理財書籍給她們看,但她們嫌太枯燥;她建議她們開始存錢,但她們說存銀行利息太低;她甚至提議一起制定家庭預算,但她們說限制太多,生活沒意思。
"媽,你知道嗎?我同事小張每個月都會存2000塊呢,她說要為將來做準備。"有一次,林淑華試圖用身邊的例子來引導女兒們。
"小張那種人就是沒有生活情趣。"林雯撇了撇嘴,"存錢有什么用?存銀行那點利息,還不如通脹來得快。"
"是啊,與其存錢,還不如買一些保值的東西,比如名牌包包。"林莉也附和道,"我聽說愛馬仕的包包還會升值呢。"
"你們真的覺得買包包比存錢好?"林淑華問。
"當然了。"林雯說,"存錢只是數(shù)字,買包包可以提升生活品質。"
"而且我們現(xiàn)在年輕,有工作,為什么要像老年人一樣省吃儉用存錢?"林莉也說道,"等我們老了再考慮存錢的事情。"
"可是你們有想過萬一遇到緊急情況怎么辦嗎?"林淑華擔心地問,"比如生病了,或者失業(yè)了?"
"那不是還有你嗎?"林雯理所當然地說,"再說了,我們都有醫(yī)保,生病了有報銷。失業(yè)了大不了換個工作,現(xiàn)在工作這么好找。"
"就是啊,媽你想太多了。"林莉也說,"我們現(xiàn)在這么年輕,身體這么好,不會生病的。而且我們的工作都很穩(wěn)定。"
林淑華聽了女兒們的話,心里更加擔心。她們對于未來的風險完全沒有概念,還把自己當成了最后的保障。
日子一天天過去,林淑華眼看著兩個女兒越來越依賴自己。房租要媽媽補貼,生活費要媽媽支援,甚至連信用卡逾期了也要找媽媽救急。
"媽,我這個月工資還沒發(fā),信用卡要還款了,能不能先借我1萬塊?"林雯拿著信用卡賬單,一臉無辜地看著母親。
"你的工資去哪里了?"林淑華問。
"買東西花了啊。"林雯說得很自然,"上個月我買了一套護膚品,花了5000塊錢。還買了一雙鞋子,2000塊錢。"
"那剩下的1000塊錢呢?"林淑華問。
"還有其他的開銷啊,比如吃飯、打車、看電影。"林雯說,"總之就是沒有多余的錢了。"
"我也是,花唄快逾期了,媽媽你幫我還一下吧。"林莉也在一旁撒嬌,"我保證下個月一定還你。"
"你上個月也是這樣說的。"林淑華提醒道。
"上個月我是忘了。"林莉不好意思地說,"這次我一定記得。"
林淑華看著兩個女兒,心里五味雜陳。她們已經(jīng)習慣了依賴自己,一有困難就找媽媽解決。
更讓林淑華擔心的是,女兒們的消費欲望似乎越來越強烈。
"媽,我同事小李買了一個LV的包包,3萬多塊錢。"林雯一臉羨慕地說,"我也想買一個。"
"3萬多塊錢?"林淑華吃驚地說,"你瘋了嗎?"
"我不是現(xiàn)在就買,我是想存錢買。"林雯說,"我計劃存一年的錢,到時候就能買了。"
"你還會存錢?"林淑華有些驚訝。
"當然會,為了買LV的包包,我什么都愿意做。"林雯說得很認真。
"那你準備怎么存錢?"林淑華問。
"我準備每個月少花一點錢,比如少買一些化妝品。"林雯說,"這樣一年下來,應該能存3萬塊錢。"
"你每個月能存多少錢?"林淑華問。
"嗯...大概500塊錢吧。"林雯想了想說。
"500塊錢?"林淑華算了算,"那你要存5年才能買得起。"
"5年?"林雯愣了一下,"那太久了。"
"所以你還是別想買LV的包包了。"林淑華說。
"那怎么行?"林雯不甘心地說,"我一定要買到。"
"那你就努力工作,爭取加薪。"林淑華建議。
"加薪哪有那么容易?"林雯抱怨道,"我們公司的薪資制度很死板,想要加薪比登天還難。"
"那你就換個工作。"林淑華說。
"換工作也不容易啊。"林雯說,"而且新工作的薪資也未必比現(xiàn)在高。"
"那你就別買那么貴的包包了。"林淑華說。
"不行,我一定要買到。"林雯堅持說,"大不了我向銀行貸款。"
"貸款買包包?"林淑華不敢相信,"你瘋了嗎?"
"現(xiàn)在很多人都這樣做啊。"林雯說,"我可以申請消費貸款,分期還款。"
"那你知道貸款的利息有多高嗎?"林淑華問。
"應該不會很高吧。"林雯說,"而且我可以慢慢還。"
林淑華聽了女兒的話,心里更加擔心。她們不僅不存錢,還想要借錢消費。
這種情況在小女兒身上也有體現(xiàn)。
"媽,我看中了一個手表,2萬多塊錢。"林莉拿著手機給母親看,"這是瑞士進口的,特別好看。"
"2萬多塊錢買一個手表?"林淑華說,"你現(xiàn)在的手表不是挺好的嗎?"
"這個手表已經(jīng)過時了。"林莉看著手腕上那個價值5000元的手表說,"而且這個瑞士手表是限量版的,過了這個時間就買不到了。"
"那你有錢買嗎?"林淑華問。
"我可以申請信用卡分期付款啊。"林莉說,"24期分期,每個月還1000塊錢。"
"每個月還1000塊錢?"林淑華算了算,"那你的工資還剩多少?"
"還剩5000塊錢。"林莉說,"夠用了。"
"夠用什么?"林淑華說,"你還要吃飯、租房子、買衣服。"
"那我可以省一點啊。"林莉說,"比如少買一些化妝品。"
"你能省多少?"林淑華問。
"應該能省個幾百塊錢吧。"林莉說。
"幾百塊錢夠什么?"林淑華說,"你還是別買那個手表了。"
"不行,我一定要買。"林莉堅持說,"我已經(jīng)看中了,不買會后悔的。"
林淑華發(fā)現(xiàn),女兒們對于自己的財務狀況完全沒有清醒的認識。她們總是高估自己的支付能力,低估消費的風險。
更讓林淑華擔心的是,女兒們還會為了消費而撒謊。
"媽,我昨天加班到很晚,公司給了我500塊錢的加班費。"林雯說。
"真的嗎?"林淑華有些懷疑,"你們公司有加班費?"
"當然有啊。"林雯說得很自然,"我們做設計的,經(jīng)常需要加班。"
"那你準備怎么花這500塊錢?"林淑華問。
"我想買一個新的化妝品。"林雯說,"正好有款面霜缺了。"
林淑華后來才知道,林雯根本沒有加班費,她是為了買化妝品而撒謊的。
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林莉會說自己中了公司的獎金,林雯會說自己做了兼職賺了外快,但這些都是為了消費而編造的借口。
林淑華越來越擔心女兒們的未來。她們不僅不存錢,還在負債消費,甚至為了消費而撒謊。
這種擔心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達到了頂點。
"媽,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林雯有一天晚上突然說道。
"什么事?"林淑華問。
"我想用房子做抵押,向銀行貸款。"林雯說。
"什么?"林淑華吃驚地說,"你要用房子做抵押?"
"是的。"林雯說,"我算過了,我們家的房子值60萬,可以貸款40萬。"
"你要貸款40萬做什么?"林淑華問。
"我想開一個網(wǎng)店,賣化妝品。"林雯說,"現(xiàn)在電商這么火,我覺得有前途。"
"你懂電商嗎?"林淑華問。
"我可以學啊。"林雯說,"而且我有朋友在做電商,可以教我。"
"那你有沒有考慮過風險?"林淑華問,"萬一生意失敗了怎么辦?"
"不會失敗的。"林雯自信地說,"我對化妝品很了解,肯定能做好。"
"你對化妝品的了解就是買買買。"林淑華說,"這和做生意是完全不同的。"
"媽,你就支持我一次好不好?"林雯撒嬌地說,"我保證一定能成功。"
"不行,我不能用房子做抵押。"林淑華堅決地說,"這是我們唯一的住所。"
"那我自己去銀行申請貸款。"林雯說。
"你拿什么做抵押?"林淑華問。
"我...我可以申請信用貸款。"林雯說。
"信用貸款的利息很高的。"林淑華說。
"沒關系,我相信我能成功。"林雯說。
林淑華看著女兒堅決的樣子,心里更加擔心。她們不僅不存錢,還想要借錢創(chuàng)業(yè),而且對于風險完全沒有概念。
就在這時,更讓林淑華震驚的事情發(fā)生了。
"媽,我這個月又超支了,能不能先借我1萬塊?"林雯拿著信用卡賬單,一臉無辜地看著母親。
"你上個月不是說要控制消費嗎?"林淑華問。
"我是想控制的,但是看到喜歡的東西還是忍不住。"林雯不好意思地說,"而且這個月有很多促銷活動,不買就虧了。"
"我也是,花唄快逾期了,媽媽你幫我還一下吧。"林莉也在一旁撒嬌,"我保證這是最后一次。"
"你每次都說是最后一次。"林淑華提醒道。
"這次真的是最后一次。"林莉認真地說,"我已經(jīng)決定要開始存錢了。"
"你要存錢?"林淑華有些驚訝。
"是的,我要存錢買房子。"林莉說,"我算過了,如果我每個月存1000塊錢,10年就能存夠首付了。"
"你每個月能存1000塊錢?"林淑華問。
"當然能啊。"林莉說,"我只要少買一些東西就行了。"
"那你準備少買什么?"林淑華問。
"嗯...少買一些化妝品。"林莉想了想說,"比如面膜,我可以一個星期只用一片。"
"還有呢?"林淑華問。
"還有...還有衣服,我可以少買一些衣服。"林莉說,"比如一個月只買一件。"
"一個月買一件衣服還叫少買?"林淑華不敢相信。
"是啊,我以前一個月要買三四件呢。"林莉說,"現(xiàn)在只買一件,已經(jīng)很節(jié)省了。"
林淑華聽了女兒的話,心里更加無奈。她們所謂的"節(jié)省",在自己看來仍然是奢侈。
這一次,林淑華沒有像往常一樣妥協(xié)。她深深地看了兩個女兒一眼,嚴肅地說:"不行,我不能再這樣慣著你們了。"
"什么?"林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媽,你不是開玩笑吧?"
"我很認真。"林淑華的語氣前所未有的堅決,"你們已經(jīng)是成年人了,應該學會自己管理財務。"
"媽,你變了!"林莉眼圈紅了,"以前你從來不會拒絕我們的要求。"
"是啊,以前我們?nèi)卞X的時候,你總是會幫我們。"林雯也不理解,"現(xiàn)在怎么突然變了?"
"就是,你這么摳門,以后我們憑什么孝順你?"林雯生氣了,"別人家的父母都希望孩子過得好,你怎么這樣?"
"別人家的父母有錢,我沒有。"林淑華說,"我每個月就4000塊錢退休金,這些年為了你們,我已經(jīng)把積蓄都花光了。"
"花光了?"林雯愣了一下,"你不是還有存款嗎?"
"還有什么存款?"林淑華苦笑著說,"我銀行卡里只剩下9000多塊錢了。"
"9000多塊錢?"林莉也愣住了,"那么少?"
"這些年你們每次找我借錢,我都給你們。"林淑華說,"你們知道我一共借給你們多少錢嗎?"
"不知道。"林雯小聲說。
"我算過了,這五年來,我一共借給你們15萬塊錢。"林淑華說,"而你們還給我的,不到3萬塊錢。"
"15萬?"林莉不敢相信,"有這么多嗎?"
"有。"林淑華說,"我都有記錄。"
林淑華拿出一個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每一筆借款的時間、金額和用途。
"你看,這是2019年3月,雯雯借了5000塊錢買包包。"林淑華指著筆記本說,"這是2019年5月,莉莉借了3000塊錢買化妝品。"
"這是2020年1月,雯雯借了10000塊錢還信用卡。"林淑華繼續(xù)說,"這是2020年3月,莉莉借了8000塊錢買手機。"
林淑華一條一條地念著記錄,兩個女兒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她們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竟然欠了母親這么多錢。
"媽,我們...我們不知道有這么多。"林雯小聲說。
"不知道?"林淑華說,"你們每次借錢的時候,都說很快就還。但是你們還了嗎?"
"我們...我們會還的。"林莉說。
"什么時候還?"林淑華問,"你們現(xiàn)在連自己的信用卡都還不起,拿什么還我的錢?"
兩個女兒沉默了。她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財務狀況是如此糟糕。
"媽,我們知道錯了。"林雯說,"我們以后會改的。"
"怎么改?"林淑華問,"你們說了多少次要改了?"
"這次是認真的。"林莉說,"我們真的會改。"
"那你們說說,準備怎么改?"林淑華問。
"我們...我們會少買一些東西。"林雯說。
"少買一些?"林淑華說,"你們現(xiàn)在負債累累,不是少買一些的問題,是應該停止購買不必要的東西。"
"那我們的生活怎么辦?"林莉問。
"什么叫生活?"林淑華反問道,"買3000塊錢的口紅叫生活?買2萬塊錢的手表叫生活?"
"不是這樣的。"林雯說,"我們只是想過得好一點。"
"過得好一點?"林淑華說,"你們現(xiàn)在欠了這么多錢,還叫過得好?"
兩個女兒被母親的話說得啞口無言。她們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消費觀念是如此扭曲。
"媽,那我們應該怎么辦?"林莉問。
"首先,你們要停止所有不必要的消費。"林淑華說,"不要再買化妝品、衣服、包包。"
"那我們用什么?"林雯問。
"你們現(xiàn)在有的東西還不夠用嗎?"林淑華反問道,"你們的化妝品夠用一年的,衣服夠穿十年的。"
"可是...可是那些都過時了。"林莉說。
"過時了又怎么樣?"林淑華說,"能用就行了。"
"其次,你們要開始存錢。"林淑華繼續(xù)說,"每個月至少存1000塊錢。"
"1000塊錢?"林雯說,"那我們的生活質量會下降很多。"
"你們現(xiàn)在的生活質量是建立在負債的基礎上的。"林淑華說,"這不是真正的生活質量。"
"最后,你們要開始還債。"林淑華說,"先還清信用卡和花唄,然后再還我的錢。"
"那要還到什么時候?"林莉問。
"按照你們現(xiàn)在的收入,至少需要三年。"林淑華說,"如果你們努力工作,爭取加薪,可能會快一些。"
聽到母親的話,兩個女兒都沉默了。她們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財務狀況是如此糟糕。
"媽,我們真的知道錯了。"林雯說,"我們會改的。"
"我不相信你們會改。"林淑華說,"你們已經(jīng)說了太多次了。"
"那你想怎么樣?"林莉問。
"我想讓你們徹底醒悟。"林淑華說,"我想讓你們知道,沒有我的幫助,你們根本無法維持現(xiàn)在的生活。"
聽到母親的話,兩個女兒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她們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完全依賴于母親的資助。
當天晚上,林淑華一個人坐在房間里,思考著該怎么辦。她想起了一個老鄰居曾經(jīng)說過的話:"有時候,父母的過度保護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她決定做一件從未想過的事情——給女兒們一個終生難忘的教訓。
02
接下來的幾天,林淑華開始秘密地制定計劃。她反復思考著如何讓女兒們真正認識到理財?shù)闹匾浴?/p>
夜深人靜的時候,林淑華經(jīng)常一個人坐在客廳里,看著女兒們房間里還在亮著的燈光。她知道,她們還在刷購物網(wǎng)站,還在計劃著下一次的消費。
"如果我真的倒下了,她們怎么辦?"林淑華心里想著。
她想起了自己的老同學王醫(yī)生,現(xiàn)在在市中心醫(yī)院工作。王醫(yī)生是她的大學同學,兩人關系一直很好。
"老王,我想求你幫個忙。"林淑華鼓起勇氣打電話給老同學。
"什么忙?你說。"王醫(yī)生爽快地答應。
"我想...我想假裝生病,讓我的兩個女兒學會珍惜。"林淑華有些不好意思,"我知道這樣做不對,但我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
"淑華,你的女兒們怎么了?"王醫(yī)生關心地問。
"她們...她們不會存錢,不會理財,每個月都是月光族。"林淑華嘆了口氣,"我擔心她們的未來。"
"現(xiàn)在的年輕人確實缺乏理財意識。"王醫(yī)生說,"我見過很多這樣的例子。"
林淑華詳細地向王醫(yī)生介紹了女兒們的情況,包括她們的消費習慣、負債情況,以及對未來的盲目樂觀。
"我試過勸說,試過講道理,但她們從來不聽。"林淑華說,"我想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教育她們。"
"什么方式?"王醫(yī)生問。
"我想假裝中風,讓她們知道,如果我倒下了,她們要承擔什么樣的責任。"林淑華的聲音有些顫抖。
"中風?"王醫(yī)生有些擔心,"這個病癥比較復雜,而且會給家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我知道。"林淑華說,"但我真的想不出別的辦法了。"
"你確定要這樣做嗎?"王醫(yī)生問,"這樣做可能會給孩子們造成心理創(chuàng)傷。"
"我確定。"林淑華的語氣很堅決,"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她們繼續(xù)這樣揮霍下去。"
王醫(yī)生最終同意了幫忙,但他反復提醒林淑華要考慮清楚。
"這樣的教育方式確實很極端,但如果真的能讓她們醒悟,也許是值得的。"王醫(yī)生說。
"謝謝你,老王。"林淑華感激地說。
"不過你要記住,這只是權宜之計。"王醫(yī)生說,"最終還是要靠她們自己的覺悟。"
掛了電話,林淑華開始制定詳細的計劃。
為了讓這場戲演得更逼真,林淑華特意上網(wǎng)查閱了關于中風的癥狀和表現(xiàn)。她了解到,中風患者通常會出現(xiàn)口齒不清、行動不便、反應遲鈍等癥狀。
她開始在家里偷偷練習。
"我...我頭...頭暈。"林淑華對著鏡子練習說話,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口齒不清。
她還練習著行動不便的樣子,讓自己的手腳看起來不協(xié)調。
"這樣做真的對嗎?"林淑華有時候會懷疑自己的決定。
但每當看到女兒們還在繼續(xù)揮霍,她就堅定了決心。
"為了她們的未來,我必須這樣做。"林淑華心里想著。
一周后的一個早上,林淑華決定開始實施計劃。
這一天,女兒們和往常一樣準備去上班。
"媽,我要去上班了。"林雯匆匆忙忙地準備出門,手里還拿著新買的包包。
"媽,我也走了。"林莉也在收拾東西,身上穿著新買的衣服。
"等等..."林淑華故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有些異樣,"我...我頭有點暈。"
"頭暈?"林雯頭也沒回,"是不是沒睡好?那你多休息一會兒。"
"可能是血壓有點高。"林莉也沒有太在意,"媽,你記得按時吃藥。"
"姐,我們快遲到了。"林莉催促著。
兩個女兒就這樣匆匆忙忙地離開了家。她們并沒有意識到,這可能是母親發(fā)出的求救信號。
林淑華看著她們的背影,心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她們連我生病都不關心,更不用說其他的了。"林淑華心里想著。
中午時分,林淑華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心里默念著:"對不起了,孩子們,媽媽是為了你們好。"
03
林淑華在廚房里假裝忙碌著,等待著合適的時機。她知道,鄰居李阿姨這個時候通常會在家做午飯,如果有什么動靜,李阿姨應該能聽到。
"這是為了她們的未來。"林淑華再次堅定了決心。
她想起了昨天晚上發(fā)生的事情。林雯回到家后,興奮地展示著她新買的化妝品。
"媽,你看我買的這套化妝品,韓國進口的,特別好用。"林雯說,"花了2000塊錢,但是值得。"
"2000塊錢?"林淑華吃驚地說,"你不是說要控制消費嗎?"
"我是控制了啊。"林雯說,"原價2500塊錢,我打了折,便宜了500塊錢。"
"那你的信用卡還欠著錢呢。"林淑華提醒道。
"沒關系,我可以分期付款。"林雯說,"而且化妝品是必需品,不能省。"
林莉也不甘示弱,她展示著新買的衣服。
"媽,你看我買的這件連衣裙,意大利進口的,特別有氣質。"林莉說,"雖然花了1500塊錢,但是穿起來特別好看。"
"你的花唄還沒還清呢。"林淑華說。
"我知道,但是這件衣服是限量版的,不買就沒有了。"林莉說,"我可以慢慢還花唄,反正每個月還最低還款額就行了。"
看到女兒們依然我行我素,林淑華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現(xiàn)在,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后按照之前練習的樣子,模仿著中風的癥狀。她讓自己的身體失去平衡,重重地摔倒在廚房的地板上。
"救命...救命..."她用微弱的聲音呼救著,聲音剛好能傳到隔壁。
她躺在冰冷的地板上,心里五味雜陳。
"我這樣做到底對不對?"林淑華心里想著。
但她知道,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退路了。
果然,鄰居李阿姨聽到了動靜,趕緊過來查看。
"淑華!淑華!你怎么了?"李阿姨看到林淑華倒在地上,嚇得臉色發(fā)白,"你等等,我馬上叫救護車!"
李阿姨一邊撥打120,一邊給林雯和林莉打電話。
"不好了,你們媽媽暈倒了!"李阿姨在電話里焦急地喊著,"快到醫(yī)院去!"
林雯正在公司開會,接到李阿姨的電話,整個人都懵了。
"什么?媽媽怎么了?"林雯的聲音都在顫抖。
"我也不知道具體情況,我發(fā)現(xiàn)她倒在廚房里,救護車已經(jīng)來了。"李阿姨說,"你們快點來醫(yī)院!"
林雯立即放下手頭的工作,給林莉打電話。
"莉莉,媽媽出事了!"林雯在電話里說,"我們趕緊去醫(yī)院!"
"什么?媽媽怎么了?"林莉也慌了。
"我也不知道,李阿姨說媽媽暈倒了。"林雯說,"我們在醫(yī)院門口見面。"
兩個女兒立即請假,慌忙趕往醫(yī)院。一路上,她們的心情都很忐忑。
"媽媽早上還說頭暈,我們怎么就不在意呢?"林莉自責地說。
"都怪我們,只顧著上班賺錢,都沒有好好關心媽媽。"林雯也很后悔。
"媽媽平時身體挺好的,怎么會突然暈倒?"林莉擔心地說。
"可能是血壓高了,或者是腦血管有問題。"林雯猜測著。
"那會不會很嚴重?"林莉問。
"不會的,媽媽一定會沒事的。"林雯安慰著妹妹,也是在安慰自己。
在醫(yī)院里,王醫(yī)生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吹搅质缛A被送進急診科,他立即配合著進行"搶救"。
"病人情況不太好,初步診斷是中風。"王醫(yī)生對護士說,"需要立即進行CT檢查。"
"中風?"護士有些驚訝,"患者才58歲,怎么會中風?"
"中風不分年齡,壓力大、血壓高都可能引發(fā)。"王醫(yī)生解釋道。
幾個小時后,林雯和林莉趕到了醫(yī)院。她們看到母親躺在病床上,臉色蒼白,看起來很虛弱。
"媽媽!"林雯沖到床邊,握住母親的手,"媽媽,你怎么樣?"
"媽媽,你醒醒!"林莉也在一旁呼喚著。
林淑華微微睜開眼睛,看到兩個女兒焦急的樣子,心里很復雜。
"媽媽,你感覺怎么樣?"林雯關切地問。
"我...我..."林淑華故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很虛弱,"我頭...頭很暈。"
"醫(yī)生,我媽媽怎么樣?"林雯焦急地問王醫(yī)生。
王醫(yī)生拿出準備好的檢查報告,神情嚴肅地說:"根據(jù)CT檢查結果,你們母親確實是中風,病情比較嚴重。"
"中風?"林莉的眼淚瞬間流了下來,"醫(yī)生,我媽媽才58歲,怎么會中風?"
"中風不分年齡,主要是腦血管出現(xiàn)問題。"王醫(yī)生解釋道,"可能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引起的,也可能是情緒波動、壓力過大導致的。"
"那我媽媽會不會有生命危險?"林雯擔心地問。
"目前生命體征還算穩(wěn)定,但是需要密切觀察。"王醫(yī)生說,"中風的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家屬做好心理準備。"
"什么意思?"林莉問。
"中風患者通常會留下后遺癥,比如行動不便、言語不清、記憶力下降等。"王醫(yī)生說,"嚴重的可能會癱瘓在床。"
"癱瘓?"林雯不敢相信,"醫(yī)生,你是說我媽媽可能會癱瘓?"
"這要看治療效果。"王醫(yī)生說,"如果治療及時,康復得當,癥狀會有所改善。但是完全恢復的可能性不大。"
聽到醫(yī)生的話,兩個女兒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她們從來沒有想過,母親會突然倒下。
"醫(yī)生,那現(xiàn)在應該怎么辦?"林雯問。
"首先要穩(wěn)定病情,然后進行康復治療。"王醫(yī)生說,"不過這個過程需要很長時間,而且費用比較高。"
"費用?"林莉問,"大概需要多少錢?"
王醫(yī)生拿出計算器,開始詳細計算。
"住院費每天大概800元,如果需要手術,手術費大概15萬元。"王醫(yī)生說,"康復治療費用每月大概8000元,藥物費用每月大概2000元。"
"這么多?"林雯吃驚地說。
"而且這還只是初步的估算。"王醫(yī)生繼續(xù)說,"如果病情復雜,費用可能會更高。保守估計,第一年就需要50萬元左右。"
"50萬元?"林莉的聲音都變了。
"這還不包括護理費用。"王醫(yī)生說,"如果需要請護工,每月還要增加5000元左右。"
兩個女兒聽到這些數(shù)字,臉色都變得煞白。她們從來沒有想過,照顧一個病人需要這么多錢。
"醫(yī)生,有沒有便宜一點的治療方案?"林雯問。
"治療方案可以根據(jù)經(jīng)濟情況調整,但是效果會相應打折扣。"王醫(yī)生說,"你們也要考慮清楚,這關系到你們母親的后半生。"
"我們...我們需要考慮一下。"林莉說。
"我理解你們的困難。"王醫(yī)生說,"但是病情不等人,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兩個女兒走出醫(yī)生辦公室,心情都很沉重。她們從來沒有面對過這樣的現(xiàn)實。
"姐,我們哪里有50萬?。?林莉哭喪著臉。
"我也不知道。"林雯也愁眉苦臉,"我銀行卡里就100多塊錢,信用卡還欠著2萬多。"
"那你呢?你有多少錢?"林雯問妹妹。
"我...我支付寶里有67塊錢,花唄還欠著5000多。"林莉不好意思地說。
兩個月薪過萬的女兒,加起來的存款不到200塊錢。面對母親50萬的治療費用,她們第一次感到了絕望。
"我們?nèi)フ矣H戚借錢吧。"林雯提議。
"能借多少?"林莉問,"舅舅家也不富裕,最多借個一兩萬。"
"那我們?nèi)ャy行貸款?"林雯問。
"我們有什么抵押物?"林莉說,"而且我們倆都有負債,銀行能貸給我們嗎?"
姐妹倆一籌莫展,坐在醫(yī)院的走廊里發(fā)愁。這是她們第一次真正面對現(xiàn)實的殘酷。
"我們是不是太自私了?"林莉突然說道。
"什么意思?"林雯問。
"我們只知道花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從來沒有考慮過媽媽的感受。"林莉說,"現(xiàn)在媽媽生病了,我們連治療費都拿不出來。"
"是啊,我們太不懂事了。"林雯也開始反思,"如果我們平時能存一點錢,現(xiàn)在就不會這么被動了。"
"媽媽平時那么省吃儉用,就是為了我們。"林莉說,"而我們卻把她的錢當作理所當然。"
"現(xiàn)在說這些還有什么用?"林雯擦了擦眼淚,"我們必須想辦法籌錢救媽媽。"
兩個女兒在醫(yī)院里守了一夜,她們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沉重。
第二天,她們開始四處奔波,想要為母親籌集治療費用。但是現(xiàn)實很殘酷,她們能借到的錢非常有限。
"我們找遍了所有的親戚朋友,總共只能借到5萬塊錢。"林雯疲憊地說。
"5萬塊錢還差得遠呢。"林莉也很絕望。
"要不...要不我們把房子賣了?"林雯突然說道。
"賣房子?"林莉愣住了,"那我們住哪里?"
"先救媽媽要緊。"林雯說,"房子沒了可以租房子住,媽媽沒了就什么都沒了。"
"可是...可是那是我們的家啊。"林莉舍不得。
"什么叫家?"林雯反問道,"媽媽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聽到姐姐的話,林莉也被感動了。
"好,我們賣房子。"林莉咬著牙說。
當天晚上,兩個女兒沒有回家,她們在醫(yī)院里守著母親。
"媽媽,我們決定了。"林雯握著母親的手說,"我們要好好照顧你。"
"不要...不要..."林淑華艱難地說道,繼續(xù)扮演著病人的角色。
"媽媽,你別說話了。"林莉也握住母親的另一只手,"我們已經(jīng)決定了。"
"這些年是我們太不懂事了。"林雯的眼淚流了下來,"我們只知道花錢,從來沒有考慮過你的感受。"
"現(xiàn)在該我們承擔責任了。"林莉也哭了,"我們不會再讓你為我們擔心了。"
看到女兒們的決心,林淑華的心里既欣慰又愧疚。
第三天,姐妹倆商量了一整夜后,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她們拿出紙筆,寫下了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
"我們?nèi)グ堰@個想法告訴媽媽。"林雯說。
"嗯,我們要讓媽媽知道,我們已經(jīng)長大了。"林莉也點頭同意。
她們走出病房,在走廊里寫著紙條。幾分鐘后,她們回來了,手里拿著一張紙條。
當林淑華看清紙條上的內(nèi)容時,她的心臟差點停止了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