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日報》7月4日刊發頁面
在構建“大管理”格局中,檢察機關需要從思想認識、管理路徑、方法載體、工作保障等方面著手,貫通推進“三個管理”,以高質效辦案推進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針對分析研判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建立問題整改反饋跟蹤督辦機制,推動問題整改。
在構建“大管理”格局中,檢察機關需要從思想認識、管理路徑、方法載體、工作保障等方面著手,貫通推進“三個管理”,以高質效辦案推進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思想認識維度:辯證認識“三個關系”,努力追求“三個效果”
一要把握好放權與管權的關系。放權是讓檢察人員擺脫單一數據管理束縛,依照權力清單自主辦案,保障其在履職過程中免受不當干擾;管權是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確保檢察人員依法規范履職,守住依法辦案、廉潔自律的底線,防止檢察權被濫用或不當行使。放權與管權二者并非沖突而是相輔相成的。在落實放權的基礎上,健全案件審核把關機制,嚴防因檢察人員認識眼界、業務素能等原因而產生瑕疵、不合格案件,為權力“加把鎖”,最終目的是實現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
二要把握好數量和質量的關系。處理好數量、質量、效率、效果與公平正義的關系,是司法工作中的一個永恒課題。辯證認識和處理“量”與“質”的關系,把“有質量的數量”和“有數量的質量”統籌在更加注重質量上。堅持嚴格依法、實事求是,注重運用數字賦能深化法律監督,強化運用大數據思維,以法律監督應用模型為突破口,在發現問題線索、實現法律監督重大個案突破、進行類案監督、推動源頭治理等方面保持“量”的合理增長,當然前提是守好案件質量這個底線。
三要把握好質量和效率的關系。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高效”是對司法效率的明確要求。基層檢察實踐中,受辦案力量、人員素能等因素制約,個別檢察人員往往只注重質量而忽視了效率。在“一取消三不再”后,更需要加強對辦案效率的重視,增強訴訟參與人和社會公眾對于公平正義的獲得感。“質量”是基本前提,“快”要嚴格建立在“質”的基礎上,精準監督、精細辦案。效率是保障,是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的丈量標尺,不僅要讓公平正義實現,還要更快實現,以滿足人民群眾的期待。因此,尊重司法規律,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才是處理質量和效率關系的最優解。
管理路徑維度:一體抓實“三項措施”,聚力實現“三個預期”
一是用好大數據模型,實現量的有序控制。克服“唯數據論”的錯誤傾向,在深挖案件線索上下功夫,充分研發運用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聚焦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醫保基金管理、養老服務等領域開展類案監督。在“一取消三不再”的背景下,確保檢察辦案數量保持在合理區間,防止出現檢察業務數據的“大起大落”。
二是實施標準化管控,實現質的有效提升。落實《刑事檢察工作指導小組工作規則(試行)》要求,持續深化提升辦案質量內控機制,通過規范退查延期、層報審核審簽、采取集體把關、開展業務會商等措施,實現刑檢案件質量管控。完善個案審核把關機制,壓緊壓實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委會專職委員、部門負責人的審核把關職責。推動對不起訴、民事不支持監督申請等案件應聽證盡聽證,為檢察權運行“加把鎖”。同時,需要完善檢察業務數據質量的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補救的監管機制,從源頭上規范系統填錄,確保數據真實、準確,為上級院精準分析、科學決策提供支撐。
三是強化規范化建設,實現效的有力增強。對移送起訴、刑事申訴、民事申請監督等案件辦理期限進行梳理,設定合理規則,可以通過研發“在辦案件智慧管理系統”,實時開展辦案期限流程監控,推動案件高質效辦理。健全輕微刑事案件簡辦工作機制,完善“一站式”辦案中心建設,實現簡案快辦。建立金融、知識產權等領域類案專業化辦案團隊,設置專業化辦案組,實現難案精辦。
方法載體維度:持續用好“三個抓手”,貫通推進“三個管理”
一是以辦案質效分析研判為抓手,做實業務管理。成立業務研判專班,每季度召開檢委會擴大會議,對重點案件類型、重點辦案領域、重點業務態勢進行專題分析研判和整體檢察業務進行綜合分析研判。針對分析研判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建立問題整改反饋跟蹤督辦機制,推動問題整改。
二是以案件流程巡查監控為抓手,做細案件管理。落實辦案部門自我管理和對案件流程管理的主體責任,及時對重點案件、重要環節和重點文書進行防錯糾偏。落實案件管理部門專門管理,建立流程監控、數據質量“周提醒、月警示、季分析”機制。開展案件數據治理,用好“數檢通”等輔助工具,確保數據規范準確。推進案件流程全過程監控,開發案件質效動態監測模塊,實時抓取預警超期辦案、程序違規等問題。
三是以案件質量檢查評查為抓手,做優質量管理。建立完善檢察官自查、辦案部門核查、案管部門統籌組織評查相結合的質量管理模式,同步落實協同管理部門職責,實現對案件評查及結果運用的無死角、全覆蓋質量管理。創新數字化案件質量檢查評查手段,切實提高案件評查質效。做好反向審視工作,深入剖析、找準癥結、即行即改。
工作保障維度:建立健全“三項機制”,著力強化“三個支撐”
一是健全案件質量追責問責機制,強化制度支撐。緊扣落實協同管理職責,修訂《督查督辦實施辦法》,整合辦公室督查督辦、案管部門流程監控和質量評查、檢務督察等監管職責。
二是健全干部人事考核工作機制,強化管理支撐。加強案件管理部門業務管理、檢務督察部門司法責任管理與政工部門干部人事管理的貫通銜接,強化案件質量評查結果在干部人事考核中的運用。同時,建立量化積分考核機制,構建貫通“管案”評價和“管人”考核的融合管理模式。
三是健全檢察人員素能提升機制,強化人才支撐。檢察人員的素能始終是保障辦案的核心要素,可充分利用“中檢網”“正義智庫”“檢答網”等業務學習平臺,開展業務標兵、辦案能手上講臺、“導師幫帶”、業務培訓、案例研討、業務競賽等活動,加強“四大檢察”各領域專家型人才培養,不斷提升檢察人員的案件審查能力、理論調研和群眾工作能力。
(作者:四川省巴中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 王海明)
文稿源自|檢察日報
巴中檢察新媒體工作室出品
(2025年第118期)
聯系郵箱|2103609630@qq.com
了解檢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