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高手駕馭下屬的5大權術,誰不服收拾誰,太高明!
做管理,必須要有手段。
收拾下屬,就用以下這5大權術,百試不爽,下屬心服口服。
尤其是最后一個,至關重要。
一:殺雞儆猴,樹靶立威
核心思路:想要整頓局面,樹立威信,得懂得“敲山震虎”,而且得挑準那個“分量最重”的目標下手。
來看兩個例子:
實例一:
一家外企里,新來的部門頭兒剛上任時,團隊對他有抵觸情緒。
這位領導沒有立刻發火,而是沉住氣觀察了兩個月。
后來,在一個關鍵項目上,有個老員工故意磨洋工,拖慢了進度。
領導抓住這個機會,立刻召集全體會議,公開宣布:“因為你的延誤給公司造成了損失,這筆損失將從你的年終獎金里扣除,同時,你明年的晉升資格也被取消了。”
這一來,整個團隊里再沒人敢明目張膽地挑戰他的權威了。
實例二:
萬達有個項目負責人,發現采購經理在拿回扣。
他不僅把這名經理辭退了,還在一次供應商大會上,把證據擺出來,當眾宣布:“參與行賄的公司,以后都別想再跟我們合作了!”
這招既震懾了內部員工,也警告了外部供應商,結果項目成本控制的效率一下子提高了40%。
建立威信的4步策略:
1、先靜觀其變
新官上任初期,對小毛病可以適當容忍,趁機收集對方違規的證據。
2、瞅準時機
等找到一個影響大、證據又非常確鑿的事件點。
3、出手要狠
懲罰的力度要讓所有人都覺得意外和震驚。
4、廣而告之
通過正式的渠道,比如書面通報、全體會議等,明確告訴大家:“這絕對是我們不能觸碰的底線。”
提醒:這種做法威力雖大,但風險也高,必須確保自己站在絕對正確的立場上,證據確鑿,否則很容易弄巧成拙,把自己置于不利之地。
二:借重用之名,行設局之實
一些經驗豐富的管理者,慣用一種表面捧殺、實則設套的手法,這有點像“欲擒故縱”的權謀。
他們通常會先高度評價某位下屬的能力,給予充分的口頭肯定,然后交給他一個看似重要的任務,美其名曰“鍛煉機會”或“培養計劃”。
但事實上,這些任務往往是棘手的爛攤子,或者遠遠超出了下屬的實際處理能力范圍。
當下屬在力不從心的情況下應對挑戰時,難免會出錯,甚至可能在壓力下采取一些不恰當的手段來試圖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