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在高考成績揭曉那天,整個考點沸騰了。林曉梅站在人群中,手握成績單卻面無表情。"701分,全省第一。"校長激動地宣布著,人群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她側頭看向驚呆的侄子小宇,眼角閃過一絲無奈。"姑姑,你怎么可能...你不是初中都沒畢業嗎?"小宇聲音顫抖。臺下記者的閃光燈不斷亮起,而北大招生辦的電話已經打來:"林曉梅女士,30年前我們一直在找您。"
01:
1992年,林家村的夏天格外炎熱。
十八歲的林曉梅坐在高中教室的最后一排,窗外知了聲聲,她卻一筆一畫地解著桌上的高等數學題。這已經是她第三次翻閱這本大學教材了,上面布滿了她密密麻麻的筆記。
"林曉梅,你又在看什么?"班主任李老師突然出現在她身后,一把奪過了她的書本。"高考在即,你不好好復習課本,看這些做什么?"
林曉梅低著頭,不敢反駁。她知道自己與眾不同——課本上的知識對她來說太過簡單,她渴望更深的學問,卻不被理解。
"爸,我想上大學,想去北京大學。"晚飯時,林曉梅小心翼翼地說。
"女孩子讀那么多書做什么?"父親放下碗筷,眉頭緊鎖,"你哥家的媳婦懷孕了,再過幾個月就要生了,到時候你得去幫忙照顧。再說了,家里供不起你上大學。"
"可是我成績那么好,可以申請助學金..."
"夠了!"父親一拍桌子,"這事沒得商量!女孩子嫁人生子才是正道。"
母親在一旁嘆息:"曉梅啊,聽你爸的話吧,咱們農村人,能識字就不錯了。"
那晚,林曉梅躲在被窩里哭到天明。她不明白為什么自己的夢想如此卑微,卻無法實現。
高考前一周,林曉梅的哥嫂提前臨產。全家人手忙腳亂,唯獨想到了讓林曉梅去照顧。
"不行,我還要高考!"林曉梅第一次對父親大聲說話。
父親的巴掌重重地落在她臉上:"一個女孩子,不懂事!你哥是這個家的長子,他的孩子是林家的香火,比你那什么考試重要多了!"
林曉梅咬著嘴唇,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卻倔強地不肯掉下來。當晚,她收拾了簡單的行李,被送到了縣城醫院,開始了照顧嫂子的日子。
高考那天,窗外的蟬鳴聲仿佛在嘲笑她的無力。醫院里,林曉梅抱著剛出生的侄子,眼淚終于決堤。她知道,自己的大學夢,就這樣被現實碾碎了。
"我這輩子,再也沒機會了。"十八歲的林曉梅,帶著無盡的遺憾和不甘,開始了平凡的生活。
02:
三十年后,林曉梅已經是一位有些滄桑的中年婦女。她從未結婚,始終守在那個小村莊里,替哥嫂照顧家庭、打理生意。
在村里人眼中,林曉梅是個怪人。她不像其他婦女那樣喜歡閑聊家長里短,而是喜歡看書,從不間斷。村里人嘲笑她是"讀書讀傻了的老姑娘",可她并不在意。
"姑姑,我高考那天,你能陪我嗎?"侄子小宇站在她面前,緊張地搓著手。
林曉梅放下手中的書,看著已經長得比自己高出一頭的侄子。從小到大,她對這個孩子傾注了太多心血,仿佛在他身上寄托了自己未完成的夢想。
"當然可以。"她微笑著說,目光中閃爍著溫柔的光芒。
高考前夜,小宇緊張得睡不著覺。林曉梅端著一杯熱牛奶走進他的房間,看著書桌上凌亂的復習資料,不禁感嘆歲月如梭。
"姑姑,我怕我考不好。"小宇喝了口牛奶,低聲說道。
林曉梅坐在床邊,輕輕撫摸著侄子的頭發:"別擔心,盡力就好。"
"姑姑,你有后悔過嗎?"小宇突然問道,"后悔當年沒去高考?"
林曉梅沉默了片刻,眼神飄向遠方:"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和后果。"
第二天,林曉梅陪著小宇來到考場。看著熙熙攘攘的學生和家長,她的心中泛起一絲苦澀。
"加油,相信自己。"她拍了拍小宇的肩膀。
就在小宇即將進入考場時,一位監考老師匆匆跑出來:"還差一位監考老師,出了車禍!"
校長著急地四處張望,目光突然落在林曉梅身上:"這位家長,您是老師嗎?能幫忙監考嗎?就在您侄子隔壁考場。"
林曉梅愣住了,她剛想拒絕,卻被一種莫名的沖動驅使:"可以,我愿意幫忙。"
監考很順利,林曉梅嚴肅認真的態度獲得了老師們的一致好評。第二天,校長再次請她幫忙,她欣然接受。
然而在第三天的數學考試時,意外發生了。
"林老師,5號考生身體不適,需要送醫院。"一位監考老師緊急通知她。
林曉梅查看了情況,那是一位明顯緊張過度的女生,面色慘白,不停地發抖。
"我陪她去醫務室。"林曉梅說完,扶起女生離開考場。
在醫務室,校醫檢查后表示只是緊張導致的輕微過呼吸。
"考試還有兩個小時,你休息一下就能回去繼續考試。"校醫安慰道。
女生眼中含淚:"我太緊張了,腦子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來。這次考砸了,我爸媽不會原諒我的..."
林曉梅看著女孩,仿佛看到了當年的自己。一個瘋狂的念頭在她腦海中浮現。
"我幫你考。"她輕聲說。
女孩震驚地抬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