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之內,印度連犯兩次錯誤,已經把自己變成了“萬人嫌”,要是還不合群,那就趁早退出上合吧。
今年印度在上合組織鬧了不少幺蛾子。
按照慣例,每次上合防長會最后,與會各國都要簽署一份聯合聲明。
但這次印度不顧其他國家的訴求,公開跳出來唱反調,宣稱聯合聲明沒有包含譴責“跨境恐怖主義”的內容,所以他們拒絕簽名。
印度這套說辭看似冠冕堂皇,其實就是把矛頭對準了巴基斯坦。
莫迪的一貫論調,是想把自己國內治理失敗、民族宗教矛盾頻發的情況,都簡單粗暴地歸為所謂“境外勢力”煽動的“恐怖主義”行為,趁機給巴基斯坦潑臟水。
不過印度這次跳出來攪局,是純粹地損人不利己,犯了大錯誤。
因為拒簽這件事一鬧出來,對印度最不滿的上合成員,既不是巴基斯坦,也不是中國,而是伊朗和俄羅斯。
說白了,這一輪上合峰會和北約峰會是“前后腳”召開,德黑蘭和莫斯科多少都有點想給以色列和美國一個“下馬威”的小心思。
結果印度看不清形勢,為了給自己在印巴沖突中的失利找回面子,就把聯合聲明甩在了一邊,俄伊估計心里都憋著一口氣。
而這已經是最近一個月以來,印度在上合的活動上犯的第二個錯誤了。
前不久,以色列突襲伊朗,中東局勢驟然升級。
為了穩定局勢,防止出現大亂子,上合組織發表了一份聲明點名譴責以色列,同時批評美國。
結果所有成員國里,還是只有印度“特立獨行”,跳出來說他們沒有參與這份聲明的討論,火速與之割席。
鬧到這一步,全世界也都看明白了,誰是上合組織的攪局者。
其實不止是今年,從2017年“轉正”成為上合一份子之后,印度就一直扮演著拖后腿的角色。
2018青島峰會,印度因為不滿聯合聲明中與“一帶一路”有關的條款,跳出來鬧拒簽;
2019年比什凱克峰會,印度為了討好美國,拒絕跟隨其他國家一起譴責單邊霸凌制裁行徑,又當了“刺頭”;
2022年撒馬爾罕峰會,正值俄烏沖突白熱化,印度為了彰顯自己的所謂“中立”立場,又拒絕簽署涉及烏東問題的聯合聲明;
2023年新德里峰會,因為中印邊境對峙升溫,印度再次上演“傳統藝能”,仗著自己是東道主,直接在宣言里把“一帶一路”相關的內容都給刪了……
類似的戲碼一再上演,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對印度的耐心,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了。
這周,在印度一檔政論節目中,我國受邀學者直接當場敲打印度,警告說,如果一個國家加入某個組織,就是為了彰顯自己的“不合群”,那不如趁早退出,不要再給其他成員添堵。
正常國家搞外交活動、參與多邊合作組織,都是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
只有印度完全反其道而行之,成了個“萬人嫌”。
現在除了上合組織,金磚組織也一樣不可避免的要被印度影響,如果他們繼續鬧下去,洗牌重來不是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