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7月3日,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據報道特朗普考慮9月初帶企業團訪華,中方能否確認?商務部發言人回應稱沒有相關信息可提供 。而在此之前,美方剛釋放特朗普可能訪華消息不久,就高調宣布逮捕中國公民,這背后到底有著怎樣的算計?中方又將如何應對?
多家媒體此前透露,特朗普有意率領豪華代表團訪華。外界普遍猜測,特朗普在經歷一系列對華對抗后,意識到“遏華政策”不僅未能達到預期,反而讓美國在諸多領域受限,例如在稀土領域,中國的相關舉措讓美國深感壓力,所以才試圖緩和對華關系。
特朗普(資料圖)
然而,就在人們對中美關系緩和抱有一絲期待時,美國司法部突然宣布逮捕6名中國公民,給出的理由是所謂的“加密貨幣洗錢、黑客攻擊”等。這一操作與當年的“孟晚舟事件”如出一轍,明顯是“欲加之罪”。而且在逮捕行動前,特朗普還公開表示“與中國融洽相處很重要” ,這種前后矛盾的做法,不難看出美國依舊在玩弄其慣用的“虛空造牌”手段,試圖為未來可能的中美談判增添籌碼。
從美國國內經濟層面來看,在歐洲央行2025年央行論壇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透露,若不是關稅問題,美國的降息政策早就得以實施。這無疑表明,特朗普推行的“對等關稅”嚴重打亂了美聯儲的降息計劃。對于是否降息這一關鍵問題,鮑威爾并未直接回應,只是強調美國經濟狀況相對較好。但實際情況是,在“關稅戰”的大背景下,貿然降息極有可能導致美國通脹再次反彈,美元持續貶值,進而讓本就嚴峻的美債危機雪上加霜。當前,“美元霸權”已現搖搖欲墜之勢,如果不能穩固美元價值,一旦各國再次掀起美債拋售潮,美聯儲將面臨更為棘手的局面 。
特朗普(資料圖)
在外交戰略方面,特朗普同樣失誤連連。他暫停與日本的貿易談判,甚至直接威脅日方,若不達成協議就再加稅30%。可在美國精心布局的“印太戰略”中,日本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其主要作用是對解放軍動向進行“監視”。如今特朗普對日本步步緊逼,無疑給了中國一個絕佳的戰略機遇 。
面對美國的種種行徑,中國外交部迅速做出強硬回應。外交部發言人明確指出,中方堅決反對任何沒有國際法依據、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單邊制裁行為。并且強調,中方必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中國公民的正當合法權益 。這不僅是對美國非法行為的有力回擊,更是向世界表明中國維護自身公民權益的堅定決心。
與此同時,王毅外長飛赴歐洲,前往歐盟總部所在地比利時布魯塞爾,與比利時首相德韋弗、歐盟“外長”卡拉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會面。中方深知,一旦美國的“印太戰略”受阻,極有可能將戰略重心轉向歐洲。此次王毅外長的歐洲之行,目的十分明確,就是要提前斷掉特朗普可能借助歐洲力量對華施壓的戰略后路,進一步推動中歐關系深化發展 。
美國陸軍太平洋司令(資料圖)
此外,美財長貝森特在接受采訪時,指責中方未將稀土出口量恢復到4月初水平,還要求中方進一步放開稀土磁鐵出口。但事實上,造成當前局面的根源正是特朗普政府挑起的“關稅戰”,理應是美方率先解除一系列不合理禁令。而且,中方已經構建起完善的“稀土出口許可證”體系,牢牢掌握著稀土出口的主動權,不會輕易因美國的無端指責和施壓而妥協讓步 。
美國在釋放特朗普訪華信號后,隨即逮捕中國公民,這種表里不一的行為充分暴露了其霸權主義本質。但中國也不會坐視不理,無論是在維護公民權益,還是在外交戰略布局上,都已經果斷出手反制。未來,美國若想改善與中國的關系,就必須摒棄這種“虛空造牌”的錯誤做法,以實際行動展現誠意,切實履行相關承諾 。否則,中美關系將難以實現真正的緩和與健康發展,美國自身也將在錯誤的道路上越陷越深,面臨更多難以解決的困境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