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名片上燙金的"國際投資集團董事長"幾個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我震驚地抬頭看向面前這位平日里穿著樸素、彎腰種菜的老人。他微笑著遞給我一杯茶,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里,全是我曾在財經雜志上見過的商界巨頭。
"小李啊,你大學成績那么好,為什么回村里種地?"老人的眼神里充滿期待,"我觀察你半年了,想給你個機會。"我的手不由自主地顫抖,六年來的委屈和堅持在這一刻得到了回應。
01:
六年前,我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省重點大學金融系。那時的我自信滿滿,認為畢業后必定能在大城市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成為父母的驕傲。大學四年,我刻苦學習,獲得各種獎學金,還在大型金融機構實習過。眼看著畢業季來臨,我和同學們一樣,滿懷希望地投出了無數份簡歷。
然而現實給了我一記重拳。金融危機的余波仍在延續,就業市場急劇萎縮。幾輪面試下來,要么被拒絕,要么薪資低得令人咋舌。更打擊我的是,那些有關系的同學早已通過家族渠道獲得了優質工作。而我,一個農村出身的普通學生,除了成績單上的優秀,似乎一無所有。
"李明,你真的要回農村?"班主任看著我的決定書,眉頭緊鎖,"你的成績這么好,再找找看?"
我苦笑著搖頭:"老師,我家里供我上大學已經很吃力了。父親的腰傷越來越嚴重,母親一個人忙不過來。與其在城市里勉強度日,不如先回家幫襯。"
畢業那天,看著同學們歡天喜地地討論著各自的前程,我獨自一人拖著行李,踏上了回鄉的火車。父母在車站接我,看到他們因勞作而愈發佝僂的身影,我心里既愧疚又堅定。
回到村里,親戚們的眼神中滿是憐憫和不解。"李明這孩子,大學白讀了,還是回來種地。"這樣的話語常常傳入耳中。我不想解釋,只是默默地幫父母分擔農活,同時利用專業知識開始研究農產品市場和種植技術。
村子西頭有一位獨居的老人,姓王,年約六十出頭,常常一個人在自家的小菜園里忙活。他的菜種得很有講究,品種也是村里少見的。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幫他撿起掉落的鋤頭,他笑著感謝我,從那以后,我常常在閑暇時去幫他整理菜園。
王爺爺說話不多,但眼神銳利,舉止間透露著一種與村民不同的氣質。他偶爾會問我一些關于金融市場的問題,我憑著大學所學一一作答。他總是認真聽完,然后點點頭,不置可否。
"年輕人,吃過這么多苦,不恨這個世界嗎?"一天傍晚,收工后,王爺爺突然問我。
我愣了一下,然后搖搖頭:"不恨。我相信付出總會有回報,只是時間問題。"
老人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有志氣。不過這世上,光有志氣是不夠的,還得有機遇。"
我沒想到,這次簡單的對話,竟是我命運的轉折點。
02:
三個月來,我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先把家里的農活做完,然后去王爺爺那里幫忙。老人的菜園不大,但種類繁多,需要細心照料。我發現他種菜有一套獨特的方法,每種蔬菜的位置安排、澆水施肥都精確到位,像是經過精密計算。
"年輕人,你的想法很對。市場經濟中,稀缺性決定價值。"王爺爺看著我為特殊品種的蔬菜單獨做的記錄本,點頭贊許,"你懂得用你的專業知識來思考農業問題,這很好。"
這天下午,我正在給一排新栽的秋葵苗澆水,王爺爺站在菜園邊上,似乎在思考什么。
"李明,你大學學的是金融,對吧?"他突然問道。
"是的,王爺爺。"
"那你覺得,目前國內哪個行業最有投資價值?"
我放下水桶,認真思考了一會兒:"從長期來看,我認為是綠色能源和高科技農業。前者是大勢所趨,后者關系國家糧食安全。但短期內,互聯網金融和醫療健康可能回報更快。"
王爺爺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后笑了:"有見地。那如果你有一百萬啟動資金,你會怎么分配?"
我沒想到會被問這樣專業的問題,但還是根據所學回答了一個投資組合方案。說完后,我有些困惑地看向王爺爺:"王爺爺,您為什么對這些感興趣?"
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從口袋里掏出一張名片,遞給我:"明天上午十點,來這個地方找我。穿得正式一點。"
我接過名片,只看了一眼就驚得說不出話來。名片很簡單,黑底燙金字,上面寫著"王志遠 國際投資集團董事長",下面是一個市中心高檔商務區的地址。
"王爺爺,這是..."
"明天見,年輕人。"他拍拍我的肩膀,轉身回屋去了,留下我一人站在夕陽下,手里捏著那張似乎有千鈞重量的名片。
當晚,我輾轉難眠。王爺爺真的是國際投資集團的董事長嗎?為什么一個商界大佬會隱居在鄉下種菜?他給我名片是什么意思?各種疑問在我腦海中盤旋。
我悄悄上網搜索"王志遠"和"國際投資集團",結果顯示這確實是一家資產上百億的大型投資公司,總部就在省會城市,而王志遠也確實是其創始人兼董事長,只是網上關于他的個人信息極少,甚至連一張清晰的照片都沒有。
"哥,你怎么還不睡?"妹妹李小燕站在我房門口,困倦地揉著眼睛。她剛上高二,學習很刻苦。
"沒什么,明天有點事。"我收起手機,不想讓家人擔心。
"又找工作嗎?"妹妹眼中滿是心疼,"哥,你不用著急的。你那么優秀,一定會有好工作的。"
我摸了摸她的頭:"嗯,睡吧,明天還要上學呢。"
第二天一早,我把農活匆匆做完,穿上唯一一套面試時買的西裝,對父母說要去鎮上辦事。
"兒子,"母親拉住我的手,"別太拼了,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在家幫忙也行。"
父親插嘴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讓他去闖闖吧。"
我點點頭,心中既忐忑又期待。
03:
省會城市的繁華與喧囂讓我有些不適應。按照名片上的地址,我來到了一棟氣派的商務大廈前。"國際投資集團"幾個大字赫然醒目地掛在大廈頂端。
我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領帶,走進大廈。前臺的接待員聽到我要見王董事長時,眼中閃過一絲訝異,但還是禮貌地請我稍等,并打了內線電話。
"李先生是嗎?請跟我來。"一位身著職業套裝的女秘書將我帶入電梯,直達頂層。
電梯門一開,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寬敞明亮的辦公區域,裝修低調奢華。透過落地窗,整個城市的景色盡收眼底。辦公區里,西裝革履的男女正忙碌地工作著,有幾個人抬頭看了我一眼,又迅速回到自己的工作中。
秘書帶我穿過辦公區,來到一扇木質大門前,輕輕敲了三下。
"進來。"熟悉的聲音響起。
門開了,我看到王爺爺——不,應該稱呼他為王董事長——正坐在一張寬大的紅木辦公桌后,面前攤著幾份文件。他今天穿著一套剪裁考究的深灰色西裝,氣質截然不同于在菜園里的模樣,但那雙銳利的眼睛卻是我熟悉的。
"來了?坐。"他指了指對面的椅子,順手倒了一杯茶推給我。
我有些緊張地坐下,不知道該說什么。
"驚訝嗎?"王董事長看著我的表情,笑了。
"很驚訝。"我老實回答,"沒想到王爺爺您..."
"別叫爺爺了,這里叫我王董就行。"他放下手中的文件,"李明,你知道我為什么會出現在那個小村子里嗎?"
我搖搖頭。
"因為那里是我的出生地。"王董事長的眼神變得柔和,"我十八歲離開村子,闖蕩了大半輩子,現在偶爾回去住幾個月,種種菜,過過簡單的日子,讓我能保持初心。"
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這半年,我一直在觀察你。"他忽然說道,"一個金融系的高材生,回到農村卻不怨天尤人,反而踏實肯干,還把專業知識應用到農業中。有多少人能做到?"
我的心跳加速了,隱約感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即將發生。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推開,走進來一個身材高挑的女子,大約二十七八歲,穿著干練的職業套裝,妝容精致,舉手投足間充滿自信。
"爸,文件我已經看完了,有幾個地方需要..."她的話戛然而止,因為她看到了我。
"哦,小柔,來得正好。"王董事長笑著站起身,"這位是李明,就是我跟你提過的年輕人。李明,這是我女兒王柔,公司的副總裁。"
王柔上下打量了我一眼,目光中帶著明顯的審視和一絲不屑。她伸出手:"你好,李先生。"
我連忙站起來握手:"您好,王總。"
她的手很涼,握了一下就迅速抽回。"爸,您確定要..."
"我確定。"王董事長打斷了她的話,"李明,我想給你一個機會,到我們公司來工作。不是因為施舍,而是我欣賞你的能力和品格。你需要從基層做起,證明自己的價值。"
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王董,我...我不知道該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