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滾出去!我不需要你的施舍!"老張的聲音在辦公樓大廳回蕩,臉上皺紋里藏著十年忠誠被背叛的憤怒。劉總臉色鐵青,剛才還在向投資人炫耀裁員省下的成本。保安證被摔在地上,年輕保安面面相覷。
老張緩緩起身,掏出一把鑰匙,眼神里帶著神秘的笑意:"你公司最好換個地方吧,這片地我比你熟多了。"
01:
十年前的夏天,劉總的峰華科技剛剛起步,租下了這棟老舊辦公樓的三層。那時的劉總還是個充滿理想的年輕人,西裝革履,眼神堅定,卻也透著些許忐忑。公司剛成立,每一分錢都要精打細算。
老張那時已經五十多歲了,被原來的工廠辭退后,靠著退休金和一些零工度日。他來應聘門衛時,劉總差點沒要他。"我們需要有精力的年輕人,你這年紀..."
"年輕人,我可能跑不快,但我認識這一片的每一個人,知道每一扇門通向哪里。"老張笑著說,"我在這片區域住了三十年,比你走的路還多。"
劉總半信半疑,但被老張的誠懇打動,也因為老張要的工資確實比年輕人低。就這樣,老張成了峰華科技的第一位門衛,也是僅有的一位保安。
第一年,公司資金緊張,多次拖欠員工工資,但老張從不抱怨。冬天辦公樓供暖系統出問題,他主動聯系了自己認識的修理工,對方看在老張的面子上半夜趕來,只收了材料費。那個寒冷的冬夜,員工們裹著毯子加班到深夜,是老張熬了姜湯送到每個人手中。
"老張,你這是在養孩子啊?"劉總開玩笑道。
老張笑了笑:"我兒子常年在外地工作,很少回來。看著你們這些年輕人,就像看著我自己的孩子一樣。"
第三年,公司接到第一個大項目,但客戶代表來訪時,遇到了競爭對手的刁難。對方在樓下攔住了客戶,進行惡意詆毀。是老張機智地從后門把客戶帶了進來,還用他那口流利的方言安撫了對方的情緒。這個項目成了峰華科技的轉折點。
隨著公司規模擴大,陸續又招了幾名年輕保安,但老張依然是所有人眼中的"張大爺",是公司的"活地圖"和"百寶箱"。他知道附近最好吃的小店,知道哪里可以配鑰匙,哪里有最便宜的辦公用品。每逢節假日,他還會給員工帶來自己腌制的咸菜和自家陽臺種的蔬菜。
"張大爺,你退休不享清福,來這受罪干嘛?"年輕員工常這么問。
老張總是笑著搖頭:"看著你們公司一天天好起來,我心里高興啊。再說了,家里就我一個人,閑著也是閑著。"
隨著公司越做越大,劉總的心態也悄然發生了變化。五年前,他開始出入高檔場所,結交富商名流;三年前,他搬進了豪華別墅,換了進口豪車;一年前,他頻繁出現在各種投資峰會上,西裝革履,意氣風發。
老張還是那個老張,固執地穿著褪色的制服,固執地六點準時開門,固執地記住每一位員工的名字和喜好。當公司搬進現在的整棟大樓時,他主動承擔起了綠化帶的養護工作,樓前的那排月季是他一手栽種的,如今已是滿園芬芳。
沒人知道,這塊地在三十年前其實是屬于老張家的一部分。那時政策剛剛松動,很多人不懂得土地的價值,老張的父親將這塊地低價轉讓了出去。多年后,當地價飆升,老張卻從未表露過任何遺憾。他只是默默地守在這里,仿佛守著一段無法言說的記憶。
02:
昨天下午,一場暴雨突襲了城市。公司大樓前的排水系統堵塞,雨水倒灌,即將淹沒一樓大廳。老張二話不說,卷起褲腿沖進雨中,在齊膝的水中摸索排水口。他的老寒腿在冷水中疼得厲害,但他咬緊牙關,終于找到了堵住排水口的垃圾袋,及時疏通了水道。
回到崗亭時,老張已經渾身濕透,嘴唇發青。李秘書看不過去,給他遞了條毛巾:"張大爺,你這么大年紀了,何必呢?公司又不差這點錢找人來修。"
老張擦著頭發,笑得憨厚:"習慣了,看著這樓就跟看自己家一樣。再說,底樓進水,檔案室的資料可就遭殃了。"
誰知這一幕正好被來訪的投資商看到,那位西裝革履的胖老板皺起了眉頭:"劉總,你們公司連個專業維修工都請不起嗎?讓老人家去冒險,傳出去多不好聽。"
劉總臉上掛不住,勉強笑道:"這老人家是自己要去的,我們攔都攔不住。他在公司十年了,把這當自己家。"
投資商意味深長地看了眼劉總:"忠誠的員工是財富,但公司不能靠情懷運轉。現在是講求效率的時代,人力成本必須精打細算。"
那天晚上,公司高管開了一個長達三小時的會議。散會時已是深夜十一點,老張照例等在門口,要送幾位住得遠的女員工去公交站。
劉總走出來,看到老張的身影,想起投資商的話,眉頭不自覺地皺了起來。
今天早上九點,劉總帶著人事部經理直接來到了門衛室。老張正在給門口的月季澆水,看到他們,笑呵呵地打招呼:"劉總早啊,今天這么早就來了?"
劉總沒有回應他的問候,直接開門見山:"老張,公司最近在進行人力資源優化,董事會決定..."
老張的笑容漸漸凝固。他放下水壺,直視劉總的眼睛:"劉總是要辭退我?"
人事經理遞過來一份文件:"張師傅,您已經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公司按規定給您結算了補償金,這是您的離職文件和工資卡。"
老張沒有接,只是看著劉總:"為什么?"
劉總避開他的目光:"公司在發展,需要更專業的安保團隊。你的年紀大了,有些工作做不了。公司已經聯系了一家專業保安公司,從明天開始接手。"
"我明白了。"老張點點頭,"我去收拾東西。"
劉總松了口氣,轉身要走,卻聽老張又開口:"劉總,記得十年前公司剛起步那會兒嗎?那時候您說,只要公司好了,大家都會好。"
劉總腳步一頓,沒有回頭:"時代變了,老張。商業競爭這么激烈,公司必須精簡人力成本。你放心,補償金比法律規定的要多。"
"我不需要你的施舍!"老張的聲音突然拔高,"十年,我風里來雨里去,沒有一天遲到早退。去年除夕夜水管爆裂,是誰大半夜來公司處理的?前年公司資金鏈斷裂,是誰三個月沒拿工資還堅守崗位的?"
劉總臉色變了:"老張,你別太情緒化。公司發展到現在,不是靠一個門衛的功勞。"
"是啊,我只是個看門的。"老張苦笑,"但我把青春和忠誠都給了這個地方,換來的卻是一句'優化人力資源'。"
人事經理試圖打圓場:"張師傅,您先冷靜一下,公司是按規定辦事..."
"按規定?"老張指著墻上的榮譽墻,"那上面掛著的'十年忠誠員工'獎牌是怎么回事?去年年會上,劉總還說我是公司的'活化石',是峰華精神的代表,這才過去多久?"
劉總不耐煩了:"老張,不要讓我難做。你拿著補償金,體面地離開不好嗎?"
03:
就在這時,幾位投資商走進了大廳。他們是來參觀公司并討論新一輪融資的。劉總立刻換上了笑臉,快步迎上去:"各位老板,您幾位來得真早!"
老張看著劉總前后判若兩人的態度,心中一陣悲涼。他默默走回門衛室,開始收拾自己的物品。十年的工作,他的個人物品卻很少:一個舊水杯,一件備用的制服,幾本打發時間的舊書,還有墻上那張全公司合影。照片是五年前公司喬遷之喜時拍的,那時的劉總站在中間,親切地攬著老張的肩膀。
老張取下照片,看了許久,輕輕擦去上面的灰塵,然后放進了塑料袋里。
此時,劉總正帶著投資商們參觀公司。"我們公司非常注重成本控制,尤其是在人力資源方面。"劉總得意地說,"剛才你們可能看到了,我們正在優化安保團隊,替換掉那些效率低下的老員工,這樣每年至少可以節省二十萬的人力成本。"
一位投資商點點頭:"人力優化是必要的,但也要注意企業文化和員工忠誠度的平衡。"
"企業不是慈善機構。"另一位投資商直言,"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控制成本是明智之舉。劉總這步棋走得好,顯示了強硬的管理風格。"
劉總越發得意,滔滔不絕地介紹著公司的各項"優化"措施。他們的聲音傳到門衛室,老張默默聽著,手中收拾物品的動作越來越慢。
中午時分,公司食堂里,員工們議論紛紛。
"聽說了嗎?張大爺被辭退了!"
"真的假的?他可是從公司創立就在這兒的元老啊!"
"我剛才路過門衛室,看他在收拾東西,問了才知道,說是什么'人力資源優化'。"
"太過分了吧?張大爺對公司那么忠心,風雨無阻十年,就這么被一腳踢開?"
"聽說劉總在投資商面前還炫耀這事,說是成功節省了成本..."
話音未落,劉總帶著投資商們走進了食堂。員工們立刻噤聲,低頭吃飯。劉總環視一周,似乎察覺到了異常的氛圍,但他選擇了忽略,繼續熱情地向投資商介紹公司的"企業文化"。
"我們公司一直很重視團隊精神和企業凝聚力..."劉總的話音剛落,就看到老張拎著塑料袋走進了食堂。整個食堂瞬間安靜下來。
老張徑直走向員工們常坐的區域,臉上掛著平和的微笑:"孩子們,我來跟大家道個別。"
年輕的程序員小王立刻站起來:"張大爺,到底怎么回事啊?公司怎么能這樣對您?"
老張擺擺手:"沒事,公司發展需要新鮮血液,我這把老骨頭也該歇歇了。"他從袋子里拿出幾個密封袋,"這是我自己腌的咸菜,留給你們嘗嘗。小李啊,你最愛吃的蘿卜干;小王,這個辣椒醬合你的口味;小張,這個泡菜不辣,適合你的胃..."
一一叫著名字,一一道著別,老張的聲音始終平穩,但在場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濃濃的不舍。這一幕被劉總和投資商們看在眼里,氣氛變得有些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