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我憑什么要幫他?當初他結婚買房時,我捐了多少血你都忘了?現在他想翻身,就想起我這個哥哥了?"張浩將酒杯重重放在桌上,眼里閃著憤怒的火光。
妻子林曉靜卻出人意料地露出微笑,輕聲說:"可以借,我只有一個要求——讓他把那塊地的過戶手續先辦了。"客廳里頓時安靜得可怕,弟弟張明臉色由紅轉白,顫抖著雙手掏出一張已經準備好的地契,這塊價值千萬的地產,恰是當年他從哥哥手中暗中奪走的唯一證據。
01:
張浩與張明,相差五歲的兄弟,卻有著天壤之別的性格。
張浩自小就懂事,父母雙亡后,十八歲的他扛起了撫養十三歲弟弟的重擔。他放棄了大學夢想,進入建筑工地,從小工做起,日曬雨淋,手上的繭子厚得像樹皮。就這樣一年年過去,張浩不但把弟弟送進了重點大學,還在城郊買下了一塊地,準備日后蓋房安家。
"哥,我畢業了,想去省城發展。"大學畢業那年,張明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張浩二話不說,把積蓄全部掏出來,甚至賣掉了那套自己住了五年的小房子,湊了二十萬給弟弟作為創業資金。"去吧,好好干,別辜負了這些年的栽培。"
誰能想到,這成了兄弟倆關系的轉折點。
張明到了省城,憑借大學學的金融知識和哥哥給的啟動資金,很快在投資領域站穩腳跟。三年后,他不但事業有成,還迎娶了富商之女。婚禮上,張浩穿著唯一一套西裝,坐在角落里,看著光鮮亮麗的弟弟,心里既驕傲又酸澀。
"哥,我要買新房了,能不能再支援點?"婚后不久,張明再次找到了哥哥。
那時的張浩剛剛東山再起,經營著一家小型建材店,生意剛有起色。盡管如此,他還是咬牙將剛剛貸款買的商鋪抵押出去,給了弟弟三十萬。
"這是最后一次,明明。"張浩疲憊地說,"哥真的拿不出更多了。"
張明拿到錢,只是敷衍地點點頭。臨走時,他瞥見了哥哥辦公桌上的地契文件。那塊位于城郊的地,因為城市擴建規劃已經升值不少。
三個月后,張浩發現自己的地被人注冊過戶了。
"怎么可能?我的地契明明鎖在保險柜里!"張浩不敢相信。
調查過后,真相大白。那天張明離開前,趁哥哥接電話的空檔,偷拍了地契上的信息,又通過自己在政府部門的關系,偽造了張浩的簽名,將那塊地悄悄過戶到了自己名下。
當張浩怒氣沖沖找上門時,張明早已將地賣給了開發商,凈賺了近百萬。
"是你自己不懂得增值,這塊地放在你手里只會貶值。"張明毫無愧疚,甚至振振有詞,"我賣了地,投資了一個項目,回報率超過30%,到時候分你一半。"
承諾的分成從未兌現。從那以后,兄弟倆的聯系變得越來越少。張浩失去了最后的積蓄,只能從零開始。他日夜操勞,終于在三十五歲那年遇到了自己的妻子林曉靜,一個同樣出身貧寒的女孩。兩人攜手創業,慢慢有了今天的小康生活。
而張明卻因為盲目投資,加上生活奢侈,不到四十歲就已經債臺高筑。更讓他絕望的是,當年從哥哥手中騙來的那塊地,因為政策調整,現在已經升值到上千萬,只是地已經不在他手中了。
02:
"張總,您兄弟來了。"秘書小心翼翼地通報。
張浩正在查看季度報表,聞言手指微微一頓。窗外雨水淅瀝,映襯著他眼中復雜的情緒。建材公司已經開了三家分店,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生活富足安穩。
"讓他進來。"張浩淡淡地說。
張明走進辦公室,西裝革履,只是眼下的青黑和微微顫抖的手出賣了他的焦慮。兄弟倆已經有三年沒見了,上次還是在父母忌日上,兩人連句話都沒說。
"哥,好久不見。"張明勉強露出笑容,落座后手指不安地絞在一起。
張浩放下文件,直視弟弟:"有事?"
"我...我想買房子。"張明猶豫片刻,終于開口,"市中心有套學區房,首付差三百萬。"
"所以?"
"我想跟你借點錢。"張明吞吞吐吐,"現在房價這么高,是個好投資。"
張浩冷笑:"就像當年那塊地是個好投資一樣?"
張明臉色一白,急忙解釋:"那次是我鬼迷心竅,我保證這次一定按時還錢,加利息!"
"你拿什么還?聽說你公司已經資不抵債了?"張浩皺眉。
"我...我會努力工作的。"張明低下頭,"我老婆懷孕了,想給孩子一個好的教育環境。"
話音剛落,辦公室門再次打開,林曉靜端著茶走了進來。她今年三十五歲,容貌恬靜,舉止大方,是張浩建材公司的財務總監,也是他最信任的伙伴。
"明明來了?"林曉靜微笑著放下茶杯,"好久不見。"
張明勉強點頭,繼續對哥哥說:"我知道我做錯了很多事,但這次是為了孩子。你也快當叔叔了,幫幫忙吧。"
張浩眼神復雜,既有對弟弟的失望,也有血濃于水的牽掛。他的沉默讓張明看到了希望。
"哥,就當是我借,我一定..."
"別說了。"張浩打斷他,"當年那塊地,是我準備給父母修墓地買的。你知道失去它后,我和曉靜攢了多久才重新給父母修了像樣的墓嗎?"
林曉靜突然開口:"可以借。"
兩兄弟同時轉頭看她,面露驚訝。
"曉靜,你..."張浩皺眉。
林曉靜平靜地看著張明:"我們可以借你錢,但有一個要求——把那塊地的過戶手續先辦了。"
"什么地?"張明下意識問道,但聲音已經暴露了他的慌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