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你知道你母親犯了什么罪嗎?"警察站在門口,目光如炬地盯著陳明。屋內一片寂靜,只有墻上的掛鐘滴答作響。陳明臉色蒼白,手指微微顫抖。
一周前他才舉辦了盛大的婚禮,母親笑得那么開心,誰能想到今天會有警察上門?隔壁老劉的兒子站在警察身后,眼中滿是怒火與仇恨。"我媽媽一年來天天給你父親做飯,沒收一分錢,你憑什么這樣對她?"陳明聲音嘶啞地質問。
01:
二十年前的那個雨夜,陳母抱著五歲的陳明站在醫院走廊上,渾身濕透。"對不起,您丈夫的傷勢過重,我們盡力了..."醫生的話如同晴天霹靂。陳父為救一個落水兒童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只留下妻子和年幼的兒子相依為命。
從那天起,陳母便成了單親媽媽,靠著微薄的工廠工資撫養陳明長大。生活艱辛,但她從不向命運低頭。每天凌晨五點起床,準備陳明的早餐和午餐,然后趕往工廠上班。晚上九點下班回家,還要為第二天做準備。她的手因長期浸泡在洗滌劑中變得粗糙開裂,卻從不在兒子面前流露出一絲疲憊。
"媽,你為什么總是那么累還要幫別人?"十歲的陳明不解地問道。那時,陳母經常在下班后還要去幫助小區里的老人們。
"明明,媽媽告訴你,這世上最寶貴的東西,不是金錢,而是善良和感恩。你爸爸就是因為救人才離開我們的,我們要繼承他的精神。"陳母溫柔地撫摸著兒子的頭發,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陳明漸漸長大,成績優異,考上了重點大學。大學期間,他認識了如今的妻子林小雨,一個同樣善良溫柔的女孩。畢業后,陳明在城里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終于可以讓母親過上好日子。
就在三年前,隔壁搬來了老劉一家。老劉六十多歲,退休教師,妻子早逝,與獨子老劉家明同住。老劉患有輕度癡呆,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老劉家明是個生意人,常年奔波在外,很少回家照顧父親。
一次偶然的機會,陳母發現老劉一個人在家,冰箱里只有過期的食物。從那天起,她便主動承擔起照顧老劉的責任,每天給他送去新鮮可口的飯菜。
"媽,你沒必要這樣。"陳明心疼地說,"老劉有兒子,應該由他兒子來照顧。"
"明明,老劉跟你爸爸是同齡人,看到他一個人孤孤單單的,我就想起如果你爸爸還在,我多希望有人這樣對他好。"陳母嘆了口氣,"再說了,舉手之勞而已,不算什么。"
就這樣,陳母堅持了整整一年,風雨無阻地給老劉送飯,從不間斷。老劉的狀況也漸漸好轉,甚至能和陳母聊上幾句家常。陳明雖然擔心母親太勞累,但看到她臉上滿足的笑容,也就不再多說什么。
02:
陳明的婚禮辦得很熱鬧。母親為了這一天準備了許久,親手縫制了傳統的紅色喜服,還精心準備了豐盛的滿月酒菜譜。婚禮當天,賓客如云,連平日里很少露面的老劉家明也專程回來參加。
"阿姨,謝謝您這一年來對我父親的照顧。"老劉家明在婚宴上向陳母鞠躬致謝,"我工作忙,疏于照顧父親,實在慚愧。"
陳母笑著擺擺手:"不用這么客氣,我和老劉都是鄰居,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婚禮后第二天,陳明和林小雨便啟程去了馬爾代夫度蜜月。臨行前,陳明特意叮囑母親:"媽,這段時間您就好好休息,別再操勞了。老劉那邊,家明不是回來了嗎?讓他照顧自己父親吧。"
陳母點點頭:"你放心去吧,媽媽會照顧好自己的。"
事情的發展遠超出陳明的想象。蜜月的第五天,他接到了母親焦急的電話。
"明明,出事了...老劉...老劉他..."陳母的聲音顫抖著,似乎在強忍淚水。
"媽,您別急,慢慢說,發生什么事了?"陳明的心一下子揪緊了。
"老劉前天晚上突然發病,送醫院搶救...沒能救回來..."陳母的聲音哽咽了,"醫生說是急性心梗。"
陳明沉默了片刻,為老人的離世感到難過:"節哀順變,媽。您不要太傷心了,這不是您的錯。"
"不是這樣的,明明。"陳母的聲音突然變得驚慌,"老劉家明說...說是我的錯。他說我這一年來給他父親吃的東西不干凈,導致他父親病情加重...他還說要告我故意傷害..."
陳明頓時怒火中燒:"荒謬!您天天變著花樣給老劉做可口的飯菜,怎么可能是您的錯?"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家明一直不相信我,說我別有用心...明明,你快點回來吧,我害怕..."陳母的聲音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恐懼。
陳明立刻中斷蜜月,連夜訂了最早的航班飛回國內。等他趕回家時,更糟糕的事情已經發生了。
老劉家明不僅向警方報案,指控陳母故意投毒,還在社區散布謠言,說陳母圖謀老劉的房產。更可怕的是,老劉去世前,竟然留下了一封"遺書",聲稱自己是被陳母長期投毒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