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海運價暴跌63%,為何說這喜憂參半呢?又為何說王毅送美國的兩句話,美國需要牢記呢?
隨著中美貿易談判向前推進,一個新情況出現了:7月中美海運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中國到美國西海岸航線運價暴跌63%,到東海岸也大跌超40%。怎么看這個現象?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喜憂參半”。
喜在哪兒?運價暴跌,客觀上有利于擴大中美貿易量。道理很簡單:運費下去了,企業的運輸成本就降了,省下的真金白銀就能用來擴大業務、增加周轉。這對雙邊貿易是個利好;憂在哪兒?經濟學的基本規律就是,供不應求漲價,供過于求跌價,航運市場也一樣?;叵?月中美貿易戰“休戰”那會兒,運費為啥暴漲?就是因為美國企業搶著補庫存,瘋狂進口中國貨?,F在運費暴跌,很可能反過來暗示:中美貿易量在下滑!
在當前復雜敏感的中美博弈大背景下,貿易量下滑絕非好事,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危險跡象。為什么?因為穩定的經貿往來,是雙邊關系的“壓艙石”和“減震器”。貿易一降溫,特朗普政府在對華政策上的操作空間反而可能更大,態度可能更趨強硬,這值得我們警惕。
不過,大家也不必過分恐慌。為啥?這次海運價格下跌,很大程度上是市場規律的正常回歸和體現。之所以說是回歸理性,是因為之前5月那波運費漲得太兇、太猛了,現在下跌本身就是一種回調,擠掉了一些“泡沫”,更貼近實際供需。另外還有庫存周期的影響,美國企業5月那波“掃貨”力度很大,現在倉庫里可能還堆得滿滿當當,美國人自然不急著下新訂單、不急著補貨,需求自然就下來了,運費也就跟著跌。所以,關鍵是要動態、理性分析。
如果航運價格算是經濟信號的話,那么中美近期其實還釋放了一個重大政治信號。什么呢?就是我外長王毅斬釘截鐵地送給了美國兩句話:美國悍然轟炸主權國家伊朗的核設施,開創惡劣先例。很明顯,王毅外長這是在批評美國,而且說的也是句大實話,一來是因為,美國對一個主權國家動手,這侵犯了所有主權國家的共同利益,今天你不為挨炸的伊朗發聲,明天美國打你,別人也不會為你發聲。二來是因為,核設施本就危險,如果引發核災難,全球國家都無法置身事外。
王毅外長的這句話,美國需要牢記。因為它越是在全球展示自己的信仰武力和不確定性,就越會導致全球除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抱團取暖。王毅外長的這個發言,正是在法國提出來的。王毅外長為什么要前往法國?說得直白點就是中法雙方都有深化雙邊關系,加強合作的意愿。中法這一次互動,就解決了葡萄酒的爭端,只要法國葡萄酒在中國市場提高售價,那么中方就不會對法國葡萄酒加征反傾銷稅。法國葡萄酒在華售價一提高,它占據中國市場的份額可能就會縮減,但法國人為什么愿意提高售價呢?就是因為中國市場非常龐大,哪怕份額縮減,也依然有利可圖。但要是中方反傾銷稅一落地,那法國葡萄酒恐怕就將失去中國市場,一個是賺的少,一個是沒得賺,法國自然能做出理智選擇。
而事實上,王毅這趟歐洲行,除了法國之外,還要前往其他幾個歐洲國家。說明,中法乃至中歐和解是一個大趨勢。如果中歐關系緩和,那恐怕會讓美國非常難受,這意味的是美國關稅施壓中歐的難度就會增大。但特朗普政府恰恰是以“不確定性”著稱的,當他發現慣用的施壓手段在中歐這里效果打折,以他的性格和行事風格,誰也不敢打包票他下一步會出什么牌。所以,王毅外長在法國批評美國,或許就是在向特朗普政府發出警告,不要一意孤行,最后自找沒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