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里,我正在審閱一份重要的合同,手機鈴聲突然響起。
看到來電顯示"李淑芬小姑",我猶豫了片刻才接起電話。
"浩然,你在忙嗎?"電話那頭,小姑的聲音帶著久違的溫柔。
"沒事,小姑,什么事?"我放下手中的文件,心里有種不祥的預感。
"那個......"小姑的聲音變得支支吾吾,"我想跟你借點錢,家里出了點狀況。"
我的手緊緊握住電話,二十多年的記憶如潮水般涌上心頭。
"不借。"我幾乎沒有猶豫就說出了這兩個字。
電話那頭沉默了很久很久,我能聽到小姑急促的呼吸聲。
01
二十五年前,我只有五歲。
那是個雨夜,父母在客廳里大聲爭吵,母親摔門而去,父親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我一個人坐在沙發上哭泣,直到小姑李淑芬出現在門口。
"浩然,別哭了,以后跟小姑生活。"她蹲下身子,用粗糙的手擦去我臉上的淚水。
那時的小姑才二十八歲,還沒有結婚,在一家紡織廠做工。
為了照顧我,她放棄了好幾次相親的機會,每天下班后就急匆匆地趕到幼兒園接我。
"浩然,你餓不餓?小姑給你做蛋炒飯。"她總是這樣問我,然后在簡陋的廚房里忙碌著。
我們住在工廠分配的單間宿舍里,只有十幾平方米。
小姑睡在一張窄小的單人床上,我睡在她旁邊的行軍床上。
冬天的夜里,她總是把自己的被子蓋在我身上,自己則蜷縮在一旁。
"小姑,你冷不冷?"我有時會問她。
"不冷,浩然睡吧。"她總是這樣回答,但我能感受到她身體的顫抖。
小姑的工資很微薄,每個月只有幾百塊錢。
為了省錢,她很少買肉,我們的餐桌上大多是簡單的青菜和咸菜。
但每當我生病的時候,她總是會買最貴的藥,陪我在醫院里排隊到深夜。
"浩然,你要好好讀書,將來有出息了,小姑就放心了。"她常常這樣對我說。
我點點頭,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讓小姑過上好日子。
上小學后,小姑每天都會檢查我的作業,雖然她文化程度不高,但總是認真地坐在我身邊。
"這個字寫得不好,重新寫。"她會嚴肅地指出我的錯誤。
我有時會不耐煩,但看到她疲憊的神情,又默默地重新寫起來。
02
十歲那年,小姑終于遇到了王志強。
他是工廠的技術員,比小姑大三歲,人很老實。
"浩然,你覺得王叔叔怎么樣?"小姑羞澀地問我。
我看到她臉上久違的紅暈,心里既高興又擔心。
"他對你好嗎?"我問。
"好,很好。"小姑笑了,那笑容是我見過她最燦爛的一次。
王志強對我也很好,經常帶我去公園玩,給我買文具和書本。
"浩然,以后我就是你的叔叔了。"他拍拍我的頭說。
我點點頭,心里有些復雜的情緒。
小姑要結婚了,那我呢?
"浩然,你別擔心,叔叔答應了,我們會一直照顧你。"小姑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
婚禮很簡單,在工廠的食堂里擺了幾桌酒席。
我穿著小姑給我買的新衣服,乖乖地坐在她身邊。
"浩然,以后你就是我們家的孩子了。"王志強鄭重地對我說。
我感動得差點哭出來。
結婚后,我們搬到了一套兩居室的房子里。
我有了自己的房間,還有一張真正的書桌。
小姑和王叔叔對我依然很好,甚至比以前更好。
每當我取得好成績時,他們比我還要高興。
"浩然真爭氣,我們沒有白疼你。"小姑總是這樣夸我。
但我漸漸發現,小姑和王叔叔的關系似乎有些微妙的變化。
他們很少在我面前親密,晚上也經常分房睡。
有一次,我半夜起來上廁所,聽到他們在客廳里壓低聲音爭吵。
"都是因為那個孩子......"王叔叔的聲音充滿了不滿。
"你當初答應的,現在又怪我?"小姑的聲音帶著哭腔。
我躲在門后,心里五味雜陳。
03
十五歲那年,我上了高中。
小姑的肚子漸漸大了起來,她懷孕了。
"浩然,你要當哥哥了。"她摸著肚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我為她感到高興,但心里也有些忐忑。
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們還會像以前一樣對我好嗎?
孩子出生了,是個女孩,取名叫李小萱。
小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照顧孩子上,對我的關注明顯減少了。
"浩然,你能不能小聲點?妹妹在睡覺。"她開始對我提出各種要求。
我理解她的辛苦,但心里難免有些失落。
王叔叔對我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不再像以前那樣和藹。
"浩然,你已經長大了,應該學會獨立了。"他開始對我提出更多的期望。
我埋頭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
每當我拿著獎狀回家時,小姑總是很高興,但很快就被孩子的哭聲打斷。
"浩然,你幫小姑看一下妹妹,我去做飯。"她把孩子塞給我,匆匆走向廚房。
我抱著軟軟的妹妹,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她那么小,那么無辜,我怎么能對她有任何怨恨呢?
漸漸地,我開始主動幫助小姑照顧妹妹。
給她換尿布,哄她睡覺,陪她玩耍。
"浩然真是個好哥哥。"小姑欣慰地說。
但我知道,我們之間的關系已經悄然改變了。
我不再是她唯一的孩子,不再是她生活的全部。
高考那年,我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省城的重點大學。
"浩然,你真爭氣!"小姑激動地抱住我。
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時候,她還是那個把我當作全世界的小姑。
04
大學四年,我很少回家。
不是因為路途遙遠,而是因為我不想面對那個已經改變的家。
每次電話里,小姑總是問我缺不缺錢,但我知道她的經濟狀況并不好。
王叔叔的收入有限,加上要養育小萱,家里的開銷很大。
"浩然,你在學校要好好吃飯,別省錢。"她總是這樣叮囑我。
但我知道,她自己卻在為了省錢而精打細算。
我開始利用課余時間打工,做家教,發傳單,什么都做過。
不是因為缺錢,而是因為我不想再依賴他們。
我要獨立,要自強,要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未來。
大學畢業后,我留在了省城工作。
憑著自己的努力,我進入了一家外資企業,工資待遇都很不錯。
"浩然,你真有出息!"小姑在電話里為我感到驕傲。
我開始每個月給她寄錢,不多,但足夠改善她們的生活。
"浩然,你別寄錢了,我們過得很好。"她總是這樣說。
但我堅持著,因為我記得她對我的恩情。
幾年后,我創辦了自己的公司。
從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現在的上百人,我的事業蒸蒸日上。
我在省城買了房子,買了車子,過上了舒適的生活。
每逢節假日,我都會回家看望小姑一家。
小萱已經長成了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學習成績也很優秀。
"叔叔,我也要像你一樣考大學。"她總是這樣對我說。
我摸摸她的頭,心里很欣慰。
這個孩子沒有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不自在,反而把我當作了榜樣。
但我和小姑之間的關系,似乎永遠回不到從前了。
我們之間多了一些客氣,少了一些親密。
就像是報恩的人和被報恩的人,而不是真正的親人。
05
三年前,王叔叔檢查出了胃癌。
醫生說需要手術,費用很高。
小姑第一次主動向我借錢,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浩然,這錢我一定還你。"她握著我的手,眼中滿含淚水。
"小姑,你別這樣說,我們是一家人。"我安慰她說。
手術很成功,王叔叔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但化療的費用依然很高,家里的積蓄很快就花光了。
我又給了她一筆錢,她依然說要還我。
"小姑,你不要想著還錢的事,好好照顧叔叔就行了。"我真誠地說。
她點點頭,但眼中卻有著復雜的情緒。
我知道,這筆錢對她來說意味著什么。
它不僅僅是金錢,更是一種債務,一種負擔。
王叔叔的病情時好時壞,家里的開銷也越來越大。
小萱要上高中了,需要更多的教育費用。
小姑開始變得焦慮,經常失眠。
"浩然,我覺得對不起你,這些年拖累了你。"她有一次對我說。
"小姑,你別這樣想,沒有你就沒有今天的我。"我認真地說。
但我知道,我們之間的關系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我不再是那個需要她保護的孩子,她也不再是那個無所不能的小姑。
我們之間多了一些算計,少了一些純真。
金錢改變了我們的關系,即使我們都不愿意承認。
去年,王叔叔的病情惡化了。
醫生說需要更昂貴的治療方案,費用可能需要幾十萬。
小姑又找到了我,這次她的態度有些不同。
"浩然,我知道這些年你幫了我們很多,但是......"她的聲音有些顫抖。
"但是什么?"我問。
"但是他是小萱的爸爸,我不能放棄他。"她堅定地說。
我看著她憔悴的臉龐,心里五味雜陳。
06
那一次,我給了她更多的錢。
不是出于感恩,而是出于同情。
我同情她的處境,同情她的無助。
但我心里也有些疲憊。
這些年來,我一直在報恩,一直在給予。
什么時候是個頭呢?
王叔叔最終還是走了,走得很安詳。
小姑哭得很傷心,我陪在她身邊,但心里卻有些麻木。
我不知道自己還能為她做什么,也不知道她還會向我要求什么。
喪事辦完后,小姑變得更加沉默。
她不再像以前那樣關心我的生活,也不再問我缺不缺錢。
我們之間的通話越來越少,見面也越來越尷尬。
小萱考上了大學,我主動承擔了她的學費和生活費。
"叔叔,謝謝你。"她懂事地說。
我點點頭,心里卻有些苦澀。
我不知道自己是在幫助她,還是在履行某種義務。
半年前,小姑開始頻繁地給我打電話。
起初是問候,后來是抱怨,最后是暗示。
她總是說家里的開銷很大,說一個人生活很困難。
我知道她在暗示什么,但我裝作不懂。
我累了,真的累了。
我不想再這樣下去了。
我想過自己的生活,想有自己的家庭。
我不想永遠背負著報恩的包袱。
今天,她終于直接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