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文基于真實社會事件改編,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文中人名均為化名,部分細節經過藝術處理。
"爸!您這是要氣死我們嗎?八萬塊錢買個破銅爛鐵!"
"就是啊,爺爺,您平時連菜都舍不得多買一斤,怎么..."
"你們懂什么!"老爺子王德貴重重地拍了拍桌子,"我做了一輩子古董生意,還能看不出好壞?"
"看不出好壞?您都被騙兩年了,那破關公像到現在還杵在角落里積灰呢!"
兒子王建國指著客廳角落那尊黑漆漆的關公像,語氣中滿是怨氣。
01
兩年前的那個秋日,陽光透過梧桐葉灑在潘家園的青石板路上,王德貴怎么也沒想到,這會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
王德貴70歲,住在東城區一棟老舊的筒子樓里。年輕時在琉璃廠古玩店當過三年學徒,后來被分配到國營工廠做了30年鉗工。退休后靠每月3000元養老金生活,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但王德貴有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每周六都要去潘家園逛早市。雖然囊中羞澀,很少出手,但看看那些古玩字畫,回憶一下年輕時的歲月,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那天是2021年10月的一個周六。王德貴早上5點就起床了,簡單洗漱后,帶著保溫杯和幾個饅頭就出門了。從筒子樓到潘家園,他要坐兩趟公交車,花上一個多小時。
"老王,又去潘家園啊?"樓下的劉大媽正在掃樓道。
"是啊,去看看,不買。"王德貴笑著回應。
劉大媽搖搖頭:"都這把年紀了,還折騰什么。"
到了潘家園,早市剛剛開始。王德貴像往常一樣,在各個攤位間慢慢踱步,偶爾停下來看看感興趣的東西,和攤主聊幾句。
走到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攤位時,王德貴的腳步停住了。
攤位上擺著各種古玩雜件:瓷器、玉器、銅器、字畫,看起來都很普通。但其中一尊關公像卻讓他眼前一亮。
這尊關公像約40厘米高,通體呈暗紅色,關公端坐在椅子上,右手撫須,左手持刀,神態威嚴。最讓王德貴震撼的是那雙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要從銅像中走出來一般。
"老爺子,看上這個了?"攤主是個40多歲的中年人,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中山裝,說話帶著河北口音。
王德貴蹲下身子,仔細端詳著關公像。銅質厚重,分量不輕。胡須的紋理清晰可見,每一根都雕得栩栩如生??咨系募y飾精細復雜,顯然出自高手之手。
"這是從哪里來的?"王德貴問。
"我家祖傳的。"攤主壓低聲音,四下看了看,"我爺爺當年在宮里做過事,這是他帶出來的。清代宮廷造像,絕對的真品。"
王德貴心中一動。憑借年輕時在琉璃廠學到的一點皮毛,他覺得這關公像確實不簡單。現在市面上的仿品,要么雕工粗糙,要么神態呆板,像這樣神韻俱佳的實在少見。
"多少錢?"王德貴試探性地問。
"這個價。"攤主伸出兩根手指,"20萬。"
王德貴差點沒站穩。20萬,這對他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他一年的養老金才3萬多,就算不吃不喝,也要攢好幾年。
"太貴了,我買不起。"王德貴搖頭準備離開。
"等等,老爺子。"攤主拉住他,"我看你是真心喜歡,而且也懂行。這樣吧,我再便宜點。"
"便宜多少?"
"15萬,這已經是友情價了。"攤主做出一副心疼的表情,"要不是家里急用錢,我絕對不會賣的。"
王德貴還是搖頭。15萬對他來說依然遙不可及。
"12萬,不能再少了。"攤主咬咬牙,"這是我的底線。"
王德貴在攤位前踱步,內心做著激烈的斗爭。他真的很喜歡這尊關公像,但12萬的價格讓他望而卻步。
"我只有8萬。"王德貴咬牙說出了這個數字。這是他存折里的全部積蓄,再加上兒子王建國的2萬塊錢。
攤主聽了,臉上露出為難的表情。他在攤位前走來走去,不斷地搖頭嘆氣。
"老爺子,你這是要我命啊。8萬塊錢,連成本都不夠。"
"那算了,我走了。"王德貴作勢要走。
"等等!"攤主又拉住他,"老爺子,看你是有緣人,而且確實懂行,我就虧本賣給你。但有個條件,必須現金交易,不能刷卡。"
王德貴心中一喜,連忙點頭同意。
"那我去取錢。"
"行,我在這里等你。"
王德貴急匆匆地趕到最近的銀行。取錢的時候,他的手都在顫抖。存折里的6萬塊錢,這是他和老伴張桂花的全部積蓄,是他們的救命錢。
"老爺子,您確定要全部取出來嗎?"銀行工作人員確認道。
"確定。"王德貴點點頭。
回到攤位,王德貴又給兒子王建國打了電話。
"建國,你能不能借我2萬塊錢?"
"爸,您要錢干什么?"
"我看中了一個古董,想買下來。"
"爸,您別亂花錢?,F在騙子特別多,專門騙老人。"
"不是騙子,是真的古董。建國,你相信爸爸的眼光。"
王建國拗不過父親,答應了借錢。不過他再三叮囑:"爸,您可千萬別被騙了。"
下午2點,王德貴湊齊了8萬塊錢,全部是現金。攤主檢查了錢的真偽,滿意地點點頭。
"老爺子,這關公像就是你的了。"攤主把關公像用麻布袋包好,"你可得好好保管,這是真正的寶貝。"
王德貴小心翼翼地抱著關公像,心情無比激動。他覺得自己撿了個大漏,買到了真正的寶貝。
從潘家園回到家,已經是下午6點了。王德貴費了很大力氣才把關公像搬上三樓。
老伴張桂花正在廚房做飯,聽到客廳的動靜,出來一看,當場就愣住了。
"老頭子,你這是買了什么?"
"關公像,清代宮廷造像。"王德貴得意地說,"8萬塊錢,值了。"
"什么?8萬塊錢?"張桂花一屁股坐在沙發上,"老頭子,你瘋了嗎?"
"桂花,你不懂。這是真正的古董,宮廷造像。"王德貴小心翼翼地把關公像擺在客廳最顯眼的位置,"你看這神態,你看這雕工,絕對是真品。"
"什么真品假品的,8萬塊錢?。?張桂花哭了,"這是我們的救命錢,你怎么能這樣糟蹋?"
"桂花,相信我,這是寶貝。"
正說著,王建國下班回來了。他一進門就看到了客廳里的關公像,臉色立即變了。
"爸,這是什么?"
"我買的關公像,清代宮廷造像。"王德貴有些得意。
"多少錢?"
"8萬。"
王建國當場就炸了:"8萬?爸,您瘋了嗎?"
"建國,你不懂。這是真品。"
"真品?這就是個破銅爛鐵!"王建國指著關公像,氣得渾身發抖,"爸,您被騙了!現在的騙子專門騙老人,您怎么這么容易上當?"
"我沒上當!"王德貴也急了,"我在琉璃廠學過古董鑒定,這絕對是真品。"
"您學過什么?您就是個鉗工!"
"你這孩子怎么說話的?"
父子倆越吵越厲害,險些動起手來。最后還是張桂花拉開了他們。
"行了,都別吵了。"張桂花抹著眼淚說,"錢都花了,現在說什么都沒用了。"
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筒子樓。樓上樓下的鄰居都知道了這件事,背后議論紛紛。
"聽說老王頭花8萬買了個假古董。"
"8萬?我一年都掙不了這么多錢。"
"我看他是老糊涂了,這么容易就上當。"
"唉,老人家就是容易被騙子盯上。"
還有人幸災樂禍:"活該,平時裝得那么有學問,這下露餡了吧。"
王德貴聽到這些話,心如刀割。但他還是堅持認為自己沒有買錯。
02
從那天起,王德貴的生活徹底改變了。
每天早上7點,他準時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給關公像擦拭。他專門從琉璃廠買來了擦拭古玩的專用布,動作極其小心,仿佛在伺候真正的寶貝。
王德貴越看越覺得這關公像不簡單。關公的胡須紋理清晰,每一根都雕得栩栩如生。眼神凌厲,仿佛隨時都要開口說話。盔甲上的紋飾復雜精美,顯然出自宮廷工匠之手。
最讓王德貴堅信不疑的是,關公像的銅質有著特殊的包漿。這種包漿不是一兩年能形成的,必須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氧化才能達到這種效果。
"這絕對是真品。"王德貴自言自語道。
但家人不這么認為。
兒子王建國實在看不下去了,找來了琉璃廠的老師傅李大爺。李大爺在琉璃廠干了一輩子,見過的古董不計其數,在圈子里很有威望。
"李大爺,您幫我看看,我爸這個關公像是不是真的。"王建國說。
李大爺戴上老花鏡,仔細端詳著關公像。他用手摸了摸銅質,又用放大鏡看了看細節。
"老王,你這個啊..."李大爺搖搖頭,"是現代電鍍工藝,價值不超過200塊錢。"
"不可能!"王德貴不服氣,"您再仔細看看,這包漿,這雕工,怎么可能是現代仿品?"
"老王,你別不服氣。"李大爺耐心地解釋,"現在的造假技術很高明,連我們這些老行家都經常上當。你看這個底座,明顯是現代機械加工的痕跡。"
王建國又找來了古玩市場的"專家"趙老板。趙老板開了一家古玩店,在潘家園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趙老板,您幫我看看這個關公像。"王建國說。
趙老板看了一眼,立即搖頭:"這是高仿品,現在市面上到處都是。200塊錢都不值。"
"您再仔細看看。"王德貴不甘心。
"老爺子,我做了20年古玩生意,這種仿品見得多了。"趙老板指著關公像說,"你看這個顏色,是人工做舊的。真正的古董不是這個樣子的。"
面對兩個專家的一致否定,王德貴開始懷疑自己。但每當他看到關公像時,內心深處還是覺得它不一般。
"也許是我看錯了。"王德貴在心里默默地說。
但第二天早上,他還是準時起床,給關公像擦拭。
家庭關系越來越緊張。
老伴張桂花開始和他分床睡,每天對他冷眼相對。以前夫妻倆雖然不富裕,但日子過得很和諧?,F在因為這8萬塊錢,家里的氣氛變得很壓抑。
"老頭子,你知道我們現在還有多少錢嗎?"張桂花指著存折說,"一分錢都沒有了。"
"桂花,你相信我,這真的是寶貝。"
"寶貝?專家都說是假的,你還要堅持什么?"
兒子王建國見面就冷嘲熱諷:"爸,您那個寶貝今天又升值了嗎?"
"建國,你怎么能這樣說話?"
"我怎么說話?我那2萬塊錢是給兒子交學費的,現在都被您糟蹋了。"
連10歲的孫女也受到了影響。以前她最喜歡來爺爺家玩,現在也不愿意來了。
"爺爺,你為什么要買那個破東西?"孫女天真地問。
"那不是破東西,那是寶貝。"王德貴強忍著內心的痛苦。
"可是爸爸媽媽都說你被騙了。"
王德貴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因為這8萬塊錢,家里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原本就不寬裕的生活,現在變得更加困難。
買菜時,張桂花總是挑最便宜的買。以前偶爾買點肉改善伙食,現在連豆腐都要猶豫半天。
"都是因為你那個破關公像。"張桂花每次買菜回來都要抱怨。
更讓王德貴愧疚的是,張桂花的高血壓藥都換成了便宜的國產藥。
"進口藥太貴了,吃不起。"張桂花說這話時,眼中滿含淚水。
"桂花,我對不起你。"
"你對不起的不只是我,還有整個家。"
鄰居們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
樓下的劉大媽見到王德貴就搖頭嘆氣:"老王,你這是何必呢?"
樓上的小李也不再和他打招呼,見面就繞著走。
"老王頭真是老糊涂了,8萬塊錢買了個破銅爛鐵。"
"我看他是想發財想瘋了,這么容易就上當。"
"以后得離他遠點,別被他帶壞了。"
王德貴聽到這些話,心如刀割。但他還是堅持每天擦拭關公像,堅持自己的判斷。
夜里,他經常失眠。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想著白天的事情。
"也許我真的被騙了。"他有時候會這樣想。
但當他看到關公像時,心中又會涌起一種強烈的信念:"這絕對是真品。"
心理煎熬比經濟困難更加痛苦。王德貴開始嚴重失眠,經常在深夜對著關公像自言自語。
"關公爺,你到底是不是真的?"他問關公像,"如果是假的,你為什么要折磨我?"
有時候,他甚至想要砸掉這個"禍害"。但每次舉起錘子,又舍不得下手。
03
時間一天天過去,王德貴的痛苦也在一天天加深。
兩年的時間,對普通人來說也許很短,但對王德貴來說卻是漫長的煎熬。
生活越來越困頓。每月3000元的養老金,要支付房租、水電費、醫藥費,現在連買肉都成了奢侈。
"老頭子,我們今天吃什么?"張桂花每天都要為一日三餐發愁。
"隨便吃點什么都行。"王德貴說。
"隨便吃點什么?你看看菜籃子里還有什么?"
菜籃子里只有幾個土豆和一把青菜。
"要不我去借點錢?"王德貴提議。
"借錢?你還好意思說借錢?"張桂花的眼淚又流了下來,"都是因為你那個破關公像,現在誰還敢借錢給我們?"
張桂花經常偷偷抹眼淚,以為王德貴看不見。其實王德貴都知道,這讓他更加愧疚。
去年冬天,北京下了一場大雪。雪化了以后,天氣變得特別冷。張桂花因為高血壓發作,被緊急送進了醫院。
"醫生,我老伴的病情怎么樣?"王德貴焦急地問。
"病情不算嚴重,但需要住院觀察幾天。"醫生說,"建議住VIP病房,環境好,有利于病人康復。"
"VIP病房多少錢一天?"
"800塊錢。"
王德貴算了算,住一個星期就是5600塊錢,這對他來說是個天文數字。
"能不能住普通病房?"
"當然可以,但環境沒有VIP病房好。"
王德貴咬咬牙,選擇了普通病房。
住院期間,王德貴想給老伴買點營養品,但看到價格后又放了回去。
"算了,買點便宜的水果就行了。"
張桂花躺在病床上,看著丈夫為難的樣子,眼中滿含淚水。
"都是因為你那個破關公像,現在連住院都住不起好病房了。"
王德貴握著老伴的手,心中愧疚萬分。但他還是不愿意承認自己被騙。
兒子王建國的怨恨更加深重。
原本他計劃用這8萬塊錢給兒子交學費,現在只能貸款。每個月3000塊錢的還貸壓力,讓這個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爸,您知道我現在每個月要還多少錢嗎?3000塊!"王建國見到父親就忍不住發火,"我一個月的工資才5000塊錢,還完貸款就剩2000塊錢。我們一家三口怎么生活?"
"建國,我知道對不起你。"
"對不起有什么用?您那個破關公像,把我們全家都害了!"
王建國的妻子也對王德貴很有意見。
"爸,您這樣下去不行。"兒媳婦說,"您把那個關公像賣了吧,哪怕賣500塊錢也比放著強。"
"不行,我不能賣。"王德貴固執地搖頭。
"為什么不能賣?明明是假的,您還要堅持什么?"
"我相信我的判斷。"
兒媳婦氣得直跺腳:"您這是固執己見!"
多年老友老錢也來勸過他幾次。
"老王,你就認栽吧。"老錢說,"把關公像賣了,哪怕500塊錢也比擺著強。"
"我不賣。"王德貴固執地搖頭。
"你這是何必?明明是假的,你還要堅持什么?"
"我堅持我的判斷。"
"你這是拿全家人的生活開玩笑!"老錢氣得摔門而去,"你這是固執己見!我們老死不相往來!"
從此,兩個老友再也沒有見過面。
社會壓力更是讓王德貴喘不過氣來。
小區里的人都知道他花8萬買了個假古董。每次下樓買菜,都能聽到竊竊私語。
"看,就是那個老王頭,8萬塊錢買了個破銅爛鐵。"
"我看他是想發財想瘋了,這么容易就上當。"
"真是老糊涂了,這么大歲數了還被騙。"
有的人甚至當面嘲笑:"老王,你那個寶貝現在值多少錢了?"
"老王,聽說你買了個古董,什么時候讓我們開開眼?"
王德貴強忍著屈辱,默默承受這一切。
最難受的是,連鄰居家的孩子都知道了這件事。
"爺爺,聽說你買了個假古董?"一個小孩天真地問。
"不是假的,是真的。"王德貴強忍著淚水。
"那為什么大家都說是假的?"
王德貴無法回答。
盡管所有人都說他被騙,王德貴還是每天擦拭關公像。他告訴自己:"我做了一輩子古董生意,不可能連這點眼力都沒有。"
但在深夜獨自面對關公像時,他也會懷疑,也會絕望。
"關公爺,你到底是不是真的?"他一遍遍地問。
"如果你是真的,為什么所有人都說你是假的?"
"如果你是假的,為什么我總覺得你不一般?"
兩年的時間里,關公像就像一個無聲的嘲諷,靜靜地立在客廳角落。雖然王德貴每天都擦拭,但還是積了一些灰塵。
有時候,王德貴看著它,眼中滿含淚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對是錯。
"也許,我真的被騙了。"在最絕望的時候,王德貴也會這樣想。
但第二天早上,他還是會準時起床,給關公像擦拭。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兩年。
兩年來,王德貴的頭發更白了,背也更駝了。但他的信念始終沒有動搖。
"我相信我的判斷。"這是他經常說的話。
最后的堅持讓他變得更加孤獨。除了每天和關公像說話,他幾乎沒有別的交流。
"關公爺,你是我唯一的朋友了。"王德貴對關公像說,"所有人都說你是假的,但我相信你是真的。"
絕望時刻如影隨形。兩年的時間里,王德貴不止一次想過要放棄。
"也許我真的錯了。"他在心里默默地說。
這天上午,王德貴正在陽臺上曬太陽,看著樓下孩子們玩耍,心情格外沉重。忽然聽到敲門聲,連敲三下,很有節奏。
"請問是王德貴先生嗎?"門外站著兩個穿著深色西裝的中年人,神情嚴肅,"我們是工作人員,這是我們的證件。"
王德貴接過工作證,手不由得顫抖起來,上面的紅印和鋼印都很清晰。
"王先生,我們接到相關部門的舉報,您家里收藏了一件重要文物,需要進行核實登記。"其中一個戴眼鏡的工作人員拿出記錄本,嚴肅地說道。
"什么...什么文物?我家哪有什么文物?。?王德貴結結巴巴地問,心跳加速。
"就是您在兩年前,2021年秋天,在潘家園古玩市場購買的那尊關公銅像。"
聽到這話,王德貴感覺天旋地轉,雙腿發軟,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差點跌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