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男孩確診艾滋,父親看他手機崩潰
聲明如下:本文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虛構杜撰
“你兒子他… 感染了HIV病毒。”
聽完醫生的話,我和老伴劉惠蘭僵在原地,眼前陣陣發黑。
我們是老機械廠的普通工人,只求兒子踏實過日子,甚至盼著他參軍改改懶散性子。
可征兵體檢時,確診結果卻讓這個盼著“太平日子” 的家,瞬間被卷入絕望深淵 ——
01
我叫陳建軍,是個在老機械廠干了一輩子的普通工人,沒什么大出息,這輩子圖的就是個太平日子,守著老婆孩子,過點熱熱乎乎的日子。
媳婦劉惠蘭,是那種典型的老實女人,話不多,心細,人也厚道。
家里里外外,她打理得井井有條,吃穿用度都安排得妥妥當當。
我們只有一個兒子,叫陳陽。出事那年,他剛滿十九。
這孩子打小性子就悶,不愛說話,也不愿和人來往,成天關在房里鼓搗手機,自己樂在其中。
上了高中后,又添了個毛病:賴床。
每天早上,我和他媽喊破喉嚨,他也一動不動,死賴在床上,非得磨到最后一刻才不情不愿地起床洗漱,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
我看著就來氣。一個大小伙子,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怎么能整天無精打采,像蔫了的茄子似的。
我當過兵,部隊的作風早就刻進骨子里了,講究的是動作麻利、說干就干,最受不了他這種懶散拖拉的勁兒。
為這事兒,我沒少發火,說他這樣下去,將來怎么混社會?
可每回我批評他,他媽總護著,說孩子功課重,晚上學到半夜,早上貪睡點也是正常。
我知道她是心疼兒子,舍不得說重話。
其實我們不是圖他考什么狀元,也不是想讓他賺多少錢。
我就一個想法:孩子得有個正形,做人踏實,干事靠譜,別給我們老兩口丟人。
我心里也打過算盤,想著讓他去參軍。
部隊里管得嚴,規矩多,能磨掉他一身臭毛病,讓他知道紀律、責任、擔當這些大寫的詞是什么意思。
更重要的是,穿上那身軍裝,抬頭挺胸走在街上,也算我們當父母的有了點盼頭。
可誰能想到,天有不測風云。
就在他十九歲的那年,就在我們等著他去體檢、填志愿、上交資料的時候,一場意想不到的橫禍從天而降,就像一盆透心涼的冷水,兜頭潑下。
那一刻,世界仿佛靜止了,我們這個一直平平穩穩的小家,也隨著那件事,搖搖欲墜。
02
陳陽十九歲那年秋天,街道武裝部寄來了體檢通知書。
那一刻,我捧著那張蓋著鮮紅公章的紙,手都微微顫抖,激動得不行,心跳得比我當年參軍時還快。
“好樣的,小子!爭氣!”我一邊拍著他的肩膀,一邊壓不住嘴角的笑意。
雖然他依舊耷拉著腦袋,一副懶洋洋的模樣,我還是忍不住替他高興。
劉惠蘭站在一旁,手背擦著眼角,臉上掛著復雜的神情,既高興又擔憂。
“參軍好啊,部隊是個鍛煉人的地方。陽兒,你一定要好好表現,別讓你爸丟臉。”
她絮絮叨叨地叮囑著,說著說著,又忍不住擔心起來,“也不知道部隊苦不苦……你這孩子,從小沒吃過什么苦,可別……”
“婦道人家就是瞎操心!”我打斷了她,皺著眉說,“男兒漢,就得吃苦。溫室里養出來的,只能是軟腳蝦!”
陳陽對我們的話沒搭理,依舊低著頭,手指不停地滑動手機,神情恍惚,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為了讓他順利通過體檢,我那陣幾乎把他當新兵操。
天剛蒙蒙亮,我就硬生生把他從被窩里薅起來,帶著他去公園晨跑、練臂力、做俯臥撐。
劉惠蘭也跟著上陣,頓頓變著花樣做飯:燉雞湯、熬魚湯、煮大骨頭,只為能把他那瘦弱的小身板補壯點。
她一邊盛湯,一邊嘀咕:“陽兒小時候可不這么瘦,是不是青春期長個太快了?”
陳陽嘴上不說什么,但我看得出,他心里抵觸得很。
吃飯沒胃口,動不動就打哈欠,成天抱著手機不撒手,對體能鍛煉總是心不在焉。
有幾次,我注意到他臉色蒼白,眼窩發青,像是長期沒休息好。
我問他是不是身體不舒服,他只是輕飄飄地說,“沒事,就是最近學習緊張。”
劉惠蘭也幫腔,說可能是鍛煉太猛,身體一下子適應不過來,緩緩就好了。
我也沒太當回事。想著青春期的孩子哪有不虛點的,再加上我對他參軍的期望大過一切,就把這些異樣都往后壓了下去。
現在回想,那些細節其實早已露出端倪。只是當時的我和劉惠蘭,都被對未來的憧憬蒙住了眼睛。
誰都沒有警覺到,這個看起來只是有些疲憊的孩子,身體里其實正在醞釀著什么不對勁的東西。
如果……那時候我們能多留點心,能更早些察覺出異樣,也許,一切都還來得及。
可惜,人生沒有如果。
03
征兵體檢那天,天藍得透亮。
我和劉惠蘭特意請了假,陪著陳陽一起前往區征兵體檢站。
體檢站外頭早已人頭攢動,候檢大廳擠滿了跟陳陽年紀相仿的小伙子,個個神情復雜,有的緊張得搓手,有的興奮得腳尖直蹦。
大家都穿著干凈利落的便裝,帶著對軍營的幻想,像一群等待檢閱的雛鷹。
可陳陽站在其中,卻顯得格外孤單。他低著頭,始終沉默,像是與這片熱烈格格不入。
他手里仍攥著手機,時不時看一眼屏幕,臉上的表情平淡得近乎冷漠。
我看著他那沒精打采的樣子,心里一陣窩火。
但礙于場合,只能壓下脾氣,低聲在他耳邊鼓勁:“陽兒,打起精神來,這可是一件大事,咱們等這一天,可等了很久了。”
體檢的程序繁多,從身高體重、視力聽力,到內外科、心肺功能,一項接著一項。
前面幾關,他倒都還算順利,醫生點頭說:“身體條件基本合格。”
到了抽血那關,他明顯有些緊張,嘴唇泛白,臉色更是白得嚇人。
我在一旁勸他:“別怕,就是一針的事,一會兒就好。”
他輕輕點頭,卻還是把頭扭到一邊,眼睛避開針頭,手指在褲縫上捏得緊緊的。
抽完血,他又被帶去做進一步檢查,我和劉惠蘭只好在等候區干坐著。
空氣里彌漫著消毒水的味道,等候椅冰涼刺骨。
一分一秒地過去,我的心也像被線吊著似的,一點點被拉緊。和他一起進去的小伙子陸續出來,有人眉飛色舞,有人臉色暗沉,可唯獨不見陳陽的身影。
劉惠蘭開始坐立不安,一邊搓手一邊小聲念叨:“怎么回事啊?陽兒怎么還不出來?是不是出啥問題了?”
我也感到不安,正準備起身去問問,就見一名穿白大褂的醫生從側門走了出來,手里拿著一張化驗單,眉頭微皺地掃視四周。
“誰是陳陽的家屬?”他提高嗓門問道。
我和劉惠蘭猛地站起來,心里“咯噔”一跳,幾乎是同時迎了上去。
“醫生,我們是陳陽的父母。”我連忙開口,語氣帶著討好和緊張,“體檢報告出來了吧?是不是有什么情況?”
醫生盯著我們看了幾秒,神情凝重,不像是在傳達一個好消息。
他目光掃過我們,又回頭望了望走廊,緩緩說道:“請跟我來一下,有點結果,我們需要單獨溝通。”
他說得平靜,可那種平靜里,分明藏著某種讓人不寒而栗的沉重。
我和劉惠蘭互相望了一眼,眼神里寫滿了不安。
04
我們跟著醫生走進了一間不大的辦公室,房間里光線昏黃。
醫生關上門,示意我們坐下,然后將一張化驗單遞到了我手中。
“這是陳陽的血液檢測結果。”他指著單子上的一欄數據,語氣沉重地說:“這項指標異常得很嚴重……我們懷疑他可能感染了一種……一種比較特殊的病毒。”
“特殊病毒?”我腦子里“嗡”地炸開了,連聲音都變得發飄,“是……是哪種?嚴不嚴重?”
醫生沒有正面回答,而是用一種深沉而帶著幾分為難的目光望著我們。
那種眼神,像是在提前為我們哀悼。
“從初步篩查結果來看,陳陽的HIV抗體呈陽性。”
他頓了一下,語氣極緩,卻如同當頭棒喝:“也就是說,他很有可能感染了——艾滋病。”
“艾滋?!”這三個字如同雷霆萬鈞,狠狠砸在我們頭頂。
我和劉惠蘭瞬間愣住,整個人像被掏空,腦子一片空白,連手腳都失去了知覺。
怎么可能?
我們的兒子,那個連早上都懶得出門的乖孩子,怎么可能得上這種……只有在電視新聞和報紙頭條才會出現的“臟病”?
“不、不可能!”劉惠蘭反應過來后,猛地從椅子上站起,聲音尖銳得帶了哭腔,“你是不是搞錯了?!我兒子他那么乖,那么干凈,怎么可能染上那種病!”
她情緒徹底崩潰,雙手伸向醫生,似乎想從他手中搶回那張她無法接受的診斷單。
我趕緊一把拉住她,自己嗓子也干得發疼,卻還是強撐著問醫生:“醫生……會不會是弄錯了?樣本是不是搞混了?我兒子……不可能染這個病,絕對不可能的……”
醫生輕輕嘆了口氣,臉上的表情比任何話都來得沉重。
“我們理解你們的心情,也明白這個結果有多難接受。”他說著,語氣緩了些,“但實驗室的數據不會撒謊。只是,這還只是初步篩查,要確診還需要到疾控中心或專科醫院做更全面的檢測。”
他接著又說了些注意事項,說可以預約市里傳染病醫院的門診,也提醒我們盡快安排下一步檢查。但那些話,我幾乎一個字也沒聽進去。
耳邊全是嗡嗡作響,像有人在我腦子里攪動了什么,記憶和意識仿佛都變得混沌。
艾滋病……
我無法想象,一個平日里話不多、不愛出門的孩子,一個我們眼中“最老實不過”的兒子,居然會跟這種疾病扯上關系。
我只覺得胸口像是被一塊巨石壓著,連呼吸都變得困難。
而這一紙診斷,也像把刀,狠狠劃破了我們原本安穩的生活,把我們這個還算完整的家,推向了一個冰冷無底的深淵。
05
從體檢站出來時,天色已暗。
我和劉惠蘭腳步虛浮,像被抽去了骨頭,一步一晃,眼神空洞,像是兩具行尸走肉。
陳陽低頭跟在后頭,一言不發,臉色蒼白得幾近透明,仿佛隨時會倒下。
他似乎已經意識到自己的病情,那雙原本就沒什么光彩的眼睛,此刻更是灰暗如死水,透著茫然與恐懼。
回到家,劉惠蘭終于再也忍不住,癱坐在沙發上,放聲痛哭。
“我的兒啊——我命苦的兒啊,你怎么就……怎么就得了這么個要命的病啊!”
她哭得撕心裂肺,像是心口被活生生挖了一塊肉。
那聲音直刺人心,讓我只覺胸腔發悶、頭皮發緊,連呼吸都不順暢。
我也想哭,可我不能倒。我是家里唯一還能勉強撐得住的那根梁,我要是塌了,這個家就徹底散了。
我強壓住翻涌的情緒,盯著陳陽,盡量讓聲音平穩一點:“陽兒,你實話告訴爸,這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頓了頓,還是忍不住問出口:“是不是……是不是在外面做了什么你不該做的事?”
他沒吭聲,只是肩膀輕輕抖了抖,頭低得更深。
我心里的火一下子就上來了,聲音拔高:“你倒是說話啊!你都病成這樣了,還有什么不能跟我們講的?!”
“你不說,我們怎么幫你?怎么給你治病?!”
他還是一聲不吭,眼淚卻啪嗒啪嗒地落下來,滴在手背上,滴在他皺巴巴的牛仔褲上,一灘一灘,像是冰冷的雨點。
我心又酸又氣,真想沖上去給他一耳光,又覺得手抬不起來。
劉惠蘭在一旁哭得更厲害了,抽噎著哀求:“陽兒,你就告訴媽,到底怎么回事?就算你做錯了什么,媽也不會怪你啊……你說啊……”
可陳陽像是被封住了喉嚨,只是一遍遍地低頭抹淚,嘴唇哆嗦著,卻始終不吐出一個字。
那一夜,我們一家三口,全都沒合眼。家里安靜得出奇,連掛鐘的秒針聲都變得格外刺耳,空氣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第二天一早,我和劉惠蘭帶著陳陽,去了市疾控中心。醫生給安排了更全面的檢查,一套流程走下來,整整一天。
傍晚時分,確診結果出來了——
陳陽,確實感染了HIV病毒。
醫生的話音落下時,我整個人仿佛被一錘砸中,腦海“轟”地一聲,再次陷入麻木。
更讓人絕望的是,醫生根據血液抗體特征判斷,他的感染時間,至少已有一年以上。
這一結論,無異于把我們心中最后那點希望,也一刀斬斷。
06
接下來的日子,我們家就像被一團濃重的烏云死死罩住。
劉惠蘭整日以淚洗面,精神一蹶不振,短短幾天就像老了十歲。
陳陽徹底把自己鎖進房間,門緊閉著,一天到晚不吭聲,不吃飯也不洗漱,整個人縮在角落里,像個被抽空了靈魂的影子。
他仍抱著那部手機,低著頭,盯著屏幕看個不停,我們連他在看什么都無從知曉。
我沒有資格崩潰。除了要安慰劉惠蘭,還得照料陳陽,更得硬著頭皮想辦法籌錢治病。
在那個年代,艾滋病幾乎是絕癥的代名詞。雖然市面上已有初代抗病毒藥物,但價格高得令人咋舌,動輒幾千上萬,對我們這樣靠退休金過日子的工人家庭來說,無異于天文數字。
我硬著頭皮走訪親戚朋友,一個個登門去求。低聲下氣,臉皮磨破了,也只換來一張張為難的臉和諱莫如深的沉默。
有些人一聽說是艾滋病,眼神都變了,像見了瘟神似的避我如蛇蝎,連話都不愿多說一句。
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可我是陳陽的父親,我不能退。只要還有一線希望,我就得拼死扛下去。
可最讓我痛苦的,是陳陽那沉默得像石頭一般的態度。他始終不肯說,他究竟是怎么染上的病毒。
這個結,卻像一根尖刺,日復一日扎在我心頭,讓我夜夜難眠。
我想知道源頭,不光是為了病情能對癥施治,更是因為我那股無名的怒火,已經壓抑到了極限,急需一個出口。
我開始胡亂猜想。他是不是誤交損友,沾染了什么不正當的圈子?
是不是接觸了什么低俗、危險的網絡內容?尤其是那部他從不離手的手機,在我眼里簡直成了萬惡之源。
一個念頭在我腦海里瘋長:手機里,一定藏著什么。
直到那天深夜,陳陽因發燒陷入昏睡,我終于下定決心,躡手躡腳地推開了他的房門。
屋里昏暗又沉靜,只聽見他的呼吸聲急促不穩。那部手機,就放在他枕邊,屏幕還亮著微光。
我站在床前,心跳如鼓,內心掙扎萬分。我知道,偷看孩子隱私是不對的,是對他最后一點尊嚴的侵犯。
但理智在那一刻敗下陣來,我告訴自己,為了救他,為了弄清真相,我別無選擇。
我屏住呼吸,伸手拿起了手機。
讓我意外的是,手機并沒有設置密碼鎖,或者,他設置的密碼,簡單到我隨手一劃就解開了。
我點開了他手機里那個最常用的聊天軟件。
看清后,里面的聊天內容讓我如遭雷擊!
我越看,心越涼,手也抖得越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