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真的嗎?是哪家的姑娘?”
母親眼中閃爍著期待,卻未曾料到,大嫂口中的答案竟是“一個寡婦”。
然而,就在眾人議論紛紛,母親堅決反對之際,一個月后,我卻主動上門提親。
這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01
我叫高宏軍,家在一個很普通的農村,上頭有個哥哥,下頭還有弟弟和妹妹。
那時候,村里各家各戶的日子都不好過,我們家孩子多,更是一年到頭難得吃頓飽飯。
父母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從早到晚沒閑著,可掙那點工分還是不夠花。
偏偏我們幾個孩子那會兒正長身體,一個個吃得比父親還多。
所以,我們平時吃得最多的就是胡蘿卜和玉米面糊糊,窩窩頭母親也數著給,白面饅頭更是稀罕物,只有過年那幾天才能吃上幾個。
哥哥作為老大,比同齡的孩子懂事早,他心疼父母的辛苦,小學還沒念完就說不想念了。
母親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但想了想,哥哥不念書后家里能多一個幫手,多一個掙工分的,也就答應了。
哥哥開始幫忙后,家里的日子確實好過了一些,吃窩窩頭的次數也多了。
02
日子還在慢慢熬,哥哥轉眼就到了該娶媳婦的年紀。
在我們這兒,不念書的娃娃成親都早,十八九歲就琢磨著婚事了,要是再拖,想找條件好的姑娘就難了。
母親心里一直對哥哥有愧,覺得沒讓哥哥念上書,就想給哥哥找個好媳婦兒。
可家里條件太差,連個正經房子都沒有。
現在住的還是爺爺留給父親的土坯房,就倆屋,我和哥哥、弟擠一間,母親、父親和小妹擠一間。
不蓋新房,哥哥娶了媳婦都沒地兒住。
所以母親這幾年老想著給哥哥蓋間新房。
可家里存錢不多,想蓋新房,這點錢哪夠啊。
沒辦法,父親只好硬著頭皮,找村長借了錢。
父親是個實誠人,在村里老愛幫人,從不欠人情。
也是靠這好名聲,父親才從村長那兒借到了錢。
錢的事兒解決了,接下來就是蓋房子了。
請工程隊得花不少錢,父親琢磨了好久,跟小叔商量著,倆人先給哥哥蓋間土坯房。
說干就干,父親那段時間沒白天沒黑夜地忙活,倆月不到,一間新土坯房就蓋起來了。
雖然是土坯房,但哥哥結婚后總算有個窩了。
母親也能放心找媒婆給哥哥說親了。
03
沒多久,媒人就給哥哥介紹了鄰村的一個姑娘,她和哥哥年齡差不多,家里條件也相仿,從小就特別懂事。
兩人都挺滿意對方,見了幾面后,婚事就定下來了。
一年后,哥哥就娶了嫂子進門。
嫂子嫁過來后,幫哥哥里里外外地忙活,把小家收拾得井井有條。
哥哥娶了這么賢惠的媳婦,干活兒都更有勁了。
嫂子特別能吃苦,家里家外都操持著,田里的活兒也一點不含糊。
嫂子進了我們家,家里就多了一個得力幫手,日子也開始慢慢好轉。
父母看在眼里,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老大媳婦真不錯,咱們真是找對人了。”
可好景不長,半年后嫂子懷上了,反應特別大,連床都下不了,更別說干活了。
哥哥一邊要忙田里的活兒,一邊還得照顧嫂子,累得夠嗆。
就在這時,屋漏偏逢連夜雨,父親在拉麥稈兒的時候從牛車上摔了下來,腰摔傷了,從此只能坐輪椅。
家里沒了父親這個頂梁柱,感覺天都塌了。
沒辦法,我只能輟學,挑起家里的重擔。
以前哥哥在家,這些農活兒我幾乎沒干過。
剛輟學時,我干啥都別扭,速度慢,還老幫倒忙。
母親著急,偶爾會訓我兩句。
哥哥倒是挺有耐心,一遍遍地教我,鼓勵我。
在哥哥的幫助下,我終于能趕上哥哥了。
慢慢地,我也能當一個整勞動力了。
這時,嫂子的肚子越來越大,父親也需要人照顧,我和哥哥就包攬了家里所有的活兒,讓母親專心照顧嫂子和父親。
04
小時候,父母常跟我們說,窮點不可怕,只要咱們肯吃苦,好日子總會來的。
我一直都信父母這話。
可老天爺并沒因為咱們可憐就多照顧咱們幾分。
父親的情況越來越糟,后來連生活都不能自理了,母親只能天天跟著父親照顧他。
嫂子生了孩子后,沒奶水,得買奶粉,大哥哥的壓力也大了不少。
本來以為咱們家有我、哥哥和嫂子三個年輕人撐著,肯定沒問題,可現在連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
過年算賬時,發現舊賬沒還上,又添了新賬。
1982年,我二十歲了,也該成家了,父母卻犯了愁。
大哥哥結婚時好歹還有間土坯房,輪到我,連土坯房都蓋不起了。
咱家這情況,媒人都不愿意給說媒。
母親找了好幾個媒人,送了不少東西,可都被退了回來。
“宏軍他娘,你就別找我了,不是我不愿意幫忙,實在是沒姑娘愿意嫁到你們家。”媒人直接跟母親說了實話。
“這可咋辦?咱宏軍這么好的小伙子,要打一輩子光棍不成?”母親跟父親哭訴著。
“都是我拖累了你們,當初還不如直接摔死算了。”父親捶打著自己的身子。
母親忙抱住父親,“你這是說的啥話?你死了我咋辦?”說著母親大哭起來,父親也抱著母親流了淚。
我剛想上前安慰父母,嫂子從外面笑著跑了進來。
“爸媽,你們猜我這次回娘家帶了啥好消息?我給宏軍找著媳婦兒了。只要宏軍跟我去見一面,保證他能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