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法庭里,五十二歲的李秀芳坐在被告席上,雙手緊握著膝蓋,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
她的對面,坐著兩個頭發花白的老人——她的父母李德福和王秀英。
法官翻開案卷,聲音在寂靜的法庭里格外清晰:"李德福、王秀英訴李秀芳贍養糾紛案,現在開庭。"
李秀芳緩緩抬起頭,望向那兩張曾經無比熟悉的面孔。十五年來,她每個月按時匯款,每個節假日都回家看望,甚至為了照顧他們,放棄了在北京的工作機會。
可是現在,他們卻坐在原告席上,要求法院判決她繼續承擔贍養義務。
而那五百萬拆遷款,全部給了從未盡過一天贍養義務的弟弟李建國。
01
三個月前,豫北平原上的李家村正值初秋時節,金黃的玉米地一望無際。
李秀芳提著兩大袋營養品,踩著村里新修的水泥路,朝著村頭的老宅走去。她每個月都會從鄭州回來一次,這已經成了雷打不動的習慣。
"爸,媽,我回來了。"她推開院門,熟悉的聲音在小院里回響。
王秀英從廚房里探出頭來,臉上的皺紋在陽光下顯得更加深刻:"秀芳回來了,快進屋歇歇。"
李德福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手里拿著一把蒲扇,看到女兒回來,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爸,您的血壓藥吃了嗎?"李秀芳放下東西,走到父親身邊,習慣性地詢問著。
"吃了,吃了。"李德福擺擺手,"你每次回來都要問一遍。"
李秀芳在父親身邊坐下,看著這個曾經高大威嚴的男人,如今已經佝僂著背,心中涌起一陣酸楚。十五年來,她從一個剛剛大學畢業的青澀女孩,變成了現在這個中年婦女,而父母也從中年步入了老年。
"建國最近怎么樣?"王秀英端著茶水走過來,隨口問道。
提到弟弟,李秀芳的臉色微微一變。李建國比她小五歲,大學畢業后就在深圳工作,除了過年回來幾天,平時很少聯系家里。
"他工作挺忙的。"李秀芳敷衍地回答。
"年輕人嘛,事業要緊。"李德福為兒子辯護道,"不像你,都這么大年紀了,還沒個著落。"
這話像針一樣刺在李秀芳心上。她三十歲那年,本來有機會嫁給一個北京的同事,但是為了照顧父母,她選擇了留在鄭州。后來的幾次相親,也都因為她堅持要贍養父母而告吹。
"我這不是挺好的嗎?"李秀芳強顏歡笑。
王秀英嘆了口氣:"女兒家終歸是要嫁人的,你這樣下去,我們也不放心。"
夜晚,李秀芳躺在自己小時候的房間里,望著天花板發呆。房間里還保留著她上學時的書桌和書架,墻上貼著她大學時的獎狀。
隔壁房間傳來父母的說話聲,聲音不大,但在寂靜的夜里顯得格外清晰。
"秀芳這孩子,為了我們犧牲太多了。"王秀英的聲音帶著愧疚。
"她是女兒,照顧我們是應該的。"李德福的聲音有些固執,"再說,建國在外面打拼不容易,我們不能拖累他。"
李秀芳聽著這些話,眼淚無聲地滑落。她知道,在父母心中,兒子永遠是最重要的,而女兒,只是用來照顧他們的工具。
第二天早上,李秀芳照例給父母準備了早餐,然后坐上了回鄭州的班車。車窗外,李家村的景色慢慢遠去,她的心情卻異常沉重。
她不知道,一個月后,一個消息將徹底改變她的人生軌跡。
02
十月中旬的一個下午,李秀芳正在辦公室里整理文件,手機突然響起。
"喂,秀芳,你快回來一趟,家里有大事!"王秀英的聲音異常激動,連話都說不清楚。
"媽,您別急,慢慢說,出什么事了?"李秀芳心中一緊,以為是父母身體出了什么問題。
"拆遷!我們村要拆遷了!"王秀英的聲音顫抖著,"政府的人來了,說要修高速公路,我們家的房子和地都要拆掉!"
李秀芳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那補償款呢?"
"補償款可多了,光是房子就給一百萬,還有地的補償,加起來得有五百萬呢!"王秀英的聲音里帶著難以置信的興奮。
五百萬!這個數字讓李秀芳也震驚了。她工作了這么多年,存款也不過二十多萬,而父母一下子就要得到五百萬的補償款。
"媽,您和爸商量好了嗎?這錢怎么處理?"李秀芳問道。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王秀英的聲音變得有些不自然:"這個,我們還沒想好,你先回來再說吧。"
掛了電話,李秀芳坐在辦公桌前,心情復雜。她當然為父母高興,但同時也有些擔心。這么大一筆錢,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帶來麻煩。
當天晚上,李秀芳就開車回到了李家村。村里到處都在議論拆遷的事情,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興奮的表情。
"秀芳回來了!"鄰居張大嬸熱情地打招呼,"你家這次發財了,五百萬呢!"
李秀芳笑著點頭,心中卻有些不安。
回到家里,她發現父母的神情有些古怪,兩人坐在客廳里,看到她回來,眼神都有些閃躲。
"爸,媽,拆遷的事情我聽說了,恭喜你們。"李秀芳坐下來,"具體的補償方案是什么樣的?"
李德福清了清嗓子:"房子補償一百萬,地的補償三百萬,還有一些其他的補償,總共五百萬。"
"那你們打算怎么安排?"李秀芳問道。
王秀英和李德福對視了一眼,王秀英開口說道:"我們想,這錢留著也沒什么用,不如給建國在深圳買套房子,他也該成家了。"
李秀芳的心猛地一沉:"全部給建國?"
"建國是我們的兒子,將來要傳宗接代的,這錢當然要給他。"李德福的語氣理所當然。
"那我呢?"李秀芳的聲音有些顫抖,"我這十五年來照顧你們,每個月給你們生活費,每次回來都帶東西,難道就什么都得不到?"
"你是女兒,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照顧我們是你應該做的。"李德福的話像刀子一樣刺進李秀芳的心里。
王秀英在一旁勸道:"秀芳,你別這么想,等建國有了錢,他也會孝敬我們的,到時候你的負擔也就輕了。"
李秀芳看著父母,感覺自己像是被人狠狠地扇了一巴掌。十五年的付出,在他們眼中竟然是理所當然的,而從來沒有盡過贍養義務的弟弟,卻要獨享這五百萬的拆遷款。
"我需要考慮一下。"李秀芳站起身,走向自己的房間。
身后傳來父母的竊竊私語,她已經聽不清楚他們在說什么了。
03
夜深人靜,李秀芳躺在床上輾轉反側,腦海中不斷回響著父母的話。
她想起了十五年前,剛剛大學畢業的自己,本來可以留在北京的一家大公司工作,但是父母身體不好,她選擇了回到河南,在鄭州找了一份工作,這樣既能照顧父母,又能維持生計。
她想起了這些年來,每個月按時匯給父母的生活費,從最初的五百塊,到現在的兩千塊,從來沒有間斷過。
她想起了那些個周末,別人都在休息娛樂,她卻要坐兩個小時的班車回家,給父母做飯洗衣,陪他們聊天。
她想起了那些次相親,對方一聽說她要贍養父母,就退縮了。有一個男人甚至直接說:"你這樣的女人,誰敢娶?"
而現在,這一切在父母眼中都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她是女兒。
第二天早上,李秀芳紅著眼睛走出房間,王秀英看到她的樣子,心中也有些不忍。
"秀芳,你別多想,我們也是為了這個家考慮。"王秀英試圖解釋。
"媽,我想問你們一個問題。"李秀芳坐在餐桌前,"如果我也是兒子,這五百萬會怎么分?"
王秀英愣了一下,沒有回答。
"如果我是兒子,這五百萬是不是就要分給我一半?"李秀芳繼續問道。
"可是你不是兒子。"李德福插話道,"你是女兒,將來要嫁人的。"
"那如果我一輩子不嫁人,專門照顧你們,這五百萬能分給我一點嗎?"李秀芳的聲音帶著絕望。
父母沉默了。
李秀芳苦笑了一下:"我明白了,在你們心中,我就是一個免費的保姆,而建國是你們的希望。"
"秀芳,你怎么能這么說?"王秀英急了,"我們也是愛你的。"
"愛我?"李秀芳站起身,"如果愛我,為什么要讓我承擔所有的責任,卻享受不到任何的權利?"
這時,門外傳來汽車的聲音,一輛黑色的轎車停在了院門口。
李建國從車上下來,身后還跟著一個穿著時尚的年輕女人。
"爸,媽,我回來了!"李建國大步走進院子,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聽說家里要拆遷了,我特意請假回來看看。"
王秀英和李德福看到兒子回來,臉上立刻露出了喜悅的表情,剛才的不愉快似乎一掃而空。
"建國,你回來了!"王秀英激動地迎上去,"這是...?"
"這是我女朋友林曉萱,我們準備結婚了。"李建國摟著身邊的女人,"曉萱,這是我爸媽。"
林曉萱甜甜地叫了一聲:"叔叔阿姨好。"
李秀芳看著這一幕,心中涌起一陣苦澀。弟弟回來了,父母的注意力立刻就轉移了,她這個照顧了他們十五年的女兒,仿佛成了透明人。
"建國,你來得正好,我們正要跟你商量拆遷款的事情。"李德福拉著兒子的手,"這五百萬,我們都給你,你在深圳買房子結婚用。"
李建國裝作驚訝的樣子:"爸,這么多錢,全給我不太好吧?姐姐這些年也挺辛苦的。"
但他的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顯然對這筆錢勢在必得。
"你姐姐是女兒,照顧我們是應該的。"李德福擺擺手,"這錢給你,我們放心。"
李秀芳看著這一幕,心中的最后一絲希望徹底破滅了。
04
林曉萱挽著李建國的胳膊,眼中滿是興奮的光芒。五百萬,這個數字讓她的心怦怦直跳。
"叔叔阿姨真是太好了,建國真是有福氣。"她甜膩地說道,"有了這筆錢,我們在深圳買房子就不用愁了。"
李德福和王秀英聽了這話,臉上更是笑開了花。
"應該的,應該的,建國是我們的兒子,我們不幫他誰幫他?"李德福連連點頭。
李秀芳站在一旁,看著這一幕,感覺自己像是一個局外人。她想起了小時候,每次家里有好吃的,父母總是先給弟弟,她只能吃剩下的。那時候她以為長大了就會好,沒想到現在還是一樣。
"姐,你怎么不說話?"李建國注意到了李秀芳的沉默,"你不會有意見吧?"
李秀芳看著弟弟,這個從小就被父母寵愛的男人,現在已經三十多歲了,卻從來沒有為這個家承擔過任何責任。
"我能有什么意見?"李秀芳淡淡地說道,"反正我只是個女兒。"
"姐,你這話說的,什么叫只是個女兒?"李建國裝作不解的樣子,"我們都是爸媽的孩子。"
"是嗎?"李秀芳冷笑了一聲,"那你這十五年來,給過爸媽一分錢嗎?回來看過他們幾次?"
李建國的臉色有些不自然:"我在外面工作忙,而且距離遠..."
"距離遠?"李秀芳打斷了他的話,"從深圳到鄭州,高鐵四個小時,你連一個月回來一次都做不到?"
"秀芳,你別這么說建國。"王秀英為兒子辯護,"男人在外面不容易,要以事業為重。"
"那我就容易了?"李秀芳的聲音提高了,"我在鄭州工作,每個月回來看你們,每個月給你們生活費,你們生病了我請假陪你們去醫院,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
"你是女兒,當然應該做。"李德福的語氣有些不耐煩,"你怎么越來越不懂事了?"
李秀芳聽了這話,心中涌起一陣絕望。在父母眼中,她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而弟弟的缺席是情有可原的。
"好,我懂事。"李秀芳深吸了一口氣,"那我問你們,如果我以后也不回來了,不給你們生活費了,你們怎么辦?"
"你敢!"李德福猛地站起來,"你是我們的女兒,不孝敬父母,天打雷劈!"
"那建國呢?他不孝敬你們,為什么不天打雷劈?"李秀芳反問道。
"建國是男人,要在外面打拼,等他有了錢,自然會孝敬我們。"王秀英說道。
"現在他就要有五百萬了,他會孝敬你們嗎?"李秀芳看向弟弟。
李建國被問得有些尷尬,林曉萱在一旁輕輕拉了拉他的衣角。
"當然會,等我們結婚安定下來,一定會好好孝敬爸媽的。"李建國連忙表態。
"口頭承諾誰不會說?"李秀芳冷笑道,"你敢不敢立個字據,保證每個月給爸媽多少錢?"
"這..."李建國猶豫了。
"你看,他連個字據都不敢立,你們卻把五百萬全給他。"李秀芳搖搖頭,"我真是太天真了,以為血緣關系能換來一點點的公平。"
屋子里的氣氛變得異常緊張,王秀英看著女兒憤怒的表情,心中也有些不安。
"秀芳,你別生氣,我們也是為了這個家好。"王秀英試圖緩和氣氛。
"為了這個家好?"李秀芳苦笑道,"那我這十五年的付出,算什么?"
她轉身朝門外走去,身后傳來父母的呼喊聲,但她頭也不回。
走出院門,李秀芳看著這個生養她的村莊,心中五味雜陳。她知道,今天之后,她和這個家的關系將徹底改變。
05
李秀芳開車回到鄭州,一路上都在思考著剛才發生的一切。她的心情從憤怒逐漸轉為冷靜,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這十五年來的選擇。
回到家里,她坐在沙發上,拿出手機翻看著這些年來給父母轉賬的記錄。從2008年開始,每個月都有一筆固定的轉賬,從最初的五百塊,到后來的一千塊,再到現在的兩千塊。
粗略計算了一下,十五年來,她給父母的生活費就超過了二十萬。還有每次回家帶的營養品、衣服、藥品,以及父母生病時的醫療費用,加起來至少有三十萬。
而這些,在父母眼中都是理所當然的。
她想起了三年前,母親因為心臟病住院,她請了半個月的假在醫院陪護。那時候李建國正在深圳忙著升職,連個電話都沒有打來。
她想起了五年前,父親摔斷了腿,她每個周末都要回家幫忙做飯洗衣。而李建國那時候正在談戀愛,說是沒時間回來。
她想起了八年前,家里的老房子漏雨,她拿出所有的積蓄幫忙修繕。李建國那時候剛剛工作,說是要存錢買房,一分錢都沒有出。
這些年來,她為了照顧父母,錯過了多少機會?北京的那份工作,如果她去了,現在可能已經是部門主管了。那些相親的對象,如果她不堅持要贍養父母,現在可能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
而現在,父母要把五百萬全部給弟弟,她這個付出了十五年的女兒,什么都得不到。
手機響了,是母親打來的。
"秀芳,你回到家了嗎?"王秀英的聲音有些小心翼翼。
"回到了。"李秀芳淡淡地回答。
"你別生氣了,我們也是沒辦法,建國要結婚,需要錢..."
"媽,我問你一個問題。"李秀芳打斷了她的話,"如果我明天出車禍死了,你們會怎么辦?"
"你說什么胡話!"王秀英急了,"好好的說這些干什么?"
"我是說如果。"李秀芳堅持道,"如果我不在了,誰來照顧你們?"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王秀英的聲音變得有些虛弱:"建國會照顧我們的。"
"是嗎?"李秀芳苦笑道,"那為什么這十五年來,他從來沒有照顧過你們?"
"他在外面工作忙..."
"媽,你別再為他找借口了。"李秀芳的聲音很平靜,"我想通了,既然你們覺得女兒照顧父母是理所當然的,那我就不做這個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秀芳,你什么意思?"王秀英的聲音顫抖了。
"從今天開始,我不會再給你們生活費,也不會再回家看你們。"李秀芳說道,"既然建國要繼承五百萬,那就讓他來承擔贍養義務吧。"
"你不能這樣!"王秀英哭了起來,"你是我們的女兒,怎么能不管我們?"
"那建國呢?他是你們的兒子,為什么可以不管你們?"李秀芳反問道。
"建國不一樣..."
"有什么不一樣?"李秀芳的聲音提高了,"因為他是男人,所以可以不盡義務卻享受權利?因為我是女人,所以必須盡義務卻不能享受權利?"
王秀英在電話里哭得說不出話來。
"媽,我已經決定了。"李秀芳的聲音重新變得平靜,"既然你們把五百萬全給了建國,那就讓他來照顧你們吧。我這十五年的付出,就當是還了你們的養育之恩。"
說完,她掛斷了電話。
手機很快又響了起來,但她沒有接。她關掉手機,走到陽臺上,看著外面的夜景,心中既有解脫,也有不舍。
但她知道,這是她必須做出的選擇。
06
一個月后,李秀芳正在辦公室里忙碌著,同事小張走過來,神情有些古怪。
"秀芳姐,有人找你。"小張說道。
李秀芳抬起頭,看到門口站著一個穿著制服的中年男人。
"請問您是李秀芳女士嗎?"男人走過來,"我是李家村村委會的工作人員,有些事情需要和您談談。"
李秀芳心中一沉,她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
"什么事?"她問道。
"是關于您父母的事情。"工作人員說道,"他們說您不再承擔贍養義務,村里希望您能回去協調一下。"
李秀芳苦笑了一下:"我弟弟呢?他們找過他嗎?"
"李建國先生說他在深圳工作,暫時無法回來。"工作人員如實回答。
"那就讓他辭職回來照顧父母。"李秀芳說道,"他不是繼承了五百萬嗎?有了這筆錢,還需要什么工作?"
工作人員有些為難:"李女士,您父母的意思是,希望您能繼續承擔贍養義務,畢竟您這些年來一直在照顧他們。"
"我照顧他們十五年,得到了什么?"李秀芳站起來,"現在他們有了五百萬,全部給了我弟弟,卻還要我繼續承擔贍養義務,這公平嗎?"
"這個..."工作人員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你回去告訴他們,既然建國繼承了家產,那就讓他來承擔贍養義務。"李秀芳說道,"我已經仁至義盡了。"
工作人員走后,李秀芳坐在辦公桌前,心情復雜。她知道,這件事不會就此結束。
果然,第二天她就接到了律師的電話。
"李女士,我是李德福、王秀英的代理律師。"電話里傳來一個嚴肅的聲音,"我的當事人委托我向您發出律師函,要求您履行贍養義務。"
李秀芳冷笑了一聲:"律師函?他們還真是下得了手。"
"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這是法定義務,不能因為任何理由推卸。"律師說道。
"那我弟弟呢?他為什么不需要履行贍養義務?"李秀芳問道。
"李建國先生表示,他愿意承擔贍養義務,但是由于工作原因,暫時無法回來照顧。"律師回答。
"既然他愿意承擔,那就讓他承擔。"李秀芳說道,"我不會再承擔任何贍養義務。"
"李女士,如果您拒絕履行贍養義務,我們將向法院提起訴訟。"律師威脅道。
"那就起訴吧。"李秀芳毫不示弱,"我倒要看看,法院會怎么判決。"
掛斷電話后,李秀芳立刻聯系了一位律師朋友。
"小李,你這個案子很復雜。"律師朋友聽完她的敘述后,皺著眉頭說道,"從法律角度來說,贍養父母確實是子女的法定義務,但是你弟弟繼承了全部家產卻不承擔贍養義務,這在道德上確實說不過去。"
"那我有勝訴的可能嗎?"李秀芳問道。
"很難說。"律師朋友搖搖頭,"法院在判決贍養案件時,主要考慮的是老人的實際需要和子女的經濟能力,而不是財產分配的公平性。"
李秀芳聽了這話,心中更加憤怒。法律保護老人的權益,但是對于子女的權益,卻沒有相應的保護。
"不過,你也可以反訴。"律師朋友提醒道,"你可以要求分割父母的財產,畢竟你也是合法繼承人。"
"五百萬已經給了我弟弟,我還能要回來嗎?"李秀芳問道。
"如果能證明這種分配是不公平的,法院可能會重新分配。"律師朋友說道,"但是這需要充分的證據。"
李秀芳點點頭,心中已經有了決定。
既然父母要把她告上法庭,那她也不會坐以待斃。
07
兩個月后,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李秀芳坐在被告席上,看著對面的父母,心中五味雜陳。她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和生養她的父母在法庭上對簿公堂。
"現在開庭審理李德福、王秀英訴李秀芳贍養糾紛案。"法官敲響了法槌。
原告代理律師站起來,開始陳述案情:"法官大人,我的當事人李德福、王秀英現年七十二歲和六十九歲,身體狀況不佳,需要子女照顧。被告李秀芳作為女兒,有法定的贍養義務,但是她拒絕履行,給老人的生活造成了困難。"
"我們要求法院判決被告李秀芳每月支付贍養費三千元,并承擔老人的醫療費用。"律師繼續說道。
輪到李秀芳的代理律師發言了。
"法官大人,我的當事人李秀芳十五年來一直在履行贍養義務,每月支付生活費,定期回家看望,盡心盡力照顧老人。"李秀芳的律師說道,"但是,原告在獲得五百萬拆遷款后,將全部財產給了兒子李建國,卻仍然要求女兒承擔贍養義務,這是不公平的。"
"我們認為,既然李建國繼承了全部家產,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贍養義務。"律師繼續說道,"我的當事人要求重新分配財產,或者由李建國承擔贍養義務。"
法官看了看案卷,然后問道:"李建國為什么沒有出庭?"
原告律師回答:"李建國先生在深圳工作,無法出庭,但是他已經提交了書面材料,表示愿意承擔贍養義務。"
"那為什么不讓他承擔?"法官問道。
"因為他在外地工作,無法回來照顧老人。"原告律師解釋道,"而李秀芳在鄭州工作,離家較近,更適合承擔贍養義務。"
李秀芳聽了這話,心中憤怒不已。弟弟繼承了全部財產,卻因為在外地工作就可以不承擔贍養義務,而她因為離家近,就必須承擔全部責任。
"法官大人,我有話要說。"李秀芳站起來。
法官點點頭:"請說。"
"我想問問我的父母,這十五年來,我每個月給你們多少錢?"李秀芳看著父母。
李德福有些不自然地說道:"一千多塊。"
"是兩千塊。"李秀芳糾正道,"十五年來,我給你們的生活費超過了二十萬,還有各種營養品、衣服、藥品,以及你們生病時的醫療費,總共超過了三十萬。"
"這些都是你應該做的。"李德福嘴硬地說道。
"那建國呢?他給過你們一分錢嗎?"李秀芳問道。
李德福沉默了。
"他沒有給過一分錢,也沒有回來照顧過你們一天。"李秀芳繼續說道,"但是現在,你們卻把五百萬全部給了他,還要求我繼續承擔贍養義務。"
"建國是我們的兒子,給他錢是應該的。"王秀英小聲說道。
"那我呢?我不是你們的孩子嗎?"李秀芳的聲音顫抖了,"為什么我要承擔所有的義務,卻享受不到任何的權利?"
法庭里一片寂靜,法官也被這個問題問住了。
"法官大人,我不是不想贍養父母。"李秀芳繼續說道,"但是我要求公平。如果建國繼承了全部家產,那就讓他承擔贍養義務。如果要我承擔贍養義務,那就重新分配財產。"
"我已經為這個家付出了十五年,我問心無愧。"李秀芳的聲音越來越堅定,"但是我不能接受這種不公平的對待。"
法官看了看雙方當事人,然后說道:"本案情況比較復雜,需要進一步調查。現在休庭,擇日再審。"
走出法庭,李秀芳看著父母遠去的背影,心中既有憤怒,也有不舍。
她知道,這場官司不管結果如何,她和父母的關系都已經無法挽回了。
但是她不后悔,因為她要為自己的尊嚴而戰。
08
開庭后的第三天,李秀芳接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