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師父,我花了十萬塊給奶奶做法事,為什么還是夢到她在受苦?"一位中年男子在寺廟里焦急地問道。
老和尚搖搖頭:"施主,你可知道《地藏經》中記載的一個秘密?連閻羅王都曾經為此困惑不已。"
這并非危言聳聽。在浩如煙海的佛教典籍中,確實記錄著閻羅王向地藏菩薩求教的真實對話。這位掌管生死的冥界之王,竟然親口承認了一個顛覆常識的真相:所有超度法事都無法真正救度亡魂!那些傾家蕩產做法事的人,究竟錯在了哪里?
王大富躺在病床上,雙眼凹陷,呼吸急促。六十八年的人生即將走到盡頭,可他的心中卻充滿了恐懼和不安。
作為京城最大布商,王大富這輩子賺了無數銀兩。從年輕時的小本買賣開始,他憑借著精明的頭腦和狠辣的手段,一步步建立起龐大的商業帝國。然而,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幾十年,他也做過太多昧心事。
那些年輕時為了壓低價格而故意刁難的織工,那些被他克扣工錢最終流落街頭的伙計,那些因為他囤積居奇而買不起布料過冬的窮苦百姓...這些畫面如今一幕幕在他眼前閃過,讓他夜不能眠。
"爹,您別想那么多,好好養病。"兒子王承志握著父親枯瘦的手,眼中含淚。這個三十五歲的男人,從小看著父親在商場上馳騁,也學會了父親的經商手段。但如今看到父親臨終前的痛苦模樣,他心中五味雜陳。
"承志啊..."王大富艱難地開口,"爹這輩子做了太多錯事,害了太多人。現在要死了,心里...心里害怕啊。"
王承志不知道該如何安慰父親。他從小接受的就是"人死如燈滅"的教育,可是看到父親如此恐懼,他也開始懷疑,人死后真的什么都沒有了嗎?
"爹,要不...要不我去請個高僧來為您超度?"王承志試探性地說道。
王大富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真的有用嗎?那些和尚念念經,就能讓我死后好過一些?"
"應該...應該有用吧。"王承志其實心里也沒底,但看到父親期待的眼神,他只能硬著頭皮答應。
第二天,王承志就托人請來了城中最有名的禪師慧明法師。這位六十多歲的老僧人面容慈祥,雙目炯炯有神,一看就是道行深厚之人。
慧明法師來到王大富床前,合掌念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王施主,貧僧來看您了。"
王大富掙扎著想要坐起來,卻被慧明法師制止:"施主身體虛弱,不必多禮。聽說施主心中有所困擾?"
"大師,我...我這輩子做了太多壞事。"王大富聲音哽咽,"欺壓過織工,克扣過伙計工錢,為了賺錢昧著良心做過太多事。現在要死了,我怕...我怕死后會下地獄受苦。"
慧明法師靜靜地聽著,沒有打斷。過了片刻,他緩緩開口:"王施主,您能在臨終前生起懺悔之心,這本身就是善根的體現。佛法講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真心懺悔,佛陀都會慈悲原諒。"
"那...那我該怎么辦?"王大富急切地問道。
"貧僧可以為施主做法事超度,誦經念佛,回向功德給您。您的家人也可以在您過世后繼續為您做功德,這樣或許能減輕您的業障。"慧明法師說道。
王大富如抓住救命稻草般點頭:"好好好,大師您看怎么做,我們都聽您的。"
接下來的幾天,慧明法師每天都來為王大富誦經。《地藏經》、《阿彌陀經》、《金剛經》...一部部經書在禪房中回響。王大富聽著這些梵音,心中似乎確實平靜了一些。
可是,在安靜的夜晚,當經聲停歇時,那些往昔造下的惡業仍然會涌上心頭。他想起那個被他逼得家破人亡的織工老李,想起那些因為他囤積居奇而凍死街頭的窮人,心中的恐懼絲毫未減。
"承志,你說...我真的能因為這些法事得到救度嗎?"深夜里,王大富拉著兒子的手問道。
王承志看著父親忐忑不安的眼神,自己心中也充滿疑惑。這些天來,他看到父親聽經時確實比較平靜,但一到夜里,仍然會被噩夢驚醒。這讓他開始懷疑,這些法事到底有沒有用?
"爹,慧明法師說了,只要真心懺悔,佛陀就會原諒。您別想太多。"王承志只能這樣安慰父親,但他自己心里也在打鼓。
又過了幾天,王大富的病情急劇惡化。臨終前的夜晚,他突然緊緊抓住王承志的手:"承志,爹有件事必須告訴你。"
"爹,您說。"
"當年有個織工叫李大山,他的妻子懷著孩子,家里急需銀兩看病。我明明有能力幫他,卻故意壓低他的工錢,還拖欠了三個月不給。后來他妻子難產而死,孩子也沒保住。李大山跪在我面前求我,我...我竟然讓家丁把他趕走了。"
王大富說到這里,眼淚直流:"后來聽說他也病死了,臨死前還在念叨著要找我報仇。承志啊,爹做的這些事,光是念經就能抵消嗎?"
王承志聽得心驚膽戰。他從來不知道父親竟然做過如此絕情的事。這樣的罪孽,真的能通過法事來化解嗎?
"爹,您...您為什么從來沒跟我說過這些?"
"說了又怎么樣?木已成舟,人也已經死了。"王大富苦笑道,"我只是想知道,慧明法師說的那些話,到底是不是真的。做了這么多法事,我死后真的能得到解脫嗎?"
這個問題讓王承志陷入了深深的困惑。這些天來,他親眼看到父親聽經時的虔誠,也感受到了慧明法師的慈悲和智慧。按理說,這樣的法事應該是有功效的。可是,看到父親內心深處的恐懼和痛苦,他又開始懷疑,僅僅是念經做法事,真的能夠化解如此深重的業障嗎?
王大富在第二天凌晨去世了。臨終前,他的眼中仍然帶著不安和恐懼,仿佛看到了什么可怕的東西。
按照慧明法師的建議,王承志為父親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事。每天都有僧人誦經,每天都有大量的功德回向給亡父。王家花費了上萬兩銀子,請了城中最好的法師,用了最珍貴的供品。
可是,在這四十九天里,王承志總是會夢到父親。夢中的父親面容憔悴,身穿破爛衣服,不斷地向他哭訴:"承志啊,這些法事沒用啊,我還是在受苦啊..."
這些夢境讓王承志夜不能眠。他開始懷疑,花費了如此多的財力和精力做法事,父親真的得到救度了嗎?
四十九天法事結束后,王承志專門去請教慧明法師:"大師,為什么我總是夢到父親在受苦?是不是我們做的法事不夠?"
慧明法師沉默了很久,才緩緩開口:"王施主,法事的功德確實存在,但其中還有更深的奧秘。"
"什么意思?"王承志急切地問道。
"這個問題,涉及到佛法的深層道理。貧僧曾經也為此困惑過很久,直到有一次在夢中遇到地藏菩薩,菩薩為我解釋了其中的奧秘。"慧明法師說道。
王承志聽說慧明法師曾經夢到地藏菩薩,頓時肅然起敬:"請大師開示。"
"地藏菩薩告訴我,法事超度并非無用,但其效果卻受到一個重要因素的影響。這個因素,決定了同樣的法事,對不同的人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慧明法師說道。
"是什么因素?"王承志迫不及待地問。
慧明法師看了看王承志,然后說道:"菩薩說,這個秘密連閻羅王都曾經困惑過。據說閻羅王曾經專門向地藏菩薩請教過這個問題,為什么有些亡魂能夠受益于法事,而有些卻不能。"
王承志聽得入迷:"那地藏菩薩是怎么回答的?"
慧明法師搖搖頭:"這個答案,菩薩說只有真正明白了生死大事的人才能理解。貧僧當時修行尚淺,只記得菩薩提到了一個極其重要的要素,但具體是什么,至今還在參悟。"
王承志聽了這話,心中更加困惑。一個極其重要的要素,這是什么意思?為什么連閻羅王都曾經為此困惑?父親做了這么多法事,為什么還是在受苦?
這些疑問在王承志心中越積越多。他開始到處尋訪高僧大德,希望能夠找到答案。有的法師告訴他,是因為做的法事還不夠多;有的說是因為供品不夠珍貴;還有的說是因為念經的僧人修行不夠深。
可是,這些答案都無法讓王承志信服。他總覺得事情沒有這么簡單。
一天傍晚,王承志來到城外的一座古寺。這座寺廟很小,只有一位老僧在此修行。老僧看起來七十多歲,面容平和,雙目清澈。
"大師,弟子有一事不解,想請您開示。"王承志向老僧行禮。
老僧擺擺手:"施主客氣了。有什么問題,不妨說來聽聽。"
王承志把父親的事情詳細說了一遍,然后問道:"大師,為什么我們做了這么多法事,父親還是在受苦?是不是法事根本就沒有用?"
老僧聽完,沉思了片刻,然后說道:"施主,你可知道,決定法事效果的,并非法事本身,而是另有玄機?"
"什么玄機?"王承志急切地問。
老僧看了看王承志,緩緩說道:"這個玄機,據說連閻羅王都曾經向地藏菩薩請教過。菩薩當時告訴閻羅王,死后能真正救度一個人的,其實只有一樣神秘的存在。這樣存在,比金銀財寶更珍貴,比權勢地位更重要,甚至比任何法事功德都更有力量。"
王承志雙手緊握,聲音顫抖地問道:"大師,閻羅王真的親口承認所有超度法事都無用嗎?那死后能救人的,究竟是哪一樣東西?"
老僧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緩緩搖頭:"閻羅王當時聽到地藏菩薩的答案,當場向菩薩頂禮三拜,連聲說道:'弟子執掌冥界千年,今日方知真正的救度之道。'可見這一樣東西,連掌管生死的閻羅王都要俯首認同其威力。"
"這到底是什么?求您告訴我!"王承志幾乎跪了下來。
老僧神秘一笑,望向遠方:"這個秘密,關乎每個人的生死解脫。閻羅王說,千萬人做法事,萬萬人誦經念佛,卻只有極少數人真正得救。因為他們都不知道,死后能救你的,只有這一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