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故事人物、時間、地點、情節、配圖均為虛構,與現實無關,請理性閱讀!
“養兒防老”是許多家庭的傳統觀念,可現實卻常常讓人唏噓。
一位65歲的阿姨無奈坦言:“辛辛苦苦養大兒子,可自己養老真正指望的,卻是別人家的女兒……”
01
李秀英今年65歲,退休前是某事業單位的會計。
退休后的她本該含飴弄孫,享受晚年生活,但實際情況卻是每天早上5點起床,為全家人準備早餐。
"媽,豆漿要少糖的,上次你又放多了。"兒子李志強坐在餐桌前皺著眉頭說。
"知道了,知道了。"李秀英應付著,手忙腳亂地端出剛炸好的油條。
一旁的兒媳周麗看也不看,低頭玩著手機。
孫子小明在餐桌下踢著腿,一臉不耐煩:"奶奶,我不想吃油條,我要吃麥當勞。"
"乖,奶奶明天給你買。"李秀英討好地說。
李志強看了眼時間:"都幾點了,飯還沒好?我要遲到了。"說完,他站起身拿起公文包就要走。
"等等,帶上這個。"李秀英趕緊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便當盒,"午飯我都給你做好了。"
李志強皺眉接過,轉身離開了家門。
周麗也匆匆起身,把小明推給李秀英:"媽,今天我約了朋友逛街,小明就麻煩你照顧了。"
"可是我今天約了老姐妹們..."李秀英話還沒說完,周麗已經關上了門。
客廳重歸寂靜,只剩李秀英和撅著嘴的小明。
她嘆了口氣,開始收拾滿桌的狼藉。
下午,李秀英推著小明來到小區的長椅上,遠處幾位老姐妹正在聊天。
"秀英來了!"劉阿姨熱情地招手。
李秀英微笑著走過去:"不好意思,來晚了。"
"又是照顧孫子吧?"張阿姨心領神會地說,"我們都習慣你的遲到了。"
李秀英苦笑:"沒辦法,兒媳婦臨時有事,只能我來照顧。"
"說起來,我女兒前天還說要帶我去海南旅游呢。"劉阿姨得意地說,"說是我一輩子操勞,該享福了。"
"我兒子兒媳忙,沒時間陪我。"李秀英掩飾著心中的失落。
"你這樣下去不行啊,"一旁的王阿姨勸道,"現在你還能動,等你老了生病了,你兒子兒媳能照顧你嗎?"
李秀英沉默了。
是啊,自己辛苦一輩子,到頭來卻連一個屬于自己的下午茶時光都沒有。
她不由想起自己的母親,那個一生勤勞的女人,最后臥病在床時,也是靠她這個女兒照顧的。
"其實,我也知道不能這樣。"李秀英低聲說,"但我又能怎么辦呢?"
她環顧四周,發現在場的幾位老姐妹,日子過得順心的,身邊多是女兒在照顧;而像她一樣天天圍著兒子、兒媳團團轉的,晚年卻顯得格外孤獨。
"喂,秀英,發什么呆呢?"劉阿姨拍了拍她的肩膀。
李秀英回過神來,看了看表:"哎呀,該去接小明放學了。"她匆匆起身,再次與下午茶時光擦肩而過。
夜幕降臨,李秀英準備了一桌子菜,期待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頓團圓飯。
可是當李志強和周麗回來時,兩人各自端著盤子回了房間,客廳里的電視機聲蓋過了一切交流的可能。
李秀英站在廚房門口,看著自己滿是皺紋的雙手。
這雙手曾經撫養兒子長大,如今卻只能在灶臺與鍋碗瓢盆之間往返。
她突然感到一陣心酸,眼淚不自覺地滑落。
這一晚,她輾轉難眠,腦海中浮現出多年前母親對她說的話:"閨女,養兒防老不如養女貼心啊。"
當時她不以為然,如今卻深感母親話中的智慧。
02
周末的早晨,李秀英正在廚房忙碌,電話鈴聲突然響起。
"媽,我是小芳。"電話那頭傳來女兒溫柔的聲音。
"小芳啊,你最近好嗎?"李秀英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聲音中透著喜悅。
"挺好的。媽,我下周要回來看您,您有什么需要我帶的嗎?"
"不用不用,你能回來看我就是最好的禮物了。"李秀英感動地說。
雖然女兒嫁得遠,但每個月都會打電話關心她,每年也會抽時間回來看她幾次。
掛了電話,李秀英心情大好,哼著小曲繼續做飯。
這時,周麗走進廚房,看到婆婆的好心情,皺了皺眉:"媽,今天怎么這么高興?"
"小芳下周要回來看我。"李秀英笑著說。
"哦,"周麗淡淡地回應,"對了,媽,下周我媽生日,我們全家要回去,您要不要一起?"
李秀英愣了一下:"可是小芳要回來..."
"那就不去了吧,反正我媽也不太熟您。"周麗說完轉身離開。
李秀英站在原地,笑容慢慢褪去。
她突然意識到,在這個家里,她的需求似乎從來不被放在第一位。
晚上,李志強回來后,李秀英提起了這件事:"小強,下周小芳要回來,你能不能不去麗麗媽媽那兒?"
"不行,"李志強毫不猶豫地回答,"那是麗麗媽的生日,全家都要去。"
"可是..."
"媽,您就別任性了,"李志強打斷她,"小芳回來又不是只回來一天,她可以等我們回來再見面。"
李秀英心里一陣苦澀。
是啊,在兒子眼里,岳母的生日比自己的女兒回來重要得多。
第二天李秀英去了趟醫院。
最近她總覺得腰疼,醫生檢查后告訴她是腰椎間盤突出,需要好好休息,暫時不要干重活。
回到家,她正想把這件事告訴兒子,卻看到李志強和周麗正在收拾行李。
"你們要去哪?"李秀英問。
"公司組織去爬山,周末才回來。"李志強頭也不抬地說。
"那小明..."
"媽,小明就麻煩您照顧了。"周麗插嘴道,"冰箱里有吃的,您熱一熱就行。"
李秀英想說自己腰疼的事,但看到兩人忙碌的樣子,又把話咽了回去。
她默默地點了點頭。
周末的兩天,李秀英強忍著腰痛,照顧小明,給他做飯、洗衣、輔導功課。
到了周日晚上,她的腰痛得幾乎直不起來了。
當李志強和周麗回來時,看到的是蜷縮在沙發上的李秀英。
"媽,您怎么了?"李志強終于注意到母親的異樣。
"沒事,就是腰有點疼。"李秀英強撐著笑了笑。
"要不要去醫院看看?"李志強問。
"已經去過了,醫生說是腰椎間盤突出,要多休息。"
"那您怎么不早說?"李志強皺眉道。
李秀英沒有回答,只是苦笑。
她能說什么呢?說自己不想打擾他們的周末活動?說自己害怕成為他們的負擔?
那天晚上,李秀英躺在床上,想起了許多年前的一幕。
當時她的母親生病了,她二話不說就請了假,日夜照顧,直到母親康復。
而現在,她生病了,兒子卻只是問一句"要不要去醫院"就算盡了孝道。
"也許,我真的指望錯了人。"李秀英喃喃自語,淚水悄然滑落。
03
李秀英的腰傷并沒有因為兒子回來而得到應有的休息。
相反,家務活依然落在她肩上,只是李志強偶爾會問一句:"媽,您的腰好點了嗎?"
周三這天,女兒李芳如約而至,一進門就看到母親彎著腰在拖地。
"媽!您干什么呢?醫生不是說要您好好休息嗎?"李芳趕緊接過拖把。
"沒事,習慣了。"李秀英擦了擦額頭的汗。
李芳看著母親憔悴的面容,心疼不已:"媽,您這樣不行,必須好好休息。這幾天家務活我來做。"
有了女兒的幫助,李秀英終于能夠躺在床上好好休息。
李芳不僅照顧母親,還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
晚上,李志強回來看到家里的變化,對李芳說:"妹,你來了怎么不提前說一聲?我好去接你啊。"
"我看媽的情況,哪有心思想這些。"李芳直言不諱,"哥,媽這腰傷不輕,你們怎么還讓她干這么多活?"
"我..."李志強一時語塞,"我們工作忙,沒太注意。"
"工作再忙,也不能不管媽啊。"李芳搖搖頭,"媽一輩子把我們拉扯大,現在該我們照顧她了。"
李志強被妹妹說得有些慚愧,答應以后會多關心母親。
但當周麗回來聽說這事后,卻顯得很不高興。
"我覺得媽媽的腰傷沒那么嚴重,"周麗對李志強說,"她還能做飯拖地呢。你妹妹是不是小題大做了?"
李志強被妻子的話影響,原本的愧疚很快煙消云散。
晚飯時,一家人難得坐在一起吃飯。
李芳特意做了母親愛吃的菜,李秀英吃得很開心。
"媽,我過幾天還要回去上班,"李芳說,"要不您跟我回去住一段時間吧,我可以照顧您。"
李秀英眼前一亮,正想答應,李志強卻插話道:"媽怎么能跟你回去呢?你一個人住那么小的房子,還要工作,怎么照顧媽?媽在家里有我們照顧,不用擔心。"
李芳看了看哥哥,又看了看明顯有些失望的母親,沒有再說什么。
飯后,李芳幫母親洗澡、按摩,還給她買了腰部保健用品。
臨走前,她悄悄塞給母親一張銀行卡。
"媽,這里有兩萬塊錢,您自己留著用,要是不舒服就去看醫生,別舍不得花錢。"
李秀英感動得熱淚盈眶:"傻孩子,你自己也不容易,干嘛給媽這么多錢?"
"您養我這么大,花了多少錢啊?這點錢算什么。"李芳緊緊抱住母親。
李芳走后,家里又恢復了原樣。
李秀英的腰傷雖然有所好轉,但家務活依然落在她身上。
每當她稍微表現出不適,周麗就會說:"媽,您要是不舒服就別做了,我來做。"但話雖如此,周麗卻從不主動承擔家務。
一天深夜,李秀英被腰痛驚醒,她起身想去拿止痛藥,卻不小心摔倒在地,發出一聲悶響。
李志強被驚醒,匆忙出來查看:"媽,您怎么了?"
"沒事,就是腰疼想拿藥。"李秀英勉強笑著說。
李志強扶母親起來,幫她拿了藥和水,然后問道:"媽,您要不要去醫院復查一下?"
"不用了,可能是天氣變化,過幾天就好了。"李秀英不想給兒子添麻煩。
第二天李志強居然真的請了半天假,帶母親去了醫院。
醫生看了檢查結果,嚴肅地說:"阿姨的腰椎間盤突出加重了,需要住院治療一段時間。"
李志強顯得有些為難:"醫生,我工作很忙,沒時間照顧我媽,能不能不住院,開些藥回去吃就行?"
醫生皺眉:"如果不住院治療,病情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到時候可能需要手術。"
李志強思考了一會兒,最終還是同意了住院治療。
但在安排好母親住院后,他就匆匆離開了,說公司有重要會議。
病房里,李秀英孤獨地看著窗外。一個意外的電話打破了沉寂。
"媽,我剛接到醫院的電話,說您住院了?怎么回事?"李芳著急的聲音傳來。
原來,李秀英入院時填表,緊急聯系人填的是女兒而非兒子。
"沒什么大事,就是腰疼得厲害,醫生讓住幾天院。"李秀英安慰道。
"我馬上訂機票回來。"李芳堅決地說。
"不用了,芳芳,你工作忙,我沒事..."
"媽,我已經在訂票了。您等著,我很快就到。"
掛了電話,李秀英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
在這個世界上,果然還是女兒最貼心啊。
當晚,李芳趕到醫院,看到病房里母親孤單的身影,心如刀絞。
此時的李秀英,終于明白了一個殘酷的現實:自己養兒防老的愿望,最終可能只能寄托在別人家的女兒身上...
04
李芳的到來如同一縷陽光,照亮了李秀英灰暗的病房。
她不僅細心照料母親的飲食起居,還陪她聊天解悶,甚至為她按摩疼痛的腰部。
"媽,這幾天您就好好休息,其他的事情都不用操心。"李芳溫柔地說道。
李秀英握著女兒的手,心中滿是感動:"芳芳,你放心,媽沒事的,你工作那么忙,別耽誤了。"
"工作重要,但您更重要。"李芳堅定地說,"我已經請了兩周假,夠您出院了。"
與此同時,李志強和周麗也來醫院探望,但每次都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理由永遠是"工作忙"、"還要照顧小明"。
一天,李志強來探望時,李芳忍不住問道:"哥,你們家就不能分擔一下照顧媽的責任嗎?媽這么多年一直在你家幫忙帶孩子做家務,現在她生病了,你們卻連最基本的照顧都做不到。"
李志強有些尷尬:"我也想多來照顧媽,但公司最近真的很忙,而且麗麗也要工作..."
"我也要工作??!"李芳打斷他,"我不也請假來照顧媽了嗎?這難道不是我們做子女的責任嗎?"
李志強沉默片刻,低聲說:"妹,你不一樣,你單身,沒有家庭負擔..."
"原來在你眼里,照顧生病的母親是'家庭負擔'?"李芳氣得聲音都顫抖了,"哥,你還記得小時候媽是怎么照顧我們的嗎?她生病了還堅持給我們做飯,半夜我們發燒她徹夜不眠...現在她需要我們了,你卻推三阻四!"
李志強被妹妹說得無地自容,最終承諾會多抽時間來醫院。
但承諾很快就被打破了,第二天他就因為"重要會議"沒能來醫院。
周麗聽說了李芳的抱怨后,對李志強說:"你妹妹就是閑得慌,整天在那里道德綁架。我們也有我們的生活啊,憑什么要犧牲自己的時間去照顧老人?"
李志強聽了妻子的話,心中的愧疚感逐漸被不滿取代:"是啊,我們也有自己的生活,媽住院又不是什么大病,有護工照顧就行了。"
這天晚上,當李芳正在給母親喂晚飯時,李志強和周麗帶著小明來了。
一進門,小明就大聲嚷嚷:"爸爸說今晚要帶我去吃肯德基!"
李秀英聽了,勉強笑著說:"去吧,去吧,別餓著孩子。"
李志強有些不好意思:"媽,您今晚沒事吧?我們一會兒就回來。"
"媽沒事,你們去吧。"李秀英揮揮手。
等他們走后,李芳忍不住流下眼淚:"媽,您看他們,連陪您吃頓飯的時間都沒有,卻有時間去吃肯德基。"
李秀英嘆了口氣:"芳芳,媽明白。但媽不怪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媽,您別替他們找借口了!"李芳激動地說,"您現在躺在病床上,他們卻連最基本的陪伴都做不到,這根本不是生活忙的問題,而是他們根本不把您放在心上!"
李秀英沉默了,因為她知道女兒說的是事實。
次日,醫生來查房,告訴李秀英可以出院了,但需要在家繼續靜養至少一個月,不能干重活。
李志強接到電話后,立即表示會來接母親回家。
當他聽說母親需要靜養一個月時,臉色明顯變了:"醫生,我媽真的不能做家務嗎?我們家沒有保姆,我和妻子都要上班..."
醫生嚴肅地說:"如果您母親這次不好好休息,下次可能就不只是臥床休息的問題了,很可能需要手術。"
李志強聽了,臉上露出為難的表情。
回家的路上,車內氣氛十分沉悶。
李芳看著哥哥的背影,心中充滿失望。
她知道,這個家對母親來說,可能并不是一個能夠安心養病的地方。
回到家后,周麗看到婆婆回來,勉強露出笑容:"媽,您回來了。"然后轉頭對李芳說:"你媽回來了,你是不是也該回去上班了?"
李芳皺眉:"媽需要人照顧,我還不能走。"
"有我們在呢,你放心吧。"周麗敷衍道。
李芳不相信他們的承諾,決定再請幾天假,確保母親得到妥善照顧。
接下來的幾天,李芳目睹了令她心碎的一幕幕。
母親雖然在靜養,但周麗依然會"不經意"地提出各種家務需求:"媽,您躺著也是躺著,能不能幫我疊一下衣服?""媽,晚飯您看著點火,我先去接小明。"
李志強對此視而不見,甚至有時還會附和妻子:"媽,您的手藝最好了,就幫忙做個晚飯吧。"
每次李芳提出異議,都會被他們用"你不懂我們的家庭情況"、"你沒有家庭負擔,不明白我們的難處"等話搪塞過去。
一天晚上,李芳無意中聽到了李志強和周麗的對話,她聽完后震驚不已,同時也默默做了一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