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我…… 我喜歡你。”
在陌生的城市里打工,合租生活讓兩個孤獨的靈魂漸漸靠近。
朝夕相處的溫暖,日常點滴的關懷,悄然滋生出別樣情愫。
那頓精心準備的飯菜,那杯帶著微醺的米酒,成了情感爆發的契機。
借著酒意他終于鼓起勇氣說出那句藏在心底許久的話,而她簡單的一聲“嗯”,卻似迷霧,讓人看不清前路,這段復雜又微妙的情感故事,就此翻開新的一頁。
“你看看隔壁家小林,天天泡圖書館,現在都保送研究生了。你要是有他一半努力,將來也不至于沒出路。”
飯桌上父親夾著青菜的筷子懸在半空,盯著我碗里幾乎沒動過的米飯。
母親在一旁把湯碗往我這邊推了推嘆了口氣:“咱們普通人家,不讀書還能靠什么?”
這話我從小聽到大道理都懂。
可翻開課本,那些公式和單詞就像密密麻麻的螞蟻,怎么也爬不進腦子里。
高三最后半年,我每天在書桌前坐到凌晨,眼皮打架時就用冷水洗臉,手心被筆磨出了繭子。
但高考成績出來那天,電腦屏幕上的分數像一盆冷水,澆滅了全家人的期待。
查完成績的那個下午,我躲在房間里,把窗簾拉得嚴嚴實實。
樓下傳來鄰居家小孩練琴的聲音,斷斷續續的音符飄進耳朵。
母親敲了敲門輕聲說:“先吃飯吧。”
我沒應聲直到聽見她在門外嘆了口氣,腳步聲漸漸走遠。
在家待了半個月,每天重復著吃飯、睡覺、刷手機的日子。
社區阿姨來收水電費,臨走時說了句:“小陳啊,現在年輕人都忙著考公考研,你也該出去找點事做。”
這話像根刺,扎得我心里發慌。
父親蹲在門口抽了半盒煙,最后把煙蒂按滅在水泥地上:“去東莞吧,你大伯在那邊廠里,多少能照應著。”
坐了八個小時的大巴,傍晚時分到了東莞。
出站時正趕上晚高峰,馬路上車水馬龍,霓虹燈晃得人睜不開眼。
我拖著蛇皮袋,在陌生的街道上找大伯給的地址,汗水把后背的T 恤浸得透濕。
大伯在廠門口等我,頭發比過年時白了不少。
“廠子還行,就是不包住宿。” 他幫我拎過行李,“先帶你去宿舍看看,和幾個女工拼的,你住小隔間。”
宿舍是老式居民樓改的,六張床鋪擠在二十平米的房間里,墻角堆著各種生活用品。
和我合租的大姐姓王,在流水線上做質檢,見我進來指了指靠窗的小床:“被子我幫你換了新的,這屋子晚上有點吵,習慣就好。”
第二天清晨五點半,鬧鐘響了。
我跟著大伯穿過三條街去工廠,廠區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
門衛拿著考勤機挨個打卡,大伯指著車間方向說:“記住流程,別出岔子。”
流水線啟動的瞬間,機器轟鳴聲灌滿耳朵,我盯著傳送帶上快速移動的零件手心冒汗。
這一天我數了上千個零件,胳膊酸得抬不起來,直到下班時才發現,拇指被塑料劃了道口子,血珠滲進了指甲縫里。
搬進合租房那天,王姐特意把靠里的房間讓給我:“你個大小伙子,住門口方便開關門。”
我連聲道謝,把行李堆在墻角那張單人床上。
墻皮有些剝落,床頭還貼著張泛黃的日歷,翻到最后一頁,停在去年冬天。
在庫房干活的頭幾天,帶我的老張叼著煙,指著貨架上密密麻麻的箱子:“看見沒?這排是電子元件,那邊是包裝材料,型號和批次必須對上號。”
他隨手抽出一個紙箱,“就說這兩種電阻,一個是 5W,一個是 5K,差一個字母,用錯了生產線要出大問題。”
我趕緊掏出小本子,把注意事項逐條記下。
和我搭班的老李是老員工,午休時坐在堆貨的托盤上啃饅頭:“別小瞧庫房,當年咱們老板就是從這兒干起的。你看那些來領料的技術員、采購,哪個不得跟咱們打個照面?”
他這話讓我心里一動,想起父親說的“行行出狀元”,手里的工作更帶勁了。
實際操作遠比想象難。
每天早上八點,各車間領料員準時來排隊,我得在半小時內找出幾十種物料。
有次急著發貨,我把兩種螺絲混裝,差點耽誤生產線進度。
那天晚上我留在庫房對著清單反復核對,手機里母親發來消息:“別太累著。”
我回了個“沒事”,繼續把不同規格的零件分裝到不同盒子里。
日子久了我養成個習慣:每天提前半小時到崗,把當天要用的物料提前備好;午休時纏著老張問各種型號的區別。
有次夜班老板來巡查,見我蹲在貨架底下找貨,頭燈照在貨號標簽上。他遞來瓶礦泉水:“聽他們說你每天都加班?”
我抹了把汗:“想早點熟悉流程。” 老板沒多說轉身走了,第二天卻在早會上點名表揚。
轉正通知來得突然。
那天人事部的大姐把合同遞給我說:“別人三個月,你不到一個月。老板特意交代的。”
我摸著合同上自己的名字,想起高考查分那天的絕望。
原來換條路走,認真做事真能得到認可。
下班后給家里打電話,父親在那頭咳嗽兩聲:“廠里伙食別太省。”
母親搶過電話:“轉正工資漲多少?記得給自己買件新衣服。”
大伯要走的消息是在飯堂吃午飯時告訴我的。
他把炒青菜里的肉片夾到我碗里悶聲說:“隔壁鎮有家新廠開了,工資高五百,還包住宿。”
我筷子頓了頓,看著碗里的肉片,突然想起剛到東莞那天,也是他把最后一塊紅燒肉塞進我碗里。
周五傍晚大伯在廠區對面的大排檔訂了桌。
油膩的塑料棚下,三張拼起來的桌子擺滿了啤酒瓶和烤串。
除了我還有和我合租的劉盈姐,以及在質檢部的張姐。
大伯解開工服最上面兩顆扣子,額頭沁著汗:“來,都別客氣,今天我請客!”
酒過三巡,大伯的臉漲得通紅,手指關節敲著啤酒瓶:“小強啊,以后廠里沒人罩著你了。”
他聲音突然發悶,“記住,多留個心眼,別吃虧。”
我喉嚨發緊,想起初來乍到時他帶我認路、教我用考勤機的樣子,點點頭說:“叔,你放心,我能照顧好自己。”
劉盈姐往大伯杯里添酒,卷發被大排檔的燈光映得發亮:“您就把心揣回肚子里,有我們在,餓不著這小子。”
張姐也跟著笑:“上次他發燒,還是我們輪流給他送的粥呢。”
大伯卻突然抓住劉盈的手腕,酒氣噴在她臉上:“這孩子實心眼,你們可別拿他尋開心。”
劉盈愣了下,輕輕拍了拍大伯手背:“說什么呢,我弟都沒他聽話。”
夜市的喧鬧聲里,碰杯聲此起彼伏。
我數著地上的竹簽,聽他們聊著廠里的八卦,突然覺得鼻子發酸。
原來日子過得這么快,快得我還沒習慣有大伯照應,就要自己面對了。
散場時路燈把影子拉得老長。
大伯搖搖晃晃往出租屋走,邊走邊回頭:“明天一早的車,就不叫你送了。”
我起身要送,被他一把按住肩膀:“別折騰,趕緊回去歇著。”
大伯的手掌粗糙又溫熱,臨走前還不忘回頭沖劉盈喊:“照顧好這小子!”
身影很快融進了夜市的人群,只留下此起彼伏的吆喝聲。
塑料棚下只剩下我和劉盈。
她低頭收拾著桌上的空盤子,耳環在燈光下輕輕搖晃。
酒精上頭我感覺臉燒得厲害喉嚨發緊,盯著她垂落的發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