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9月21日,十大開國元帥之一的徐向前在京逝世,享年88歲。面對前來慰問的眾人,徐向前之子轉述了父親留下的三條要求,沒想到經過中央討論之后,有兩條要求被否決了,這是怎么回事呢?
1901年11月,徐向前出生在山西五臺縣的永安村,由于家里窮他并沒有多少機會讀書,在16歲時就輟學了,之后他當過學徒和工人,生活過得艱辛,積累了一點錢之后,1919年,18歲的徐向前考上了師范速成班。
1921年,20歲的徐向前畢業(yè)后回鄉(xiāng)當了一名小學老師,期間他深受進步思想影響。1924年,23歲的徐向前參加了黃埔軍校的招生考試,考入了黃埔一期,7個月順利畢業(yè),成績優(yōu)異徐向前被留校任職。
留校期間徐向前參加了第一次東征,在當時的情況下,徐向前有著不錯的發(fā)展,不過他對舊軍隊那一套的腐朽看不慣,在1927年果斷選擇入黨,走上了一條為天下人謀幸福的道路,從而開啟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1929年6月,徐向前被派往鄂東北擔任紅31師的副師長,當時號稱一個師,實際上僅有300多人,徐向前十分注意和老鄉(xiāng)們搞好關系,紀律嚴明的隊伍深受老鄉(xiāng)們歡迎,隊伍發(fā)展得很快。
隨著紅軍隊伍的壯大,在四方面軍成立之后,徐向前出任總指揮兼紅4軍軍長,后來在長征路上,徐向前多次做出正確選擇,為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做出了重要貢獻。抵達陜北之后,徐向前還擔任了西路軍的總指揮。
抗戰(zhàn)時期,1938年4月,徐向前奉命率部挺進冀南,到河北大平原開展游擊戰(zhàn),打開了冀南抗戰(zhàn)的新局面。解放戰(zhàn)爭中徐向前更是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1949年4月,徐向前發(fā)動太原戰(zhàn)役,為山西解放立下了大功。
徐向前元帥一生不僅有著赫赫戰(zhàn)功,他還心靈手巧,很有生活情趣。徐向前精通攝影、手工制作,還會樂器演奏,就連織毛衣他都會,縫補衣服更是一把好手,他還喜歡養(yǎng)小動物,在十大元帥之中也算是獨一無二了。
徐向前一生勤儉,他有一條自己織的毛背心,穿了30年之久,身上的衣服是補丁蓋補丁,由于他穿著太過樸素,百姓們都稱他是“布衣元帥”。徐向前不僅自己節(jié)儉,對家人也是如此要求,從不許家人搞特殊。
1991年初,一生勤儉的徐向前明白自己時日無多,他在病床反復交代子女,對自己身后事的安排提出了三個要求,一是不開追悼會,二是骨灰不用葬在烈士陵園,三是把骨灰撒在太行山、大別山、河西走廊,那些自己曾經戰(zhàn)斗過的地方。
中央對徐向前身后事的安排非常重視,專門開會討論了徐向前臨終前提出的三條要求,經過討論確定,第一、二條不能執(zhí)行,徐向前戎馬一生,為國為民,必須為他召開追悼會,他的骨灰也必須葬在烈士陵園。
這絕不是鋪張浪費,而是對徐向前元帥一生的肯定。至于徐向前元帥的第三條要求則可以執(zhí)行,他的骨灰被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葬在烈士陵園,另一部分撒在徐向前之前戰(zhàn)斗過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