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發生的兩件事,放在一起看特別有意思。
一邊是霍啟剛帶著老婆孩子登上停靠香港的山東艦參觀,全家人在甲板上和殲-15戰機合影的照片刷屏網絡;
這兩件事看似不相關,卻折射出香港豪門在新時期的兩種不同命運走向。
先說說霍家本次帶全家登艦的事。
山東艦這次訪港可謂聲勢浩大,作為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它的到來在香港掀起了一股愛國熱潮。
有人揮舞著旗幟在山上迎接,有人發起了山東艦 “搶票攻略”、“圍觀攻略”,在山上、小島上,在能夠遠眺航母編隊的地方,到處是熱情迎接的香港市民。
揮旗哥登上山東艦
霍啟剛一家能夠獲邀登艦,本身就意義非凡。
在航母甲板上,郭晶晶在艦員指導下體驗95式自動步槍的操作,動作標準得讓在場軍官都豎起大拇指。
這位"跳水皇后"不僅認真聽講解,還特意詢問"山東艦"命名的由來。
霍震霆表示首次山東艦感到“非常震撼”,尤其是乘升降機抵達飛行甲板事“非常感動”,霍啟剛認為這是國家科技實力的象征,推動了香港市民的國民認同。
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們11歲的兒子霍中曦因為未滿12歲被拒之門外,霍啟剛寧可讓孩子在碼頭遠觀也堅決不搞特殊化。
這個細節很有意思,要知道以霍家在香港的地位,想通融一下并非難事,但他們選擇嚴守規矩,這種態度很能說明問題。
霍震霆作為家族長輩也展現了格局。合影時主動把C位讓給兒媳郭晶晶,自己站在邊緣。
傳統豪門合影通常以長輩或家族掌舵人為核心,長期以來,每次合照,霍震霆都主動退居邊緣,將C位讓出,無疑凸顯了對兒媳的公開認可。
與其他的富豪相比,霍啟剛一家穿著樸素,和市民一起乘坐擺渡船和大巴,這些看似隨意的舉動,實則處處展現出“豪門清流”的形象。
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表達,比空洞的口號有力百倍,也無怪乎能獲得如此廣泛的社會認同。
這個家族用70年時間詮釋了什么叫"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
反觀李家,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今年7月初,李澤鉅突然被踢出特首顧問團名單,在香港商界引發不小震動。要知道就在三個月前的4月,長實集團剛剛計劃將全球43個港口打包甩賣給美國貝萊德財團,其中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戰略港口。
這種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交易,明眼人都看得出背后不簡單。
這個操作直接踩了紅線,要知道十年前中資企業想買這些港口時,李家開價太高沒談攏,現在卻以更低價格賣給美國人,這不是明擺著在戰略問題上站隊嗎?
港府這次除名,顯然是對李家的一次政治表態。
兩相對比,霍家和李家的分野就非常清晰了。
霍家從霍英東那輩起就和國家命運緊密相連,抗美援朝時期冒險給內地運送物資,霍英東因此被列入港英政府的黑名單,遭打壓長達 40 年之久。
2000 年 10 月 25 日,在抗美援朝 50 周年紀念日上,霍英東作為唯一一位獲邀請的香港人出席慶祝儀式。
改革開放后大力投資內地基建,如今,霍啟剛從政也是走愛國路線。
而李家雖然也曾在改革開放初期投資內地,但近十年卻在不斷撤資轉向歐美,這次港口交易更是觸及了國家安全這個底線。
港府對李澤鉅的除名,本質上是對這種"經濟上在中國賺錢,戰略上給對手遞刀"行為的否定。
更深層次看,這反映的是香港商業生態的深刻變革。
過去那種靠特權壟斷、投機取巧的發家模式正在被淘汰,新時代更看重的是實業報國、科技興邦。
看看新加入特首顧問團的成員,都是搞人工智能、腦機接口的科技新貴,房地產大佬的席位則大幅減少。
霍家三代人堅守的愛國路線,恰恰契合了這個新時代的主旋律。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李澤鉅被除名的同時,他弟弟李澤楷卻在積極"自救",不僅把子女送到北京讀書學普通話,還公開與長實業務做切割。
這種分化,說明連李家內部都意識到風向變了。
結語
從山東艦訪港引發的愛國熱潮,到李家遭遇的政治冷遇,我們可以清晰看到一個趨勢:在香港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愛國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指南。
那些能夠將個人命運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的家族,自然會獲得更多發展機遇;反之,如果還抱著"在商言商"的舊思維,甚至損害國家利益,就難免要被時代淘汰。
這或許就是霍啟剛能帶著全家登艦參觀,而李澤鉅卻被除名的最根本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