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青峰村坐落在大山深處,八十多戶人家世代以務農為生。春天的時候,一個穿著西裝的外地老板開著黑色轎車來到村里,說要投資建大棚種蔬菜。
村民們從未見過這樣的陣仗,三十萬元的租金讓整個村子都沸騰了。老板人很好,給村里修學校,給老人送營養品,村民們都覺得好日子要來了。
大棚很快建了起來,高墻圍著,戒備森嚴。一個月過去,有人開始覺得不對勁。夜里總有奇怪的聲音,陌生的面孔在村里出現,而那個和善的老板,眼神里總是藏著什么秘密。
01
春天的青峰村依然寧靜如昔。這個藏在大山深處的小村莊只有八十多戶人家,最近的縣城也要開車走兩小時山路。村里的年輕人大多出去打工了,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偶爾有幾個年輕人留在家里,也是因為各種原因走不了的。
林志遠就是其中一個。他二十歲,高中畢業后本來想去城里找工作,可是父親突然生病,家里需要人手,他就留下來幫忙種地。這一留就是兩年。
這天上午,志遠在自家菜地里翻土。春天的土地還有些濕潤,翻起來帶著泥土的香味。他正干得起勁,遠遠看見一輛黑色轎車沿著蜿蜒的山路開了上來。
在這個連快遞都不愿意送的地方,外來車輛稀罕得像天上掉金子。志遠停下手里的活兒,站起身來看熱鬧。不光是他,附近干活的村民都停下來了,大家伸長脖子往山路上看。
車子是輛黑色的奧迪,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對青峰村的村民來說,這樣的車只在電視上見過。車子開得很慢,顯然司機對這條山路不熟悉。
“這是誰家的親戚啊?”有人小聲議論。
“不像啊,咱們村哪家有這樣的親戚?”
車子最終停在了村委會門口。車門打開,下來一個穿著筆挺西裝的中年男人。他看起來四十多歲,戴著金絲邊眼鏡,手上的勞力士手表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手,白白凈凈的,一看就是從來沒干過農活的樣子。
男人環顧四周,打量著這個山村。他的目光掃過那些破舊的房屋,掃過正在干活的村民,最后停在了村委會的牌子上。
村民們都圍了過來,大家竊竊私語,猜測這個陌生人的來歷。
男人走進村委會,找到了村主任陳國強。陳國強五十八歲,在村里當了十幾年主任,什么風浪都見過,可這次他也有些緊張。這樣的客人,青峰村從來沒有接待過。
“您找誰?”陳國強小心翼翼地問。
“老陳,我叫趙建華,想在你們這里投資搞農業。”男人開門見山地說。
陳國強愣了一下。投資?搞農業?這些詞對青峰村來說太陌生了。村里最大的投資就是前年修的那條水泥路,還是縣里撥款修的。
趙建華從公文包里掏出一沓厚厚的材料,都是一些現代農業發展規劃,有機蔬菜種植方案。材料做得很精美,彩色印刷,圖文并茂。陳國強看不太懂這些專業術語,只能點頭稱是。
“我看中了你們村東頭那塊荒地,大概三十畝。想租下來建大棚,種有機蔬菜。”趙建華說著,從另一個包里拿出一沓現金,厚厚的一摞,“這是首年租金,三十萬。”
陳國強的眼睛瞪得像銅鈴一樣大。三十萬,對青峰村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村里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就幾萬塊錢,主要靠上級撥款維持運轉。
“三十萬?”陳國強的聲音都有些顫抖。
“對,三十萬。租期十年,每年三十萬。我這人做事爽快,現金交易。”趙建華的話說得云淡風輕,好像三十萬對他來說不算什么。
消息很快傳遍了全村。農村的消息傳播速度比城里的網絡還快,不到一個小時,全村人都知道了這件事。村民們都跑來看熱鬧,圍在村委會門口議論紛紛。
“三十萬啊,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錢。”
“這老板看起來人不錯,咱們村要發財了。”
“能種出什么蔬菜值這么多錢?”
林志遠的母親林大嬸也趕了過來。她五十歲,是村里的熱心人,什么事都要管一管。看到趙建華,她連連點頭:“這位老板一看就是有本事的人,氣質不一般。”
趙建華很會說話,跟村民們聊得很投機。他說自己在城里做生意多年,房地產、建材什么都做過,現在想回歸田園,發展生態農業。青峰村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最適合種有機蔬菜。
“現在城里人都講究吃有機蔬菜,一斤能賣幾十塊錢。咱們這里的環境好,種出來的蔬菜品質高,不愁賣不出好價錢。”趙建華的話說得頭頭是道。
“我保證,一年后讓大家都富起來。到時候雇本村人干活,每個月給兩千塊工資。”這句話說得村民們心花怒放。
兩千塊一個月,對青峰村來說是很高的收入了。現在村里的年輕人出去打工,一個月也就掙個一千多塊錢。
老七是村里的老人,六十五歲了,見多識廣。他仔細打量著趙建華,心里有些疑惑。這個人說話做事確實有章法,可是總覺得哪里不對勁。
三天后,合同簽了。趙建華租下村東頭三十畝荒地,租期十年,首年租金三十萬現金當場支付。村委會的保險柜里從來沒有過這么多錢,陳國強激動得一夜沒睡著覺。
“我要建現代化蔬菜大棚,種植有機蔬菜,帶動咱們村致富。”趙建華的話說得村民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02
大棚建設很快開始了。趙建華的行動力讓村民們刮目相看,合同簽完第二天,施工隊就進村了。
這是一支來自外地的專業施工隊,十幾個工人,還有各種大型機械設備。挖掘機、裝載機、混凝土攪拌車,這些在青峰村從來沒見過的大家伙一下子開進了村子。村里的孩子們圍著這些機器轉來轉去,興奮得不得了。
更讓村民們高興的是,趙建華還雇了不少本村人幫忙。每天給一百五十元工錢,這在當地算是很不錯的收入了。平時村里的壯勞力出去干零工,一天也就掙個八十到一百塊錢。
林志遠也被雇了。他年輕力壯,干活麻利,很快就得到了施工隊長的認可。
在建設過程中,志遠發現這些大棚建得格外堅固。鋼架結構比一般的大棚厚實得多,地基也挖得很深。最奇怪的是,大棚周圍還修了將近兩米高的圍墻,用的是實心磚,很結實。
“趙老板,這圍墻是不是太高了點?”志遠有些疑惑。一般的大棚都是透明的,方便通風采光,這樣高的圍墻會不會影響蔬菜生長?
趙建華笑著遞給他一包中華煙:“小林,你不懂。這是為了防風防盜,保護我們的投資啊。現在的年輕人啊,什么都要問為什么。這叫科學種植,有講究的。”
志遠接過煙,點點頭。趙老板說得有道理,自己確實不懂這些現代農業技術。
在建設期間,趙建華表現得格外大方。他給村里的老人送營養品,腦白金、鈣爾奇,都是電視上做廣告的名牌貨。給孩子們買文具和零食,每個孩子都有份,一個都不落下。
最讓村民感動的是,他主動出資修繕了村里的小學。青峰村小學只有三間教室,屋頂漏雨,墻皮脫落,條件很差。趙建華一出手就是五萬塊錢,把學校修得煥然一新。
“這趙老板人真好,比我們本地人還實在。”林大嬸逢人就夸。
村里其他人也都這么說。趙老板不僅有錢,人還特別好。見到老人主動打招呼,見到孩子就發糖,說話總是笑瞇瞇的。
小翠也經常跑來看熱鬧。她十九歲,是鄰村的姑娘,和志遠從小一起長大。小翠長得很漂亮,眼睛大大的,笑起來甜甜的。
“志遠哥,你說這大棚建好了,咱們是不是真的要發財了?”小翠的眼睛里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志遠看著她,心里暖暖的:“應該會的吧。趙老板這么有本事,又這么有錢。”
“我聽我媽說,趙老板在城里有好幾套房子,還有好幾家公司呢。”小翠壓低聲音說,“像電視里的大老板一樣。”
大棚建設進展很快。趙建華每天都在工地上指揮,偶爾還會親自上手干活。雖然看得出來他不太會干體力活,可是態度很認真。村民們看在眼里,更加信任這個外來的老板。
“趙老板真不容易,這么有錢的人還親自下地干活。”
“就是啊,一點架子都沒有。”
老七經常坐在工地旁邊抽煙,看著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他對志遠說:“這個趙老板不簡單啊。你看他指揮工人,說話做事,都很有章法。不像是第一次干這種事。”
“那是好事還是壞事?”志遠問。
老七摸摸胡子:“現在還說不好。不過他對村里確實不錯,這是事實。”
建設期間,趙建華住在村里唯一的招待所。那是一個破舊的小院,條件很差,可是趙建華從來沒有抱怨過。每天晚上,他都會在村子里走走,跟村民們聊天。
“趙老板,你在城里有什么生意啊?”有人好奇地問。
“做點小買賣,房地產什么的。現在覺得城里太吵了,空氣也不好,想換個環境。”趙建華總是這樣回答,“你們這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真是個好地方。”
村民們覺得很有道理。城里人有錢了,就喜歡到農村來享受生活。趙老板肯定是賺夠了錢,現在要體驗田園生活。
“趙老板真有眼光,咱們村確實是個好地方。”陳國強很自豪地說。
大棚的主體結構很快完工了。從外面看,這確實是一個現代化的農業設施。鋼架結構,玻璃墻面,自動噴灌系統,看起來很專業。
村民們都很興奮,大家覺得青峰村要變樣了。有了這個大棚,村里就有了現代農業,就能吸引更多投資,就能發展起來。
可是志遠總覺得有些不對勁。趙建華雖然和善,可是眼神總是有些閃躲。而且他從來不讓村民進入大棚深處,總說是為了保證種植環境,不能讓外人進去污染。
還有一點讓志遠覺得奇怪,趙建華的手太干凈了。雖然他每天都在工地上,可是手上從來沒有一點泥土,指甲也修得很整齊。這不像是一個真正干農活的人。
03
大棚主體建設完成后,趙建華開始往里運送各種設備。他說這些都是現代化的種植設備,價值不菲,需要小心搬運。
這些設備都用厚厚的篷布蓋著,看不清里面是什么東西。志遠問過幾次,趙建華都說是育苗箱、溫控設備、營養液配置裝置之類的專業設備。
最奇怪的是,這些設備的運送都選在夜里進行。趙建華說白天太熱,怕設備受損,只能晚上運輸。這個解釋聽起來合理,可是志遠總覺得有些蹊蹺。
一天夜里,志遠被外面的卡車聲吵醒。他看看床頭的鬧鐘,已經是凌晨兩點了。透過窗戶,他看見大棚那邊燈火通明,幾個陌生人正在卸貨。
這些人穿著工作服,動作很麻利,顯然是專業的搬運工。他們把一個個大箱子從卡車上卸下來,小心翼翼地搬進大棚。整個過程很安靜,幾乎沒有說話聲。
志遠覺得很奇怪。如果只是普通的農業設備,為什么要這么神秘?而且這些搬運工看起來不像是本地人,說話帶著外地口音。
第二天一早,志遠找借口到大棚附近轉悠。那些人都不見了,大棚的門也緊緊關著。透過玻璃墻,能看到里面確實擺放著一些設備,可是具體是什么看不清楚。
“趙老板,昨晚在運什么呢?動靜挺大的。”志遠試探性地問。
趙建華的臉色有些不自然:“哦,是一些育苗設備,比較重,只能晚上運。白天太熱,電子設備容易壞。”
這個解釋聽起來合理,志遠也就沒再多問。現代化設備確實嬌貴,需要特殊保護。
可是接下來幾天發生的事情讓志遠更加疑惑了。村里開始出現一些陌生面孔,這些人穿著樸素,看起來像是農民,可是眼神很警覺,走路的姿勢也不太對。他們總是三三兩兩地在村里轉悠,似乎在尋找什么。
老七悄悄對志遠說:“我活了這么大歲數,見過的人多了。那些人不是什么好鳥,你看他們走路的樣子,還有那眼神,絕對有問題。”
“什么問題?”志遠問。
“說不清楚,就是感覺不對。我年輕的時候見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就是這個樣子。”老七壓低聲音說,“你注意看,他們雖然穿得像農民,可是手上沒繭子,臉上也沒有長期在太陽底下干活的痕跡。”
志遠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老七說得對。這些人確實不像是真正的農民。
村主任陳國強也開始有些擔心。雖然租金已經到手,可是最近村里的氣氛確實有些不對。這些陌生人總是在村里轉悠,讓村民們心里不踏實。
“趙老板,那些人是干什么的?”陳國強問。
“哦,是我請來的技術顧問,來看看土質和氣候條件。”趙建華回答得很自然,“現代農業很復雜,需要專業人員指導。”
陳國強點點頭,覺得有道理。現代農業確實需要技術支持。
可是這些“技術顧問”的行為讓人費解。他們不去大棚,也不檢測土壤,只是在村里到處走動,好像在尋找什么。
一個雨夜,志遠聽到大棚方向傳來激烈的爭吵聲。他披上雨衣,悄悄走了過去。雨聲很大,可是還是能聽到有人在大聲說話。
“趙建華,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你欠的錢必須還!”
這是一個陌生男人的聲音,聽起來很憤怒。
緊接著是趙建華的聲音:“老王,再給我一個月時間,我一定會還的!這個項目馬上就能見效益了!”
“一個月?你已經說了好幾個月了!兄弟們等不了了!”
“我知道大家不容易,可是現在真的沒辦法。等大棚出產了,第一批菜賣出去,立馬就有錢了。”
“你以為我們是三歲小孩?種菜能賺多少錢?你欠我們三千萬,賣菜什么時候能還清?”
三千萬!志遠的心猛地跳了一下。這個數字太可怕了,對青峰村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原來這個看起來成功的老板,竟然欠著別人這么多錢?
“老王,你們放心,我有計劃的。這個項目不只是種菜...”
“什么計劃?你倒是說清楚!”
“現在不方便說,等時機成熟了你們就知道了。總之,絕對能賺大錢。”
“趙建華,我警告你,不要耍花招。如果你敢騙我們,你知道后果的。”
“不敢不敢,我怎么敢騙你們呢。”
對話到這里就停了,志遠聽到有人在大棚里走動的聲音。他不敢再靠近,匆匆跑回了家。
這一夜,志遠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原來趙建華不是什么成功的老板,而是一個欠債累累的人。那他來青峰村到底要干什么?難道真的只是為了種菜還債?
第二天,志遠發現那些陌生面孔都不見了。趙建華也顯得心情不好,臉色陰沉沉的。
04
第二天,趙建華的臉色變得很難看。他找到村主任陳國強,說要臨時離開幾天,處理一些生意上的事情。
“陳主任,大棚這邊你幫我看著點。千萬別讓閑雜人等進去,里面的幼苗很嬌貴,見不得生人。”趙建華特別強調了這一點。
陳國強點頭答應了。趙老板對村里這么好,幫忙看大棚是應該的。
“趙老板,大概什么時候回來?”
“一個星期左右吧,處理完就回來。”趙建華收拾了簡單的行李,開車離開了青峰村。
趙建華走后,那些陌生面孔也消失了。可是村里的氣氛反而更加詭異了。
志遠開始主動關注大棚的情況。他發現雖然趙建華不在,大棚里似乎還有人活動。晚上偶爾能看到燈光,白天有時能聽到細微的聲響。
“不對啊,趙老板不是走了嗎?大棚里怎么還有動靜?”志遠很疑惑。
他試著靠近大棚,可是門鎖得很嚴實,圍墻也太高,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況。
小翠也發現了異常。她經常路過大棚附近,總覺得不對勁。
“志遠哥,我總覺得那個趙老板不是什么好人。你看他那雙手,白白凈凈的,一點繭子都沒有,哪像是做農業的?”小翠說出了自己的疑慮。
“還有啊,他說話的時候眼神總是閃來閃去的,不敢直視別人。我爸說,這樣的人心里有鬼。”
志遠想起雨夜聽到的對話,心里更加不安。他決定了解一下趙建華的真實身份。
林大嬸開始擔心了:“兒子,咱們村民都是老實人,別被人給騙了。三十萬可不是小數目,要是有什么閃失,村里怎么辦?”
志遠安慰母親:“媽,你別擔心。錢已經收了,合同也簽了。就算有問題,大不了把錢退給他。”
可是志遠心里知道,事情沒有這么簡單。
他找到了幫助建設大棚的外地工人留下的聯系方式,通過一個建筑工人的朋友,開始打聽趙建華的底細。
這一打聽不要緊,志遠了解到了一些讓人震驚的消息。
原來,趙建華曾經是某市的房地產開發商。幾年前,他開發了一個大型樓盤,結果因為資金鏈斷裂,項目爛尾了。購房者要求退款,供應商要求付貨款,銀行要求還貸款,趙建華一下子欠下了巨額債務。
“聽說欠了好幾千萬呢,被人追得到處跑。”那個建筑工人說,“我們干建筑的都知道他,是個有名的老賴。”
“那他現在跑到我們村干什么?”志遠問。
“還能干什么?躲債唄。找個偏僻的地方藏起來,等風頭過了再說。”
志遠的心沉到了谷底。如果這些消息是真的,那趙建華來青峰村很可能就是為了躲債。那他在大棚里到底在做什么?
志遠把這些情況告訴了陳國強。陳國強聽了,臉色變得很難看。
“志遠,你確定消息可靠嗎?”
“應該不會錯。那個工人說得很詳細,而且我又找了別人證實,說法都差不多。”
陳國強嘆了一口氣:“如果是這樣,咱們村可能被騙了。”
“現在怎么辦?”志遠問。
“先等他回來再說吧。如果真有問題,咱們就要求退錢。”陳國強說,可是他心里知道,事情恐怕沒有這么簡單。
兩人正說著話,村外傳來了汽車聲。又有陌生人來了。
這次來的人更多,足足有七八個。他們開著兩輛越野車,車牌都是外地的。下車后,這些人直接走向村委會。
領頭的是個中年男人,長得很兇,臉上有一道疤,一看就不是善茬。他身后跟著幾個年輕人,個個都是一副不好惹的樣子。
“請問誰是村主任?”領頭的男人問。
陳國強硬著頭皮站了出來:“我是,您有什么事?”
“我們是趙建華的合作伙伴,要進大棚查看情況。”男人開門見山地說。
陳國強為難地說:“趙老板交代過,不能讓外人進大棚。他說里面的設備很貴重,不能出問題。”
領頭的男人冷笑道:“陳主任,實話告訴你,趙建華欠我們三千萬,現在人跑了,我們懷疑他把錢藏在這里。”
這話如同晴天霹靂,在場的村民都傻眼了。三千萬!這個數字太可怕了。
“你們村要是阻撓我們,就是窩藏經濟犯罪嫌疑人。”那人的話里帶著威脅。
陳國強急出了一身汗。他連忙給縣里打電話咨詢,得到的答復是:如果確實涉及經濟糾紛,可以配合調查,但要有相關證據和合法手續。
“你們有什么證據證明趙建華欠你們錢?”陳國強問。
“證據?”領頭的男人從包里掏出一沓文件,“借條、合同、轉賬記錄,什么都有。你們自己看。”
陳國強接過文件,仔細查看。確實都是一些借貸合同和財務文件,上面有趙建華的簽名和手印。從這些文件看,趙建華確實欠了這些人巨額債務。
村民們都圍了過來,大家竊竊私語,心里七上八下的。
“這可怎么辦?”
“咱們是不是被騙了?”
“三千萬啊,這得賣多少蔬菜才能還清?”
志遠站了出來:“各位,我們也想知道真相。但是按照合同,大棚的使用權在趙老板手里。要不這樣,我們一起進去看看,如果真有問題,大家一起解決。”
這個提議得到了村民們的支持。大家都想知道,這個看起來和善的老板,到底在大棚里藏著什么秘密。
05
“行,那就一起進去看看。”領頭的男人點點頭,“不過我丑話說在前頭,如果發現趙建華轉移了資產,你們村也有責任。”
一群人浩浩蕩蕩地向大棚走去。志遠的心跳得很快,他覺得今天可能會發生什么大事。
走到大棚門前,陳國強掏出鑰匙,可是發現門鎖已經換了。原來的鑰匙根本打不開。
“這是怎么回事?”陳國強疑惑地看著新鎖。
“還能怎么回事?肯定是趙建華搞的鬼。”領頭的男人冷笑道,“他早就計劃好了,故意換鎖就是不想讓人進去。”
志遠走到圍墻邊,試著往里看。透過玻璃墻,能看到大棚里確實有蔬菜在生長,可是具體情況看不清楚。
“奇怪,從外面看一切都很正常啊。”志遠說。
“這就是趙建華的狡猾之處。”一個債主說,“他肯定在前面種了一些蔬菜做掩護,真正的秘密在后面。”
老七也跟了過來。他仔細觀察了一下大棚的結構,說:“這個大棚建得確實不一般。你們看,后面那部分用布簾子擋著,從外面根本看不到里面是什么。”
“還有,這圍墻修得這么高,明顯是為了防止別人偷看。”另一個村民說。
大家議論紛紛,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不行,必須進去看看。”領頭的男人失去了耐心,“既然鑰匙打不開,那就撬門。”
“這樣不好吧?”陳國強有些猶豫,“萬一趙老板回來了...”
“他還敢回來?”男人冷笑,“他要是敢回來,我們正好算總賬。”
幾個年輕人開始撬門。大棚的門雖然鎖得很嚴實,可是經不住幾個人的折騰,很快就被撬開了。
進入大棚后,眾人發現前半部分確實在種植蔬菜。茄子、西紅柿、黃瓜,長勢都不錯。自動噴灌系統還在工作,說明有人在管理。
“看起來挺正常的啊。”有村民說。
“別急,往里走。”領頭的男人說。
大家繼續往里走,越往深處走,越覺得不對勁。
在大棚的中段,有一道用蔬菜架巧妙遮擋的隔斷。如果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
志遠用手推了推蔬菜架,發現后面是空的。
“這里有隔斷!”志遠大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