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資料來源:《道德經》
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文內容來源于佛經記載與傳統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傳播封建迷信,請讀者朋友保持理性閱讀。
趙公明何許人也?乃是玄壇真君,司掌天下財富的正神。
自古以來,凡間商賈無不敬奉這位黑面武財神,求其庇佑生意興隆、財源廣進。
然而,這位在天庭位列仙班的財神,竟然要離開凡間了?這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
是什么讓這位慈悲的真君如此決絕?
而在離開之前,他又為何要緊急召集天下商人,傳授保財之道?
莫非凡間將有大變?那三類可保財運的商人,又是哪三類?
話說天庭之中,玄壇真君趙公明端坐在財神殿內,面色凝重。他手中捧著一卷金書,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凡間商賈的善惡因果。越看,這位財神的眉頭皺得越緊。
"唉!"趙公明長嘆一聲,將金書輕放在案幾上。
侍立一旁的金童忙問:"真君為何如此憂愁?"
趙公明搖頭道:"你看這凡間商賈,十之八九已經迷失了本心。為了利益,什么都敢做,什么都敢賣。昔日那些誠信經營、積德行善的商人,如今還有幾個?"
金童不解:"真君,這些年您不是一直在庇佑他們嗎?"
"正是因為我的庇佑,讓他們以為財富來得容易,忘記了經商的根本之道。"趙公明站起身來,負手而立,"你看,有人賣假藥害人性命,有人放高利貸逼死債戶,有人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有人偷工減料坑害百姓。這樣的商人,我還能繼續庇佑他們嗎?"
金童恍然大悟:"所以真君您要..."
"不錯,我要離開凡間一段時間。讓他們在沒有財神庇佑的日子里,好好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經商之道。"
這消息很快傳遍了凡間。一時間,天下商賈皆驚。有的急忙焚香禱告,有的連夜趕往財神廟祈求,有的甚至變賣家產想要購買平安符。
長安城中,有位叫做王掌柜的布商,聽聞此事后,立即關門歇業,帶著厚禮前往終南山尋找高道求解。
"道長,財神要離開凡間,我們這些做生意的該如何是好?"王掌柜急切地問道。
那道長捋著胡須,淡淡說道:"財神離去,自有其因。你且說說,你是如何經商的?"
王掌柜老實回答:"我賣布匹,從不短斤缺兩,也不以次充好,童叟無欺。"
道長點頭:"這樣的商人,財神怎會舍棄?"
正在此時,天空中忽然響起陣陣仙音,只見祥云繚繞,趙公明駕著黑虎從天而降。他身穿黑袍,手持鐵鞭,威嚴中帶著慈悲。
"眾位商賈聽著!"趙公明的聲音如雷貫耳,傳遍四方,"我雖要離開凡間,但并非絕情絕義。在我離去之前,要告訴你們一個秘密。"
天下商人無論身在何處,都能聽到財神的聲音,紛紛跪地聆聽。
"凡間之中,有三類商人,縱使我離開,他們的財運也不會斷絕。第一類..."
趙公明話說到這里,忽然停住了。他環視四周,看到那些匍匐在地的商人,有的眼中滿含貪婪,有的心懷不軌,真正誠心悔改的卻寥寥無幾。
"看來你們還沒有真正明白什么是經商之道。"趙公明搖頭道,"既然如此,我且先離去。
待你們真正醒悟之時,自會明白那三類商人是哪三類。"
說完,財神駕著黑虎騰空而起,眨眼間消失在云端。
財神離去后,凡間商界果然發生了巨變。許多平日里靠著不正當手段斂財的商人,生意一落千丈。
有的貨物積壓,有的血本無歸,有的甚至傾家蕩產。
而那些平日里本分經營的商人,雖然也受到一些影響,但生意卻依然平穩。
這讓所有人都在思考一個問題:那三類可保財運的商人,到底是哪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