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一點,徐曉燕拿著手機躺在床上,習慣性地點開丈夫陳志強從迪拜發來的視頻。
屏幕里的他依然是那副疲憊卻努力微笑的模樣,身后是熟悉的工地宿舍。三年了,每周一次的視頻通話已經成為她生活中唯一的慰藉。
"燕子,我在這邊一切都好,你和孩子要照顧好自己。"視頻里的陳志強對著鏡頭揮手,聲音里帶著萬里之外的思念。
徐曉燕放大畫面想看得更清楚些,當她的手指無意間滑向屏幕角落時,整個人瞬間僵住了。
在丈夫身后那面鏡子的反射中,她看到了一個絕不該出現在那里的身影。
01
時間倒回到三年前的那個秋天。
"志強,這次外派的薪水確實誘人,但三年時間太長了。"徐曉燕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手里拿著那份合同,眉頭緊鎖。
陳志強從廚房端著兩杯熱茶走出來,在妻子身邊坐下。四十二歲的他臉上已經有了歲月的痕跡,但眼神依然堅定。
"燕子,你看看咱們現在的情況。"他輕輕拍了拍妻子的肩膀,"小宇馬上要上高中了,學費、生活費都是不小的開支。再加上你媽的醫藥費,光靠我在國內的工資根本不夠。"
徐曉燕抬起頭看著丈夫,心里五味雜陳。結婚十八年來,陳志強一直是家里的頂梁柱,從來沒有讓她和孩子受過委屈。這次中東項目的薪水確實是國內的三倍,足夠解決家里的經濟困難。
"可是三年啊,志強。小宇正是需要父親陪伴的時候。"她的聲音有些哽咽,"還有我,一個人帶著孩子照顧老人,我怕我撐不住。"
陳志強伸手握住妻子的手,她的手有些涼,微微顫抖著。
"我知道委屈你了。"他的聲音很輕,但很堅定,"但這是我們翻身的機會。等我回來,我們就能在市里買套房子,小宇上大學也不用發愁了。"
客廳里的掛鐘滴答滴答地響著,窗外的秋風吹得樹葉沙沙作響。
十四歲的兒子陳宇軒從房間里走出來,看到父母嚴肅的表情,小心翼翼地問:"爸,媽,你們在討論什么?"
陳志強看了看兒子,然后看向妻子。徐曉燕深吸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一些。
"小宇,爸爸要出國工作一段時間。"她說,"你要聽話,好好學習,照顧好媽媽和奶奶。"
陳宇軒愣了一下,然后走到父親身邊。
"爸,要去多久?"
"三年。"陳志強的聲音有些沙啞,"爸爸會想你們的,每周都會給你們打視頻電話。"
那一夜,一家三口都沒有睡好。徐曉燕躺在床上,聽著身邊丈夫輕微的鼾聲,眼淚無聲地流下來。她知道這個決定對全家都是最好的選擇,但心里的不舍和擔憂卻像潮水一樣涌來。
兩個月后,陳志強拖著行李箱站在機場安檢口前。
"記住,每周都要報平安。"徐曉燕緊緊抱著丈夫,不愿意松手。
"我會的。"陳志強在妻子耳邊輕聲說道,"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小宇和媽。我很快就回來。"
看著丈夫的身影消失在安檢通道里,徐曉燕的眼淚終于忍不住流了下來。身邊的兒子悄悄握住她的手,用力地點了點頭。
從那天起,徐曉燕開始了獨自撐起整個家的生活。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準備早餐,送兒子上學,然后趕到醫院照顧生病的婆婆,下午接兒子放學,晚上輔導功課,處理家務。
生活的重壓讓她幾乎喘不過氣來,但每當想到遠在異國他鄉的丈夫,她就告訴自己要堅強。
02
第一次視頻通話是在陳志強到達迪拜的第三天。
"燕子,你看,這就是我住的地方。"陳志強舉著手機,鏡頭里出現了一個簡單但整潔的宿舍。兩張單人床,一張小桌子,墻上貼著妻子和兒子的照片。
徐曉燕看著屏幕里的丈夫,心疼地發現他瘦了不少,臉上的胡茬也沒有刮干凈。
"志強,你要注意身體,別太拼命了。"她坐在家里的沙發上,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輕松一些。
"我知道,你們都好嗎?小宇的成績怎么樣?"
"都好,小宇這次月考進步了五名,他很想你。"
陳宇軒從房間里跑出來,湊到手機前面。
"爸,你什么時候回來?"
"快了,爸爸努力賺錢,很快就回來了。"陳志強的聲音有些不自然,他轉過頭看了看宿舍的門,然后又對著鏡頭,"小宇要聽媽媽的話,好好學習。"
視頻通話持續了半個小時,掛斷后徐曉燕坐在沙發上發呆。雖然能看到丈夫平安,但心里的空虛感卻更加強烈了。
這樣的視頻通話每周都會準時到來,通常是在周日的晚上。陳志強總是在同一個地方,說著差不多的話,詢問家里的情況,報告自己的平安。
漸漸地,徐曉燕發現了一些細節。丈夫的宿舍里多了一些生活用品,墻上的照片位置也換了幾次,有時候背景里會傳來其他人的聲音。
"志強,你們宿舍住幾個人?"有一次她好奇地問。
"四個人,都是咱們公司的。"陳志強回答得很快,"大家相處得不錯,互相照應。"
"那就好,一個人在外面不容易,有人照顧總是好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徐曉燕逐漸適應了這種生活節奏。每周日的視頻通話成了她最期待的時刻,也是她一周中最快樂的時光。
但她沒有注意到,陳志強的視頻通話時間越來越固定,背景也越來越單調。他總是坐在同一個位置,身后是同樣的墻面,連光線都幾乎一樣。
"媽,你有沒有覺得爸爸有點奇怪?"有一天,已經上高一的陳宇軒突然問道。
"什么奇怪?"徐曉燕正在廚房做飯,頭也沒抬。
"就是每次視頻,他都坐在同一個地方,說話的內容也差不多。"陳宇軒皺著眉頭,"而且你注意到沒有,他從來不帶我們看看外面的環境。"
徐曉燕停下手中的動作,回想起兒子的話。確實,三年來的視頻通話,陳志強幾乎從來沒有帶她們看過宿舍外的情況,也很少詳細描述工作和生活的具體細節。
"可能是工地的規定吧,不能隨便拍攝。"她這樣安慰自己,也這樣回答兒子。
但這個疑問像一顆種子一樣,在她心里慢慢生根發芽。
03
第二年的春天,徐曉燕的生活出現了一些變化。
婆婆的病情好轉了很多,不再需要她每天往醫院跑。陳宇軒也越來越懂事,學習成績穩步提升,還主動幫她分擔家務。
"媽,我覺得我們應該給爸爸一些驚喜。"一天晚上,陳宇軒提議道,"比如錄一段視頻給他,讓他看看我們在家的生活。"
徐曉燕覺得這個想法不錯。她們開始精心準備,錄制了一段十分鐘的視頻,展示了家里的變化,陳宇軒的學習成績,還有婆婆恢復健康的情況。
周日的視頻通話時,徐曉燕興奮地告訴丈夫:"志強,我們給你準備了驚喜,等會兒發給你。"
"驚喜?"陳志強的表情有些緊張,"什么驚喜?"
"就是我們在家的生活視頻,讓你看看我們過得怎么樣。"
陳志強沉默了幾秒鐘,然后勉強笑道:"好,我很期待。"
但奇怪的是,發送過去的視頻,陳志強再也沒有主動提起過。當徐曉燕問起時,他總是說"很好,很感動",然后匆匆轉移話題。
這種反應讓徐曉燕感到困惑。以前的陳志強是個很細心的人,對家里的每一個細節都很關心。現在的他似乎變得有些敷衍,對她們的生活缺乏具體的關注。
"志強,你最近看起來很疲憊,工作是不是很辛苦?"她關心地問道。
"是啊,項目進度很緊,經常要加班。"陳志強揉了揉眼睛,"不過還好,都能應付。"
"那你要注意休息,身體最重要。"
"我知道,你們也要照顧好自己。"
這樣的對話越來越程式化,缺乏以前那種親密和自然。徐曉燕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想多了,也許是距離和時間讓夫妻之間的感情變得淡薄了。
有一天,她無意中聽到鄰居王淑芬在議論:"老徐家的男人在外面這么久,也不知道有沒有在外面亂來。男人啊,離家太遠太久,很容易變心的。"
這話像一根刺一樣扎在徐曉燕心里。雖然她相信丈夫的人品,但王淑芬的話還是讓她開始胡思亂想。
那天晚上的視頻通話,她格外仔細地觀察著丈夫的表情和舉動。
"志強,你在那邊有沒有認識什么朋友?"她試探性地問。
"就是同事,大家都忙著工作,也沒什么特別的交往。"陳志強回答得很快,但眼神有些閃爍。
"那就好,一個人在外面要小心,不要隨便相信別人。"
"我知道,我又不是小孩子。"陳志強的語氣有些不耐煩,這讓徐曉燕更加疑惑。
以前的他從來不會對她表現出不耐煩,哪怕是最累的時候,也總是溫和地回應她的關心。
掛斷視頻后,徐曉燕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她開始回想這兩年來的所有細節,試圖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04
第三年的夏天,徐曉燕決定主動出擊。
她開始更加仔細地觀察每次視頻通話的細節,甚至把一些通話錄了下來,反復觀看。
"媽,你在干什么?"陳宇軒看到母親拿著手機對著電腦屏幕,好奇地問道。
"沒什么,就是想仔細看看你爸爸的情況。"徐曉燕有些心虛地回答。
她發現了一些以前沒有注意到的細節。比如,陳志強身后的那面鏡子,角度從來沒有變過;他穿的衣服雖然不同,但款式都很相似;說話的時候,他的眼神總是看著鏡頭上方,而不是直視鏡頭。
最讓她在意的是,這三年來,陳志強從來沒有在視頻中展示過任何能證明他確實在迪拜的物品或環境。沒有當地的報紙,沒有特色的食物,沒有同事的聲音,甚至連窗外的景色都從來沒有出現過。
"這不對勁。"她在心里默默地說。
她開始在網上搜索關于迪拜的信息,了解當地的氣候、時差、生活習慣。然后她發現了一個問題:按照時差計算,陳志強的視頻通話時間應該是當地的凌晨,但他看起來總是很精神,從來沒有表現出困倦的樣子。
"志強,你那邊現在幾點了?"有一次她突然問道。
"啊?"陳志強愣了一下,"現在是...晚上十點左右。"
徐曉燕心里一沉。按照時差,如果中國是晚上十一點,迪拜應該是晚上七點,而不是十點。
這個細節讓她更加懷疑。她開始留意陳志強說話時的其他細節,比如他提到的天氣、工作內容、當地的情況等等。
"最近那邊熱嗎?"她問。
"挺熱的,每天都是大太陽。"陳志強回答。
但徐曉燕查到的資料顯示,那段時間迪拜正是相對涼爽的季節,不應該"每天都是大太陽"。
越來越多的疑點讓她坐立不安。她開始考慮是不是應該直接問清楚,但又擔心自己的懷疑是錯誤的,會傷害到夫妻感情。
"媽,你最近怎么總是心不在焉的?"陳宇軒關心地問道。
"沒什么,就是有些想你爸爸。"徐曉燕勉強笑了笑。
"我也想他。不過媽,我覺得爸爸好像變了。"陳宇軒猶豫了一下,"以前他總是問我學習的具體情況,現在只是簡單地問一句'學習怎么樣',我回答后他也不再深入了。"
兒子的話讓徐曉燕更加確定自己的懷疑不是多余的。她決定采取行動,但需要更多的證據。
05
秋天的一個周日,徐曉燕做了一個決定。
她要錄下這次的視頻通話,然后仔細分析每一個細節。
"志強,你最近看起來氣色不錯。"她一邊說話,一邊暗中錄制著。
"是嗎?可能是最近工作沒那么忙了。"陳志強對著鏡頭微笑,但笑容看起來有些僵硬。
"那就好,要注意休息。對了,你能不能帶我們看看你們工地的情況?我和小宇都很好奇。"
"工地?"陳志強明顯緊張了一下,"工地不讓隨便拍攝,有安全規定。"
"那宿舍外面總可以看看吧?我們想知道你生活的環境。"
"外面沒什么好看的,就是普通的建筑工地。"陳志強的回答很快,"而且現在是晚上,外面很黑,什么都看不見。"
徐曉燕心里的疑惑更深了。她注意到,每當她提出要看看其他地方時,陳志強總是有各種理由拒絕。
"志強,你能不能站起來走動一下?我想看看你的宿舍。"她試探性地提出。
"現在?"陳志強看起來很不自在,"我有點累,就不起來了。而且宿舍里也沒什么特別的。"
這次通話結束后,徐曉燕立刻開始分析錄制的視頻。她把畫面暫停,仔細觀察每一個細節。
突然,她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陳志強身后的鏡子里,有一個很模糊的影子,看起來像是另一個人的輪廓。
她把畫面放大,調整亮度,試圖看得更清楚。但由于視頻質量的限制,她無法確定那究竟是什么。
"會不會是室友?"她自言自語道。
但如果是室友,為什么陳志強從來沒有提到過?而且那個影子出現的位置很奇怪,不像是正常的室友活動軌跡。
她開始回看以前的視頻通話錄像,尋找類似的細節。經過仔細觀察,她發現在幾次通話中,那個模糊的影子都出現過,但每次都只是一閃而過。
"這到底是什么?"她的心跳開始加速。
那天晚上,她幾乎一夜沒睡。各種可能性在她腦海中翻騰:也許丈夫真的在迪拜,只是生活中有一些她不知道的情況;也許他根本就不在迪拜,而是在其他地方;也許...
她不敢往下想。
第二天,她決定找個借口給陳志強的公司打電話,詢問他的情況。
"您好,我是陳志強的妻子,想了解一下他在迪拜項目的情況。"她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
"陳志強?"電話那邊的工作人員停頓了一下,"請稍等,我幫您查一下。"
幾分鐘后,工作人員回復道:"陳志強確實在我們迪拜項目組,工作表現很好,您有什么需要幫助的嗎?"
這個回答讓徐曉燕既松了一口氣,又更加困惑。如果陳志強真的在迪拜,那么她觀察到的那些疑點又怎么解釋呢?
06
冬天來臨時,徐曉燕的疑慮達到了頂點。
她開始失眠,白天也無法集中注意力。兒子陳宇軒注意到了母親的異常,多次詢問,但她都以"想爸爸"為由搪塞過去。
"媽,你要不要去看看醫生?"陳宇軒擔心地說,"你最近看起來很憔悴。"
"我沒事,就是有些累。"徐曉燕勉強笑了笑。
但她知道自己的狀態確實不好。對丈夫的懷疑像毒藥一樣侵蝕著她的心靈,讓她無法正常生活。
那個周日的視頻通話,她決定直接問出心中的疑問。
"志強,我想問你一件事。"她深吸一口氣,"你真的在迪拜嗎?"
陳志強的臉色瞬間變了,但很快恢復正常。
"你這是什么意思?我當然在迪拜,你看,這不是我的宿舍嗎?"他指了指周圍的環境。
"那你能不能證明給我看?比如拿一份當地的報紙,或者帶我看看窗外的景色?"
"燕子,你這是怎么了?為什么突然這么問?"陳志強的語氣有些急躁,"我在這里辛苦工作,你卻在家里胡思亂想。"
"我沒有胡思亂想,我只是想確認一下。"徐曉燕的聲音有些顫抖,"這三年來,你從來沒有讓我們看過宿舍外的情況,也從來沒有展示過任何能證明你在迪拜的東西。"
"那是因為工地有規定,不能隨便拍攝。"陳志強的解釋聽起來很無力。
"那現在呢?現在是晚上,你在宿舍里,總可以拿份報紙給我看看吧?"
陳志強沉默了很久,然后說:"燕子,我覺得你最近壓力太大了,可能需要休息一下。我們下次再聊吧。"
說完,他就掛斷了視頻。
這是三年來第一次,陳志強主動掛斷了視頻通話。
徐曉燕坐在沙發上,眼淚不受控制地流了下來。她的懷疑得到了某種程度的證實,但她寧愿自己的懷疑是錯誤的。
那天晚上,她做了一個決定。她要找到真相,無論真相是什么。
她開始制定計劃,準備通過各種渠道調查陳志強的真實情況。她聯系了一些朋友,詢問是否有辦法查到陳志強的具體位置。
但就在她準備行動時,命運給了她一個意外的答案。